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出舱任务前做好充分准备。宇航员需要准备各种出舱电动作业工具,并将这些工具连接到出舱宇航服上。有必要在机械臂中安装脚限位器。节点舱上舱口安装环形操作平台,方便航天员在舱外活动。还需要重新检查宇航服的气密性。
在没有重力的地球轨道上,各项准备工作进展得并不快。直到7月4日8时11分,穿着笨重航天服的宇航员才打开最后一扇舱门离开中国空间站。进入外太空。刘伯明是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人,出舱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外面真美。
刘伯明和汤洪波的主要任务是在全景相机A上加装一个20cm的加长支架,扩大全景相机的观察视野。全景相机A的作用是监控核心舱前方的天空和空间。可调节,可监测分布在小柱段外舱壁的科学仪器,以及节点舱向下对接的节点。
在7个小时的飞行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机舱外面一会儿黑,一会儿又亮?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中国空间站的运行高度约为400公里,速度约为每秒7.8公里,每96分钟绕地球一圈。一天24小时可以看到19次日出和日落,7小时可以看到4次黑暗和光明。
全景相机A经过宇航员的这次改装,拍摄视角真的不一样了。启动画面显示了小柱段、节点舱和前后一大片空间。视角非常全面。另外,全景相机A拍下了一张很精彩的照片,照片右下角有两个球体,一个黄色球体和一个蓝色球体,它们是什么?
看到图片上黄色和蓝色的小球,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它们怎么出现在中国空间站的后面。难道太阳系有两颗行星,一颗是被太阳照亮的月球,另一颗是我们蓝色的地球?这显然不是,因为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只有400公里,无法从角度看到地球的圆形全景。
那么,那个蓝色的大球会不会是另一个星球呢?比如蓝色的海王星,这显然不是这样的。虽然我们在地球上可以用肉眼看到海王星,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亮点,而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只有400公里,所以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亮点。可以看到海王星的全貌。
其实全景相机A图右下角的黄色和蓝色球体只是相机镜头的倒影,并不是真正的球体。经常拍照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个问题,也是避不开的。此前,国际空间站全景拍摄过程中,相机多次出现镜头反光问题,让不少人误以为外星人来了。
总之,我们也通过宇航员的宇航服摄像头和多个全景摄像头,再次看到了舱外的美景。昼夜交替很快,太阳升起又落下。星光比地球上看到的星光还要明亮,而且不闪烁。任务结束后,刘伯明看着太空,表达了由衷的感慨。
现在,中国空间站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专家给了100分,还安装了各种设备和仪器,机械臂脚限位器,孵化环手术台,全景相机A延伸架。
中国空间站天河核心舱内有4台全景相机。现在一台全景相机改装成功,还有三台全景相机需要改装。因此,还有三个舱外任务需要执行。执行一次出车任务,改装另一台全景相机。从时间上来看,应该是2021年8月。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