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为什么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揭秘人与狗的渊源犬类狗狗哺乳动物

狗狗是因为可爱,所以才是人类的朋友吗?不会当“舔狗”的犬类都逐渐被人类放弃,就这样人类的选择远超于自然选择的影响力,造就了“人类的狗”这个物种,两者的关系却并不是简单的“包养”关系。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请给队长来个强烈推荐,咱们马上开讲。

人类选择了狗

忠犬八公每天傍晚五点准时等火车边的身影,哪怕主人离世,这人与狗的约定穿越了生死;上海火灾现场,被救助后的晶晶,40个小时后不吃不喝,流着眼泪,直到见到主人的那一刻才宛如获得重生;

大概在1-2万年间,人类进入农耕时代,并开始驯化动物,通过现代技术的研究表明,灰狼大概是现代狗的祖先,驯化的过程基本很简单,一代代的经过无数次“试用期”的选择,最终保留下温顺,能当人类“舔狗”的个体。但是大家是否发现,不管什么品种的猫都有类似的长相,而狗狗的长相就有着千差万别,有些甚至很难归类于同一个品种,因为猫几乎都是波斯、埃及那一带驯化的某猫科动物,但是狗的驯化,却是地球上多个地区几乎同时进行,而且驯化不止一次,也就是说驯化了之后,又再进行杂交,甚至和狼再次混血,也就造成了你怀里只会卖萌的泰迪,与凶猛的藏獒是近亲。

在几万年的陪伴中,我们可以说是塑造了狗的大脑结构,一个是与奖励有关的神经网络,就是大脑对食物等各种奖励做出的反应,这就意味着狗狗们很容易把食物和分配食物的人联系在一起,二是与社交性有关的神经网路,这就意味着狗狗很喜欢与人进行交流。

随着后来人类对狗的把控力度越来越强,也就继续演化出开始身兼数职的犬类。牧羊犬的看家护院,到现在导盲犬,搜救犬,救护犬······我们已经从原始的协作,转化成“偏离共生”,也就是人和狗两个物种的协作是松散的,未完全驯化之前可以独立存活,到现在狗如果离开人类,独自生存的能力是存疑的。

狗选择了人类

军人退伍时,一直陪伴战士们的警犬,咬着主人的行李不肯撒口,车辆开走又不得不再次停下,这一别不知道何时再相见?不会游泳的主人落水,岸上的狗狗奋不顾身地跳水营救,诸如此类的场景经常会发生。

狗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不仅仅是人类的主动选择,也有犬类的主动性。第一匹被“招安”的狼,也许是与同伴不和、也许是跟丢了团队、也许是身形比较弱小······绝望的孤狼就产生了“主动靠近”人类的念头,接受人类的饭菜,跟着人类迁移。

这就要提到狼能成为“狗”的祖先的几个特点:一是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就是依赖母亲,从小就喂养狼崽,狼崽也比较容易对人类产生“母亲般的依赖”。二是狼是群居动物,这就意味着群体社会十分严谨,凭实力决定群体的头领,人类在群体中有绝对实力,可以为它们提供食物,安全的住所等等,三是狗在与人类共同生活之后,拥有了更多的AMY2B基因,这让狗能更好的消化淀粉,从最初肉食性的狼,转变成吃杂食的狗。四是,狗狗擅长模仿,模仿人类生活的一些痕迹(模仿人类做瑜伽之类的),久而久之也就学会了一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活本领,通过拥抱表达亲密,通过奔跑改变羊群的走向,甚至哪怕无法进行语言交流也做能到情感相通,守在门口等你下班回来,安慰伤心的主人,保护人类幼崽安全·······

养狗是人类的感情寄托:

人类从大自然中选择了狗,而它也没有令人失望,养狗成为我们现代人的心里寄托,我们或许已经不要狗看家护院,不需要它们放羊,但我们贪恋它们永远期盼你回家的眼神。电影《多哥》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一条天生的头领犬,它勇敢,方向感强,有团队协作能力,城镇上数十名儿童感染白喉,只有疫苗可以拯救这些孩子们,可是暴风雪肆虐的季节,飞机无法启用,已经12岁高龄的多哥临危受命,和主人只用了5天半的时间,穿越了1084公里取救命的疫苗,这是正常狗拉雪橇25天的行程。

在遗传学中有个有名的实验,重现了人类驯化狗的过程,1965年开始到现在都快60年了,挑选了130只天生对人比较有亲近感的银狐,等银狐长大,在下一代中继续选择最温和的一批饲养,结果只经过了三四代之后,银狐已经可以像狗一样晃动尾巴讨好饲养员,再下去两代,更不得了了,都学会舔饲养员的脸颊表示友好了,能听懂人类简单的指令,真“舔狐”,最神奇的地方是这些银狐的外表也发生了惊人改变,值钱的皮毛开始出现斑驳的花色,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因为温和的个体有较低的肾上腺分泌,这样的动物不容易高度紧张或者害怕,肾上腺分泌低是神经嵴细胞发育缺陷导致的,这就导致了“驯化综合征”特征,比如耳朵变软下垂,口鼻变短、斑驳的皮毛颜色。

在这里夸一下我们的中华田园犬-大黄狗,身体好,不容易生病,属于随便养养就可以长得很好;看家护院的好帮手,忠诚度高,上学那会能有条大黄狗护送那是贼拉风的;不挑食,虽然喜爱吃肉,但是残羹冷饭也绝不嫌弃;十分聪明,虽然现在猫犬类都在追求“血统”,但是从人类驯化狗狗我们早已得出经验,杂交的才是最“牛逼”的。如果我们也能起出一个类似“秋田犬”这样好听的名字,也许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华田园犬的现状。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说,马也是公认最温顺的动物,牛对人类的贡献也很大,为什么牛马不是人类朋友,这个问题留给你们讨论。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欢迎大家踊跃讨论。生活很美好,感谢有你们,咱们不见不散。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双语故事:人狗情未了狗与人的关系双语故事双语阅读但是这些狗与人类的关系并不总是很亲密。有些狗没有家,成为了流浪狗。它们在街上四处流浪,以垃圾为食物。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的戴安娜启动了一个项目叫做“流浪狗自由班加罗尔”。她说,狗狗们应该有一个主人,也应该有个家。如果实在不行,应该对这些狗狗们进行安乐死。戴安娜如此告诉《公民事件》杂志: "If the dog jvzquC41yy}/mnpgpgz/exr1tgge1;5333603><344e40|mvon
1.人类与狗的共生关系,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狗在很多方面都能为我们提供有力支持据估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18岁以下孩子的家庭领养宠物的比例增加了12%,在全部家庭中,这一比例为8%jvzquC41yqsfp7mwcpwjw7hqo1ipovjpv1:Co=kICX{ZCHxqwtifari?38677?;:96726>=:898
2.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通用12篇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论文摘要: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从“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到jvzquC41ynpyv}3zwgyiw7hqo1nbq€jp1:?65?3jvor
3.讲座回顾|GregerLarson:狗与人:独特的进化史和共享的文化史Larson教授借鉴了Lynn Margulis提出的内共生学说,提出人和狗的关系即是这种专性互利共生(Mutual Obligate Symbionts)关系,彼此互助促进继而变成彼此的依赖共生体(co-dependency)。在人和狼种群共生关系的某一契机下,狗诞生了,此后这种共生关系的对象转变为人和狗。在这种关系下,人类和狗种群共享了什么?答案是物质文化。jvzquC41tnktc7vf0ujv0niw0et0kwkq13643886534ivv
4.犬的起源和进化3千年前,两种大型犬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米咯斯犬用于防止捕食者熊和狼猎杀牲畜;灵犭是适应奔跑和沙漠地区,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捕猎工具。 除了这两种基本类型外,其它已经被世界养犬俱乐部作为与原始种群相一致所界定。 犬与人的共生关系 从远古起,犬已经扮演了众多角色,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战争、食用、极地拉jvzq<84yyy4losvlf0ipo8KYFagsvrhng0gtrHFtvkimgRI?436
5.不是1:7,科学家找到狗子对应人类年龄精确公式,1岁=30岁,4岁=52岁艾德克说,“狗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有趣动物。它们与我们的关系密切程度,也许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要多,狗的环境和化学物质的暴露与人类非常相似,它们接受的医疗保健水平也几乎相同。我们更好了解它们的衰老过程也很重要,但是兽医经常使用 1:7 的年龄比例来确定狗的年龄,并用这些信息来指导诊断和治疗的决定。” 而表观遗传变化为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12@591euovnsv/373:9<30jznn
6.双语故事:人狗情未了狗与人的关系双语故事双语阅读今天的Spotlight讲述的就是狗和人类的关系。 So what made Gelert and the wolf so different? Many years ago, dogs and wolves were the same. But about 14,000 years ago, some wolves began to change. They were no longer as wild. No one knows exactly how this happened. Angus Phillips of jvzquC41yy}/mnpgpgz/exr1tgge1;5333603><344e3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