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地衣,古时一说为“地毯”。白居易的诗句“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红线毯》)中的“地衣”,就是这个意思。而这里所说的地衣,是一种乡间食物,湿漉漉的,常年生长在山脚、路边的地皮上,含着大地的气息,颜色、形状极似单片黑木耳,但它的营养价值却是黑木耳的十几倍。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它是一种藻和菌在固体表面的共生体,有近两万种,五百多属。

关于地衣,向来颇有风雅的说法。地衣的学名叫“石滑塌”,《本草纲目》中称地衣为“地踏菜”。因为贴地而生,乡下人便形象地称之为地衣。还因为春雷过后,地衣沐雨而发, 它没有根,什么也没有,只贴在地上,看着它腻腻湿湿软软的样子,家乡老人们就说这是打雷时雷公擤的鼻涕,干脆叫它“鼻涕菇”。名字不中听,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但打雷与它的出现确有关系,应该是一种巧合,也许一刹那雷电真的在天地间促成了这种菌类的诞生。

地衣,是大地在春天到来的时候送给我们的礼物。春风轻拂,山地一天天滋润、暖和起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惊蛰前后,隆隆雷声带来了绵绵细雨。听着春的召唤,黄黄的山坡上星星点点地镶嵌着一朵朵美丽的“花”——地衣。雨后的阳光照在上面,宛如一幅疏淡的水墨画。

明代王磐编撰的《野菜谱》中,为人们描绘了拾地衣的情景:“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庄前阿婆呼阿翁,相携儿女去匆匆。须臾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东家懒妇睡正浓。”真的是这样,雨停了,天晴了,一大早,母亲总让我带着弟妹到离家不远的山坡去拾地衣。山坡上,随处可见孩童的身影,看来他们比我起得还要早。我们手挽小腰箩,蹲在地上搜寻,简直就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在有流水经过的砂子岗、石头坡上,拨开枯草,伸进指头,小心翼翼地撮出好几片地衣。有干牛粪的地方,地衣更多,常常是蓬蓬松松一大块,可能是这里滋润它们的营养丰富吧。

地衣周身粘着沙砾和枯草,还很容易碎,洗起来可不是一件省心事,气要静,心要细,手要轻。稍不留神,许许多多的皱褶里就夹有细沙,炒起来在锅里沙沙作响,一般要洗三四遍。地衣洗干净后,蓬蓬软软,油黑发亮。

食用地衣,既可凉拌、炒食,又可做羹;口感有木耳之味,却比木耳更嫩,有粉皮之软,却比粉皮更脆。这种润而不滞、滑而不腻的爽适感,赢得了人们的赞誉。黄庭坚的《绿菜赞》将它和紫菜并列,山珍海味,各逞所长。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称赞地衣“俨如青螺状,翠碧可爱,味极甘鲜,滑脆适口,入蔬为宜。”

地衣炒韭菜,地衣炖豆腐,都是家常菜。炒时,先把锅烧红,倒上菜油煮沸,然后放进地衣,撒上葱花、碎辣椒、蒜籽,加上少许猪油,无需加水,过一下火就可食用。吃起来比黑木耳嫩滑,柔筋筋,鲜中透着一丝甜味,想在嗓子眼里多留一会儿都难。

凉拌地衣,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洗净地衣,入沸水中略焯,沥干后拌入适量的精盐、味精、葱花、麻油,脆生生的,还能下酒解荤。

对我们来说,更多时候,地衣是用来怀旧的。眼下的城里人,原本多为农家子弟,对地衣并不陌生,而许多成功人士,当年也一定没少吃过地衣。如今,个个吃腻了大鱼大肉,吃多了生猛海鲜,脑满肠肥之际,想念过去的食物,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暗合了饮食潮流。

THE END
0.地衣中药材别名 地软、地木耳、地耳、地踏菇、鼻涕肉、天仙菜、天仙米、地踏菜、地衣、地皮菜、地捡皮、葛仙米、 出处 《纲目拾遗》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梧州府志》:葛仙米,出勾漏草泽间。采得曝干,仍渍以水,可作羹入馔,味甚鲜。原非谷属,而以象形,故称米尔。2.《纲目拾遗》:葛仙米,生湖、广沿溪山穴中石上jvzquC41fczb0lsfqez/exr1ves0kwkq/5<47;3jvor
1.地衣的味道地衣的别称很多,有地耳、地软、地见皮、地钱和地曲连等。因其是在河滩或山坡草地里生长,又称草耳。地衣还有个不太文雅的俗名,叫“雷公屎”,因其出现在雷雨之后,故而得名。 《本草纲目》称地衣“地踏菰”,《野菜博录》谓之“鼻涕肉”。紧贴住地面生长的地衣胶质丰厚,滑嫩透明,色泽或暗黑或深绿,摸上去滑溜溜jvzquC41o0nfdwjyu0io1qjdgk532:=/295258hqpvkovh;;739157mvo
2.140元/斤!雨后大量出现!很多江西人经常捡来吃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 采食户外野菜仍需谨慎 特别是绿化带内 可能会喷洒农药 所以最好不要随意采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不要采摘不认识的野菜 以防误食 你们那的方言 是怎么叫地衣的呢? 评论区告诉江南君 原标题:《140元/斤!雨后大量出现!很多江西人经常捡来吃》jvzquC41o0zigyfrgt4dp8sgyuJfvjnnahusyjwfa4=16?;48
3.凉拌地衣的做法菜谱东海岸美食-地衣『情人的眼泪』 一种陆生可食性蓝绿藻,俗称地衣,也称雨来菇、雨时菇、草木耳。常被误认为是一种青苔,为一美味富含各种营养元素之高贵食材。地衣平常少见,但在大雨过后经常出现在不受污染的山地草原上。一些经常採集这种食材的原住民或是餐饮业者则取名为『情人的眼泪』,是一道极美味的东海岸原住民jvzquC41o0~jcwljc0ipo8hckr{04=;73;:90qyon
4.是地衣繁衍的乐园,还是孑遗物种的避难所?研究揭示绿藻类肺衣在作为大型叶状地衣的代表之一——与绿藻共生的肺衣类,在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地区高海拔湿冷原始森林中尤为丰富多样,民间俗称“青蛙皮”或“老龙皮”,其食药用历史久远。然而,传统形态分类对绿藻类肺衣进行物种划分一直都十分困难,这类古老生物在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地区的物种组成与系统演化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立松研究员与瑞士联邦jvzq<84yyy4lok3ecu4dp8p{l|532;72:1z32;72:3>`8>534;
5.自然之家此地衣非彼地衣,你知道它的学名吗?“赶尾人”告诉记者,人们俗称的地衣,其学名叫普通念珠藻或普通念珠蓝细菌,又名雷公菌、地皮菜、地木耳。 普通念珠藻喜温暖潮湿的环境,之所以会在池塘边的水泥地上生长,除了水泥地上有潮湿的泥土外,还在于上方有灌木丛遮挡。 记者了解到,地衣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下雨后会吸水膨胀,加快生长。 jvzq<84yyy4z|wjyu0io1y43:6<23;3jvor
6.地衣99健康网文章中含有地衣关键字的资讯列表。jvzquC41yy}/;B3eqo4dp8ycinotv8qkuve84;890jznn
7.农村常见的40种野菜,你吃过几种呢?味道又名地耳、地衣、地皮菌、雷公菌、地软儿、地瓜皮等,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 03 蕨菜 俗称蕨薹,又名如意菜、龙头菜、猫爪子菜;湘西山区生长的野生蕨菜,无污染、无化肥,真正绿色。 04 野葱 多年生宿根草本。鳞茎细长,纺锤形,外被赤色小鳞膜。冬季生叶,夏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7337369:a3:696;>f72812:vyy94ivvq
8.关于地耳和地衣(转自丁兴坤)名师工作室关于地耳和地衣(转自丁兴坤) 安陆人俗称的“地渣皮”学名叫地耳、地皮菜,可以用来做菜吃,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P81提到地衣,还附有图片,地衣本地山区也有,只是很多人没有对上号。地皮菜和地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八年级下册P62页也提到了地衣。教材是在解说“共生”的概念时,举例说明jvzquC41{wt/zpo{0et0u}zfkq5jpmjz0rnqA{Buvwjjq€jejcz0cugwo1|jg€+kf?832@8(uv{ekxnf?5=6
9.凉拌地衣的做法大全精选菜单凉拌地衣 东海岸美食-地衣『情人的眼泪』 一种陆生可食性蓝绿藻,俗称地衣,也称雨来菇、雨时菇、草木耳。常被误认为是一种青苔,为一美味富含各种营养元素之高贵食材。地衣平常少见,但在大雨过后经常出现在不受污染的山地草原上。一些经常採集这种食材的原住民或是餐饮业者则取名为『情人的眼泪』,是一道极美味的东jvzquC41o0~jcwljc0ipo8hckr{0ejnfcp5239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