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紫玉兰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及杂质,阴干。
除了辛夷之外,紫玉兰还有毛桃、侯桃、木兰、木笔、望春、迎春、辛雉、房木等众多别名。在这些别名中,绝大多数的确像李渔所说的那样,平淡无奇,如称其为“迎春”和“望春”,无非就是因为这种花卉在春天来临之际开放;从其花蕾的形态看,无论是“毛桃”还是“木笔”,尽管都还称得上比较形象贴切,却都略显直白。相比之下,倒还是“辛夷”和“辛雉”这两个别名似乎有些冷僻和出人意料。据古籍记载,古人称呼紫玉兰多用辛夷之名,辛雉之名也是因“雉”与“夷”声相近而来。那么,“辛夷”这个看上去有些奇特的名称又是因何而来的呢?
辛夷名字较为古老,源于神农氏的经典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辛夷: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痛,面皯。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一名辛矧,一名侯桃,一名房木。生川谷。”,然而并未说明缘由,明代李时珍认为∶“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辛”为气味辛香,“荑”指含苞未放的花蕾,后多用来形容女子的手;因此名字是由花形和木味组成。也有的认为辛夷都产于华东华南,古时东方部落被称为“夷”,因此叫辛夷,似乎有点牵强,李时珍的解释应该比较正确。
李时珍更爱其本质,取笔样花蕾入丸入散入汤剂,疗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鼻痘后鼻疮。辛夷花辛香温散,质轻气薄。擅长散风寒通鼻窍,为鼻炎必用要药。
辛夷花生苗移栽后5~7年开始有花,嫁接苗2~3年开花。在春季采集未开放的花蕾,采时连花梗摘下加工。采回的花蕾,除去杂质,晒至半干时,收起堆放l~2天使其发汗,然后再晒至全干即成商品。
炮制方法有炒制:取辛夷,除去杂质,取净花蕾,用清炒法,炒至绒毛呈微黑色为度,筛去灰屑。生品绒毛会刺激咽喉产生不适感。蜜制为先将蜜熬至红黄色,加入碎辛夷花,炒至不粘手为度。蜜制后可以减轻辛夷花挥发油对肠胃的刺激。
辛夷始出汉中、魏兴、梁州川谷,今近道处处有之。人家园亭亦多种植。树高丈余,花先叶后,叶苞有茸毛。花开白色者,名玉兰,谓花色如玉花香如兰也。红紫色者名木笔,谓花苞尖长,俨然如笔也。花落乃生叶,叶间随含花茁,经夏历冬,其茁渐大,长半寸而尖锐,茁外有苞,重重有青黄茸毛顺铺,长半分许,如有毛小桃,开时脱苞,花似莲花,大如小盏,作莲兰花香。入药红白皆用,取含苞未开者收之。
辛夷花性味辛、温,入肺、胃经,有散风寒、通鼻窍之功,本品辛香温散,质轻气薄,尤长于走肺经而开郁通窍,为治鼻渊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鼻塞要药。《本草纲目》言“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所以能温中,去面目鼻之病”。
辛夷与众木同植,必高于众木而后已,其性专于向上,故能升达清气。又得春气之最先,故能疏达肝气。又芳香清烈,能驱逐邪风头目之病。药不能尽达此为之引也。
辛夷通窍上走于脑,舍鼻塞之症无他用。辛散之物多用真气有伤,可暂用而不可久服。总之,去病即已,不可因其效甚而纵用之。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凡气虚人忌,头脑痛属血虚火炽者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