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汪星人”的演化史,它们是怎么被人类驯化的家犬野狗宠物犬科牧羊犬猫科动物驯养动物

狗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宠物。你是否看着你的宝宝,想知道:所有的狗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形态差异?我的品种是怎么产生的?现在,让我们来追溯“狗人”家族的进化起源和发展。

野狗的起源和进化

大约6300万年前,一群被称为小型古猫(也被称为微型猫)的动物出现了。尽管它的名字叫猫,但它不是猫,而是包括狗在内的各种食肉动物的直系祖先。因此,不要把猫误认为是狗的祖先。事实上,古代小猫的体型和外形并不像猫,而是与现在黄鼠狼的外形有些相似。它们生活在北美和欧洲,身体细长,尾巴较长,四肢较短,有五个齿形。它们的爪子可以伸缩,关节灵活,适合爬树生活,善于猎食较小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也吃鸟蛋和水果,总的来说可以说是杂食性的。

到始新世中期,大约4700万年前,这只小小的古代猫科动物分裂成两部分,分别形成了犬科动物和类猫科动物。进化出猫和狗的两类食肉动物在进化史上是不同的。

在距今约3700万年前的渐新世早期,出现了著名的黑狗,从而正式介绍了各种野狗和狗的祖先,为犬类的第一次适应性辐射奠定了基础。黑狗的体型比古代的小猫大,和今天的小狐狸相似。它们有灵活健壮的身体,柔软蓬松的皮毛,长长的四肢和长长的尾巴,脚趾上有肉垫,但会相对较小。和现代犬科动物一样,它们是真正的挖掘者,也就是说,它们用脚趾而不是脚跟行走,比古代的小型猫科动物更适合跑步,但它们仍然具有很强的攀爬能力。

从猫狗来看,野狗主要有三个品种。在渐新世末期,大约2900万年前,第一个谱系进化出了一群动物,它们结合了今天熊和狗的一些特征,被称为两栖动物。两栖犬主宰欧亚大陆数百万年,但它们并不是今天犬科动物的直系祖先。中新世早期和中期,出现了第二进化支的一个物种——托马斯熊(Thomas Bear),它曾被认为是现代犬科动物的直系祖先,但后来被推翻;在中新世末期,也就是1000万到900万年前,第三个进化支开始繁殖期,犬科动物、灰狐和红狐等现代动物就是从它们进化而来的。在这一谱系的进化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动物是恐怖狼,它是所有犬科动物中最大的,曾在更新世期间遍布美洲大陆。

不幸的是,这些顽强的野狗在进化史上只是一个过客,它们存活了大约180万到1万年前,然后完全灭绝了。恐怖狼不是狼或任何现存野狗的直系祖先。它在北美与狼一起生活了几十万年,但它的身体结构与狼完全不同。它们的下颚很大,咬碎骨头的能力更强,更像食腐动物而不是猎人。它们的身体更结实,四肢更细更短,很像现代鬣狗(名字中有“狗”这个词的动物是由类猫科动物进化而来的,而不是犬科动物)。

在更新世和现代,犬科动物的分化达到了顶峰。狼现在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尽管它们的起源很晚,但它们发展得非常快。它们出现在大约100万年前,并从此成为现代野狗的代表物种。这些野狗在外观上的共同特征是:头长,鼻子突出,鼻子裸露,耳朵尖而直立,没有鬣蜥,蓬松的尾毛,纤细的四肢,前脚有五个脚趾,后脚有四个脚趾,爪子钝而不可伸缩。它们的嗅觉和听觉都很发达,它们的舌头又长又细,有散热的作用。它们有巨大的犬齿,有分裂的牙齿和明显的臼齿,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有时吃腐肉。由于严格的地面生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全年都能活动,在食肉动物中最擅长奔跑。

犬科动物有14属34种。有趣的是,在狗科中,以“狗”命名的类群,却以“狐狸”命名的种类最多,有6属20种,如北极狐、食蟹狐、大耳狐、阿根廷狐、灰狐、红狐等;第二种是“狼”,有狼、土狼、福岛胡狼、鬃狼等3属9种。“狗”这个名字有3属3种

从野狗到家狗

所有的狗都有共同的祖先吗?它们最早是在何时何地被驯化的?这些问题已经争论了数千年。

狗的形态多样性似乎表明它们不可能有共同的祖先,就连伟大的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也这么认为。关于家养狗的起源有“一源说”和“多源说”两种说法。前者以18世纪著名博物学家布丰为代表,认为世界上所有大小形状各异的家犬都是从狼驯化而来的;后者认为,家犬是由狼、土狼、胡狼、黑背胡狼、侧条纹胡狼和澳洲野狗等几种犬科动物驯化而来的,因为它们的染色体数量与狗相同,都是78对;在其他犬科动物中,红狐有36对,大耳狐有64对,貉有42对。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家通过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只有狼才能成为家犬的祖先。根据以上研究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家犬与狼的关系最为密切。

虽然家犬已被人类驯化和饲养了很长时间,从体型到行为等方面都与狼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但从本质上讲,它们的解剖结构和行为非常相似。另一个重要的证据是狼与家养狗杂交产生的后代可以继续繁殖。据说爱斯基摩人很早就知道如何让爱斯基摩人和狼交配,他们的后代会嚎叫和吠叫;有的披着狼的外衣,有的披着狗的外衣;有些胆怯地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而另一些则一直摇着尾巴……

如果狗是狼的后代,那么狼到底在哪里?一般认为,四个主要地方的狼对家养犬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首先,北美狼对阿拉斯加雪橇犬、爱斯基摩犬和原始的北美犬做出了贡献;其次是中国狼到松狮犬、老北美犬、北京犬和各种玩具犬;第三,印第安狼以马图蒂夫等猎犬为食物;第四种是欧洲狼到牧羊犬、狐犬、枪猎犬等,并通过与亚洲狼杂交发展出猎犬、血大猩猩、拳师犬和牛头犬等品种。

考古学家认为,在马、牛、羊、鸡、狗和猪中,家犬的驯化历史最长

,大约有8000到15000年。这个驯化的过程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考虑到狗可能随着人类的活动在多个地区被驯化,狗以极大的移动性迁移到世界各个角落,以及家养狗和狼的骨骼之间的相似性给考古学家带来了很大的问题,狗的起源位置一直难以阐明。迄今为止,在欧洲、亚洲和美洲的不同地点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狗化石,这些不同地点发现的狗之间的进化关系尚不清楚。在世界各地出土的狗化石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最早的是在中国吉林省玉树县发现的头骨化石,距今2.6万至1万年前。第二个是在德国发现的一块下颚骨,可以追溯到大约14000年前;然后是在以色列发现的化石骨架,大约有12000年的历史。

也许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会有更早的家犬化石出现,但根据目前的发现,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北地区的祖先在世界上率先成功驯化了一些“来自北方的狼”作为家犬,东北地区也成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家犬驯化中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实狗和狼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开展以及相关技术和信息的应用,对狗等家畜起源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推动。

几年前,中国和瑞典的科学家从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的654只狗身上采集了DNA样本,选择母系、快速进化、缺乏重组的线粒体DNA作为遗传标记,试图利用基因测序为世界上的“狗人”找到一个“家”。结果表明,家狗的主要线粒体DNA分支起源于东亚,世界上所有的狗可能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中国。

于是,科学家们在基因层面上为我们揭开了这样一幅古老的画面:在一万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也许是因为食物的诱惑,也许是因为在人类生活区附近捡垃圾更容易,一些生活在中国的狼放弃了它们的野生生活,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圈并留下了。岁月洗去了狼的邪恶本性,使它们变得温柔温顺。从中国,狗首先传播到东亚,然后到欧洲,穿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

有趣的是,把狼驯化成狗的伟大壮举到底是女人的功劳还是男人的功劳也一直存在争议。

持“女人的故事”的人讲述的故事是:成年狼被猎杀,成为人类的美餐,小狼被带回原来的村庄,长大后被宰杀。他们中的一些人由妇女抚养,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在发情交配期,有的狼会跑到野外寻找配偶,交配期结束后会乖乖地回来;另一些则在被囚禁的同伴中寻找“伴侣”进行繁殖。这是代代相传,并逐渐成为家庭狗。

持“男人说”的人认为,虽然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由女人驯养的,但只有家狗是由男人驯养的。人们经常被狼尾随,等着捡起猎人留下的东西。久而久之,猎人和狼逐渐彼此熟悉,建立了关系,愿意互相帮助。有些狼比较勇敢、敏感,喜欢亲近人,后来不再到处乱跑,变成了家犬。

犬种繁殖

自从狗参与人类活动以来,人们发现它们有敏锐的嗅觉,忠诚勇敢,具有追踪、防御、善于战斗和协助狩猎的能力。因此,他们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驯化,狗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用途也越来越广泛。长期以来,人类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发了400多个家养犬种,包括狩猎、牧羊、导盲、救援、刑事调查、看门人、拉雪橇和娱乐。因此,狗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科学家认为,狗的品种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分化阶段:数千年前,当人们驯养狗时,他们考虑的是技能;几百年前,人们考虑到了它的身体特征,即生殖控制。人类只对狗进行过如此多的选择性繁殖,而这种情况很少或从未发生在猫或牛身上。

古罗马人可能是最早有意识地培育狗种的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改变家养狗的形状和大小。尽管在中国和古埃及都有饲养家养犬种的记录,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如宫廷官员的需要或地理隔离,这些品种是在小范围内形成的。直到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功能需求,人工繁殖数百个品种,使某些品种在某些方面更加突出,如敏捷和速度;使某些品种在完成某些功能方面更加突出,如放牧、守卫、狩猎等。经过这段时间的人工饲养,家养犬基本形成了五大类:山地犬、亚洲古代家养犬、狩猎犬、马修斯和梗、牧羊犬和视觉猎犬。

每种家养狗都有不同的体格、外表、毛色和习性,这使得人们几乎不可能相信它们是同一种动物,但它们确实属于同一物种。理论上,体重低于1公斤的吉娃娃或身高只有10厘米的“袖犬”可以与身高超过1米的大丹犬或体重100公斤的圣伯纳犬交配。所有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都是人们在驯化过程中不断繁殖和控制的结果。

不同品种的狗通常有不同的毛色,包括黑色、白色、红色、黄色、棕色、灰色和青色,以及杂色、斑点和条纹狗。除了毛的颜色外,体毛的长度也因品种而异。马耳他犬毛纯白,光滑下垂,无底毛,美观奢华;更有刚毛;墨西哥无毛狗全身几乎没有毛发,看起来又瘦又干。

不同品种之间身体不同部位的比例也存在显著差异。Whippet有长腿,而腊肠犬有短腿;北京的狗有一个短嘴和鼻子,而各种猎犬有一个长嘴和鼻子。眼睛聚集着狗的精神。北京的狗有一双大大的、略微突出的眼睛;世子的眼睛与身体的比例是最美的;另一方面,藏獒有一只令人不寒而栗的三角形眼睛。耳朵是狗的一个美丽特征。北京狗的心形耳朵很可爱;德国牧羊犬的耳朵是精致的三维三角形;法国斗牛犬有蝙蝠般的耳朵;还有大丹犬、波士顿混蛋犬和拳师犬,它们的耳朵太大,需要进行截肢和竖起耳朵的手术。尾巴是狗狗重要的身体装饰。北京犬、西施犬和藏族西施犬的尾巴长而卷曲,美丽大方;贵宾犬、拳击犬和大丹犬需要折断尾巴才能达到人们观看和使用的标准。

狗的丰富多样性可以使人类仔细选择有价值的遗传特征,但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寻常的特征,比如侏儒狗和无尾狗。在野外,这些缺点可能会缩短它们的寿命并阻止它们繁殖。专门的狩猎技术是人们在繁殖过程中特别寻求的特征。姬飞猎犬在狩猎过程中有着惊人的跳跃能力;腊肠犬类似腊肠犬的身体使它们能够钻到獾的洞穴里狩猎;拉布拉多寻回犬已被开发用于回收渔网。。。此外,还有兔猎犬、鹿猎犬、貉、豹犬、袋鼠、熊犬等。

2022年,科学家测试了1346只家狗的基因组,并创建了迄今为止最多样化的“汪星人”基因图谱,追踪了不同家狗品种之间的关系。令人惊讶的是,这张地图显示,功能相似的狗(如牧羊犬和其他工作犬)并不一定有相同的来源。这是因为牧羊犬的品种是经过多次在许多不同地方的选择和培育而形成的。例如,一些狗放牧北美野牛,而另一些则放牧雪羊和绵羊。人们自然对这些狗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这个结果是合理的。

养一只纯种狗是许多狗主人的愿望。其优点是具有该品种典型的气质特征和相对稳定的血统遗传性能。事实上,纯种狗的饲养并不容易。设计一个家犬品种通常需要两个不同的纯种犬品种作为父母。然后,一个品种必须培育和发展至少7代,以修复所需的特性。饲养纯种狗时,每窝都应该像它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等。

如果你注定要成为“汪星人”,那么总会有一种适合你生活方式或家庭背景的家养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和狗之间形成的伙伴关系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大多数狗可能无法牧羊或守护绵羊,不再是宫殿的保护者或皇家狩猎的伙伴,但它们仍然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双语故事:人狗情未了狗与人的关系双语故事双语阅读但是这些狗与人类的关系并不总是很亲密。有些狗没有家,成为了流浪狗。它们在街上四处流浪,以垃圾为食物。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的戴安娜启动了一个项目叫做“流浪狗自由班加罗尔”。她说,狗狗们应该有一个主人,也应该有个家。如果实在不行,应该对这些狗狗们进行安乐死。戴安娜如此告诉《公民事件》杂志: "If the dog jvzquC41yy}/mnpgpgz/exr1tgge1;5333603><344e40|mvon
1.人类与狗的共生关系,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狗在很多方面都能为我们提供有力支持据估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18岁以下孩子的家庭领养宠物的比例增加了12%,在全部家庭中,这一比例为8%jvzquC41yqsfp7mwcpwjw7hqo1ipovjpv1:Co=kICX{ZCHxqwtifari?38677?;:96726>=:898
2.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通用12篇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论文摘要: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从“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到jvzquC41ynpyv}3zwgyiw7hqo1nbq€jp1:?65?3jvor
3.讲座回顾|GregerLarson:狗与人:独特的进化史和共享的文化史Larson教授借鉴了Lynn Margulis提出的内共生学说,提出人和狗的关系即是这种专性互利共生(Mutual Obligate Symbionts)关系,彼此互助促进继而变成彼此的依赖共生体(co-dependency)。在人和狼种群共生关系的某一契机下,狗诞生了,此后这种共生关系的对象转变为人和狗。在这种关系下,人类和狗种群共享了什么?答案是物质文化。jvzquC41tnktc7vf0ujv0niw0et0kwkq13643886534ivv
4.犬的起源和进化3千年前,两种大型犬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米咯斯犬用于防止捕食者熊和狼猎杀牲畜;灵犭是适应奔跑和沙漠地区,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捕猎工具。 除了这两种基本类型外,其它已经被世界养犬俱乐部作为与原始种群相一致所界定。 犬与人的共生关系 从远古起,犬已经扮演了众多角色,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战争、食用、极地拉jvzq<84yyy4losvlf0ipo8KYFagsvrhng0gtrHFtvkimgRI?436
5.不是1:7,科学家找到狗子对应人类年龄精确公式,1岁=30岁,4岁=52岁艾德克说,“狗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有趣动物。它们与我们的关系密切程度,也许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要多,狗的环境和化学物质的暴露与人类非常相似,它们接受的医疗保健水平也几乎相同。我们更好了解它们的衰老过程也很重要,但是兽医经常使用 1:7 的年龄比例来确定狗的年龄,并用这些信息来指导诊断和治疗的决定。” 而表观遗传变化为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12@591euovnsv/373:9<30jznn
6.双语故事:人狗情未了狗与人的关系双语故事双语阅读今天的Spotlight讲述的就是狗和人类的关系。 So what made Gelert and the wolf so different? Many years ago, dogs and wolves were the same. But about 14,000 years ago, some wolves began to change. They were no longer as wild. No one knows exactly how this happened. Angus Phillips of jvzquC41yy}/mnpgpgz/exr1tgge1;5333603><344e3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