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鸟粪石沉淀(MAP)法同时回收某酒厂厌氧工艺出水中的氮和磷,以MgO取代MgCl_2作为沉淀剂,研究了不同pH值、镁磷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N、P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9.6,n(Mg~(2+))︰n(P)=1︰1,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最佳回收工艺条件下,总磷和氨氮的回收率分别高达98.0%和30.9%,同样条件下氨氮的挥发率为7.2%.生成的鸟粪石沉淀物的SEM分析结果显示:其结晶体为斜方型晶体,表面有絮状物和微粒附着;XRD半定量分析表明:沉淀物中鸟粪石的含量高达94%,属于利用价值极高的缓释化肥.每1000 m3的酒厂厌氧出水通过投加0.16 t的氧化镁和微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回收1.01 t的高纯度(90%)鸟粪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研究了Fe(Ⅲ)-EDDS体系在紫外光照射下对橙黄Ⅱ的光降解过程,对橙黄Ⅱ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使用响应面分析法(RSA)得出了较佳的降解条件,并考察了氧化性物种·OH和O_2~-·对橙黄Ⅱ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Ⅲ)-EDDS体系能有效降解橙黄Ⅱ,紫外光条件下该体系能在pH在3~9范围内对橙黄Ⅱ降解效果保持良好,橙黄Ⅱ在体系中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了橙黄Ⅱ降解的最优条件为:pH=4.0,c[Fe(Ⅲ)]=0.06 m M,c(EDDS)=0.20 m M.猝灭实验反应产生了·OH和O_2~-·,其中·OH为橙黄Ⅱ光降解主要的反应物种.反应前后FT-IR图显示在光降解过程中,苯环发生开环,橙黄Ⅱ的结构被破坏,生成小分子物质.
以AlTiSi合金和AlCrSi合金为靶材料,采用阴极电弧离子镀技术在单晶硅、硬质合金基底上沉积AlTiSiN/AlCrSiN纳米晶多层复合涂层,系统研究了氮气压强变化对AlTiSiN/AlCrSiN复合涂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涂层的形貌和相结构,用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仪测量了涂层显微硬度和摩擦系数.结果表明:氮气压强对涂层微结构和性能具有较大影响,涂层是以NaCl型TiN和CrN相结构为主的多晶材料.由于多元素掺杂导致复合涂层的衍射峰与纯TiN和CrN衍射峰位相比发生一定的偏移.随着氮气压强的增大,涂层的衍射峰强度逐渐降低并宽化,说明随着氮气压强的增大晶粒尺寸减小.涂层表面的颗粒污染和沉积气压密切相关,随气压增加污染颗粒尺寸逐步减少,涂层表面粗糙度降低;当氮气压从2.0Pa增加到4.0Pa时涂层的硬度值由2437.9HK逐渐增大至3221.5HK;涂层摩擦学性能也和氮气压密切相关,当氮气压强低于3.0Pa时,平均摩擦系数约0.410;而在氮气压强高于3.0Pa后,平均摩擦系数逐渐降至0.258.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蝴蝶型超细CeO_2颗粒.通过XRD、SEM对样品的晶型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用XPS对样品进行了元素分析,并结合XRD和TG测试结果推导了反应的合成机理.结果表明:合成的颗粒呈蝴蝶型,颗粒大小在10~20μm,具有高纯相的萤石结构.EIS和UV测试对材料的阻抗与紫外吸收性能表明合成的颗粒具有较小的电化学阻抗和较好的紫外吸收性能.
为研究东湖围隔和主体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理化因子的变化,并评价围隔对水质的改善作用,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对湖区各样点进行了浮游植物的采集及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表明:以浮游植物密度和叶绿素a(Chl-a)含量为参数评价,围隔水质明显优于主体湖区,围隔藻类种数总和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主体湖区;围隔绝大部分水体营养因子数值均明显低于主体湖区(除DO,pH).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季节变化明显,表现在夏季浮游植物密度和Chl-a含量均最高,冬季最低;多样性指数依秋、夏、春、冬递减.
为验证凝集素Zfol是否为母源蛋白及其具体表达模式,揭示凝集素这类来源于母体的免疫物质在鱼类胚胎发育早期的免疫保护作用并提供理论依据,克隆Zfol的基因全长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了zfol mRNA和Zfol蛋白的时空表达.结果表明:zfol mRNA及Zfol蛋白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均呈动态变化.zfol mRNA在成鱼的卵巢、心脏、肝脏、肾脏、脑中表达,在精巢中未检测到表达.Zfol蛋白在精巢、心脏、脑、肝脏等组织中检测不到表达,而在肾脏中有低含量表达,在卵巢中有高含量表达.
为分析赤霉素(GA_3)处理对重楼种子萌发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检测了500 mg/L外源GA_3处理以及对照处理的华重楼种子萌发过程中SOD、POD、CAT和G6PDH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ZT、GA_3、IAA和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90 d检测范围内,GA_3处理种子的SOD活性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第30 d)早于对照组(第60 d),CAT酶活性最高峰值高于对照组;而且,除第0 d样品外,GA_3处理种子的G6PDH酶活性、CAT酶活性均大于对照组;GA_3处理种子的ZT含量、内源GA_3含量和IAA含量的最高峰值及其出现时间均高于和早于对照组;POD酶活性则均低于对照;GA_3处理种子的ABA含量比对照下降幅度更大,最低值更小.可见500 mg/L外源GA_3处理促进了华重楼种子中SOD、CAT、G6PDH酶活性以及ZT、内源GA_3和IAA含量的增加,降低了POD酶活性以及ABA含量.
回顾了瑶医药的历史渊源,介绍了瑶医药的基本理论及其对中医药的减化,讨论了瑶医药一维的理论架构,阐述了瑶医药"减法"的特色,并以癌症为例彰显出瑶医药在应对当代健康问题上的优势地位,凸显了瑶医药"减"的医药定位.
为研究傣族药物傣百解的化学成分,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用波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1个为生物碱类化合物,4个脂肪酸类化合物,1个单糖化合物,分别为N-羧基-2-羟基-4-甲氧基-吡咯(1),苹果酸二丁酯(2),3-丙氧基丙酸丁酯(3),3-乙氧基丙酸丁酯(4),甲基莽草酸(5),乙基-β-D-吡喃木糖(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傣百解中分离得到.
从斑蝥(Lytta vesicatoria)体内分离得一株具有显著抗肝癌活性的真菌菌株,通过菌株形态与18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BM2).运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制备液相方法对BM2发酵液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法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肝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从发酵液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的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1)、cyclo(R-Pro-S-Phe)(2)、(R)-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3),4-氧代-乙酰丙酸(4),N-(4-氧代戊基)-乙酰胺(5),(R)-2-羟基-3-(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6).化合物2对2个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44.1和47.6μg/m L.
为调查湖南省花垣县矿区肾结石发病率,以花垣县非矿区、矿区为调查地点,自拟调查问卷,走访过户,进行深度调查.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1978份,有效问卷1479份,总调查人数8049人.调查了该地区肾结石患病率、人口学特征和患者生活环境.结果表明:湖南省花垣县肾结石总患病率为14.46%,矿区为16.01%,非矿区为9.46%.调研发现湖南省花垣县肾结石总患病率较国内其他有调查数据的地区患病率高,当地各级政府及医疗机构针对矿区肾结石防治应予以高度重视.
目的:对鸡眼草种质资源进行了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和评价,并探讨了鸡眼草中总黄酮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以三乙胺为介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鸡眼草的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产地鸡眼草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中贵州凯里榕江鸡眼草为最高,贵州余庆龙溪鸡眼草含量最低;根、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由高到低为叶>茎>根;鸡眼草中总黄酮的积累高峰为6、7、8月;鸡眼草干燥低温中存放,总黄酮含量远高于常温保存.结论:鸡眼草叶片是合成和积累总黄酮的主要器官,夏季是采收鸡眼草的最佳时期并适宜低温干燥保存.鸡眼草总黄酮含量不仅与产地和采收时间有关,而且与生境也有关.
石蒜生物碱结构独特,生物活性多样.本文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从采自昆明的红花石蒜球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了一个新的石蒜生物碱,通过高分辨质谱、红外、紫外以及一维、二维核磁共振等多种波谱手段确定了其结构,并命名为6β-ethoxycrinamine(1).
目的:研究芳香新塔花茶对小鼠的镇静催眠、生长发育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芳香新塔花茶灌胃,用自发活动记录法记录60 min内小鼠自发活动次数,利用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法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观察芳香新塔花茶镇静催眠作用.用称重法,观察法及计量法研究芳香新塔花茶对小鼠生长发育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芳香新塔花茶低、中、高剂量组对小鼠走动次数、举双前肢数、入睡时间、体重,免疫器官指数作用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0.01),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给药组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更加良好.结论:芳香新塔花茶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促进生长发育及免疫增强作用.
目的:探讨机体疲劳后老子按摩法和Hatha瑜伽体位法这两种传统养生功法对身体放松效应的异同.方法:将36名在校硕士研究生,按自愿原则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实验组(na=12,nb=12)在控制下进行为期8周的锻炼,空白组(nc=12)不进行生活习惯的干预,维持日常活动即可.通过生理、生化、心理指标测试,探讨老子按摩法、Hatha瑜伽体位法和自行恢复法三种方式,在机体达到疲劳程度后所产生的放松效应差异.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老子按摩法对运动后血乳酸BLA代谢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p<0.01);Hatha瑜伽体位法对缓解精神紧张和神经系统疲劳有着更为显著效果(p<0.01).结论:老子按摩法和Hatha瑜伽体位法在放松身心、促进机体疲劳恢复上有着一致性.两种放松训练法虽都是以小强度的身体活动方式为主,但老子按摩法表现出更为全面的放松效应,适宜在大众运动领域推广.
针对以电子给体聚(3-己基噻吩)(P3HT)和电子受体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共混薄膜为活性层的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根据光学干涉效应和转移矩阵方法建立了非相干光吸收理论模型,研究了电极修饰层、活性层和阴极的厚度对电池内部光电场分布和活性层内部光电场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功能层厚度对电池内部光电场分布和活性层光电场强度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活性层和电极修饰层厚度的影响较大,而阴极厚度的影响较小;引入合适厚度的电极修饰层有利于增加活性层内部的光电场强度,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改善器件的光伏性能.
为了有效地自动分割图像,提出了基于多星凸约束的图像自动分割算法.该算法将星凸约束信息融入多分段常数变分模型中,利用显著性检测方法自动获得星凸中心,实现了图像自动的有效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准确地自动分割图像,而且对处理复杂边缘和抑制噪声有较好的效果.
为探讨印防己毒素(PTX)阻断抑制性自发和诱发的神经递质释放浓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否具有脑区特异性,采用鼠脑皮层神经细胞和海马神经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在外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TX,分别记录了m IPSC的频率和e IPSC的幅值.结果发现:PTX作用于自发性神经递质释放的半抑制浓度(IC50)显著小于诱发性神经递质释放的,说明自发神经递质释放对于PTX的作用更为敏感.但是皮层细胞和海马细胞之间各项参数的差异较小,说明PTX在各脑区中的作用浓度相似.因此,PTX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自发释放和诱发释放可能有不同的机制,但并不具有脑区特异性.
针对图像采集过程中存在光照不均的问题,首次利用分水岭模型将图像分割为不同的光照区域,再利用Sauvola算法自适应地获得局部的二值化阈值,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分割效果.同时Sauvola算法使用积分图像计算出局部像素值的和与局部像素值平方和来加快算法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克服光照的影响,并且图像分割时间复杂度大大减小.
针对目前人工巡检换热站数据更新不及时、智能化程度不高、设备信息获取困难等问题,在充分考虑供热管网系统对空间地理信息数据需求的同时,为摆脱控制中心对办公地点的限制,开发了一种以Android智能手机为平台,基于LBS的换热站智能巡检系统.系统结合GPS技术与RFID技术对传统热网巡检监控平台加以改进,融入非接触式RFID智能卡密钥验证技术对移动终端数据进行加密保护.论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设计,经实践验证:换热站智能巡检系统安全可靠,对提高巡检人员工作效率、保障热网稳定运行有重要作用.
指出了瓶颈斯坦纳树问题要求寻找一棵用至多k个斯坦纳点将n个点连接起来使得此斯坦纳树之最长边最短的斯坦纳树,该问题在VLSI、无线通讯网络和生命演化树重建等领域都有应用.Du和Wang证明网格空间瓶颈斯坦纳树问题是NP-Hard,不存在近似性能比低于2的多项式时间解决方案,并且提出一个近似性能比为2的多项式时间近似算法,算法的实际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kn+k2).通过引入二叉堆和斐波那契堆使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别改进到了O(nlog2n+klog2n)和摊还时间O(nlog2n+klog2n).该改进可直接应用于欧几里得平面的瓶颈斯坦纳树2-近似算法.
针对目前海量数据挖掘过程中存在着频繁项集挖掘效率低、冗余项集繁多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频繁模式树和遗传算法(FPGA),该算法鉴于异构数据的差异性特征,采用改进的频繁模式树和基于MapReduce的并行遗传算法搜索最大频繁项集,缩小了搜索范围,提高了挖掘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时间复杂度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与传统的FP_Growth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加速比以及更高的执行效率.
针对目前NDN中大多数基于Bloom过滤器的名字查找方法仅考虑速率而忽略冲突概率的局限,提出了一种考虑名字冲突概率并基于多级计数Bloom过滤器的名字查找方法.该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目前广泛研究的计数Bloom过滤器、哈希函数和d-left计数Bloom过滤器,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冲突概率.
为解决多用户冲突导致非对称认知网络吞吐量降低的问题,根据网络中用户信道收益矩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用户联合频谱共享方法.首先,基于Gale-Shapley理论实现认知用户和信道之间的"一对一"频谱分配,以避免认知用户之间的竞争冲突;其次,在未知信道先验知识或者认知用户仅有部分信道感知能力时,通过顺序最优学习算法获取信道收益信息;同时设置接入定时器,实现分布式机会频谱共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网络吞吐量明显优于随机等分布式算法,且复杂度比最优算法大大降低,收敛速度较快,适于感知带宽受限和用户地理位置分散的非对称认知网络.
引入云模型改进基于标签的用户相似性和资源相似性度量方法,进而提出了基于标签和云模型的协同过滤算法.通过在Movie Lens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precision,recall和F1-measure三个指标上均取得较好的推荐效果,推荐效率均优于传统的方法.
分析了OpenID Connect协议的消息结构,基于计算模型应用Blanchet演算对OpenID Connect协议进行了形式化建模,应用自动化验证工具Crypto Verif验证了其认证性.结果表明:在OpenID Connect协议中,客户端能够认证终端用户,但是终端用户与授权服务器之间不能相互认证、令牌终端不能认证客户端.为此,给出了OpenID Connect协议中不具有认证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分析了影响FP查询速度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级串联布隆过滤的冗余数据块发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FP查询性能及数据存储速度方面优于已有算法.
针对SA算法中未考虑当前网络链路带宽资源引起的流冲突问题以及GFF算法中未考虑流带宽需求变化引起带宽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按需自适应(SAGA-AO)流量调度机制.该机制首先依据流带宽需求变化筛选出网络中需要调度的流,然后利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SAGA)根据当前链路带宽资源状况对需要调度的流进行全局调度路径搜索.仿真结果表明:SAGA-AO算法在大多数通信模型下平均对分带宽高于SA和GFF算法.
为了在图像去噪的同时保留更多图像的细节信息,在Riemann-Liouville定义的分数阶积分基础上,在数字信号的近似过程中引入权重参数,提出了一种通过调节权重与积分阶次并结合8个方向上的掩膜进行图像去噪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去噪方法相比较,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图像的峰值信噪比,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保留图像纹理细节信息.
<正>尊敬的主编先生: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
<正>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神经科学和神经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由5个研究实验室组成(超弱生物光子成像实验室、神经结构分析实验室、神经电生理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合作管理"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