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黄杨目(上)uxales分类法

双子叶植物纲—黄杨目(上)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黄杨目

黄杨目(学名:Buxales)是真双子叶植物中的一个目,仅有黄杨科一个科,是真双子叶植物的基底分支之一。

黄杨目的学名Buxales由黄杨属(属黄杨科)学名Buxus的复合形式Bux-加上表示目的等级后缀-ales构成。该词为复数形式,故在做主语时应与动词的复数形式搭配。本目中文名亦由“黄杨属”一名中的专名“黄杨”加上“目”字构成。

1.植物学史

最初,黄杨目是塔赫塔江分类法(Takhtajan System)中设立的一个目,属于木兰纲(即双子叶植物)金缕梅亚纲黄杨总目(Buxanae),下仅有一科:黄杨科 Buxaceae。

在Dahlgren分类法中,黄杨目则属于木兰纲(即被子植物)木兰亚纲(即双子叶植物)蔷薇总目(Rosanae),包含了:

黄杨科 Buxaceae

交让木科 Daphniphyllaceae

双颊果科 Didymelaceae

1998年根 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并没有承认这个目,黄杨科及双颊果科被直接列于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之下,交让木科则被归类于虎耳草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其中黄杨科及双颊果科被建议合并。

黄杨科 Buxaceae(包括了双颊果科 Didymelaceae)

无知果科 Haptanthaceae

2016年APG IV 分类法将无知果科并入了黄杨科,黄杨目下只剩一科:黄杨科 Buxaceae。

2.下属科

黄杨科(Buxaceae)

双颊果科(Didymelaceae)

3.黄杨科

黄杨科只有4-5个属,共约90-120种,一般都是小型树或灌木,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第五个属(Notobuxus)根据基因测定,和黄杨属合并(Balthazar et al., 2000)。

黄杨科被许多分类学家承认为一个独立的科,但有的分类学家将尖苞树属单独列为一科,有的分类学家将旱霸王科(Simmondsiaceae)归入黄杨科。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黄杨科列入大戟目。

2003年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确定黄杨科为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中一个独立的科,是真双子叶分支中比较原始早期分化出的一支,不属于任何一目,但建议可以和双颊果科合并,AP网建议和双颊果科合并成立一个黄杨目。

黄杨科是黄杨目下一个科,中国较为常见的双子叶植物,种类较为繁多。

(1)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单叶,对生或互生,羽状脉或三出脉,无托叶。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总状花序或密集的穗状花序,有苞片,无花瓣,雄花:萼片4,雄蕊4,与萼片对生,花药大,2室,花丝多少扁宽,雌花:萼片6,雌蕊(2~)3心皮组成,花柱(2~)3,常分离,宿存,子房上位,(2~)3室,每室2胚珠。蒴果或肉质核果状,种子黑色。

(2)分布

本科全世界有4属(Buxs、Sarcococca、Pachysandra、Notobuxus),约100种,生热带和温带地区。除Notobuxus(7种)见于非洲南部以及马达加斯加岛外,其余3属,中国均产,在中国已知有27种左右,分布于西南部、西北部、中部、东南部及台湾地区。

(3)用途

本科植物主要供观赏,有些种类含生物碱,供药用。黄杨的树干,木质致密、坚韧,为制作工艺品良材。

黄杨为中国特产,充分生长时可成中型乔木,木质致密坚韧,为制作工艺品良材,旧时以此制梳,刻印亦佳。也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使用广泛。

该科有很多著名的观赏种和材用树种。黄杨属(Buxus)的锦熟黄杨(B. sempervirens)、小叶黄杨(B. microphylla)和高大的西班牙黄杨(B. balearica)广泛栽培以供材用。

(4)黄杨属

黄杨属(学名:Buxus)是黄杨科下的一个属,

①形态

常绿多分枝灌木,偶有小乔木;小枝四棱形,大多被柔毛。叶对生,革质或薄革质,全缘,叶脉羽状;具短柄。花序腋生,总状,穗状或密集成头状,其下通常有数对苞片。花单性,雌雄同序,上部为1朵雌花,下部为数朵雄花。雄花:具1枚小苞片;萼片4枚,覆瓦状,2轮排列;外轮通常短狭;雄蕊4枚与萼片对生,并长于萼片;花药背部着生或近基部着生,不育雌蕊长短形状不一。雌花:通常有3枚小苞片。萼片6枚,排列二轮;外轮较小;子房3室;花柱3枚,疏离,宿存,结果时角状;柱头线形或倒心形,有时下延至花柱中部。蒴果卵状球形或椭圆状球形,顶端具3枚宿存角状花柱,室背三瓣开裂,干时外果皮与软骨质内果皮分离,每室有种子2颗,黑色,有光泽,胚乳肉质,子叶长圆形。

②生长习性

性喜肥沃湿润土壤,忌酸性土壤。抗逆性强,耐水肥,抗污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耐寒,耐盐碱、抗病虫害等许多特性。花期3~4月,果期8-9月。

③分布

本属约有7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非洲至非洲南部,马达加斯加,美洲中部和中欧。亚洲29种。我国约有21种,其中大多数种类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仅2—3种产于河南与陕西。云南野生有6种,2亚种,1变种,栽培2种。分布较分散,海拔高度自500至3600米。有些供观赏用,有些可为固堤植物;木材坚硬而密致,供雕刻和作工艺品。

④价值

黄杨枝叶茂密,叶光亮、常青,是常用的观叶树种,其不仅是常绿树种,而且抗污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对大气有净化作用,特别适合车辆流量较高的公路旁栽植绿化,一般可以长到1m多高,绿绿葱葱,煞是好看。在青海开始在室内盆栽,需要时放置在大会主席台两侧,增加绿色气氛。近些年来,在庭院广泛栽培。小叶黄杨因叶片小、枝密、色泽鲜绿,耐寒,耐盐碱、抗病虫害等许多特性,多年来为华北城市绿化、绿篱设置等的主要灌木品种。也可做成盆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黄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开展了多方面研究,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甾醇、香豆素、木脂素和酸类化合物等多种成分,但药理作用研究较明确的只有生物碱类,称为黄杨生物碱。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黄杨生物碱环维黄杨星D进行研究,并生产了治疗冠心病的药物黄杨宁,并被2010版中药药典收载。

④黄杨

黄杨(学名:Buxus sinica),英文名Chinese Box,是黄杨科黄杨属的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花序腋生,头状,花密集,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3毫米,无毛,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雌花萼片长3毫米,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蒴果近球形。花期3月,果期5-6月。

黄杨喜肥饶松散的壤土,微酸性土或微碱性土均能适应,在石灰质泥土中亦能生长。盆栽可用熟化的田园土或腐叶土掺拌适量的砻糠灰。耐阴喜光,在一般室内外条件下均可保持生长良好。长期荫蔽环境中,叶片虽可保持翠绿,但易导致枝条徒长或变弱。喜湿润,可耐连续一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但忌长时间积水。耐旱,只要地表土壤或盆土不至完全干透,无异常表现。耐热耐寒,可经受夏日暴晒和耐摄氏零下20左右度的严寒,但夏季高温潮湿时应多通风透光。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轻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盆栽亦可以蛭石、泥炭或土壤配合使用,耐碱性较强。分蘖性极强,耐修剪,易成型。秋季光照充分并进入休眠状态后,叶片可转为红色。

多生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产中国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各省区,有部分属于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湖北长阳县。

盆景:黄杨盆景树姿优美,叶小如豆瓣,质厚而有光泽,四季常青,可终年观赏。杨派黄杨盆景,枝叶经剪扎加工,成“云片状”,平薄如削,再点缀山石,雅美如画。黄杨春季嫩叶初发,满树嫩绿,十分悦目。古人咏黄杨诗,飓尺黄杨树,婆要枝千重,叶深圃翡翠,据古踞虬龙。描绘了黄杨风姿,是家庭培养盆景的优良材料。

园林:园林中常作绿篱、大型花坛镶边,修剪成球形或其他整形栽培,点缀山石或制作盆景。木材坚硬细密,是雕刻工艺的上等材料。

木雕:黄杨木雕是一种圆雕艺术,取材于黄杨木,发源于乐清,已有160多年历史。它和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东三雕”。它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黄杨木雕呈乳黄色,时间愈久,其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

THE END
0.杨永中国科学院大学(5) 世界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10, 第 1 作者 科研项目( 1 ) 基于多学科证据探讨樟科油果樟属的系统学问题, 主持, 国家级, 2013-01--2016-12 ( 2 ) 樟科油丹属复合群的系统学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5-01--2018-12 ( 3 ) 樟科琼楠亚族的分类学, 主持, 国家级jvzquC41yy}/z6rqn0ipo8zpkxksury{1hgdwuy{13=55A>
1.南林大团队提出新裸子植物分类系统近日,南京林业大学杨永教授团队在《植物多样性》期刊发表题为《裸子植物系统发生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和一个更新的分类系统》的文章,提出杨氏裸子植物分类系统。 目前,全球拥有裸子植物1201种,约1/4的种类分布在中国。杨永带领团队,经过20余年的探索和积累,综合裸子植物系统发生基因组学和形态学研究提出了这个系统。该系统jvzquC41o0zigyfrgt4dp8sgyuJfvjnnahusyjwfa3>72:::6
2.世界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精)/科学专著《世界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精)/科学专著》,作者:世界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精)/科学专著杨永//王志恒//徐晓婷 著,出版社:上海科技,ISBN:9787547833285。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662;8289>90jznn
3.红松Pinuskoraiensis|iPlant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分类系统: 界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Gymnospermae-裸子植物门(luǒ zǐ zhí wù mén) 纲Pinopsida-松纲(sōng gāng) 目Pinales-松目(sōng mù) 科Pinaceae-松科(sōng kē) 属Pinus-松属(sōng shǔ) 分布地: Heilongjiang,Jilin 分布地(中文): 黑龙江、吉林 审核专家: Yang Yong(杨永)ijvzquC41yy}/kyqcpv4dp8nphq5Qkwzu'46lq{fkgpyjuHy?p(oe?;6776F5
4.全球裸子植物物种编目:现状和问题1杨永;全球裸子植物物种编目:现状和问题[J];生物多样性;2012年06期 2兰台;《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出版[J];中华医史杂志;2010年04期 3陈浩;梁清;李盛;物资编目标准发展探析[J];中国标准化;2023年08期 4陈浩;物资编目发展浅析[J];条码与信息系统;2022年03期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YXFb7234672::0jvs
5.新疆草地群落谱系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摘要: 谱系多样性(PD,Phylogenetic diversity)因包含植物之间的谱系关系和进化历史信息,被广泛用于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中。现有研究表明PD变化受到古气候和现代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但结果并不统一且忽略了土壤养分对PD变化的影响。基于此,以新疆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疆8个区域(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准噶尔jvzquC41yy}/gltnqiodc7hp1uzyd8hj1jznn87242581|yzd462;963;27667mvo
6.完善植物系统分类!南林大教授让你更好地认识裸子植物我国是裸子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全世界约1/4的种类分布在我国,包含银杏、水杉、白豆杉、长苞铁杉等特有孑遗种类,但是关于裸子植物新分类系统的研究,在国内凤毛麟角。今天(6月13日),记者从南林大了解到,该校杨永教授团队在生物学国际主流期刊《植物多样性》发表题为“裸子植物系统发生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和一个更新的分类jvzquC41yy}/q~wlkcthu~3eqo5b1;5442<2586877722=<57:>/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