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李**(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动物组织学操作规程标准流程一、总则
动物组织学操作规程标准流程旨在规范组织学样本的制备、染色、观察及结果分析,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本规程适用于常规组织学教学、科研及临床诊断工作。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相关设备使用及生物安全防护知识。
二、样本制备
(一)样本采集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组织样本,尺寸不宜超过1cm×1cm×4mm。
2.使用无菌手术器械快速获取样本,避免挤压或污染。
(二)样本处理
1.固定后,用流水冲洗样本,去除残留固定液。
2.脱水处理:依次置于梯度乙醇溶液(50%、70%、80%、90%、95%、100%)中各15分钟。
3.透明处理:置入二甲苯中两次,每次15分钟。
4.石蜡包埋:将样本放入组织包埋盒,缓慢注入石蜡,4℃冰箱过夜。
(三)切片制作
1.切片机参数设置:切片厚度20μm,切片刀锋利度检查。
2.取出石蜡块,置于切片机上,均匀涂抹石蜡。
3.切片刀下行速度设定为10μm/min,连续切片,每张切片间隔0.5mm。
4.将切片转移至载玻片上,用专用烤片机60℃烤片30分钟。
三、染色技术
(一)HE染色
1.脱蜡:依次置于100%、95%、90%、80%、70%乙醇溶液中各5分钟。
2.水化:蒸馏水冲洗3次,每次3分钟。
4.蒸馏水冲洗2次,每次3分钟。
6.脱水:依次置于70%、80%、90%、95%、100%乙醇溶液中各5分钟。
7.透明:二甲苯透明2次,每次5分钟。
8.封片:滴加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观察。
(二)特殊染色
四、显微镜观察与结果分析
(一)显微镜观察
1.使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100×,观察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
2.细胞核染色质分布均匀,细胞质染色清晰。
3.特殊染色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
(二)结果分析
1.记录组织结构特征,如细胞排列、腺体形态等。
2.对比不同染色结果,分析组织成分分布。
3.绘制典型组织切片图,标注关键结构。
五、设备与试剂维护
(一)设备维护
1.切片机定期清洁刀片,使用酒精消毒。
2.显微镜物镜使用后用镜头纸擦拭,镜头液清洁。
3.石蜡切片机保持恒温,避免温度波动。
(二)试剂管理
1.染色试剂定期检查,如苏木精颜色变淡需更换。
2.固定液使用前摇匀,避免沉淀影响效果。
3.试剂储存于避光、阴凉处,防止变质。
六、安全注意事项
(一)生物安全
1.操作过程中佩戴口罩、手套,避免手部接触试剂。
2.石蜡、二甲苯等易燃试剂远离火源,存放于通风柜中。
3.剪刀、刀片等尖锐器械使用后放回专用容器。
(二)废弃物处理
1.化学废弃物按实验室规定分类收集,如乙醇、二甲苯需统一回收。
2.污染载玻片、切片刀等器械使用后高压灭菌处理。
本规程需定期更新,确保与最新技术发展同步。操作人员应持续学习,提升实验技能及安全意识。
**二、样本制备**
(一)样本采集
1.**目标组织选择:**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组织。例如,研究上皮组织可选皮肤、胃黏膜;研究心血管系统可选心脏、血管;研究神经系统可选脑组织、神经节。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和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后续分析和可能的重复实验需求。
2.**快速获取原则:**动物处死方式需符合伦理规范,操作应迅速、准确,以减少对组织的机械损伤和缺血缺氧影响。使用无菌手术器械(如手术剪、镊子),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解剖和组织分离。避免使用非无菌物品接触组织表面,防止微生物污染。
3.**初步固定:**
*将获取的组织样本立即放入盛有足量固定液(常用4%中性多聚甲醛溶液)的容器中。
*容器应加盖,防止蒸发和污染。
(二)样本处理
1.**固定后处理:**
***流水冲洗:**小心将固定后的组织从固定液中取出,置于流水中缓慢冲洗。目的是去除组织表面及细胞间隙中残留的多聚甲醛,减少其对后续脱水和染色的影响。冲洗时间约15-30分钟,直至流水变清。
*50%乙醇:15分钟
*70%乙醇:15分钟
*80%乙醇:15分钟
*90%乙醇:15分钟
*95%乙醇:15分钟
*100%乙醇:两次,各15-20分钟
每次更换乙醇时,需轻轻晃动容器,促进充分置换。确保在每一步骤中组织均被液体充分浸没。
***透明处理:**使用二甲苯作为透明剂,使组织透明化,便于石蜡浸润。步骤如下:
*将组织从100%乙醇中取出,放入装有新鲜二甲苯的容器中。
*第一次透明:15-20分钟,期间可轻柔晃动容器。
*将组织取出,置于新的装有新鲜二甲苯的容器中。
*第二次透明:15-20分钟。透明处理使组织变得透明,与石蜡的密度差异减小,有利于后续包埋。
***干燥处理(可选):**对于某些特殊包埋方法或长期储存,可能需要在透明后进行干燥处理,如置于空气中或真空干燥箱中。
2.**石蜡包埋:**
***准备包埋盒:**选择合适大小的组织包埋盒,内壁涂抹少量石蜡或专用包埋剂。
***放置组织:**小心将透明后的组织放入包埋盒的凹槽中,注意组织方向(如表皮在上、血管在下)。
***注入石蜡:**将熔化的石蜡(通常预热至52-56℃)倒入包埋盒,液面需超过组织表面。确保组织被石蜡完全覆盖。
***冷却与硬化:**将包埋盒置于4℃冰箱中冷却过夜。石蜡缓慢凝固,使组织固定成型。
***修整:**第二天取出包埋盒,用锋利的手术刀或组织修整器去除组织周围多余的石蜡,使组织块呈规则形状,便于切片。
(三)切片制作
1.**切片机准备:**
*开机前检查切片机状态,确保刀片锋利。使用专用磨刀石或研磨器定期保养切片刀。
*调整切片厚度,通常设置为4-7μm(μm表示微米)。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厚度,如观察细胞超微结构需更薄切片(1-3μm)。
*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确保石蜡在切片过程中保持适宜温度。
*调整载玻片输送轨道,确保切片能准确送达染色区域。
2.**切片过程:**
*将冷却后的石蜡组织块固定在切片机的载物台上,用专用夹具固定。
*启动切片机,控制手轮缓慢下降,使切片刀接触石蜡并开始切割。
*调整进刀速度和载玻片移动速度,确保切片连续、均匀。观察切下的组织切片是否完整,如有断裂需重新调整参数。
*将切下的组织切片小心地、按顺序放置在预先准备好的载玻片上。可使用滴管辅助转移,或利用切片机自带的切片收集装置。
*每切数片后(如每10-20张),用吸水纸轻轻吸去载玻片上的多余石蜡,防止切片重叠。
3.**烤片:**
*将带有切片的载玻片置于切片烤箱或专用烤片机上。
*烤片后,待载玻片冷却至室温,方可进行后续染色步骤。
**三、染色技术**
(一)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
HE染色是组织学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能区分细胞核(嗜碱性,染成蓝紫色)和细胞质(嗜酸性,染成红色或粉色)。
1.**脱蜡水化:**
***二甲苯去除:**将烤片后的载玻片浸入二甲苯中,每次3-5分钟,共2-3次,彻底去除石蜡。每次更换二甲苯。
***乙醇梯度脱水:**依次将载玻片浸入以下浓度乙醇溶液中,每次5分钟,共3次:
*100%乙醇
*95%乙醇
*90%乙醇
*80%乙醇
*70%乙醇
此步骤目的是将组织中的二甲苯置换出来,使组织重新水化,为后续染色剂渗透做准备。
***蒸馏水清洗:**将载玻片浸入蒸馏水中,每次3分钟,共2-3次。彻底去除乙醇,使组织充分水化。
2.**苏木精染色(HematoxylinStaining):**
***染色液准备:**使用标准石碳酸复染苏木精液。确保染色液新鲜,颜色正常。必要时可用滤纸过滤去除沉淀。
***染色操作:**将载玻片浸入苏木精染色液中,盖上盖子或用湿布封口,防止水分蒸发。
***洗涤:**染色完成后,立即用蒸馏水冲洗2-3次,每次3分钟,去除浮色。
3.**分化(Decolorization):**
***盐酸酒精分化:**将载玻片浸入分化液(通常是1%盐酸乙醇溶液,即乙醇与浓盐酸按体积比约3:1混合)。**操作需快速、准确**,观察细胞核颜色变化,直至细胞核染成淡紫色或浅蓝色,而细胞质仍为红色。**时间需严格控制**,通常为10-30秒,过长会导致细胞核染色过浅,过短则分化不彻底。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吸水纸吸去部分分化液,或用滴管控制液面。
***蒸馏水冲洗:**立即用大量蒸馏水冲洗,每次3分钟,共2-3次,彻底去除盐酸,停止分化反应。
4.**伊红复染(EosinStaining):**
***复染液准备:**使用标准伊红染液(常为pH2.5-3.0的酸性染液)。
***复染操作:**将载玻片浸入伊红染液中,盖上盖子。
***洗涤:**用蒸馏水冲洗2次,每次1分钟,去除浮色。
5.**脱水与透明:**
***梯度脱水:**依次将载玻片浸入以下浓度乙醇溶液中,每次2分钟:
*70%乙醇
*80%乙醇
*90%乙醇
*95%乙醇
*100%乙醇
每次更换乙醇,可轻轻晃动载玻片。
***透明:**将载玻片浸入二甲苯中,每次3分钟,共2次。使组织透明,便于封片。
6.**封片(Mounting):**
***清洁载玻片:**用擦镜纸或专用清洁布彻底擦净载玻片表面。
***滴加封片剂:**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中性树胶(如中性树脂封片剂)。
***放置盖玻片:**小心将盖玻片覆盖在载玻片上,从一侧缓慢放下,避免产生气泡。可用镊子轻压盖玻片边缘,驱赶气泡。
***待干:**将封片后的载玻片置于阴凉处或温箱中(如37℃)待封片剂完全凝固。
(二)特殊染色
特殊染色用于显示组织中的特定成分,如糖原、脂类、网状纤维、胶原纤维等。
1.**PAS染色(PeriodicAcid-SchiffStaining,糖原染色):**
***原理:**含有醛基的糖类(如糖原)能被过碘酸氧化生成醛糖,醛糖再与Schiff试剂(无色亚硫酸品红)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化合物。
***步骤概要:**
***脱蜡水化:**同HE染色。
***蒸馏水冲洗:**流水冲洗5分钟。
***Schiff试剂染色:**将载玻片浸入Schiff试剂中,避光染色10-30分钟。染色过程中颜色会逐渐加深。
***分化:**用1%氨水或蒸馏水短暂分化,以控制染色深度。
***洗涤与封片:**蒸馏水洗涤后,脱水透明,封片。糖原呈紫红色。
***结果观察:**肝细胞、心肌细胞内的糖原颗粒呈紫红色颗粒状。
2.**苏丹IV染色(SudanIVStaining,脂类染色):**
***原理:**苏丹IV染液是脂溶性染料,能选择性染成橘红色,用于显示细胞内的中性脂类(如胆固醇酯、甘油三酯)。
***步骤概要:**
***脱蜡水化:**同HE染色。
***苏丹IV染色:**将载玻片浸入苏丹IV染液中,染色5-10分钟。
***洗涤:**蒸馏水冲洗3次,每次2分钟。
***封片:**可直接用甘油胶封片,或先脱水透明再用中性树胶封片。脂滴呈橘红色。
***结果观察:**脂肪细胞内的脂滴呈橘红色颗粒或空泡状。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也可呈阳性。
3.**网状纤维染色(ReticulinStaining,如银染法):**
***原理:**网状纤维主要由III型胶原蛋白构成,不含或含很少醛基,不能与PAS试剂反应。银染法利用还原性物质(如羟胺)使硝酸银还原成金属银沉积在纤维上。
***步骤概要:**
***脱蜡水化:**同HE染色。
***水洗:**蒸馏水充分洗涤。
***银染液染色:**将载玻片浸入银染液中,通常在温箱中(37℃-60℃)孵育。染色液颜色会变化,纤维逐渐显现。需密切观察,避免过染。
***分化:**用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分化,去除背景着色,使网状纤维清晰显示。
***水洗与固定:**充分水洗后,可用福尔马林等固定。
***封片:**脱水透明,封片。网状纤维呈黑色或深棕色。
***结果观察:**肝窦周、肾小囊壁层、淋巴结网状结构等处的网状纤维呈黑色网状背景。
**四、显微镜观察与结果分析**
(一)显微镜观察
1.**设备准备:**
*选择合适的光学显微镜,确保光源稳定、亮度可调。
*清洁物镜和目镜,必要时使用镜头纸和镜头液。
*检查显微镜各部件(调焦手轮、聚光器、光圈等)是否工作正常。
2.**观察过程:**
***低倍镜定位:**先使用低倍镜(如10×物镜)找到视野中心,调焦使组织结构清晰可见。初步了解切片的整体结构、组织类型以及各组织的分布位置。
***高倍镜观察:**将目标区域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如40×物镜)进行详细观察。使用细准焦螺旋精确调焦。
***油镜使用(如需):**对于更精细的结构(如细胞器),换用油镜(100×物镜)。使用专用镜油,确保物镜前透镜与载玻片间形成油膜。油镜观察时,视野亮度会降低,景深变浅,需小心调焦。
***多角度观察:**在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可轻微移动切片)进行观察,获取全面的组织信息。
***记录要点:**
***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单层、多层、腺样等)、组织间隙特征。
***细胞细节:**细胞核形态、大小、染色质分布、核仁;细胞质染色反应、内含物(如分泌颗粒、脂滴、色素颗粒)。
***特殊染色结果:**针对特殊染色,重点观察目标成分的分布、形态和数量。如PAS染色显示糖原颗粒,苏丹IV染色显示脂滴,银染显示网状纤维。
***异常情况(如有):**记录任何与正常组织学特征不符的现象。
(二)结果分析
1.**组织识别:**根据观察到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特征,对照组织学教材或图谱,准确识别组织类型。
3.**比较分析:**
***同一器官不同区域比较:**如比较正常肝组织与病变肝组织的区别。
***不同器官比较:**如比较不同类型腺体的分泌方式。
***不同染色方法比较:**如HE染色显示整体结构,PAS染色突出糖原,银染显示网状支架。
4.**图像采集与处理(如需):**使用显微镜连接相机,拍摄高质量的组织学图像。对图像进行必要的后期处理(如调整对比度、亮度,去除背景干扰),以便于观察、分析和展示。
5.**撰写报告:**按照规范格式撰写组织学观察报告,包括样本信息、观察方法、主要观察结果、分析讨论和结论。描述应客观、准确、简洁,使用专业术语。
**五、设备与试剂维护**
(一)设备维护
1.**切片机:**
***日常清洁:**每次使用后,用软布擦拭载物台、切片刀周围和机械部件,去除石蜡和碎屑。保持工作区域清洁。
***定期保养:**定期检查并润滑机械传动部件。根据使用频率,使用专用磨刀石或研磨器定期打磨、保养切片刀,保持刀锋锋利。检查冷却系统功能,确保温度稳定。
***参数校准:**定期检查切片厚度设置、进刀速度等参数的准确性。
2.**显微镜:**
***日常清洁:**使用后用专用擦镜纸清洁物镜和目镜。清洁镜筒外部。
***定期保养:**检查光源亮度、稳定性。清洁聚光器光轴。检查载物台、转换器等部件是否运转顺畅。油镜使用后,必须立即用擦镜纸擦去镜油,然后用专用擦镜纸清洁油镜前透镜。
3.**烤片机/切片烤箱:**
***日常清洁:**定期清洁加热板和轨道,去除污渍和焦斑。清洁风扇叶片和散热网。
***定期检查:**检查温度控制是否准确,加热是否均匀。
(二)试剂管理
1.**储存:**
***按性质分类:**将易燃(二甲苯)、强酸、强碱、腐蚀性(如盐酸)、易挥发(乙醇)等试剂分开储存,贴好标签,注明名称、浓度、危险性。
***适宜环境:**将试剂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多数染色剂需避光保存。对有特殊储存要求(如4℃冷藏)的试剂,使用专用冰箱存放。
***原包装:**尽量使用原包装储存,避免污染和混淆。
2.**使用:**
***按需配制:**染色液(如苏木精、PAS液)多为临时配制,现用现配或按说明配制。配制时注意浓度、pH值等关键参数。
***新鲜度检查:**使用前检查染色液颜色、澄清度等是否正常。如苏木精颜色变浅、沉淀增多,PAS液变黄,应重新配制。
***安全操作:**使用易挥发或刺激性试剂时,在通风橱内操作。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手套、护目镜)。
3.**废弃物处理:**
***分类收集:**将废弃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二甲苯)、酸碱溶液、染色废液等按实验室规定分类收集,不得随意倾倒。
***特殊处理:**含重金属的废液、生物废弃物等需进行特殊处理,符合环保和生物安全要求。
***容器标识:**所有废液容器必须明确标识内容物和危险性质。
**六、安全注意事项**
(一)生物安全
1.**个人防护:**
***手部防护:**操作全程佩戴一次性无菌手套。手套破损或接触污染物后立即更换。
***眼部防护:**可能接触化学试剂或组织碎屑时,佩戴护目镜。
***呼吸道防护:**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