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第讲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认证主体:王**(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北

下载本文档

1、中考复习 第6讲 人体的新陈代谢(1)基础知识归纳1、血液是流动的组织。血液2血液成分:结构: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无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低时又易与氧分离。贫血:红细胞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应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红细胞血细胞结构: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吞噬细菌。有炎症时增多功能:防御和保护。白细胞结构:较小,无核,形状不规则。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形态:淡黄色,半透明。血浆: 成分:水占90,其余为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3输血原则:应以输

2、同型血为原则。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4血管:动脉 概念: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结构: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多分布较深。静脉:概念: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结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多分布较浅,有的与动脉伴行较深。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毛细血管概念: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特点:数量多、分布广、壁非常薄、血流速度最慢、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种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特点:主要由心肌构成、左心室壁最厚,与功能相适应。5心脏心房

3、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结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心室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6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各级动脉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意义:将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变成了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意义: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走进中考】一、选择题:1、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 A. 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和白细胞 D红细胞和血小板2、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 )A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血小板吞噬病菌C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红细胞吞噬病菌3、当血液流经下列哪种血管的时侯,才能够与其它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 A毛细血管 B. 动脉 C. 小动脉 D. 静脉4、医生在对小刚进行抽血化验时,是从他前臂的条“青筋”中抽取血液的。该“青筋”属于的血管类型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淋巴管5、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 )A左心房、右心

5、房 B. 左心室、右心室 C. 左心房、左心室 D. 右心房、右心室6、血液经过体循环后最先流回到( )A右心房 B. 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7、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A心房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C心室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身件各器官动脉心室8、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的成分往往要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是( )A.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养料含量不变B.血液流经小肠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

6、少,养料含量不变9、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的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 )A. 脑部毛细血管 B. 肺部毛细血管 C. 肾小球毛细血管 D. 胃部毛细血管10、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AA型血 B. B型血 C. AB型血 D. O型血11、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所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只有体循环 先体循环,接着环肺循环,再体循环 只有肺循环 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再肺循环12、关于血液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 )体循环

7、先进行 肺循环先进行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 体循环中流动着动脉血13、人患炎症时,在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蛋白质14、使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A肺 B心脏 C肝脏 D肾脏 教学反思中考复习 第6讲 人体的新陈代谢(2)教学目标1、区别排泄和排遗2、初步掌握尿液形成的过程基础知识归纳1.排泄:体内物质分解产生的尿素、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2.排泄的三条途径(1)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2)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3)绝大部分的

8、水、无机盐、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3.泌尿系统由肾脏(一对)、输尿管(一对)、膀胱(一个)和尿道(一个)组成。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部位。4.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5.尿液的形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在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在肾小管内形成尿液。讨论:(!)原尿与血液有什么区别?原尿中没有 、 。 (2)尿液与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中没有 ,尿液中尿素的含量 。这是因为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 、大部分的 、部分 被肾小管重吸收送回血液。6.排泄的意义:排出体内的废物

9、;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功能。7.人粪尿的处理。(1)资源价值:来源广、养分全、肥效久、成本低、能改良土壤(2)无害化处理:沼气室,高温堆肥,生态厕所【中考题典】1、(2011十堰市)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有( )A尿素和尿酸 B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血细胞和葡萄糖 D血细胞、尿素和尿酸2、(2011济南)李大爷去医院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 )A.肾小球 B.膀胱 C.肾小管 D.肾盂考点精练简答题1、下图是人体尿液形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生理过程,图中已标出了肾小管的

10、重吸收,另一个生理过程是 。(2)尿液中如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如不是肾脏的病变,则可能是人体的 分泌不足造成的。(3)当膀胱中的尿液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尿液产生的压力就会刺激膀胱的 进而通过神经调节使尿液从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这叫排尿反射。(4)氧气由肺进入小肠的途径是:肺中的氧气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肠动脉小肠。依此方法,画出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的途径: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 。 2、根据“肾单位”和“尿的形成过程” 示意图回答问题:(1)肾脏的肾单位包括下图中的_、_和_三部分(填序号)。(2)“4”和“5”适于物质过滤的结构特点是_。(3)出球小动脉 和 内是_血。 (4)尿的形成包括

11、_的作用、 _作用和_的_作用等主要过程。(5)D中的液体叫做_;从E中流出的液体叫做_。正常尿液中完全不含有原尿中的_。而原尿中不含有血液中的_和_。(6)从F流出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其中被肾小球中过滤了一部分的物质有_;肾小球中过滤了又全部重新吸收回来的物质有_;肾单位中肾小管的细胞产生的物质有_;肾单位的细胞利用后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四、分析说明题下表表示人粪尿中所含各种成分的量,请你回答:种 类水 分有 机 物氮磷钾粪便7020左右100050037尿液903左右050013019(1)人体排出粪便属于_排遗_,人体排出尿液属于_排泄_。(2)如果人体的粪尿不经过处理就直接

12、排入到周围环境中,你认为会有哪些危害(答两点):_环境污染_,_引发疾病等_。(3)人的粪尿经过处理后能用作肥料是因为人粪尿中含有_氮、磷、钾等成分_。(4)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你认为应该怎样科学处理人粪尿:_集中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用作肥料或生产沼气等_。出体内废物 排尿的意义 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资源价值:来源广、养分全、肥效久、成本低、能改良土壤 人粪尿的处理 无害化处理:沼气室,高温堆肥,生态厕所教学反思中考复习 第7讲 生命活动的调节(1)教学目标1、了解听觉和视觉形成的过程2、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3、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基础知识归纳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

13、知(一)人的视觉和听觉注意:(1)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靠(睫状体)来调节。它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2)物体成像成在(视网膜)上,因为它上面有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3)照相机的光圈相当于眼球的(瞳孔),胶卷相当于(视网膜)(4)虹膜(围成瞳孔)和睫状体控制瞳孔的开大、缩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物体反射光线à角膜à瞳孔à晶

14、状体(折射)à视网膜(成像,产生神经冲动)à视神经(传导)à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二)耳的结构和功能:1、耳的结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注:(1)内耳兼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2)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2、听觉的形成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道(使声波

15、通过) 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 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听神经(传递冲动)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三)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脑小脑:小脑的作用在于调节全身肌肉的活动,使动作协调、准确,用以维持的身体的平衡。 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中枢:心跳呼吸血压中枢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2、 神经元

16、(神经细胞)(1)结构 细胞体 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注:胞体是代谢中心,突起适合沿一定方向传导冲动轴突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神经纤维(末端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神经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神经节;由一些神经元突出集合成束、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叫神经。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灰质。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称白质。(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1)反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

17、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2)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3)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4)区别:应激性和反射中枢神经和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叫神经中枢。4、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人生来就具有,如:缩手反应,眨眼反应,排尿反应,膝跳反射,即非条件反射复杂的反射:通过长期生活积累形成,如:

18、望梅止渴、听见上课铃声进教室。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特征),如谈梅生津、谈虎色变,即条件反射二、激素调节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名称分泌器官腺体作用过少过多生长激素垂体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侏儒症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呆小症;成年:甲状腺功能不足,地

19、方性甲状腺肿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胰岛糖调节糖的代谢糖尿病低血糖性激素性腺促进相应的男女生殖器官生长和发育的显著作用,同时还能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5、相关知识点:(1)甲状腺的合成需要碘:如果碘不足会患甲状腺增生肿大(大脖子病) 补充:食盐中加碘;含碘丰富的海带等海生植物。(2)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 外分泌部:胰液,通过胰导管输入十二指肠。 内分泌部:胰岛素(当人体的胰岛素过少时,可采用注射胰岛素制剂)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教学反思中考复习 第7讲 生命活动的调节(2)生长素_单元考  &#

20、160;   试      内      容考试要求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描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aaa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道神经元的结构、功能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组成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aaaab一、植物激素基础题1、植物也能对环境中的各种不同的刺激作出反应,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 、 、 、 等,窗台

21、上的盆花会向着有阳光的一侧生长,这是植物的 性生长,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植物体内 分布不均造成的。发现这种影响植物生长的物质是众多科学家不断研究的结果,按顺序主要是 、 、 三位科学家。2、生长素的作用:_浓度时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_浓度时抑制生长(防治杂草)。3、植物向光性产生条件:_光照射;具有生长素且分布_。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_,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_,胚芽生长慢。4、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的原因是 (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刺激生长素的产生 C.单侧光引起向光侧生长素产生多 D单侧光引起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答案:

22、D 指导:光照对植物体产生牛长素的数量无影响,但是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使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一侧,促进背光侧细胞生长快,表现出向光生长的特性。5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生长素的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C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6.(2010·重庆理综)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如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 )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23、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7.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激素作用。A选项是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是幼嫩的种子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B选项是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果;C选项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中的顶端优势原理;D选项是饥饿时人体血

24、糖仍维持正常水平是人体内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作用的结果;所以B选项与激素作用无关。8将一株植物水平放置,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A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B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茎弯曲向上生长C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弯曲向上生长9.下图表示用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图中箭头表示光照方向。请回答以下问题:(1)试说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_ _ _。(2)与对

25、比说明了_。(3)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_而造成的9(1)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不能生长直立生长向左弯曲生长向光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左弯曲生长(2)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的下面一段教学反思中考复习 第8讲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目标】1.列举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2.认识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3.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4.描述芽的发育【知识精讲】一、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类型 1.有性生殖: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产生新个体。 (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产生新个

26、体。 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分根法;压枝法;扦插法;嫁接法,属于无性生殖。方式方法举例分根法直接把丛生茎下面的根分开,使各自独立成植株夹竹桃、香蕉、竹压条法将长枝条弯下来压埋在土中,待生根后与母体截断桑、夹竹桃等扦插法取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生根后成为新植株月季、葡萄、番薯嫁接法把一个植物体的枝或芽,接到另一个植物体上橘、桃等二、花的结构 图3-8-1 花的结构图三、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 1.双受精: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进入胚囊后,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2.双受精后,受精卵和受精的极核就要发育变化,它们变化的同时,也就是子房发育的过程,子房发育的结果,就

27、意味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四、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1.种子萌发的条件: 内在条件:胚是完整并且是活的。 外在条件: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先发育成根,接着是胚芽、胚轴不断的发育。五、芽的发育1.当嫩芽从土壤中伸出后,其顶端也随即伸长而形成主茎,主茎在生长过程中,会陆续生出新的嫩枝,即万千枝条与绿叶都是由胚芽发育成的。2.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与侧芽;按形成的器官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一般来说,花芽与混合芽比较肥大,而叶芽比较小。叶芽发育成茎、叶,花芽发育成花,混合芽既可以形成茎叶,也可形成花。

28、3.叶芽本身是一个幼小的、未发育成熟的茎,它具备茎的各部分的幼小结构。芽中有分生组织(即生长点),可不停地进行细胞分裂,使芽轴伸长,并保持顶芽的形态结构,生长点向四周形成的片状细胞群为叶原基,将来发育为幼叶。当芽展开形成枝条时,幼叶长成为叶,芽轴长成为茎,而芽原基则为茎节上的侧芽,将来发育成侧枝。【真题讲练】例1.今年入夏以来,深圳阴雨连绵,暴雨不断,降雨量同比明显上升。降雨严重影响了荔枝树花的 ,降低了结果率,造成深圳荔枝大量减产。【解析】 阴雨连绵,暴雨不断,严重影响了昆虫的活动使得受精作用难以进行,造成深圳荔枝大量减产。【答案】 受精作用例2.(08 唐山)在一棵苹果树上可以结出红富士、

29、金帅、小国光三个品种的苹果,采用的繁殖方式是A.种子繁殖B.扦插C.压条D.嫁接【解析】 本题考查种子植物无性繁殖的种类及其区别。在一棵苹果树上采用嫁接,可以产生出不同品种的苹果。【答案】 D例3.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学校的试验田里种植花生,他们的下列做法对于花生正常出芽没有意义的是A.在晴天进行播种 B.在春天进行播种 C.在雨后进行播种 D.在松土后进行播种【解析】 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水分、土壤、空气和适宜温度,选择晴天播种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意义。因此,本题选择A项。【答案】 A练习:1.人们通过调节温室中的_、_、湿度和_的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方法

30、有多种,如增施_,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_,或直接施放贮藏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等。一朵桃花开后没2.有结出桃子,最可能被虫子破坏的结构是( )A.花萼 B.花蕊 C.雌蕊 D.雄蕊3.发育成桃子食用部分的是( )A.子房壁 B.胚珠 C.子房 D.受精卵4.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 )A.水分不足 B.传粉不足 C.光照不足 D.营养不足5.成熟的玉米粒实际上是一个( ) A.种子 B.果实 C.胚 D.胚乳教学反思中考复习 第9讲 人类及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1低等动物的无性生殖2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胚胎发育方式卵生胎生、哺乳

31、受精场所体外(水中)体内幼体发育场所体外体内(子宫内)营养来源受精卵细胞质中的卵黄初期也是受精卵细胞质中的卵黄,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时,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3动物的生命周期由出生、 _ 、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所构成。考点二 人类的生殖与发育4人类的生殖(3)生殖细胞精子(男性)卵细胞(女性)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大小小(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大(人体最大的细胞)形状蝌蚪形圆形数量很多(一个健康成年男子一天产生上亿个)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排出一个运动能力能游动不能游动(4)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的场所是_ 。(5)胚胎发育场所: (约280天或9个月)。阶段:受

32、精卵胎儿(初具人形)婴儿(胎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营养:来自卵细胞细胞质中的_ (受精卵分裂及胚胎生长发育初期);来自母体(胚胎在子宫内着床后),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吸收。5人的生命周期:受精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衰老、死亡。死亡的主要标志: _ 。6青春期的发育(1)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2)特点A形态变化生殖器官成熟的表现B功能变化:内脏功能日渐健全二、中考典例精析例1 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男孩开始出现遗精 B身高突增C女孩开始出现月经 D形成生殖器官【答案】D变式训练1 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长

33、发育快,要注意均衡膳食B对出现的第二性征,应正确对待C精力充沛,可以经常熬夜D心肺功能增强快,要加强体育锻炼例2 (绍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展示的“秦岭四宝”朱鹮、羚牛、大熊猫、金丝猴中,属于“卵生”的是() 【答案】A变式训练2 下列哪类脊椎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教学反思 中考复习 第10讲 遗传和进化【复习目标】1.识别遗传和变异现象2.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道基因工程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复习重难点】3.列举遗传和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4.知道优生的重要性5.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列举生物进化现象,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

34、要观点【复习过程】一、遗传和变异现象 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后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的现象。举例:一对双眼皮的夫妻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小孩。 2.变异: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的现象。举例:一对双眼皮的夫妻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小孩。联系: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二、遗传物质1.人体细胞结构中的细胞核里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2.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3)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4)基因是

35、DNA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断。3.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称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XX。说明:培养学生物质结构的层次观,了解DNA是双螺旋结构,基因、DNA或染色体发生了改变,会导致生物形状的改变。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分子上有一些片段,含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4.基因工程5.人类基因组计划:。三、遗传和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育种与优生)1.杂交优势:杂种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做杂交优势

36、。如驴和马杂交后代是骡,袁隆平研究成的杂交水稻。2.基因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3.遗传病:由人体内的遗传物质(如:染色体或DNA或基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叫遗传病,常见遗传病有先天愚型病和白化病。4.优生学:,如近亲结婚遗传病发病率升高。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说明: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四、生物的进化1.;距今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诞生。2.生命起源学说:化学进化假设。 内容: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3.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化石。4.进化论的演变: 布丰的直线进化论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5.生物进化的历程

37、生物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6.植物的进化顺序: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鸟类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哺乳动物五、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1.达尔文认为现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因此生物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2.自然选择理论内容: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是一个漫长渐变过程,有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3.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真题讲练】例1.(07杭州)人们为了培养农作物的新品种,用放射线或者药物处理农作物的种子,目的是要改变种子里的(

38、)A.种皮 B. 胚乳 C.遗传物质 D.细胞质【解析】 用放射线或者药物处理种子,能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突变,从而改造农作物的遗传新装,培育新品种。【答案】 C例2.(08盐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够遗传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优生优育的惟一措施是产前诊断C.男性精子中的X或Y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D.父母都是有耳垂的,生下的子女也一定有耳垂【解析】 母本提供给后代的只有X染色体,而父本却是X或Y两种染色体,XX组合就是女性,XY组合就是男性。因此,男性精子中的X或Y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答案】 C例3.(08烟台)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9、(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D.人的体细胞内每一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基因和细胞核的关系: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基因是DNA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断。D选项中,男性体细胞内的XY染色体大小、形态都不一样,因此D说法错误。中考复习 第11.12讲人、健康与环境【复习目标】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2.列举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的事例3.列举常见的遗传性疾病4.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5.了解传染病的特

40、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6.知道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有毒物质和防御措施7.列举触电、溺水、异物堵塞气管、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8.了解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复习重点】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2.列举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的事例3.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复习过程】一、免疫现象、类型1.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物质的机能,主要指机体对病原生物感染的抵抗能力。 (2)免疫的作用:免疫反应在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中,主要起防卫、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三种作用。2.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2)第二道防线: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3)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功能:产生抗体和清除病原体。2.免疫的种类 (1)以免疫物质的功能可以把免疫分成: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对一切病原体都起作用。它是在进化过程中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下列有关四种植物的结构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带:细胞→组织分析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 解:A、海带是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大多是单细胞的,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B、卷柏是蕨类植物,有根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1ujoukhnfacj679fe3c6dhA>696665k<4df666>jgh
1.2018七年级上册生物题库一29.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济南的市花——荷花的结构层次是( ) A.分生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 B.细胞→组织→系统→荷花 C.细胞→组织→荷花 D.各种细胞→荷花 30.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 A.有光与无水 B.干燥与湿润 C.有光与无光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6d;<=453>/j}rn
2.高中生物学教材古诗词内容分析(一)以古诗词展示不同结构层次的生态学内容 人教版《生物与环境》教材主要呈现了生态学的基本知识,蕴含了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等多维度的生命观念。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即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和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由此可见,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主要在个体、种群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sncq{{f1|mgpi}vz~jnwp}fp872436:1@998:9/j}rn
3.初中生物的教案(3)人体的结构层次。 2、每小组准备番茄、桔子果实若干个。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设疑、引导等。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充满情趣而积极主动地获取有关生物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科学观察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表演,充分展示自我,提高竞争意识。 jvzq<84yyy4vpsx0eqs0lrfqcp5tjnsiyw532;7333927=932a;:6;=5: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