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鸟:潜入白垩纪海洋的“企鹅”马什图片

黄昏鸟:潜入白垩纪海洋的“企鹅”

恐龙时代已经有许多鸟类,其中一种鸟类犹如今天的企鹅,不仅体型巨大失去了飞行能力,而且还能够潜入海中捕鱼,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黄昏鸟。

图注:黄昏鸟的命名者,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马什,图片来自网络

19世纪末,北美洲中西部还是一片“野地”,等待着人们去探索。一支来自耶鲁大学的科考队进入堪萨斯州,领队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科考队很快就发现了大量细长的化石,这些化石属于无齿翼龙。但是在翼龙骨堆中,马什辨认出一些属于鸟类的骨头,这些骨头来自一只长度可达1.5米的大鸟。

1872年,马什将无齿翼龙骨堆中发现的史前大鸟命名为黄昏鸟(Hesperornis),属名的意思其实是“西面的鸟”,因为发现化石的堪萨斯州属于西部地区,后来因为中文翻译的关系才有了黄昏鸟这个名字。

黄昏鸟被命名之后,越来越多的化石被发现,特别是完整的头骨被发现之后,其嘴中的牙齿不同于今天所有的鸟类,所以马什认为黄昏鸟是介于鸟类与爬行动物的中间环节,这个观点今天看当然是不对的。

图注:黄昏鸟的部分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1926年发现的黄昏鸟头骨线图,可以看到嘴中两排细长的牙齿,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黄昏鸟的骨骼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黄昏鸟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黄昏鸟是恐龙时代的鸟类巨人,毕竟中生代的绝大部分鸟类的体型都介于麻雀与喜鹊之间,而黄昏鸟的体长已经达到了2米,体重也有10千克。

黄昏鸟的体型和结构都不再适合飞行,相反更适合潜水和游泳。它的脑袋很长、脖子也相当灵活。黄昏鸟的身体较为粗壮,身后的尾巴很短,它的前肢也变得很小,仅剩下一根小骨头。与前肢相比,黄昏闹的后肢就要长得多,不仅骨骼粗壮,而且肌肉发达,在脚趾之间还连着脚蹼,就像鸭子一样。

尽管不能像其他鸟类那样翱翔天空,但是黄昏鸟却能够在水中来去自如,它的身体流线,减少了在水中产生的阻力,双脚划水,产生很强的推力,能够快速游动,就像今天的企鹅一样。

图注:国家地理制作的影片《海怪》中复原的黄昏鸟,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潜水捕鱼的黄昏鸟,作者:劳尔·马丁,图片来自网络

许多人以为黄昏鸟生存在白垩纪的最末期,其实它的生存年代为距今8350万至78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生存区域则在北美洲中西部,因为当时一片名为西部内陆海道的浅海将大陆淹没,这片浅海也成为黄昏鸟的栖息地。

图注:在海浪中的黄昏鸟,背后有两只无齿翼龙飞过,作者:Douglas Henderson,图片来自网络

善于游泳的黄昏鸟会下海捕鱼,但是其他时间会呆在海岛及海岸地区,因为海面之中充满了危险。西部内陆海道中生活着众多巨大而凶猛的海怪,它们都可能将黄昏鸟作为猎物,古生物学家就曾经在一具海王龙的胃里发现了黄昏鸟的骨头,这是最有力的证据。

图注:遭到海王龙攻击的黄昏鸟,作者:Dan Varner,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一只剑射鱼正在追杀黄昏鸟,来自BBC《与海怪同行》,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海洋中充满了危险,但也是黄昏鸟赖以生存的世界,后来西部内陆海道面积不断缩小,黄昏鸟也因此衰落直至灭绝。

黄昏鸟其实是个大家族,被称为昏黄鸟目,其中最早的成员在白垩纪早期就已经出现,距今约1亿年,最后的成员则一直生存到白垩纪结束,距今约6600万年前。整个黄昏鸟目共有12个属,大部分都生活在北美洲,在欧亚大陆也有少数发现。

图注:黄昏鸟目的家族树,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仅仅是黄昏鸟的种类就多达11种,其中还有一种竟然是在俄罗斯发现的,也

THE END
0.第2单元第2章第2节第3课时鸟和哺乳动物(作业本)大象不同于鸟类的生殖方式是,该生殖方式提高了。大象是植食性动物,牙齿和兔的牙齿类似,有的分化。(3)鸟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列举出一种鸟或哺乳动物的名称及其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一个例子(该题涉及的除外)等(合理即可)。34高效课堂宝典训练·生物(3)一草履虫的收集管和伸缩泡会排出多余的水和jvzquC41yy}/|}m0eun1|thv1;57A=6854ivvq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4)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 。 组卷:16引用:1难度:0.3 解析 34.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与保护资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jvzquC41yy}/l‚jqq0ipo8xl1dl4hB8g2/>fc>2692:.;jjh/e7c9>=4g7
2.最“神秘”的鸟类——海南鳽,比国宝还珍贵,喜欢独来独往的生活可能有些人对于导致这种鸟类变得十分稀少的原因感兴趣,而且也想要知道这种鸟类究竟为何会难以被人类发现?其实这与这种鸟类本身的生活习性有不小的关系。 首先是因为这种海南鳽不喜欢群居,而是选择了独来独往的生活,而且海南鳽对于周边的环境要求也比较高,基本只会选择一些人烟稀少并且有着优质水源的地方,而且这种鸟喜欢jvzq<84yyy4orjicvc4dp8xhaH8G4?<:G3;26=KC4;G25;>FE;=:2KHDEa918hFC28K8CM977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