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全系列——真菌篇真菌界—新美鞭菌门孢子细菌鞭毛细胞壁

新美鞭菌门是厌氧性真菌的一门,发现于食草动物的消化道中。它只包括一纲、一目、一科,目前已知6属。

1.发现

新美鞭菌门的真菌为Orpin于1975年首次根据绵羊的瘤胃中发现的运动细胞所描述。尽管这些细胞最初被认为是鞭毛虫,现在已经证明它们是与核心壶菌有亲缘关系的真菌。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瘤胃的微生物群落由细菌和原虫组成。自发现之后,已经从50多种食草动物——包括反刍动物、非反刍哺乳动物和食草爬行动物——的消化道中分离出这类真菌。

2.命名

新美鞭菌门的学名基于新美鞭菌属(Neocallimastix)的学名,后者由古希腊语词根neo-(新)、calli-(美丽)和mastix(鞭)构成。其中,“鞭”指这类真菌具有多数鞭毛。按照分类学界传统,拉丁化的mastix一词在后接后缀时,要转化为mastig-的复合形式。但是,在新丽鞭菌科的学名(Neocallimastigaceae)首次发表时,被其作者不正确地拼成了“Neocallimasticaceae”,并进而导致了其他拼写错误(如“Neocallimasticales”等)。这是由于其作者错误地按照其他以-ix结尾的单词(如柳属Salix的复合形式是Salic-,因此杨柳科是Salicaceae)构造了mastix的复合形式。根据《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ICN)规则60,这个拼写错误属于可以纠正的类型。纠正后的拼写已为《菌物索引》(IndexFungorum)所采用。然而,这两种拼写现在在文献中或网络上仍然并存,应予注意。

3.繁殖和生长

新美鞭菌门真菌通过游动孢子在反刍动物的胃中繁殖。游动孢子具有基体,但缺乏多数壶菌所具有的无鞭毛中心体。已知新美鞭菌门真菌还能利用基因水平转移制造木聚糖酶(其基因来自细菌)及各种葡聚糖酶。其细胞的核被膜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亦为其特征。

4.代谢

新美鞭菌门真菌缺乏线粒体。它们通过氢化酶体把NADH氧化为NAD+,释放H2作为产物。

5.降解多糖的能力

新美鞭菌门真菌在其宿主对纤维的消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主要摄入高含量纤维食物的动物的消化道中大量存在。由这些厌氧真菌制造的多糖降解酶可以水解许多不易降解的植物聚合物,因此可以将非木质化的植物细胞壁全部降解。这些多糖降解酶形成多蛋白质复合体,类似于细菌的纤维小体。

6.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是囊内的原生质体分割而成的孢子。

鞭毛菌的菌丝可直接形成或发育成各种形状的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分割成许多小块,小块逐渐变圆,围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梨形或球形,具一或二根鞭毛,在水中游动一段时间后,鞭毛收缩,产生细胞壁进行休眠,然后萌发形成新个体。可见于一些藻类及菌类。

7.游动孢子囊

游动孢子囊又称“有丝分裂孢子囊(mitosporangium)”,产生游动孢子的孢子囊。

游动孢子囊(swarmsporangium) 鞭毛菌的菌丝可直接形成或发育成各种形状的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分割成许多小块,小块逐渐变圆,围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梨形或球形,具一或二根鞭毛,在水中游动一段时间后,鞭毛收缩,产生细胞壁进行休眠,然后萌发形成新个体。可见于一些藻类及菌类。

通过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合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赤霞珠、品丽珠、黑彼诺、白羽、雷司令5个品种高抗霜霉痛。反应型为2级,田间病情指数为18.5~22.8;玫瑰香、红提、乍娜、马特4个品种中抗,反应型为3级,田间病情指数为29.9~33.4;龙眼为感痛品种,反应型为4,病情指数为41.1,利用纤维素膜技术对不同抗病类型的葡萄叶片分泌物质对游动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葡萄叶片溢泌物质对孢子囊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

8.分类

新美鞭菌纲(Neocallimastigomycetes)

新美鞭菌目(Neocallimastigales)

新美鞭菌科(Neocallimastigaceae)

(1)厌氧鞭菌属

厌氧鞭菌属是新美鞭菌门新美鞭菌科真菌的一属。其学名来自古希腊语词根anaero-(厌氧)和mykēs(真菌),指该属和新美鞭菌门其他各属真菌一样,为生活在食草动物消化道内的厌氧性真菌。

(2)盲肠鞭菌属

盲肠鞭菌属是新美鞭菌门新美鞭菌科真菌的一属。其学名来自拉丁语caecum(盲肠)和古希腊语mykēs(真菌),指其最初在食草动物的盲肠中发现。相较于其他属的新美编菌科真菌,此属的特色是具有单鞭毛的动孢子(zoospore)与球状假根(rhizoid)的菌体。

(3)枝梗鞭菌属

枝梗鞭菌属是新美鞭菌门新美鞭菌科真菌的一属,为到目前为止发现最晚的一属,仅包含1种Cyllamyces aberensis。其学名来自威尔士语cylla(内脏)和古希腊语mykēs(真菌),指本属最早发现于英国威尔士,和新美鞭菌门其他属真菌一样为生活在食草动物消化道内的真菌。其特征是孢囊梗具分枝,故中文名为“枝梗鞭菌属”。本属后来在印度也有报道。

(4)新美鞭菌属

新美鞭菌属是新美鞭菌门新美鞭菌科真菌的一属。其学名来自古希腊语词根neo-(新)、calli-(美丽)和mastix(鞭)。“新美鞭菌属”系台湾生物多样性资讯入口网所采用的中文名。

(5)根囊鞭菌属

根囊鞭菌属是新美鞭菌门新美鞭菌科真菌的一属。其学名中的-myces来自古希腊语词根mykēs(真菌),Orpino-系为纪念美国微生物学者C.G. Orpin,他是新美鞭菌门真菌的最早发现者。本属的特点是在根状菌丝体上产生孢子囊,故中文名为“根囊鞭菌属”。

(6)梨囊鞭菌属

梨囊鞭菌属是新美鞭菌门新美鞭菌科真菌的一属。其学名来自古希腊语词根pyro-(梨)和mykēs(真菌),指其孢子囊为梨形。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2018版《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的主要变化2018版《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的主要变化 朱相云;刘全儒 开通知网号 《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是世界植物学家处理植物名称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在每次的国际植物学大会之后都会做适当修订并予以颁布,新版《法规》一旦颁布就替代了前期各版《法规》。概要介绍了2018年6月26日正式出版的《jvzquC41ocrm0lsmk0tfv8rcic€jpn4Ctvodnn4UYZZ32;5262650qyo
1.《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2018)》简介书评作者:编者: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编辑委员会|责编:王静//王海光出版社:科学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156.42 定价 ¥198.00 配送至 浙江杭州市 至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土星图书专营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5722755@60jvsm
2.规范植物命名新闻频道据新华社深圳7月22日电(记者 陈立新) 7月21日,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命名法会议经过5天的讨论和表决后,在深圳形成了新版的《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简称“深圳法规”。此后6年内,全球相关藻类、菌物和植物都将依此命名。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将于7月23日至29日在深圳召开。这是全球植物科学领域水平jvzq<84pgyy/{xzvj0io1sxzy1813@591v813@5945e22<:683?/j}r
3.InternationalCodeofNomenclatureforalgae,fungi,andplantsthat the decisions and appointments of its Nomenclature Section be approved. TheShenzhen Codein its final form was published on 26 June 2018 (printed version). This electronic version was made available on 27 June 2018. APDF versionwas made available to members of the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jvzquC41yy}/kjuv/vgyqw3qti5oqvjp1ogjp7ujr
4.朱相云(1)植物系统分类学(豆科);(2)植物细胞分类学;(3)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4)植物学拉丁语;(5)经典植物分类学文献考证。主要经历 教育经历: 1995.10 — 1999.03 在日本东北大学理学部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7.09 — 1990.07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0.09 — 1984.07 在兰州大学生物系学jvzq<84yyy4mung0ep5sey~1fupk1ki1|z0
5.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20250919004855.pptx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一节植物旳命名;第一节植物旳命名;第一节植物旳命名;〇、分类单元及其等级;(一)分类单元旳主要等级;(二)分类单元旳次要等级;(二)分类单元旳次要等级;(二)分类单元旳次要等级;(三)杂交类群;(四)专化型;;;一、命名法;一、命名法;一、命名法;二、学名旳书写、简写和缩写;二、学名旳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7:1@5684613?;2327727xjvo
6.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豆瓣)《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是藻类学家、菌物学家和植物学家在命名藻类、菌物和植物时必须遵循的规则。本版《法规》是由2017年7月在中国深圳召开的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修订的。《法规》分为原则、规则和辅则、管理《法规》的规程等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命名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命名的详细规定,包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8>1:A=81
7.专著2024 《华南地区边坡绿化乡土植物图鉴》 宋婷婷、卓丛海、罗斌副主编:刘东明、刘念、古旋全、朱省芳、林玩坤、谢建光、刘文艺 2024 解译法规:《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读者指南 邓云飞、马金双 2024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图鉴》 张礼标、张尚坤、邓爱良、袁财圣副主编:何向阳、邓应生、李jvzq<84yyy4tekl0ce4dp8pz1mpdi8|1
8.《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中文版出版12月3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邓云飞研究员、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张力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员翻译的《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是藻类学家、菌物学家和植物学家在命名藻类、菌物和植物是必须遵循的规则,每六年由jvzq<84yyy4h|k3ecu4dp8p{l1814:641v814:6425e75?73584ivvq
9.《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马德里法规)》正式在线2025年7月,新版《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fungi,and plants (Madrid Code) 简称ICN)(即《马德里法规》)作为国际植物分类学会(IAPT)的旗舰连续出版物Regnum Vegetabile(《植物界》)第162卷已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马德里法规》是由2024年7月在西jvzq<84yyy4lok3ce0io1t~l|1814>5;1v814>5;32e8;?96:64ivvq
10.大运河命名 “大运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年间《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五》,有“过东仓新桥入大运河”,大运河在该书中是运河各段的统称。[12]正史中首次出现“运河”这个词汇是在《新唐书》卷三十六《五行志》记载开成二年(837年):“夏旱,扬州运河竭”。[22]宋史、明史、清史也通常用“大运河”来指代运河的统称。元、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712:168631:789?758a7279:4;29: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