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洲坚果种植的准备工作
1.1 研究澳洲坚果的特性
澳洲坚果原产于澳大利亚,适宜生长在热带或者亚热带环境中,是一种多年生的乔木果树。澳洲坚果为盘状根系,而且根系分布较浅,所以抗风能力相对较弱。果树对生长温度有一定的要求,适合在10~30℃下生长,当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一区间时会对坚果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澳洲坚果对地区年降水要求为1000~2000mm,在干旱地区生长的澳洲坚果生长速度慢,同时果实发育不良且容易掉落。一般澳洲坚果种植三四年后可以开花结果,花期2月-4月花期结束,3月果树达到盛花期。澳洲坚果具有明显的自交不孕性,虽然地上部分生长速度很快,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
1.2 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
根据澳洲坚果的生长特性来选择种植区域。首先,应选择海拔低于1200 m的平地或丘陵地带,同时地区年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 ℃,最低温度应在0 ℃以上,年内无霜期或有轻霜。其次,种植区域的土壤厚度为1m以上,而且排水条件较好,土壤应富含有机质且pH值保持在5~6。种植地区的降水应较为充沛,在旱季少雨的季节也应有灌溉条件。最后,由于澳洲坚果的抗风能力不强,所以应将种植区域选择在常年大风较少的地方,而在容易受大风影响的区域需要提前建立防风林带来保证澳洲坚果免受风害影响。
1.3 选择优良品种
澳洲坚果的品种将会直接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应选择适宜种植地区的澳洲坚果品种。现在常见的澳洲坚果品种有OC、333、741、344等,同时也有南亚1号、南亚2号及桂热1号等新品种。综合来说,南亚系列、桂热1号及OC的丰产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好,可以作为优先考虑的品种。由于澳洲坚果具有自交不孕性,所以需要进行不同品种的交叉种植,选择主栽品种和配置品种并将比例保持在3∶1为宜。选好品种后,应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树苗进行种植,树苗应为径粗1cm左右的扦插苗或嫁接苗。
1.4 选好定植穴,确定栽植密度
2 果树的培养与管理
2.1 人工授粉
澳洲坚果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风媒和虫媒来完成授粉,但是授粉成功率一直偏低,因此应使用人工授粉的方式来提高坐果率。在盛花期,选择晴天并于10:00及17:00采摘良种花枝,在光滑且干燥的纸上进行晾晒,使花粉自然脱落。或者在晾晒5.0h后人工抖落花粉,完成收集工作。之后将花粉在少量清水中浸泡0.5h,再在大量水中稀释。选择12:00前及16:00后,将稀释后的花粉在种植区域温度达到25℃后实施逐株喷洒,人工授粉相比自然授粉能够实现增产25%~200%,极大地提高澳洲坚果的受粉率和结果率。
2.2 施肥管理
2.3 整形修剪
幼树的整形修剪是为了使树冠主干部分为塔字形,并有层次分明的枝组,来保证透光状态良好。在幼树种植成活后应从离地70cm左右处进行打顶或短截,并从抽枝中选择最粗壮的为主干。再选择3个左右的分枝作为幼树的主枝来围绕主干生长,并在主枝长度达到40 cm时于30cm处进行短剪来促进短枝生长,经过多次重复修剪后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丰产树冠 。
结果树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结果面积,通过修剪使树冠层次结构良好并提高成花率和结果率。在春季或秋季,应对树冠中过密、丛生和交叉等部分进行修剪,在离枝干10cm处进行截断来促进结果枝能够正常生长。对于开花和结果过多的果树需要进行疏花疏果处理,除去弱穗和病穗等,使花穗能够合理分布为保果服务。在采果后还需要对顶部过密的枝进行疏剪,确保内部结果枝能够顺利进行光合作用,并为来年的开花结果打好基础。
2.4 病虫鼠害的防治
澳洲坚果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病虫鼠害的不利影响,其中病害主要包括炭疽病和灰霉病。炭疽病在果树的嫩梢、果实和叶子上显现症状,会造成嫩梢枯死、果实外壳变为黑褐色以及叶子枯黄,应使用甲基托布津或炭疽福镁进行处理,并保持树体空气流通;灰霉病主要对幼树的嫩叶及花序顶部造成影响,应使用波尔多液或代森锌药液喷洒防治。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草履介和澳洲坚果拟木蠹蛾。蚜虫多发生于春、夏、秋季,对嫩叶产生影响,可以用抗蚜威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处理;草履介一般在3—4月群集吸食幼芽和嫩枝,可使用敌敌畏、哒螨灵等药液进行处理;澳洲坚果拟木蠹蛾会对果树的开花结果产生影响,应使用铁丝杀死在蛀食树干形成坑道内的幼虫,并在堵死坑道口后灌入兑水后的特丁磷进行处理。而对澳洲坚果果实影响较大的老鼠,应使用毒鼠剂毒杀,同时采取措施防止老鼠上树。
以上就是澳洲坚果的种植技术要点,不过此篇技术是看地区而定,所以各位农民朋友在参考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