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持,济源成为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农科院济源市

高朋满座,大咖云集。4月19日,2023中国济源首届种业菜花节暨王屋种谷论坛在济源市王屋镇启幕,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协新,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张扬勇,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白菜育种岗位科学家张凤兰,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洋葱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吴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郭天财,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俊忠,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等相关领导、行业专家莅济参加活动。

作为在2023中国济源首届种业菜花节暨王屋种谷论坛的一项重要活动,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十字花科蔬菜杂交制种技术集成与示范观摩暨研讨交流会(以下简称观摩研讨会)同时召开,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尚泓泉、推广处副处长姜鸿勋、园艺所副所长张晓伟以及济源示范区农科院等十余家地市农科院所领导专家、蔬菜制种企业、蔬菜制种大户、技术人员等80余人参加会议。观摩研讨会由河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济源示范区农科院共同举办,并得到了河南省“四优四化” 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蔬菜专项和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豫北综合试验站的支持。

菜花“丰”景美如画

黄的似金,粉的如霞,白的像雪……谁能想到,白菜、甘蓝、萝卜等日常最常见的蔬菜,在济源市坡头镇郝山村大白菜、甘蓝制种基地和绿茵种苗公司种子产业园竟然竞相开花,争奇斗艳。

在参观种子产业园时,绿茵种苗公司副总经理高建东说,省、市农科院专家经常来到田间进行指导,解除了生产技术上的后顾之忧。公司构建了以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洋葱、大葱等百合科,丝瓜、苦瓜等葫芦科为主的三大蔬菜良种繁育体系,开展30余类、600多个品种的蔬菜种子生产,稳定基地面积2万亩,年产各类蔬菜种子180万公斤。

据郝山村村支书高素玲介绍,作为传统的蔬菜制种专业村,科技使留守村里的老年人有活干、有钱赚、能致富,有的农户一年收益能达到9万元,去年全村仅一季制种一项收入240万元。

据介绍,在河南省“四优四化”十字花科蔬菜杂交制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带动下,济源作为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河南唯一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充分发挥山区面积大、天然隔离条件好的自然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种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锦囊妙“技”传佳话

在室内研讨会上,河南省农科院推广处副处长姜鸿勋表示,项目要围绕蔬菜种业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进一步加大优质蔬菜新品种及配套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选好品种、用好技术、强化集成、抓好示范,为我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豫北试验站站长、中原学者、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张晓伟在讲话中介绍,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蔬菜专项自2017年启动实施以来,在河南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农科院的统一安排下,在省、市、县20多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张扬勇、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副研究员王志勇、郑州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金兰分别围绕“甘蓝种业发展现状及杂交制种技术”“大白菜露地越冬杂交制种技术”“萝卜杂交制种技术”等内容进行了精彩报告,传授了蔬菜生产尤其是制种方面的锦囊妙“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在蔬菜“育、繁、推”工作中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助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蔬菜种业“甲”天下

2022-2023年度,新一轮的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蔬菜专项启动后,按照特色示范县及瓜菜种类和技术类型拟设置7个专题、34项任务,其中十字花科蔬菜杂交制种技术集成与示范主要在济源实施。

“别拿萝卜白菜不当硬菜。”济源示范区农科院院长成东梅告诉记者,在项目示范下,济源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河南省最大的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杂交洋葱种子生产基地,全国每三棵大白菜,就有一颗种子产自济源,与46家国际种业集团建立了长久合作关系,成为国际专业化蔬菜种子生产的行业标杆,成为济源的新名片。(郭俊娟)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乡镇农业工作计划(通用21篇)①在李西桥镇李西村、武阳镇毛坪村、关峡乡岩头村创建三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分别是李西桥镇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武阳杂交水稻制种试验示范基地、关峡无公害蔬菜试验示范基地。 ②在东山乡、在市乡、乐安乡、武阳镇、关峡乡等5个乡镇建立了甬优9号、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1540、春优84等5个粳稻新品种的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i|ln049732:68398462e4;?:3554ivvq
1.工作动态江苏神农大丰种业公司所在的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两级政府积极支持种业企业基地建设,投入2150万元,建成了近600亩的全国领先的高标准的科研示范基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宁波微萌种业企业在宁波市和鄞州区有关部门支持下,获批14亩建设用地,流转400亩育种基地,用以建设国内一流的蔬菜种业研发中心和育种jvzq<84yyy4tgniejktb0lto0et0pn|u1fktAri?8ej92o;f/hic969hgf3c;B=/92::2;729d:2(Lfvgius{Ri?:5i8g>he/2?bc693g739;>6/676:c>i35f67
2.甘肃河西走廊外繁制种迎“农忙季”兰州海关助力产业健康发展每年秋冬季节,是我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传统进出口高峰期。兰州海关所属兰州中川机场海关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严把进境种子检疫关,保障国门生物安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支持产业健康发展。 戈壁夹绿洲的天然隔离优势,加之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特点,使得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蔬菜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23;5544643977644ivvq
3.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2022年,全市落实制种面积62.8万亩,生产各类优质种子1.34亿公斤,约占全省的20%。今年,全市制种面积达到67.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对外贸易制种基地、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种子不仅畅销国内,更远销美国、日本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实现出口蔬菜花卉种子800万公斤以上,出口产值达4亿元。 据统计,全市玉米种子和蔬 jvzq<84yyy4yzw~0cixj0ls1l{pma:44249188y4249189:a9;?2:?50jvs
4.“飞天故里”甘肃酒泉:惊艳不止航天中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 和新能源建设“主战场”…… 位于甘肃省最西端的酒泉市 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 其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 丝绸之路的重镇 图为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汉酒泉胜迹景区一角。(资料图)肃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jvzquC41hktbplj0uktb0ls14285/9>/525eg}fkn/ooez}osw897=;680j/j}rn
5.沿河西走廊探寻“神奇种子”振兴之路如今的甘肃,已经成为中国种业的中流砥柱,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蔬菜花卉繁种和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也是国家现代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在这里孕育的一粒粒良种,走向全国,撒向各地,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坚守中,打造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种业产业,为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坚强保障。 jvzq<84yyy4mgpfnfcom{7hqo0io1{inh1ipp}jpv1814<22;1731ltpvgtuaA>229=30qyon
6.试验基地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南基地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自筹建设,主要开展水稻育种科研试验,主要任务是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提供田间育种加代、纯度鉴定、制种、繁种场所,完成国内水稻科研项目、科研任务,服务国内外水稻专项农业发展。 1.基本情况 现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南基地共2处:一处位于海南省陵水县椰林镇坡留村新丰北路jvzquC41ph/ejfu0et0m‚uv1ukf8npfg~/j}r
7.张家口市农业特色产业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张家口频道莜麦在全省杂粮中特色明显,种植面积居全省首位,其中良种繁育面积4万亩,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莜麦育繁种基地。鲜食玉米产业是全国五大生产区之一,2022年种植面积达到13.4万亩,已发展成为集种子研发、有机种植、仓储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张杂谷”育种技术是国内首创,育种水平jvzq<84|lm4igkjk0eun0ls1u{yugv4424803;44:17139=246=/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