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六月必吃“雷公菌”!80元一斤的野生美味,错过真的亏大了!
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也常会因为天天都是茄子、辣椒、豆角、冬瓜、丝瓜等蔬菜而烦恼,看到就没有食欲。
最近刷朋友圈,不少老家的朋友都在晒捡“雷公菌”的照片,一个个提着小竹篮,在雨后的草地、石板缝里扒拉。
这也让我想起了之前捡雷公菌的趣事。如果你家乡也有,建议大家在六月也吃点雷公菌。
它是一种很稀有的野菜,往往雷雨天后才有,而且在城市里一斤卖到80元,还可遇不可求哦,你们吃过吗?
这雷公菌到底是啥宝贝?
要说“雷公菌”这个名字,听着就带着一股神秘劲儿。其实它还有好多接地气的别名,比如地皮菜、雷公屎、地木耳,光听名字就能想象出它的模样——长得像木耳,黑不溜秋、软乎乎的,趴在地上。
严格来说,雷公菌可不是普通的植物,它是一种蓝藻门念珠藻科的野生菌类,属于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就像大自然用魔法捏出来的小果冻!不认识的人肯定会嫌弃它,还会蹦出来一句:这东西能吃?
而识货的都知道,它不仅可以吃,而且还非常的美味,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那这宝贝到底藏在哪儿呢?想找到雷公菌,得满足俩条件:潮湿环境和雨后天气。
农村的小伙伴都知道,只要夏天打过雷、下过暴雨,第二天去草地、河滩、石板路缝里找,准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尤其是在苔藓多、腐殖质丰富的地方,雷公菌就像小海绵一样吸饱了雨水,胖嘟嘟地躺在地上,等着人们去捡。
不过要注意,城市里的雷公菌可别随便采,有些地方污染重,吃了可能闹肚子!
别看雷公菌其貌不扬,还混合着泥土、杂草和砂石,但它的营养价值可一点不含糊!
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有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含铁量,比大家常说的“补铁大户”菠菜还要高出20倍!
老一辈人总说,多吃雷公菌能补血、明目,还能清热解毒。现在研究发现,它里面的多糖成分还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妥妥的“天然保健品”!
说到吃法,雷公菌简直是厨房的“万能选手”!最经典的做法就是地皮菜炒鸡蛋,把泡发洗净的雷公菌和金黄的鸡蛋液一起翻炒,鸡蛋的醇香裹着雷公菌的爽滑,一口下去,鲜掉眉毛!
夏天没胃口时,来一盘凉拌地皮菜也超爽,加些蒜末、香醋、辣椒油,酸辣开胃,比吃肉还过瘾!
不过问题来了,为啥这么一小把野菜,在城里能卖80元一斤?其实原因很简单——太难得了!雷公菌只在雨天生长,而且采摘全靠人工,弯腰捡上一整天,也未必能装满一篮子。
更麻烦的是清洗,它表面沾满泥沙、草屑,得泡发、搓洗十几遍才能干净,费工又费时。
再加上它的水分含量高,捡拾以后清洗干净了,还要及时晾干,这样晒干以后,往往1斤的能晒干就剩二三两了。所以啊,这80元一斤,买的不只是野菜,更是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人民的辛苦!
六月正是雷公菌生长的旺季,要是回了农村,碰上雷雨天,不妨带上小篮子,去野外碰碰运气,尝尝这“可遇不可求”的山野滋味!
错过这一季,可就得再等一年啦!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