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真的爱它的主人吗科学家已找到答案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对于爱狗人士来说,也许心中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狗爱我们吗?它们是否也像人类爱它们一样爱我们呢?这种情感是爱还是别的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许多科学家已经有过研究,结论我们后面再说。

历史上,在“狗是否有情感”这个问题上曾引发过争论。像“爱”这样的情感,是人类独有的还是许多动物都有的?还有那些已经融入人类社会的哺乳动物又是否例外?为此,人们争论不休。

其中一方认为,哺乳类动物拥有共同的祖先,狗拥有人类的部分甚至全部情感,只是程度上和人类存在差异而已。那么很大程度上,狗一定是“爱”着自己的主人的。

另一方以医生为代表,他们认为狗应该只是作为医学实验的对象,而“狗是否有情感”这种想法既不专业,也不道德,甚至可能阻碍医学进步。

时至今日,许多动物学家仍然不认为人类以外的动物拥有“爱”这种情感,因为他们认为“爱”的概念太过主观。对于什么是“爱”,这个宇宙终极问题,科学家与文学家等,都提出过不同的定义,却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所以,在谈及人类与狗的关系时,动物学家更愿意用“依恋”这个词。

动物学家重新定义了这种关系——依恋是爱的一种表现,而且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动物可以从依恋对象那里获得安慰,人也是如此。在描述人类与狗的关系时,“爱”可以作为日常用语,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并没有问题。但在专业的场合与科学论文中使用显然不适合。

科学家的多项实验结果表明,狗对人类的依恋心理,的确是可观察到的。它们表现得与人类儿童大致相当。在不熟悉的环境中,狗更多时候会待在主人身边;而当狗和陌生人单独相处时,狗更多时候待在靠近门的位置。

一项实验对比了狗与狼,同样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狼不会像狗那样对饲养员产生依恋。实验中,狗和狼既能看到食物,也能看到照顾它们的饲养员。许多狗在发现食物的同时,也会跑到饲养员面前寻求抚摸和关注。狼呢?显然就只对食物感兴趣。

还有另外一项实验,饲养员假装被困于一个箱子里,他们的狗看到后,马上表现出一副焦急、担心的状态,一边用爪子不停地挠箱子,还一边发出悲伤的叫声,迫切希望饲养员脱困。

“狗真的很依恋它们的主人,就像小孩对父母一样。”动物学家说。

或许大家都知道催产素的生理机制,这种激素与哺乳动物愉悦的情绪状态有关。催产素对人类尤其重要,女性生产哺乳,人们相互拥抱时,都会分泌这种激素,促进依恋关系的形成。当一条狗对另一条狗产生依恋时,它们体内的催产素水平会激增。

有趣的是,狗对人类产生依恋时,催产素水平也会激增。事实上,当狗和人类彼此对视时,双方的催产素水平都会迅速升高。在一项研究中主人和狗对视半小时,他们的催产素水平都升至原来的两倍以上。

狗为什么对人类有如此强烈的依恋感?通过基因分析,科学家有了一个最重要的发现,狗天生就喜欢社交,也就是说,它们的社交能力是由基因决定的。GTF21和GTF2IRD1 被认为是“社交基因”,会影响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社交行为,而当这两个基因发生特定突变后,动物的社交倾向就更明显了。

在这两个基因上,平均每条狗携带着 2~4个插入突变。狗的种类不同,携带的突变数量也不同。携带6 个以上突变的狗很少,但并不是没有。

狗之所以不同于灰狼,能像现在这样和人类互动,确实和基因突变有关。另一方面,食物可能也在狗狗发展出更强的社交能力的初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早期的狼,两个“社交基因”上的突变很少,只有一两个插入突变。但这已经足够让它们更具社交倾向,从而在与人类的互动中受益。随着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狼的基因突变发生得更加频繁,让它们逐步演化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狗。

这意味着狗的演化有很大部分归结为两点:适应环境,并且发展出更善于与人类相处这一特性。这一切都记录在狗的演化史中。

科学家的基因研究解释了为什么狗容易对人类产生依恋,以及这种依恋关系是怎样形成的。这让我们更加好奇:对狗来说,依恋是什么感觉?狗回馈给人类的爱与我们对它们的爱存在相似之处吗?科学家又是如何界定这一点的呢?

100 多年来“狗是否有情感”这个问题在科学领域一直没能取得进展。然而,新的研究设备和方法为其带来了改变让科学家发现了一些新线索。

科学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设备对狗的大脑进行分析,成像结果表明,狗产生情绪时,特定脑区的神经细胞会更加活跃,这与人类大脑的情况大致相似。不只食物奖励能激活狗狗大脑内的愉悦中枢 ,当主人突然出现时,狗狗也会感到 “惊喜”,愉悦中枢也会变得活跃。甚至主人不露面,仅是主人的气味也足以让狗狗兴奋和快乐起来,就像一个成年人看到白己的孩子,或者孩子看到爸爸妈妈。

至此,科学研究揭示了狗对人类的依恋。100 多年前,科学界和文化界对“爱”的看法存在明显差异,但得益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们的看法越来越一致。

所以,结论是什么?狗与人的关系就是爱,或者是非常接近爱的情感——依恋。

THE END
0.双语故事:人狗情未了狗与人的关系双语故事双语阅读但是这些狗与人类的关系并不总是很亲密。有些狗没有家,成为了流浪狗。它们在街上四处流浪,以垃圾为食物。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的戴安娜启动了一个项目叫做“流浪狗自由班加罗尔”。她说,狗狗们应该有一个主人,也应该有个家。如果实在不行,应该对这些狗狗们进行安乐死。戴安娜如此告诉《公民事件》杂志: "If the dog jvzquC41yy}/mnpgpgz/exr1tgge1;5333603><344e40|mvon
1.人类与狗的共生关系,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狗在很多方面都能为我们提供有力支持据估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18岁以下孩子的家庭领养宠物的比例增加了12%,在全部家庭中,这一比例为8%jvzquC41yqsfp7mwcpwjw7hqo1ipovjpv1:Co=kICX{ZCHxqwtifari?38677?;:96726>=:898
2.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通用12篇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论文摘要: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从“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到jvzquC41ynpyv}3zwgyiw7hqo1nbq€jp1:?65?3jvor
3.讲座回顾|GregerLarson:狗与人:独特的进化史和共享的文化史Larson教授借鉴了Lynn Margulis提出的内共生学说,提出人和狗的关系即是这种专性互利共生(Mutual Obligate Symbionts)关系,彼此互助促进继而变成彼此的依赖共生体(co-dependency)。在人和狼种群共生关系的某一契机下,狗诞生了,此后这种共生关系的对象转变为人和狗。在这种关系下,人类和狗种群共享了什么?答案是物质文化。jvzquC41tnktc7vf0ujv0niw0et0kwkq13643886534ivv
4.犬的起源和进化3千年前,两种大型犬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米咯斯犬用于防止捕食者熊和狼猎杀牲畜;灵犭是适应奔跑和沙漠地区,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捕猎工具。 除了这两种基本类型外,其它已经被世界养犬俱乐部作为与原始种群相一致所界定。 犬与人的共生关系 从远古起,犬已经扮演了众多角色,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战争、食用、极地拉jvzq<84yyy4losvlf0ipo8KYFagsvrhng0gtrHFtvkimgRI?436
5.不是1:7,科学家找到狗子对应人类年龄精确公式,1岁=30岁,4岁=52岁艾德克说,“狗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有趣动物。它们与我们的关系密切程度,也许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要多,狗的环境和化学物质的暴露与人类非常相似,它们接受的医疗保健水平也几乎相同。我们更好了解它们的衰老过程也很重要,但是兽医经常使用 1:7 的年龄比例来确定狗的年龄,并用这些信息来指导诊断和治疗的决定。” 而表观遗传变化为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12@591euovnsv/373:9<30jznn
6.双语故事:人狗情未了狗与人的关系双语故事双语阅读今天的Spotlight讲述的就是狗和人类的关系。 So what made Gelert and the wolf so different? Many years ago, dogs and wolves were the same. But about 14,000 years ago, some wolves began to change. They were no longer as wild. No one knows exactly how this happened. Angus Phillips of jvzquC41yy}/mnpgpgz/exr1tgge1;5333603><344e3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