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孙**(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 微生物: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必须借助于光学 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2. 芽抱:某些细菌在发育的一定阶段,可以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称为芽 抱。一个芽抱菌体能生成一个芽抱,反之,一个芽抱经萌发后也只能生成 一个菌体,所以芽抱的生成不是细菌繁殖方式。而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 一种方式。3. 伴抱晶体:少数芽抱杆菌,例如苏云金芽抱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在其形成芽抱的同时,会在芽抱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一一S内毒素,称为伴抱晶体。伴抱晶体对200多种昆虫尤其是鳞翅目的 幼虫有毒杀作用,因而可将这
2、类产伴抱晶体的细菌制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 生物农药细菌杀虫剂。4. 原生质体(protoplast):指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细胞。一般由G+形成。5. 球状体(sphaeroplast):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G-菌,还残留部分细胞壁的 原生质体。6. L-型细菌:指在实验室中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就形成呈“油煎蛋状”微菌落。最先为英国Lister医学研究所发现命名。7. 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内即可细菌聚集起来,形成肉 眼可见的群体。通常称之为菌落。8. 菌苔:用含有样品或
3、菌种在平板或斜面上划线,经过培养,固体培养基上 可出现密集的细菌细胞,这些成一片的细菌群体,称为菌苔。9. 螺旋体: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基本 结构与细菌相似,例如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对抗生 素等药物敏感等。10. 立克次体:为专性活细胞寄生,酶系统不完全,必需由宿主细胞供给 某些辅酶,有致病性,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11. 支原体:无细胞壁,菌落呈典型的荷包蛋样,细胞呈多型态,能够独立生活,是目前已知的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生物。能引起人类的肺炎。12. 衣原体: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4、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即存在 原体和始体两种形态,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是人的砂眼疾病的病原菌13.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为发达又不产生 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14. 酵母菌:一般泛指各种单细胞真菌(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多 数营出芽繁殖(2)能发酵糖类产能(3)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4)常生活 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酵母的应用举例:单细胞蛋白、啤酒发酵、面包、发酵生产维生素等。15. 病毒:一类超显微非细胞生物,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它们只能 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靠其宿主代谢补充,协助来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 等组分,然后再进行装
5、配增殖,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 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活性。16. 烈性噬菌体:导致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不裂解宿主 细胞的噬菌体;17. 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所引起的这种特性叫做溶源性;18. 溶源转变:溶源性细菌产生新的生理形状。19. 病毒的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 另一种病毒复制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这种干扰现象可发生在不 同种的病毒之间,也可发生在同种、同型以及同株病毒之间。干扰现象不 仅在活病毒间发生,灭活病毒也能干扰活病毒。20. 干扰素:病毒感染的机体后,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具有广 谱的抗病毒、影
6、响细胞生长和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 因子。干扰素的活性:干扰素具有广谱、高效的抗病毒作用,而对正常宿 主细胞无作用或作用微弱。还有抑制细胞生长、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21.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 基质。22.发酵: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 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23. 纯培养:在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总是混杂在一起的,要研究 和利用某一微生物,就必须把它同其他微生物分开,得到只含有同一种微 生物的培养。微生物学中,由一个细胞或一种细胞群
7、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 纯培养。25. 灭菌(sterilizati on)有微生物的一种措施;26. 消毒(disi nfectio n)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27. 防腐(an tisepsis)24. 生长曲线: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定时取样测定,以细菌数目对数 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划出的曲线即为生长曲线。生长曲线可分: 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指利用某种方法杀死物体中包括芽抱在内的所: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在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作用下,能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措施28.化疗(chemotherapy):禾U用具有选择毒性的化学物质如磺胺、抗生素等对
8、生物体内部被微生物感染的组织成病受细胞进行治疗,以杀死组织内的病原微生物或病变细胞,但对机体本身无毒害作用的治疗措施。29. 抗生素:抗生素是生物包括微生物、动植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或由其它方法获得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影响其 它生物机能的有机物质。如青霉素、头抱菌素、红霉素、四环素、利福霉素、链霉素等。30. 质粒: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31. 转化 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供体菌的 DNA片段,通过交换把它整合到 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了新的遗传特性的现象。32. 转导:通过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为媒介,把供
9、体细胞的DNA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导。33. 接合:指供体菌和受体菌完整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实现大段的DNA传递现象。34. 微生物的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原理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人工诱导 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引起菌体发生遗传的变异,在用合理的筛选方法从群 体中筛选出少数具有优良性状的菌株。35. 正常菌群:正常人体及动植物体上都存在着许多微生物,生活在健康 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 菌群。36. 菌群失调症:如果生态平衡失调,以至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 细菌的比例关系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
10、称为菌群失调。37.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生:是指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一 种生活方式。因此,这是一种“可分可合,合比分好”的相互关系。例如 纤维素分解菌与好氧性自生固氮菌生活在一起。(2)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协作、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一种相互关系。地衣是微生物间共生的典型例子,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共 生体,这是一种典型的互惠共生关系。(3)拮抗 拮抗关系是指一种微生物 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某种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从而抑制其他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其他微生物的现象。如乳酸杆菌能产生大量 乳酸导致环境的pH下降,从而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青霉菌产生 的青霉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链霉菌产生的制霉菌素抑制酵母菌和霉菌等。(4)寄生: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从中取得营养和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现象。 噬菌体寄生于细菌是常见的寄生现象。此外,细菌与真菌,真菌与真菌之 间也存在着寄生关系。38. 菌株(strain )又称品系。一个菌株是指由一个单细胞繁衍而来的克 隆(clone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