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μl/1ml/5ml
碧云天的BeyoMag™ Streptavidin Magnetic Beads (链霉亲和素磁珠),也称Streptavidin磁珠或SA磁珠,由高质量的链霉亲和素 (Streptavidin, SA)与超顺磁性纳米级磁珠共价偶联而成,能够快速、高效、灵敏、特异性地与生物素(Biotin)标记的抗体、核酸、蛋白、多肽、凝集素等分子结合。主要用于分离纯化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抗体、蛋白或相关复合物等,用于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细胞分选、DNA-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等。
Streptavidin的分子量为55kD,可以高度特异性地和生物素(Biotin)结合。Streptavidin和生物素的亲和常数为 Kd=10-15M。Streptavidin是一个4聚体蛋白,可以同时结合4个生物素分子。Streptavidin的中文名为链霉亲和素,从Streptomyces adidiniil中纯化获得,和鸡蛋清来源的Avidin(亲和素)在空间结构以及与生物素的亲和力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Avidin不同的是,Streptavidin是一种非糖基化蛋白,并且基本不带电荷。Avidin的pI=~10.5,在中性pH条件下呈碱性。由于Streptavidin和Avidin相比在中性条件下不带电荷,因此Streptavidin的非特异性结合比Avidin低很多,这样检测时的非特异性背景就低很多。因此目前在生物素检测时通常使用Streptavidin替代Avidin。
链霉亲和素磁珠在生物医药领域内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特异性地结合生物素标记的抗原或者抗体,作为免疫沉淀、细胞分选、ELISA等反应的载体;结合生物素标记的DNA或RNA片段,从细胞或组织提取物中分离特定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用于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研究;结合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用于DNA、RNA杂交实验或mRNA的分离和纯化等;还可用于纯化单链生物素标记DNA寡核苷酸、分离生物素标记PCR产物等。本产品的实验流程参考图1。
图1.碧云天BeyoMag™ Streptavidin Magnetic Beads (链霉亲和素磁珠)的实验流程图。
本产品结合量容量高。与同类的很多产品相比,本产品具有非常高的结合容量,对复杂样品中生物素标记的分子可以快速进行分离纯化,而且磁珠粒径小,不易产生非特异吸附。本产品每毫升磁珠悬浊液含约10mg磁珠,含有≥0.6mg高质量链霉亲和素蛋白,每毫克磁珠可结合≥20μg生物素化标记兔IgG,可高效地进行免疫沉淀等实验。
本产品特异性强。本产品可特异性地结合生物素化的抗体、核酸、蛋白、多肽、凝集素等配体分子,获得的产物纯度高,可进一步用于Western、ELISA、Northern、qPCR、质谱分析等一系列后续的分析测试。
本产品结合生物标记分子速度快,吸附时间短,可快速高效结合配体。本产品所使用的纳米级磁珠(~200nm)具有超大比表面积,有效缩短了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结合所需的时间。缩短操作时间可以避免在长时间操作过程中配体分子的降解,有效保持配体分子的活性及完整性。
本产品使用便捷。本产品储存在特殊保护液中,不含甘油,磁性分离,无需离心。本产品不仅适用于少量样本的检测,也适用于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的自动化操作系统,不同操作方法之间一致性高。
本产品的主要指标如下表:
如果每个用品使用20μl磁珠,每毫升本产品可以用于50个样品
本产品使用前要适当充分重悬,即颠倒若干次使磁珠混合均匀,混匀操作须轻柔,不宜剧烈涡旋震荡等,避免蛋白变性等。
在免疫沉淀或纯化时,建议设计阳性和阴性对照组。
待结合分子的类型、大小及生物素标记方式和程度等都会影响结合效率,建议通过稀释法来确定每种具体应用的磁珠用量,同时可以考虑加大磁珠用量至待结合分子2-3倍摩尔数量以确保结合充分。
游离生物素会降低本磁珠的结合能力,因此在生物素标记蛋白或核酸后,需要用脱盐柱等方法去除多余的游离生物素。
如果使用真空泵等仪器吸取上清液,须注意真空泵的吸液强度,以免吸力过大而吸取到聚集的磁珠。
酸性溶液洗脱时磁珠可能会发生聚集,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磁珠的正常使用。0.1%的非离子型去垢剂(如Triton X-100、Tween-20或NP-40)可有效防止磁珠聚集,并且不会影响磁珠的抗体结合效率。
酸性溶液洗脱或使用SDS-PAGE洗脱后的磁珠不可重复使用。为了尽量减少链霉亲和素的脱落,无论是手动操作还是自动操作,低pH洗脱步骤都不要超过10分钟。
本产品仅限于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用,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不得用于食品或药品,不得存放于普通住宅内。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风险提示:丁香通仅作为第三方平台,为商家信息发布提供平台空间。用户咨询产品时请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合理判断,谨慎选购商品,商家和用户对交易行为负责。对于医疗器械类产品,请先查证核实企业经营资质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