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云邵阳客户端记者 蒋玲慧
近日,不少网友反映,走在市区中心路、五一路、宝庆东路等路段,许多枝繁叶茂的老树集体变“秃”了!
发生了什么?带着网友的疑问,记者实地走访,一探究竟。
5月25日8时许,邵阳街头车轮滚滚,行人匆匆。在双清区宝庆东路上的梧桐树只剩下几根主杆,点缀着零星几片绿叶,树皮呈现斑驳状。
“单薄”的梧桐树。徐翎丰 摄
同样走在大祥区中心路上,去年夏天,沿街的梧桐树枝干向四周舒展开来,像一把张开的绿绒大伞,风一吹,轻轻摇曳,阳光中洒下一片“跳动”的清凉。
如今,放眼望去,道路两侧的梧桐树显得格外“单薄”,只剩下粗壮的主干和不足半米的侧枝上长着小簇的绿叶。
茂密成荫的梧桐树被大幅度裁剪枝干,顿时大家沸腾了。
“之前这条路两侧郁郁葱葱的,很多人来打卡拍照,走在这条路上很舒服,现在砍得只剩下树干了,很不美观,也不遮阳了。”家住中心路沿街的游女士说道。
冬季,大祥路两侧的梧桐树形成美丽的风景线。唐明业摄
市民徐先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每年都会来大祥路拍照,今年和好友相约拍照,意外发现树被“砍”了,感到很惋惜。
大祥路上茂密的香樟树和被“砍”枝的梧桐树形成鲜明对比。徐翎丰 摄
不少网友表示惋惜。
也有不少人对市政园林部门的做法,表示支持。
中心路沿街的店主丁女士对这一举措表示支持,“这些树枝砍掉之后,让我的招牌显示度更高了,店面周围的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了,也没有树屑了。”
“这样好多了,每隔几年就要修剪一次。”负责清扫宝庆东路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每年4月梧桐果球集中成熟炸裂,风一吹就有大量飞絮,不仅难清扫,还会造成一些行人皮肤过敏。集中修枝后,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最近大家看到被大幅修剪的树,俗称梧桐树,学名悬铃木。”邵阳市街道绿化所副所长陶忍安说,近年来,该所不断接到市民因树木长势高大树冠宽阔影响居住环境的诉求。
日常巡查中,也发现街道上的悬铃木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树木断枝、倒伏情况,导致市民财产受损、交通堵塞。特别是宝庆东路、五一路、中心路,由于多年未实施修枝整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2月,趁悬铃木处于休眠期,该所对其进行修枝整形。目前,共完成中心路34株、五一路129株、宝庆东路118株、西外街66株悬铃木的回缩修剪,大祥路227株、邵州西路306株悬铃木修枝整形。
这样大幅度地剪枝,是否对树木本身造成伤害呢?
据陶忍安介绍,悬铃木是阳性速生树种,其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耐重剪、抗烟尘、移植成活率高,有“行道树之王”的美称。
中心路两侧梧桐树萌发新叶。徐翎丰摄
然而在自然生长过程中,梧桐树每个腋芽间都会长出侧芽形成侧枝,如果不及时去除,会导致枝条生长杂乱,树冠也会生长不匀称,长此以往,不仅养料会被大量消耗,影响树高、树径,还会影响到道路的林荫效果和景观效果。
除了保障城区车辆和行人安全,修枝整形也是在保障树木的正常生长,此次聘请国内园林专家,进行施工论证及技术指导,结合树木生长特性,制定修剪方案,不仅不会对树木造成损失,还更有利于树木后期生长。
“我们把它进行回缩修剪,让它重新萌发的新枝。它的树枝一年就可以长几米,两到三年就可以恢复如初了”,陶忍安说道。
城市道路建设、绿地面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绿化成了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态资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据统计,邵阳市城区目前主次干道共有150余万平方米绿地游园,12余万株的行道树。
一草一木是城市绿化建设的缩影,更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变迁。这些陪伴着一代又一代邵阳人成长的树木,究竟被给予了怎样的保护?
这株位于大祥区城南街道白田村3组的香樟树,树龄约370年,是目前我市城区体量最大的古树。申兴刚 摄
在大祥区白洲社区白田村,生长着邵阳市区最古老的香樟,其已有370年树龄,需五个成年人环抱才能包裹住它的树腰。清风徐来,香樟叶子沙沙作响,恰似翩翩起舞的蝴蝶,洋溢着樟树特有的清雅和淡香。每到夏天,大家在大树底下乘凉,舒适又惬意。
双清区洋溪桥村的370年树龄的香樟、雪峰大桥西侧路旁古树参天、青龙桥岔路口遮天蔽日的香樟……市区目前共有古树及后备资源415株,主要为香樟、枫香、桂花、罗汉松等树种。它们安静屹立在市区街道、山间、地头、村落,见证着邵阳的发展,同样也被城市温柔以待。
春季实施喷药、夏秋季开展清枝、冬季树干涂白,遇极寒天气进行覆膜保暖措施……针对这些古树名木,邵阳市苗木花卉科学研究所对这些古树名木实行一树一案挂牌保护,每棵都有编号;成立古树名木工作组,每月对建档立卡的所有古树名木进行一次巡查,并按就近归属原则,让每株古树名木的管护工作实现责任到单位、到人。
同时,我市还不定期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通过向市民介绍邵阳市古树名木现状,科普古树名木保护知识,讲解古树名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
但据邵阳市苗木花卉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邵阳市古树名木保护仍然存在立法空白,保护责任人的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此次大量市民及网友关注邵阳市绿化园林部门大幅修枝梧桐树现象,也侧面印证了市民朋友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城市建设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城市正朝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发展。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邵阳园林规划如何权衡市民生活与街道美化?如何让百姓理解工作?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向何处发力”?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有关部门进一步思考,深入开展工作。
对于邵阳市区梧桐树被大幅修枝、古树名木保护等问题,作为市民的你有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