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拿猪场蓝耳病没辙了吗病毒阳性

自上世纪80年代首次在北美发生,蓝耳病毒通过引种等途径“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历经了几十载的变异。1996年在我国北京、天津地区陆续出现“母猪流产风暴”,2006年在我国发生“高热病”,肆虐了大江南北。

经历数十载,蓝耳病毒为了生存,开始大量复制、变异,适应环境、改变传播源和传播途径,但易感动物没有改变。临床症状有显性症状转变成隐性症状。毒株从早起单一毒株变异成蓝耳病毒树,现在流行的毒株是NADC-30和1-4-4L1C毒株,全国检测率高达90%以上,给养殖业造成了甚至超过非洲猪瘟病毒的经济损失量。

蓝耳毒株多,型号杂,疫苗毒株单一,研发好像永远跟不上变异速度。虽然以上都是原因,但从饲养管理角度来看,还是有根可寻,猪场蓝耳病有四个状态:阳性不稳定状态场、阳性稳定场、暂定阴性不稳定场和阴性稳定场。

1.阳性不稳定场:蓝耳病抗原、抗体双阳性。配合PCR抗体检测,想办法止损,慎用疫苗攻毒,淘汰或剔出强阳性排毒繁殖母猪,驯化其它母猪,用最敏感药物(结合药敏实验)投药防止继发感染,可用含有α-单月桂酸甘油脂中药“温蓝卫士”减轻病毒排毒和降低环境中病毒载体,同时可用“旭牧通消毒粉”搞好生物安全,防止扩散病毒。

2.阳性稳定状态场:此阶段繁殖障碍严重,可以通过全进全出,四周批生产手段,空圈---消毒(可用旭牧通消毒粉)360°无死角消毒,有效持续降低环境中病毒载体,并且采用“脉冲式给药”(如温蓝卫士)+全进全出+环境控制+营养调控+后备母猪进场净化等操作降低病毒致病力,减少病毒转强阳。

3.暂定隐性状态场:通过PCR抗体检测出蓝耳抗原阴性、抗体阳性猪与阴性猪分圈舍饲养,不要混养,跟踪监测同时每季度检测一次,可用“温蓝卫士”降低离散度及毒力强度,做好生物安全消毒工作。一般2-4个繁殖周期可转阴。

4.阴性稳定状态场:这种猪场持续抗原阴性、抗体阴性很艰难持续维持下去。效益是非常可观,生产成绩也比较高。现阶段能维持多久,唯一就是对管理团队和管理细节要求非常高,同时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原标题《从饲养管理角度,达到控制稳定净化蓝耳病》)

THE END
0.患病动物呈现明显的猪蓝耳病临床症状,但为什么抗体检测阴性可能有以下情况: A 感染早期:病原已入侵,但抗体还未出现或极低。抗体出现一般在感染后2周以后。 B 免疫低下:PRRS可以直接导致免疫力下降,如合并其它病毒PCV会进一步降低免疫力;营养不良、环境恶劣、饲料霉变等,均可造成动物免疫低下,无法产生免疫应答及抗体。jvzq<84o0hoofnwdkq4dqv4ep1yftneg1813?55397139790jznn
1.如何高效监控猪场内猪蓝耳病的传播/循环状态?猪病防治最好对新生仔猪进行采样检测,但因为对新生仔猪采样较困难,通常对临近断奶的仔猪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阴性,那么说明基础母猪群不存在猪蓝耳病的循环传播。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应该对新生仔猪进行检测,以判断仔猪是出生时已经被感染还是因为哺乳期间存在交叉污染而导致了被感染。jvzq<84yyy4qkpxekgtdg7hqo1oofn}0rjv@cFxjqy,dc}nf?5?'kmB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