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媒体评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奋斗才是年轻人底色》引爆微博热搜。不过从热评来看,网友普遍认为媒体“管太宽”“指手画脚”“爹味冲天”。
除了往日的风景名胜、博物馆、海滨度假、主题公园等知名旅游打卡地,越来越多人将放松的方式转向了寺庙。
有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以来,寺庙类景区订单同比增长超300%,其中近半数都来自90后和00后。这个数据着实让人意想不到。
从清博舆情搜索热度来看,白马寺,灵隐寺,少林寺,寒山寺,鸡鸣寺等都是近期关注度较高的寺庙。
不少网友在拜财神的时候还不忘自报家门,身份证号码都说得一清二楚,生怕财神爷认错了人!拜完再将付款二维码拍下,觉得生活不顺利时,就扫码捐个款,以求佛祖庇佑。
其中,不少年轻人拜佛求签的讲究并不比中年人少。去烧香拜佛要穿着得体、简约,不要穿得过于鲜艳;跨门槛时男客先迈;香点燃后,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路过别人拜佛时要从他身后绕过...一个个年轻游客化身为玄学专家,只为在短暂停留的庙宇里向神灵们献出最虔诚的敬意。
感觉不顺就捐对于此事有90后、00后网友自嘲道,你不懂我们这一代人主打就是一个真诚,先感动自己再感动上天。
这大概就是佛系少年,而寺庙热的背后或许就是他们看清事实后在内卷与躺平间的自我和解。在烧香拜佛的仪式完成后,玄学究竟能不能帮助我们摆脱现实的困境?这个问题的答案好似也没有了意义。
01
焚烧中的香火
隐隐的焦虑
很多年轻游客争先恐后地来祭拜,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和焦虑。于是,有寺庙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在北京,有一种说法是“男雍和,女红螺”,意思是说男性去雍和宫祈愿最灵,而女子则应该去红螺寺祈愿,这样会让婚姻更灵验,求财神推荐去杭州西湖的财神庙灵顺寺,保你赚得盆满钵满,求学业的话五台山的殊像寺最为推荐!
婚姻、事业、学业、爱情等等,都是佛祖每天忙碌的业务范畴。不过佛祖也暗示过让人们不要妄求,毕竟色即是空,佛祖不是顾不上来,而是不敢顾你,毕竟佛也只能度有缘人。
但现实中的努力生活的人们也会有不如意的时候,总会有人将目光投向“玄学”的载体,祈求获得暂时的安宁。例如,每年中高考前,考研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去寺庙里烧香祈福,大家沉浸式的一起努力拜佛,无论结果如何,心灵上却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其实,人们对于解决现实焦虑的出口早已有之,古代寺庙就是人们发送愿望的中转站。而在各类内容层出不穷的短视频时代,很多玄学也发展出了新形态。
用户们也养成了每周必看星座运势的习惯,希望借助这种占星的方式让自己避凶趋吉。
迷茫的年轻人将种种焦虑投射于未可知的“命数”当中,期望着能找到破局之法。
而随着自媒体平台和社交软件的大行其道,不少人会通过去线下寺庙求神拜佛的虔诚途径,来保佑自己的愿望很快灵验。
正是这样的转换,让更多的年轻人踏入寺庙,虔诚地献上几支香烛,希望用生生不息的香火点燃继续生活的勇气。
02
许不完的愿望
燃不尽的希望
面对难以理顺的生活,人们想要的东西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确保神佛能在茫茫人海中精准地听清自己的愿望,找准施恩的人。有用户更是严谨地报上了自己的身份证号。
不过给自己的身份证开光已经不算什么了,还有人给自己的移动硬盘和手机开光的,简直令人震惊到离谱,只能说是打工人发自内心的诚意罢了。
或许虔诚的许愿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真正所需,并在未来的日子里以此发力,默默理顺生活炸起的毛。
同时,寺庙作为修行之地,人们能实实在在的抱有敬畏和宁静之心。祈愿者们静心感受着自由、放松、安全的体验。
佛系青年真有那么多吗?
还有像很多网友描述的一样,生活也是一地鸡毛难以理清,但总愿意在人流较少时一人踏入寺庙,在神像前无所顾忌地参拜和倾诉。
进一柱香,情一串佛珠,捐一份功德,清净的寺庙可以让人内心沉淀下来,也能够包容和倾听所有人的故事和烦恼。
当年轻人在寺庙双手合十时,或许欲望和焦虑这两座大山,能够暂时地被移除在外,反射出最纯粹的追求。那些看似有些幼稚无聊的消遣行为,为我们重新出发提供了一个美妙的精神支点。
但又不得不承认的是,人们短暂地体验到与神对话的不可言说之精妙,但又瞬间被拉回生活的琐事中。
03
祈愿不止于寺庙
对生活的希冀仍在路上
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下,人们也不断寻求着新的精神慰藉的途径,不管去不去寺庙,人们都迫切地引领着对方加入这场“虔诚之旅”。
年轻人们野性的祈福行为还远远不止进入寺庙,他们祈福的迫切与诚恳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换头像是最为常见的求好运方式,为了祈福自己能顺利发财,有用户换上捧花的刘亦菲头像以表诚心。
前段时间爆火的电子木鱼也深得年轻人喜爱。在宿舍里点上电子香,盘上电子佛珠,虔诚地敲着电子木鱼净化心灵。
同样是为了积攒功德,有人用上了“我佛慈杯”。
不知道佛祖能不能理解年轻人们的谐音梗,不过内心的自信和坚强倒是会多几分。
还有打工人请的是关二爷,这下就算老板来他的工位都得充满敬意。
也有人在将军俑像前贡上水果,以求很快得到更真实准确的庇佑。
在某宝搜索了许愿,看到了更多元化的许愿服务,包含物料提供、“云通道搭建” 仪式服务等等,从月销量也能看出这些产品有相应市场需求。
或许有一天,当“庙宇热”渐渐冷却下来,我们又该如何化解现实困境呢?
事实是,我们无法真正的解决生活中的焦虑,但透过这番庙宇热,我们可以重新获得面对生活和苦难的勇气。
踏实当下,提灯前行,这大概是每一个凡尘之人的该做的吧。这,或许就是许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