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并非二维生物,但人类却存在各种维度

爱因斯坦说,把蚂蚁放在一个球体上,它四处爬行也不会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球面上。因为它的渺小,所以在蚂蚁眼中,球体是一个平面。因此,他将蚂蚁定义为二维生物。可是,我们人类也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体上,虽然我们在行走时无法感知到球面的存在,但我们却是三维生物,因为我们的认知世界里不止有面积,还有体积。

同样的,蚂蚁也知道搬运球状的物体,它们也有立体的空间感,知道高度的存在。因此,蚂蚁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是三维空间的生物。

虽然我们走出了“蚂蚁是二维生物”的误区,但对于我们生活的维度,其实远不止这些单调的坐标轴。

除了我们脚下的土地、头顶的星空、眼前的四季,其实我们的思想才是真正存放各种维度的地方。我们以为自己是群居生物,以为彼此拥有共同的天空和生存领域。然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之间都相距甚远,乃至我们即便相拥,也隔着整片宇宙的全部星云。

我们一直以为,广袤的大地上,我们和万物彼此共存,然而仅仅是这一空间的皮囊接壤罢了,我们的灵魂,从来都是互不相容的。

和许久未见的朋友联系,对方已不再用我习惯的社交软件,于是我的问候便成了石沉大海的一串代码,除了我自己知道那些话的含义,这宇宙再无知己。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的关系有多淡薄,甚至于只要我关掉手机,就会有一些通讯录里的人将永远找不到我。

我回忆起从前的朋友,那些日子我们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我只知道她家的座机号码,和她每每探头向我问候的那扇小窗。可时至今日,她搬了家,也换了电话,我们就彻底走散了。这个人,如今于我来说,和曾经一起上学的小伙伴们一样,都消失在了世界的另一维度里。

然而,真正的走散并不是失去了联系的方式,而是失去了联系的欲望。我相信,如果我像寻找走失儿童那样寻找她们的话,那么很快我们也能再次见面。但真正的维度失联,我想就是这种心底的淡漠和茫然吧。我不想为此费力,甚至不知道寻找的目的。于是,我们之间的缝隙才就此出现,而且随时间的流逝愈发深邃,终究成为了两个维度的人。

其实,这种真正的疏离还算温柔,好过每天碰面的人,却无法彼此读懂。

我们常说:“圈子不同,无法互融”。可“圈子”是什么呢?无非是牵扯我们生活的人,此刻在我们身边停留的人。我们与这些人接触,身体或是言语,都发生得轻而易举。然而如果我们想真正读懂对方却很难,尤其是当我们的经历不同,过去的光影不存在交集的时候,想真正存在于同一维度便难上加难。

仿佛这些生活在同一时空里的人,头顶都长着一条连接星辰的辫子。我们以为彼此离得很近,但头顶的星云却相隔万里。所以无论我们怎样渴望得到知己,其实都带着无形的阻力。

这世界更奇妙的是,或许同一时空下,真的存在那个和我们来自同一星球的人,我们的辫子紧紧缠绕在一起,可是落在地平面上,我们却成了遥远的两个人。或许隔着大海,或许隔着山脉,或许我们曾搭乘同一辆火车,却去往了不同的目的地。总之,和同一维度的人相见很难,我们总是越走越远,甚至不知道我们头顶的星辰早已缠绕在了一起,纷乱无序。

因此,世间常有的状态不是相聚,而是我无法读懂你,你也无法走近我。我们彼此独立,纷纷攘攘地靠近,却依旧形单影只。这些个孤独,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才是我们走走停停,最后的结局。

THE END
0.白蚁不是蚂蚁,它是人类劲敌!说到蚂蚁,人们会想到对人类危害很大的白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白蚁称为“白蚂蚁”。实际上白蚁和蚂蚁虽然都是社会型昆虫,但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距较远。 白蚁体色为乳白色 一般说来,白蚁和蚂蚁有以下主要区别。 一、白蚁和蚂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 白蚁:体色单一(乳白色、棕红色),白蚁属于蜚蠊目,在血缘上和蟑螂更为接近。白蚁吃素,主要以植物性jvzquC41yy}/onnrkct/ew46t|t3l‚|
1.红星书评丨当我们谈论人类社会时,为什么说“人像蚂蚁”?《蚂蚁社会》一书的作者是德国锡根大学教授尼尔斯·韦尔贝,他从社会学专著、小说文本,乃至电影文本出发,探索了人类与蚂蚁之间的类比的迷人历史,展现了人类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文明前景的所有野心和企图。 在本书中,蚂蚁作为一面镜子,反射出了人类的历史、当下和前景。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22><359<2a:;dgfid8:54226z9z90jvsm
2.蚂蚁的隐喻:从古希腊城邦到去中心化蚂蚁社会惠勒熟悉意大利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理论,还曾引用法国思想家埃斯皮纳斯(Alfred Espinas)的观点,即每个个体,不论是蚂蚁还是人类,都是“浸没于社会之中的;社会媒介是生命得以保持和更新的基本前提。事实上,这是一条生物学法则。”韦贝尔将昆虫学与社会学的这种关系称作一条双向“通道”。jvzquC41o0jpwkfp0eun1ktqm1xfxrjy13:45B>:31
3.蚂蚁能意识到人类的存在吗?踩死蚂蚁对于它们是不是飞来横祸?|163我们踩到蚂蚁对它来说当然是飞来的横祸,因为即使没有踩死,也会踩残废,蚂蚁当然不知道是人类踩的,因为它压根就不知道人类的存在!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NO;G3=U39:33C9BI7mvon
4.探秘蚂蚁世界:小巧身躯背后的壮丽生态蚂蚁与人类的关系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在农业上,一些蚁种如火蚁会对作物造成损害;而在生态学上,蚂蚁对于控制其他昆虫种群、清理死物质和促进土壤肥沃度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人类活动中找到与蚂蚁和谐共存的方法。 结语 蚂蚁作为地球上最为成功的生物之一,其复杂的生态角色和社会结构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应jvzquC41yy}/onnrkct/ew473:l:h=q
5.下一任统治者?人类消失后,蚂蚁会占领地球吗?相关发言人表示,这个UFO坠入海洋的视频,是在2019年拍摄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既可以在天空中飞行,同时也可以在海洋中潜行的高科技飞行器,现阶段来看,他们认为这个飞行器并不属于人类科技的产物,当然,也没有直接承认,过去的一年多以来,五角大楼公布的UFO,都与外星文明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不明飞行物出现的地方,同样是位于美国的一处军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52;<;32=6a:
6.杨文丰人蚁——自然笔记我想,与其说蚂蚁爱家奴,不如说是在和蚜虫建立利益关系。冬天,蚂蚁总会将蚜虫卵藏入蚁巢,以免冻死。风暖日晴的正午,蚂蚁将蚜虫卵搬出蚁巢晒冬阳。春满人间之时,蚂蚁又会把对命运尚且朦胧的幼小蚜虫驭出巢外,让他们吃上新鲜植物,认识寒暖。 3 或许你晓得,蚂蚁这种群居性动物,其历史可上溯到1亿年前,大约与恐龙jvzq<84yyy4hfƒzqzkk/exr1x18149433174:@80jvsm
7.蚂蚁是二维世界的生物?它们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蚂蚁|在自然界中,有一种普遍存在,但是却一直被人们忽视,但是却人人都非常熟悉的生物,它们就是这个地球上小小的“搬运工”——蚂蚁。 一个有趣的观点是,很多研究者都表示,蚂蚁是一种“二维生物”,简单来说,就是认为人类是生活在三维世界之中的,而蚂蚁则是来自于二维世界,真的如此吗?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249?22@:a39jb4m;c526229yp;24ivvq
8.《蚂蚁社会》:蚂蚁“爬过”的人类思想史蚂蚁不仅不知不觉间参与塑造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还以其社会性特征引起人类的无穷思考,间接参与了人类知识的生产和更新。在人类思想史上,蚂蚁散布了很多章节,但是这些零星的火花并没有激起广泛的智识兴趣,也缺少系统性的梳理、争论。《蚂蚁社会: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一书探索了“人像蚂蚁”这一类比的历史。jvzquC41yy}/ew|qogt/exr0ep532;61325328|cra?:4<92;74ivvq
9.蚂蚁的故事所以,蚂蚁的姐妹们在遗传上要比其他动物类群的姐妹们更为紧密。工蚁与蚁后,工蚁与下一代蚁后之间的关系,都是符合达尔文推动力的:工蚁只有促使蚁后产生大量的新处女蚁后、工蚁的妹妹和大量复制与工蚁自己相同的基因,工蚁才算真正成功。 同样的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雄蚁在蚁群中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寄生虫”。雄蚁跟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2;9=48A<6a36:9@88:9:/j}rn
10.小小大人物——人类在向蚂蚁学习在这张照片拍摄于印度尼西亚,一只蚂蚁举起了比自己重40倍的蜜蜂。 人类可能认为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但与微小的蚂蚁相比,人类需要向蚂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据统计全地球大约有十千万亿只蚂蚁,占地球动物总数的四分之一。虽然他们体型偏小,但它们一些小小的举措,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的多。 jvzquC41o0jcy7hp1i{plr4u{uzfo8723951987912;89;:987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