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画颜料主要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两大类,矿物颜料多取自天然矿物,如朱砂、赭石、石青、石绿、白粉等,植物颜料有花青、藤黄、胭脂等。传统中国画颜料的一些原材料与中药材是同源的,《本草纲目》以及其他中医药典籍中就有不少关于中国画颜料的记述。下面,笔者试举几个典型例子进行说明。
石色颜料
中国画在古代谓之“丹青”,“丹”即朱砂,也叫辰砂,是传统国画中的红色来源。朱砂为硫化汞矿物颜料,是石色颜料之一,它还是《神农本草经》开篇的第一味药,对于治疗失眠以及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疗效较好,是临床上一味常用的重镇安神药。
关于朱砂,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人们对癫狂病束手无策,被迫迷信方士。一位秀才通过细心观察,找到了方士治好此疾的“秘方”——朱砂,朱砂的安神作用由此被发现,朱砂自此入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朱砂能降低中枢神经兴奋性,具有镇静、催眠、抗心律失常、抗惊厥等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朱砂有剧毒,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朱砂外用时可发挥敛疮、生肌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疮疡和肿毒。白降丹、朱红膏等外科常用药中均含有朱砂。
蓝铜矿
丹青中的青即石青,是另一种常用石色颜料,取自蓝铜矿。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设色的山水画被称为“青绿山水”,我国宋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可谓把丹青中的“青”用到了极致。南朝梁、陈时期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了石青的生长环境:“空青生有铜处。”空青是石青的一种。石青性酸咸,平,有小毒,归肝经;有祛痰、催吐、破积、明目之功效;主治风痰癫痫、惊风、目痛、目翳、创伤、痈肿等。
水色颜料
花青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性颜料,属于水色颜料。花青色彩丰润,是绘制传统国画中的一种重要颜色,常与水墨同用,以渲染出中国画特有的文雅氛围。花青由蓝类植物的茎、叶加工而成。《本草纲目》中记载“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说的就是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料。蓝草在古代分为五类,所谓“蓝凡五种,各有主治”。现代药典规定,三种蓝草的茎叶加工制品可以入药,分别是菘蓝、蓼蓝、马蓝。蓼蓝具有解毒、解热和杀菌等作用。马蓝的根、叶、茎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功效,可预防流感,治疗风热感冒、扁桃体炎等。菘蓝的名气最大,亦称板蓝,其根部是中成药板蓝根的原料。
藤黄,又名月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的树脂,是一种重要的水色颜料,在青绿山水和花鸟画中,藤黄有着融洽冷暖色调与映衬打底的作用。清代《本经逢原》中记载:“藤黄性毒,而能攻毒,故治虫牙蛀齿,点之即落。”藤黄有毒,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将生藤黄列入毒性药品管理品种,民间亦有“抬头吃藤黄,低头见阎王”的说法,可见藤黄毒性之大。藤黄性酸,涩,有毒;其主要功效为攻毒、消肿、祛腐敛疮、止血、杀虫;主治痈疽肿毒、溃疡、顽癣、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和烫伤等,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增生性疾病和肿瘤类疾病。中成药藤黄健骨丸取其能消除增生组织的作用治疗骨质增生。藤黄还有致泻的副作用,体虚者在服用藤黄时必须配合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一起使用。
藤黄
由上可知,中国书画颜料与中医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二者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了解和传承。需要提醒的是,药墨是药亦是墨,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外,很多现代墨及国画颜料产品中都添加了化工原料,不可擅自药用。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4.03B
将好文“分享”给更多人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