繁育百余种小白菜市民“吃青”不用愁——探访我省规模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原原种繁殖基地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全民

眼下,位于我市江宁区的国家级(南京)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以下简称“区试站”)里,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蜀宁又开始了今年的小白菜授粉育种制种。“区试站”承担着我市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新品种展示示范任务,还建成了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原原种繁殖基地。4月9日上午,记者走进“区试站”探访。

上午10时左右,穿过两道纱窗隔离网,走进“区试站”小白菜亲本材料资源中心大棚,记者见到了张蜀宁,他身材偏瘦、皮肤黝黑,正指导实习学生进行单株亲本的人工授粉作业。今年70岁的张蜀宁,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从事小白菜品种选育工作,退休后又被“区试站”返聘。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火星。”南京人餐桌上离不开青菜,而不少南京人口中的青菜就是“小白菜”,包括矮脚黄、扬州青、苏州青等,这些都属于十字花科蔬菜。张蜀宁告诉记者,十字花科蔬菜是南京市民餐桌上最常见的叶菜,大白菜、萝卜、卷心菜、西蓝花、甘蓝、芥菜等常见的蔬菜,也都属于十字花科蔬菜。目前南京市场上的叶菜80%是本地产,而地产叶菜里,80%是十字花科蔬菜。

记者看到,试验田里一株株小白菜已经抽出颀长的菜薹,开满了黄色小花,10名园艺专业的实习大学生拿着小镊子在花朵上不停地夹取。“目前正在培育新的高品质小白菜品种,这是育种的第一步,对亲本进行纯化,为了避免污染亲本,棚内没有昆虫,所以需要进行人工蕾期授粉,保证杂交品种的纯度,从而产生第一代最原始的杂交种子,也叫作‘育种家种子’。”张蜀宁介绍。

在人工授粉作业一旁,有几十顶纱窗“帐篷”,里面长满了开满黄花的小白菜亲本。张蜀宁介绍,这是育种的第二步,人工授粉后一株亲本只能得到10克左右的种子,没办法满足成千上万亩的生产用种需要,此时就要扩大育种规模,用“帐篷”封闭种植,特制帐篷可有效防止窜粉,保证亲本及品种纯度,从而得到大量的“原原种”。

所谓“原原种”,也就是用来生产原种的种子。记者了解到,得到原原种后,需要再次扩大繁种规模,通常在数个大棚内封闭种植,通过群体昆虫授粉,扩大种子产量,最后得到“原种”。

“原种”仍然不能直接提供给成千上万农户种植,还需要到全国不同适宜繁种区域的大田里进行生产种制种,从而得到适应不同区域环境的种子,也可叫作“工厂制种”或“商品种”,它们才可以销售给农户使用。

其实,育种需要不断地筛选,周期漫长,充满偶然性。张蜀宁说,培育一个小白菜品种,一般至少需要五六年,最后还不一定得到市场认可,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记者现场了解到,“区试站”目前繁育的是四倍体小白菜,是一种高品质小白菜品种。这种小白菜具有巨大性、产量高,比普通小白菜单株大10%左右,产量提高8%—15%,同时抗逆性、抗病性强,最重要的是营养物质高。目前“区试站”的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繁育了100多种高品质小白菜品种推向市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南京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邢后银表示,“区试站”除蔬菜育种外,每年还承担两三百个新品种(系)试验,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进入南京区域的最终“考场”。依托“区试站”等重要平台,南京现代种业发展迅速,涌现出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全市属地种子企业种子年产量约14亿斤,其中95%以上供应南京以外市场,为全国作出南京贡献。

THE END
0.乡镇农业工作计划(通用21篇)①在李西桥镇李西村、武阳镇毛坪村、关峡乡岩头村创建三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分别是李西桥镇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武阳杂交水稻制种试验示范基地、关峡无公害蔬菜试验示范基地。 ②在东山乡、在市乡、乐安乡、武阳镇、关峡乡等5个乡镇建立了甬优9号、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1540、春优84等5个粳稻新品种的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i|ln049732:68398462e4;?:3554ivvq
1.工作动态江苏神农大丰种业公司所在的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两级政府积极支持种业企业基地建设,投入2150万元,建成了近600亩的全国领先的高标准的科研示范基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宁波微萌种业企业在宁波市和鄞州区有关部门支持下,获批14亩建设用地,流转400亩育种基地,用以建设国内一流的蔬菜种业研发中心和育种jvzq<84yyy4tgniejktb0lto0et0pn|u1fktAri?8ej92o;f/hic969hgf3c;B=/92::2;729d:2(Lfvgius{Ri?:5i8g>he/2?bc693g739;>6/676:c>i35f67
2.甘肃河西走廊外繁制种迎“农忙季”兰州海关助力产业健康发展每年秋冬季节,是我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传统进出口高峰期。兰州海关所属兰州中川机场海关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严把进境种子检疫关,保障国门生物安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支持产业健康发展。 戈壁夹绿洲的天然隔离优势,加之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特点,使得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蔬菜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23;5544643977644ivvq
3.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2022年,全市落实制种面积62.8万亩,生产各类优质种子1.34亿公斤,约占全省的20%。今年,全市制种面积达到67.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对外贸易制种基地、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种子不仅畅销国内,更远销美国、日本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实现出口蔬菜花卉种子800万公斤以上,出口产值达4亿元。 据统计,全市玉米种子和蔬 jvzq<84yyy4yzw~0cixj0ls1l{pma:44249188y4249189:a9;?2:?50jvs
4.“飞天故里”甘肃酒泉:惊艳不止航天中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 和新能源建设“主战场”…… 位于甘肃省最西端的酒泉市 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 其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 丝绸之路的重镇 图为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汉酒泉胜迹景区一角。(资料图)肃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jvzquC41hktbplj0uktb0ls14285/9>/525eg}fkn/ooez}osw897=;680j/j}rn
5.沿河西走廊探寻“神奇种子”振兴之路如今的甘肃,已经成为中国种业的中流砥柱,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蔬菜花卉繁种和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也是国家现代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在这里孕育的一粒粒良种,走向全国,撒向各地,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坚守中,打造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种业产业,为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坚强保障。 jvzq<84yyy4mgpfnfcom{7hqo0io1{inh1ipp}jpv1814<22;1731ltpvgtuaA>229=30qyon
6.试验基地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南基地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自筹建设,主要开展水稻育种科研试验,主要任务是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提供田间育种加代、纯度鉴定、制种、繁种场所,完成国内水稻科研项目、科研任务,服务国内外水稻专项农业发展。 1.基本情况 现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南基地共2处:一处位于海南省陵水县椰林镇坡留村新丰北路jvzquC41ph/ejfu0et0m‚uv1ukf8npfg~/j}r
7.张家口市农业特色产业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张家口频道莜麦在全省杂粮中特色明显,种植面积居全省首位,其中良种繁育面积4万亩,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莜麦育繁种基地。鲜食玉米产业是全国五大生产区之一,2022年种植面积达到13.4万亩,已发展成为集种子研发、有机种植、仓储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张杂谷”育种技术是国内首创,育种水平jvzq<84|lm4igkjk0eun0ls1u{yugv4424803;44:17139=246=/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