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盐碱化,令人非常担忧

校稿:辜汉膺 / 编辑:金枪鱼

东北拥有我国最广袤的黑土带,肥沃的黑土哺育了一代代东北人民。这些黑色的土壤富含腐殖质,能为作物生长供给充足的营养,故而这里又有“北大仓”之称。

其实,东北地区并非全是黑土带,也存在不少贫瘠的盐碱地。据统计,东北松嫩平原的盐碱地面积从1950年的约2.4万平方公里,增长到2016年的约3.9万平方公里。面积不断扩张的同时,很多土地也从轻度盐碱化转变为中重度盐碱化。

松嫩平原有大面积的现代盐渍土

大部分都与人类农业活动有关

(全国盐碱地范围示意)▼

根据相关研究预测,未来几十年,东北盐碱地面积将继续扩大,盐渍化程度也或将进一步加剧。那么,东北的盐碱地是如何形成的?“白茫茫”的盐碱地又会给当地农业生产带去哪些困难呢?

由于盐渍化而无法耕种的土地

自然情况下的烧苗

(我枯了,你呢?图:图虫创意)▼

土壤的盐碱是怎么来的?

土壤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柱,良好的土壤条件是保证植物生存的基础。而盐碱地中超过正常土壤耕作水平的含盐量,会改变植物根系与土壤中水分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导致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土壤碱度的高低,则主要与其中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含量有关。

CO2溶于土壤,进一步生成碳酸钠,碳酸氢钠▼

我们看到的盐碱地多为白色,它们实际上是留存于地下的盐分,随着土壤空隙中的水逐渐从地下来到了地表之上。在这一过程中,水分被蒸发掉,盐分则留存于土壤表层,这就是盐碱地的基本形成过程。

乍一看以为是昨夜的雪

但这“雪”可不能兆丰年(图:flickr)▼

一般来说,在地下水位较高且不宜排水的低洼区,更易发生盐渍化。这主要与土壤中水的毛细作用有关。你可以将多孔的土壤想象成一块纱布,当你将纱布放置在墨水瓶边缘时,瓶中的墨水便会沿着纱布上升,这就是毛细作用的直观呈现,同样的原理在土壤中就是如此作用于含盐分的水。

墨水顺着纸的纤维逆重力上升▼

若地下水距离土壤表面较远,土壤表层水的毛细作用就无法把埋藏于地下的水分吸上来,其中的盐分自然也无法随着水上升到地表。所以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并不易发生盐碱化。

反之,滨海地区土壤易盐渍化也是这个原因

土壤的地下水也多,盐也多

(在盐滩散步的南非剑羚,图:壹图网)▼

盐碱地的发生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尺度的构造运动、干旱的气候、较大的蒸发量、低洼的地形条件、地下水的水位等等,都可能导致盐碱地的产生和情况进一步恶化。

虽然自然因素是盐碱地产生的基本动因,但人类不合理活动的进行,例如过量施加化肥、采用粗放的耕作方式、大水漫灌,以及过度放牧破坏地面植被等行为,都让土壤盐渍化情况进一步加剧,导致由人类引起的次生盐渍化。

过度的引水灌溉农业会导致地下水位的上升

如果地下水恰好含盐碱量高,就易引起次生盐渍化

(图:图虫创意)▼

资料显示,我国现存盐碱地总面积达99.1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0%。同时,我国盐碱地的碱化度也较高,能进行开垦种植的盐渍化土地仅占盐碱地总面积的20%。不光面积大,盐碱地在我国也分布非常广泛,在黄淮海平原、东部滨海地区、西部的新疆西藏部分地区以及东北松嫩平原等地,均能找到盐碱地的踪迹。

根据现有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

可被改善的盐碱地超过2亿亩

算算账又是一大笔隐形国土面积▼

类型多样、差异性大,成因复杂是我国盐碱地面临的现状特点,这就需要人们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盐碱地进行针对性治理。位于我国东北松嫩平原的苏打盐碱地,就是众多盐碱地类型中的一种。

东北的苏打盐碱地

我国东北地区的苏打盐碱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松嫩平原、辽松平原及三江平原地区。之所以在盐碱地前带有苏打二字,是因为这里的盐碱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苏打和小苏打。

东北地区年均降水量大致分布

松嫩平原春夏季积水,秋冬干旱▼

位于黑龙江西南部和吉林西北部地区的松嫩平原,一直都以盛产优质作物和商品粮而闻名。但实际上,松嫩平原西部还是世界上三大苏打盐碱地之一。松嫩平原西部的盐碱地大致沿大兴安岭呈东北—西南向分布,是我国苏打盐碱地分布的主要区域。那么,为何这里会有这么多的苏打盐碱地呢?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典型盐成土类型及剖面,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过去常见的花岗岩地砖里面就有大量的长石晶粒

(图:shutterstock,壹图网)▼

其次,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是影响松嫩平原中西部土壤盐渍化不断发展的基础内因。从气候方面来看,这一地区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冬季寒冷干燥,易于盐分的积累;夏季高温多雨,让盐分产生一定的脱失。盐分积累和脱失的交替进行,让盐分在地表聚集更易发生。

其实就是每次都形成一个个小盐湖

(图:图虫创意)▼

风的吹移也会对盐分的运移起到一定作用,根据风向,一些盐渍土被从盐碱地被吹到碱度正常的土壤,扩大盐渍化范围。与此同时,风的侵蚀作用加剧土层表面蒸发,使得局地盐碱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你是风儿,我是沙~(图:壹图网)▼

另外,冻融作用也会扩大东北土地盐碱化面积。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温度较低,土层发生一定的冻结,盐分则会跟随着水分,从下部非冻层运移到上部冻层。这些到达土壤表层的含盐水分在来年春季回暖融化,让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

随着入春后蒸发作用的增强,有限的雨水又为盐渍留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像这样冻结和融化随时间交替的作用,就让土壤表层不断有盐分留存。

三江平原含水量高的土层

冬季结冰,盐分随着水分被固着在表面(图:Flickr)▼

除了来自自然动态的变化,松嫩平原的平坦地形也有利于盐分的积累。由于缺少冲刷动力,盐分随水的运输容易在这里停滞下来,增加地区土壤盐渍化的程度。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同样推进了土壤盐渍化进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牧业和工业化的过度开发,对东北松嫩平原地区土地造成不可逆损伤,也让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的苏打盐渍化状况进一步恶化。

不良的土壤水热条件,让在白茫茫土地上进行耕种变得困难重重。东北盐碱地治理一直以来都是有待解决的难题。

(图:wikipedia)▼

怎样治理东北盐碱地?

针对不同的土地类型,研究人员对症下药。东北苏打盐碱地的治理,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水是治理土壤盐渍化的关键因素。“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是盐碱地治理的要领之一。将江河中的水引入灌区,利用水的动力冲刷掉土壤中的盐分,可以到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作用,也能为苏打盐碱地后续整体开发奠定基础。

大水漫灌为农田带去灾害

却也为盐碱地带去生机

(关键还得靠水,图:shutterstock)▼

除此之外,暗管排盐技术、微咸水淋洗技术,即用水对土层中的盐分进行冲刷淋洗的方式,也能带走盐分,起到降低土壤中含盐量的作用。排水越多,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也就越好,土壤也就越可能适合作物的种植。位于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就是用水治理盐碱地的一个典范。

通过埋设渗透地下排水管,排出高于设置水位的地下水

盐分也溶于水中,随管排走▼

由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为活动加剧,加之20年前的一场水灾和接连而至的旱灾,使得白城全域从2003年起遭受近10年缺水困境,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目前,白城在引水灌溉之后的弱碱水土上,开发“蟹稻”、“鸭稻”和“鱼稻”等综合农业模式,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蟹稻共生综合农业,9月收蟹,10月收米

河蟹:。。。。?(不是在吐泡泡)

(图:图虫创意)▼

废弃的植物也能物尽其用(图:图虫创意)▼

此外,种植苜蓿草、星星草等耐盐碱的植物,可以吸收土壤表层的部分盐分,增加地表覆盖率减少地表水蒸发,进而调节土壤中的水盐平衡。

图为和星星草同属碱茅属的大碱茅

整个碱茅属都是良好的盐碱地指示物种

(咱就是说,咱好咸口,图:wikipedia)▼

白城市农科院就一直致力于耐盐碱水稻的研究工作,1998年成功选育长粒粳稻品种——白粳1号。这款弱碱稻米如今推广面积已达到约150万亩,占白城水田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2020年10月,白城市正式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弱碱地稻米之乡”。这就证明了,贫瘠的盐碱地可以通过“种稻排盐”等方式转变为鱼米之乡。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

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图:图虫创意)▼

不过,在几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并非易事,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治理系统来支撑:包括前期对土地的治理,中期选择合适的耐盐碱品种并悉心培育,后期对所种植的植被进行合理地施肥、水分调控,最终才能有所收获。

正在研究青岛耐盐海水稻的袁院士

感谢院士为14亿中国人做的一切(图:壹图网)▼

总而言之,东北地区苏打盐碱地的治理不仅能改善地区的土壤条件,促进粮食增产,而且也能逐渐盘活片区的生态旅游、渔业养殖、水果蔬菜种植等相关产业,为当地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美好期望。

THE END
0.[科普中国]盐碱地紫花苜蓿栽培技术(上)[科普中国]盐碱地紫花苜蓿栽培技术(上) 上传时间:2022-10-27 18:00 智慧农民 原创 [科普中国]盐碱地紫花苜蓿栽培技术(上) 智慧农民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0 收藏 视频简介: [科普中国]盐碱地紫花苜蓿栽培技术(上) jvzquC41yy}/mnuwejooc7hp1cxuklqg1cxuklqgkplpAkzukpktuhy{rgC229+encytko~?4(gsari?59;63;
1.板结的土壤如何改良范文常用的技术措施如下:3.1客土提升栽植地面法通常在地下水位高,盐碱化程度严重的低洼盐碱地区域,可采用更换优良种植土并筑造微地形或修建高60—100cm的花坛、树池的方法来提升绿化种植地面,以减轻盐碱土壤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具体做法如下:先在绿化施工种植区域底部取出30—50cm的盐碱土,然后再回填20—30cm的炉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443>/j}rn
2.改良土壤的措施范文采用水利技术、工程技术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改良土壤粘重的物理性状,持续干旱情况下解决灌溉水源是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天津地下微咸水(2~5 g·L—1)、咸水(大于5 g·L—1)资源丰富,滨海新区的浅层水矿化度在5~20 g·L—1的可开采量非常可观,如果将地下微咸水或咸水充分利用起来,可大量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7;57/j}rn
3.专家团队在沧研讨盐碱地综合利用在随后召开的盐碱地科技研讨会上,何峰以“地力与产能协同提升”为主线,阐述盐碱地微生物修复、水肥精准调控等前沿技术路径。他提出,将传统有机肥与耐盐碱有益微生物协同,改善根际微环境,提升地力的同时提高苜蓿和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利用区域微咸水与淡水配置的灌溉技术,可有效缓解区域春季干旱胁迫减产的问题。 jvzq<84ecpm{jxz0jghog€x0ep532;:/265158hqpvkovh>545:8;7mvo
4.河南科研实力再上新台阶,杰青优青等1433项自科项目名单公布61 二维纳米片增强金属基材料及多增强相复合强化的机理研究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与材料科学 62 纳米颗粒添加对金刚石晶体表面抛光磨损机理的影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 工程与材料科学 63 微咸水灌溉下硅肥强化耐盐促生菌的小麦抗盐促生机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工程与材料科学 64 深井采动扰动作用 jvzquC41yy}/cwyrgfob0lto1pkxu8;81p343;;988340qyon
5.苜蓿喝上“配方水”盐碱治理见奇效河北日报苜蓿喝上“配方水” 盐碱治理见奇效,含盐量,微咸水灌溉,盐碱地,5月13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林江农场的试验田里,成片的紫花苜蓿随风摇曳。走近细看,不同地块的苜蓿颜色深浅不一,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Pgyyqcyjt1Cxuklqg1JHSD;5472;3595520nuou
6.安徽农业科学土壤微团聚体的组成反映了土壤物理性质的好坏,密切影响着土壤的保水、供水性能,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吉林西部苏打盐渍土壤改良的微咸水淋洗试验,研究了微咸水淋洗前后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变化和分形维数特征。结果表明,微咸水淋洗能够增加土壤中大于0.050mm微团聚体的数量,减少小于0.001mm微团聚体的数量,jvzquC41yy}/cqs{0ehqv7hpmk4og}4YMD5XgkUwdnodc}nqp1}lVn}vEqtugwy0cuvyAltnV{vf?=+{v?813:+uv?62
7.滴灌标准DB15/T 4180-2025黄河水滴灌泥沙逐级处理技术规程 DB1506/T 60-2025沙化土地浅埋滴灌紫花苜蓿技术规程 DB15/T 555-2013燕山丘陵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规程 DB15/T 1094-2017加工番茄微咸水膜下滴灌技术规程 DB15/T 585-2013平作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jvzquC41yy}/cwyrgfob0lto1uzbpmftf1yq1<<6366/j}rn
8.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的水土资源约束与均衡配置策略丨中国黄三角南部内陆部分区域的地下水储量相对丰富,但当前开采量已近饱和,咸水入侵风险较大;其他区域的浅层地下水以咸水、微咸水为主,矿化度多在5 g/L以上(最高为70.5 g/L),无法直接用于农业灌溉。现有的引黄灌区多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输水、灌排设施陈旧且配套水平较低,再加上渠道衬砌少、河道下游缺少拦蓄建筑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531;6771fud/rr|py~wj=9995670|mvon
9.选育良种、改善土壤、优化种植,河北沧州黄骅市——盐碱地里造出新“我们重点推广土壤深耕深松、播种施肥一体化等种植技术,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种粮。”聂晶介绍,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牵头成立旱碱麦研究推广中心,制定了《黄骅旱碱麦生产技术规程》,目前已通过相关审定,成为河北省级地方标准。 “以前种麦,一年到头自家都不够吃。现在种麦,一年下来除了够自家吃,还能再收入600jvzq<84yyy4omk3eqo4dp87245517;7166?4;A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