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味,留在记忆最深处蚂蚱庄稼花生秋天枣树刺槐多肉植物

在我看来,秋天从来都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就像昨天,我的母亲托人从老家捎来一袋子刚从地里刨出来的新鲜花生。我模仿着母亲的样子,把它们洗了洗,全部放进锅里,不加其他调料,只加水,点上火烀了近二十分钟。

刚烀出来的花生绵软甜糯,嚼几口,那种特有的细腻先是在口腔里弥留,再沿着食道抵达我的胃。然后,原本被压在记忆深处的属于秋天的味道,仿佛刚刚睡醒的样子,开始穿过岁月的长河,从遥远的故乡来到这座冰冷的钢筋水泥的城市,最终抵达我温暖的五脏六腑。

于是,我开始知晓,原来,秋天是真的来了。

所有人都赞美秋天,赞美它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可是我总觉得,在乡下老家,我的那些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辈,他们更懂得秋天。相较于他们的虔诚与敬畏、他们的脚印与汗水,在这个季节,大地给了他们最好的馈赠。

无论是地底下的庄稼,还是树梢上的果实,即便是匍匐在脚底的一棵草,它也会结出饱满的籽粒,来回报那些热爱土地的人。

于是,在这个季节,无论你是置身于果实累累的田间地头,还是行走在荒无人烟的杂草丛里,随便哪一种果实,只要你肯低下头去品尝,它都会带给你不同的味觉体验,让你真切感受到不一样的秋天味道。

八九月份,赶在秋收之前,在田间地头、林边荒地和路旁的灌木丛中,你一定见过一种藤蔓植物。它单叶对生,呈卵状心形或长心形。在细嫩的茎蔓处,用手指掐下一段,会有白色的汁液溢出。它的果实亦呈长卵形,不光滑,上面有疣状物凸出。我们当地人称它为“瓜蒌”。

那时,只要我们见到,就会随手将它摘下,当作水果来食。不同于其他水果的甘甜,它的味道偏青涩,细品有一种草木的清香。

待到10月份之后,这种“瓜蒌”彻底成熟,果实裂开,种子会像蒲公英的种子那样,借助风力,飞往四面八方。

就在上周,微信群里有人晒出它的照片,求它的名字。我到网上一查,原来还有一种中药材也叫做瓜蒌,只不过中药材瓜蒌的果实近球形,并非我们昔日拿来当水果吃的那种“瓜蒌”。

我们食用的“瓜蒌”也有学名,叫做“萝藦”。

其实,叫做方言“瓜蒌”也好,叫做“萝藦”也罢,我只记得,那时候去地里干活累了,便会偷懒去边上的草丛里溜达,然后摘一大捧“瓜蒌”回来,等一家人都坐在地头歇息的工夫,我们会一边嚼着“瓜蒌”,一边听父亲跟母亲谈论今年庄稼的长势。

现在想想,那段日子像极了那些“瓜蒌”,看似清淡,却让人怀念。

或许是为了区别人工栽种的家枣,我们当地人把田野里自生的那种刺特多、结的果实特别小的枣树称为“棘儿枣”,它的枣核,学名叫做酸枣仁。

棘儿枣树属落叶灌木,枝上带刺,叶呈长椭圆形,多丛生,生命力极其顽强。它喜阳,一般在陡峭的山坡上比较常见。棘儿枣半青半红时,味道最是酸甜可口。待到全熟红透时,因其个头较小,除去枣核只余一层薄薄的皮,味道也不及先前的酸甜,有些泛苦。

每到10月初,棘儿枣半熟也是最酸甜可口之时,我们到山上秋收时,心里早记牢了附近哪里会有棘儿枣,总会赶着空儿去摘些解解馋。

棘儿枣树虽然不高,但刺多而且硬,特扎人,所以也就有了“棘儿枣好吃,果儿难摘”的说法。

我印象最深的是读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勤工俭学,要求每人上交晒干的5斤棘儿枣核。妹妹比我低一级,也就是说,我们家那个秋天要上交10斤棘儿枣核。

村子附近的棘儿枣树太少,摘来解馋还行,想凑够10斤枣核是不可能的。听说村里一个同学的父亲要去远处的山上打棘儿枣,我与妹妹特意跟那位同学打好招呼,随他一起去。

我们是步行去的,沿着山道兜兜转转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地方。

在一个草木丛生的半山坡上,我与妹妹小心地踏着杂草,用手里的镢头将较高的草木压倒,在棘儿枣树下铺上提前准备好的麻袋。我与妹妹轮流用一根长木棍敲打着棘儿枣树上那些诱人的果实,还得小心着不要让弹起的带刺枝条伤着自己。

棘儿枣打回来,接下来就是搓枣核了。

半尼龙袋子的棘儿枣,开始我们还寻思着,这下终于可以放开肚子吃个够了。可是,只吃了不一会儿,味觉就开始麻木,甚至已经吃不出它的酸甜。

后来母亲想了一个办法。她将棘儿枣倒进锅里煮了一下,然后倒进用棉槐条编的篓子里,戴着手套拿一块石头在篓子里使劲地来回搓。

后来,那半尼龙袋子的棘儿枣,就这样被母亲一点点搓出枣核来。

直到现在,一想起棘儿枣,我就忆起那年被棘儿枣树的刺扎得手疼,就再不愿去想那种诱人的酸甜味道。

我读小学的时候,姥姥住的村子附近有一道山沟,里面有许多刺槐树,有一种油绿的大青蚂蚱最喜欢趴在刺槐的枝条上,我们把那种蚂蚱叫做“愣头青”。

“愣头青”的个头比一般的蚂蚱稍大些,颜色跟刺槐叶子的颜色差不多。抓“愣头青”的时候,要眼疾手快,既要小心不要被刺槐的刺扎到手,还要赶在它蹦走之前将其翅膀抓住。

那时候我还小,去山沟里抓“愣头青”,我只是张着布袋口,给母亲和舅舅打个下手。

抓那种普通的蚂蚱,是我年年秋天必修的功课。

去地里搂花生,搂到要吃晌午饭的时候,我与小伙伴们将自己的工具都放好,扯根顶着毛毛的狗尾巴草,就在附近的地沿边上抓起蚂蚱来。

三母夹、油蚂蚱、刀笼,只要抓到手里,将狗尾巴草从蚂蚱脖子后面的硬壳穿过去,它就再也蹦不出去了。

常常是我们搂完花生回家,每人手里都提着一串或两串蚂蚱。赶上母亲正在灶间烧火做饭,我连忙放下手里东西上前帮忙,待到饭快要做好时,趁着锅底的火星没灭,扒拉一堆草木灰,将蚂蚱往锅底下的灰里一扔,再用带火星的草灰一盖,就等着品尝美味了。

虽然做法实在是有些残忍,但在那个年代,这却是我们难得尝到的肉香味。

近两年,城郊一些村子里开始有人用大棚养蚂蚱。去年过年时有人送给我两袋蚂蚱,一袋两斤左右。以前抓到的一串蚂蚱最多也就十几个,已经让我垂涎到那个地步,可是现在一下子瞅着那么多蚂蚱,忽然开始有些犯难。到最后,我还是把那两袋子蚂蚱送了人。

那种烧蚂蚱与柴草搭档产生的香味,已经永远留在记忆的最深处。

雪小禅说,“时光把一些东西放大,又把一些东西缩小。放大的是光阴中的悲喜交集,缩小的是少年时见过的那些具体的人和物。”属于秋天的味道,除了各种瓜果飘香,还有许多许多。

故乡的山依旧挺拔,故乡的水依旧清澈,水流潺潺,记忆的长河奔腾不息,而我,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少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三师图木舒克市:年轮里的兵团精神代代相传要闻“枣树根扎得深,能抗盐碱。”父亲的话像种子落进孙凤飞心里,年幼的她不懂什么是兵团精神,只记得父亲常年劳动时卷起的裤腿,和枣树在风沙中摇晃却始终挺立的模样。 2014年夏天,孙凤飞大学毕业后从山东青岛再次回到这片充满枣香的地方。农学专业的她,在基层连队有了更加广阔的施展天地,和枣树的羁绊更深了。 孙风飞的女儿在红枣园拾枣。(三jvzquC41yy}/j~~cpitfv7hp1euovnsv146376591270exsvgpz`3B=8766/j}rn
1.枣树冬季管理技术摘要: 1、深翻改土 初冬进行精细深翻,既能改善土壤理化结构,促使枣树根群扩展深扎,增强树体健壮生长,又能将园内树下的残枝病叶、残果、杂草等翻耕入土作肥料,达到杀灭病虫越冬虫蛹,减少虫源的目的。 2、增施肥料 枣树施肥增产效果明显。以秋施有机肥为主 jvzquC41yy}/insi|juoikfpi0ipo8ftvkimg6:;27?1/:3jvor
2.枣树秋冬季咋管理科技资讯深翻土壤。秋冬季节对枣园土壤进行精细深翻,既能改善土壤理化结构,促使枣树根群扩展深扎、增强树体健壮生长,又能将园内树下的残枝病叶、残果、杂草等翻耕入土当作肥料,还可通过此措施杀灭病虫越冬虫蛹,减少虫源。 及时清园。需及时清除枣园内的枯枝落叶、落果、病果、虫果及杂草等,集中烧毁或深埋沤肥。 jvzquC41yy}/eqnpcukff:660eun1wjyu18:1wjyua752;980jznn
3.被酸枣树上的刺扎了手指上有个小刺不挑出来可以吗上午爬山的时候被酸枣树上的刺扎了 手指上有个小刺 如果不知道多深 如果不挑出来可以吗 会自己长好吗 如果挑出来用打破伤风吗(女,17岁) 分析及建议: 一般不用打破伤风,需要消毒的,自己长出来的可能性小,一般铁器,铁器带锈,深的伤口用打破伤风,您的不用。 患者 上午爬山的时候被酸枣树上的刺扎了 手指jvzquC41yy}/eqzp{wjuqjpi0ipo8ue1sg05
4.二年级的句子十三岁的春天更是充满了希望,人生能有几次拼博,面对心中的目标,要明白今日不博何时博。为之奋斗,舍我其谁。在这个明媚的春天,我们一起携着心中的梦,伴着拂耳的春风,走出一片芬芳的园地,携着春天的希冀,去梦想每一片蓝天。 3)识尽了喧嚣红尘,拥堵繁盛,那一片空山却以沈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jvzquC41yy}/qq6220ipo8ow|k544:8;6:4ivvq
5.被枣树扎了,为什么一直疼通常情况下,被枣树扎了,一直疼可能是扎到神经、刺未完全拔出、感染的原因导致。必要时,患者可以通过应用药物等进行治疗。 1、扎到神经:如果扎伤特别深,扎到神经,可能就会引起持久疼痛。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经过适当休息,疼痛症状就会缓解。 2、刺未完全拔出:如果手上的刺没有完全拔出,局部还有残留,就可能jvzq<84yyy4icxck3810lto1cxuklqg13<:2=50jvsm
6.树大根深多年间,我一直非常留意关乎枣树的诗文。比如“枣花金钏约柔荑,昔曾携,事难期”(宋·秦观),惜乎文人闲愁,不能共情;比如“何须珍异物,爱此一林丹”(清·张镠),只有状物,情未深至。宋黄庭坚有残句云:“日颗曝乾红玉软”,倒让我感叹起枣的非凡——成熟之后,曝晒久放,可滋补入药,可充饥佐餐;亦可作为礼物,承载一份亲情,作为一方特产,牵惹出浓浓 jvzq<84neth/nl}y0et0rjugt1vbf8hqpvkov8hqpvkovh9:489/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