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脂肪细胞、肝细胞相关研究的小伙伴,是不是总被一个问题困扰 —— 细胞里的脂滴明明存在,油红 O 染色后却要么背景一片红、要么脂滴显色模糊?作为摸爬滚打多年的医学科研人,我太懂这种 “明明步骤都对,结果却翻车” 的挫败感了。
今天就把细胞油红 O 染色的 “全攻略” 掰开揉碎讲,从基础认知到实操细节,再到试剂盒选购,帮你少走弯路!
一、先搞懂:细胞油红 O 染色,到底是 “干什么的”?
咱们在做肥胖机制、脂肪肝模型、脂肪分化相关实验时,常常需要直观看到细胞内脂滴的数量、大小和分布 —— 这时候,油红 O 染色就是最常用的 “工具” 之一。
它本质是一种脂溶性染料染色技术,专门针对细胞内的中性脂肪(比如甘油三酯)。简单说,就是让染料和脂滴 “精准结合”,让原本透明的脂滴变成醒目的红色,再通过显微镜观察,就能清晰判断脂滴的情况。不管是冷冻切片的组织样本,还是培养的细胞爬片,它都能 hold 住,而且操作不算复杂,成本也不高,所以在科研圈一直是 “刚需技术”。
二、染色原理:为什么油红 O 能 “认准” 脂滴?
很多小伙伴做实验只记步骤,却没搞懂原理,其实懂原理才能灵活应对突发问题。油红 O 染色的核心,靠的是 “相似相溶” 原理 。
油红 O 本身是一种脂溶性偶氮染料,它的分子结构和细胞内的中性脂滴(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脾气相投”。当我们把染料加到样本上时,油红 O 会从水溶液中 “跑” 到脂滴里,像给脂滴 “穿上红色外套”;而细胞的其他结构(比如细胞核、细胞质)不溶于脂溶性染料,就不会被染色(后续复染细胞核时会用苏木素染成蓝色,形成 “红脂蓝核” 的对比,更易观察)。
这里要注意:油红 O 只认 “中性脂肪”,如果你的实验目标是磷脂、胆固醇,那它就不适用了,别选错染色方法哦!
三、实操步骤:一步一细节,避开 90% 的坑
下面为培养细胞爬片染色步骤
1. 步骤
2. 染色结果
3. 注意事项(避坑指南)
四、试剂盒如何选
不想自己配试剂?直接买商品化试剂盒更省心!挑的时候注意这几点:
五、科研人闲聊
说到油红 O 染色,我想起去年见过的一个医学生师妹。她第一次做脂肪细胞分化实验,油红 O 染色时孵育时间多了 5 分钟,结果整个爬片红得像块 “红布”,脂滴和背景根本分不清。师妹看着显微镜,眼圈都红了,说 “熬了 3 天养的细胞,全白费了”。
我赶紧帮她分析:其实不是细胞白费了,是分化步骤没掌握好。后来我们一起调整了染液浓度,把孵育时间缩短,再用 60% 异丙醇慢慢分化,最后终于看到了一个个清晰的红色脂滴。师妹当时兴奋地说 “原来不是我笨,只是没找对方法”。
其实不管是医学生还是临床医生搞科研,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 明明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因为一个小细节翻车。但没关系,这些 “小插曲” 都是经验,下次再做,就知道该避开哪些坑了。你做染色实验时,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呀?
互动时间:你的油红 O 染色 “小技巧” 是什么?
今天把细胞油红 O 染色的核心知识点都讲完了,从原理到步骤,再到试剂盒选购,希望能帮到正在做相关实验的你。
不过科研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小技巧”—— 比如你有没有试过调整孵育温度让染色更均匀?或者有没有私藏的 “不翻车” 试剂盒品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也可以说说你做染色时遇到的问题,咱们一起讨论解决!
如果这篇攻略对你有用,别忘了点赞 + 在看,分享给身边需要的科研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