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认证主体:王**(实名认证)

IP属地:浙江

下载本文档

1、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9. 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当DNA 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 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10. 减色效应(hypo chromic effect):DNA 在260nm 处的光密度比在DNA 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 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 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8. 退火(annealing):当将双股链呈分散状态的DNA 溶液缓慢冷却时,它们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新结合而形成双链螺旋结构,这现象称为“退火”7. 核酸的变性、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

2、tion):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 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 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 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 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13. DNA 的熔解温度(Tm 值):引起DNA 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只不过几度,这个温度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m)。14分子杂交cular hybridization):不同的DNA 片段之间,DNA 片段与RNA 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

3、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1 DNA双螺旋(DNA double helix)是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2 核小体是由DNA和组蛋白形成的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2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和其它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机体又必需,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3. 氨基酸的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 值,用符号pI表示。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9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中的局部区域内,多肽链沿一定方向盘绕和折叠的方式。10结构域:指蛋白质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

4、步卷曲折叠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近似球形的组装体。1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蛋白质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卷曲折叠成特定的球状分子结构的构象。1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适当方式聚合所呈现的三维结构。15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18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浓度中性盐(如硫酸氨),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19盐溶: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少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20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蛋白质

5、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遭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但其一级结构不发生改变。21蛋白质的复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分子恢复其原有的天然构象并恢复生物活性的现象。10 同源蛋白质:不同物种中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蛋白质或具有明显序列同源性的蛋白质。3辅基:酶的辅因子或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与酶或蛋白质结合得非常紧密,用透析法不能除去。4单体酶: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称为单体酶,它们不能解离为更小的单位。分子量为13,00035,000。5寡聚酶:有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称为寡聚酶。寡聚酶中的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亚基间以非共价键结合,容易为酸碱,高浓

6、度的盐或其它的变性剂分离。寡聚酶的分子量从35 000 到几百万。6多酶体系:由几个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称为多酶体系。多酶复合体有利于细胞中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同时便于机体对酶的调控。多酶复合体的分子量都在几百万以上。1米氏常数(Km 值):用m 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m 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 或mM)。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14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10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

7、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11 酶活力(enzyme activity)也称为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7激活剂: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激活剂,其中大部分是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8抑制剂:能使酶的必需基团或酶活性部位中的基团的化学性质改变而降低酶的催化活性甚至使酶的催化活性完全丧失的物质。12 当某些化合物与酶分子中的别构部位可逆地结合后,酶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使酶活性部位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受到影响,从而调节酶促反应速度及代谢过程,这种效应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称为别构酶。14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zy

8、mogen),使酶原转变为有活性酶的作用称为酶原激活15生物反应中,酶和底物结合时,底物的结构和酶的活动中心的结构十分吻合,就好像一把钥匙配一把锁一样。酶的这种互补形状,使酶只能与对应的化合物契合,从而排斥了那些形状、大小不适合的化合物,这就是“锁钥学说”,是“诱导契合”学说的前身。 16不可逆抑制剂,是以比较牢固的共价键与酶蛋白中的基团结合的一种化学制剂,由于酶存在可逆抑制作用和不可逆抑制作用。因此不可逆抑制剂通常可以使酶失去活性,17可逆性抑制是指对主反应的抑制是可逆的.,6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1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

9、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2 回补反应(anaplerotic reaction):酶催化的,补充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供给的反应,例如由丙酮酸羧化酶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3 激酶(kinase)是一类从高能供体分子(如ATP)转移磷酸基团到特定靶分子(底物)的酶;这一过程谓之磷酸化。1 生物氧化: 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

10、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CO2 和H2O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 转变成ATP。2 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3 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

11、P 磷酸化生成ATP 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 的主要方式。6能荷:能荷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的一种数量上的衡量,能荷大小可以说明生物体中ATP-ADP-AMP 系统的能量状态。能荷=ATP+12 ADPATP+ADP+AMP5 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如在糖酵解(EMP)的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后产生的1,3-二

12、磷酸甘油酸,在磷酸甘油激酶催化下形成ATP 的反应,以及在2-磷酸甘油酸脱水后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催化形成ATP 的反应均属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另外,在三羧酸环(TCA)中,也有一步反应属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如-酮戊二酸经氧化脱羧后生成高能化合物琥珀酰CoA,其高能硫酯键在琥珀酰CoA 合成酶的催化下转移给GDP 生成GTP。然后在核苷二磷酸激酶作用下,GTP 又将末端的高能磷酸根转给ADP 生成ATP。4、磷氧比: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 磷酸化生成ATP。经此过程消耗一个原子的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也是生成ATP

13、 的分子数)称为磷氧比值(PO)。如NADH 的磷氧比值是3,FADH2 的磷氧比值是2。5 解偶联剂是指一类能抑制偶联磷酸化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使呼吸链中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能量不能用于ADP的磷酸化,而只能以热的形式散发,亦即解除了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作用,因此解偶联剂又可称为拆偶联剂。6 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20.92kJ/mol以上的磷酸化合物。7 凡是能够阻断电子传递链中某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称为电子传递抑制剂。1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2.-氧化:-氧化作用是

14、以具有3-18碳原子的游离脂肪酸作为底物,有分子氧间接参与,经脂肪酸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由碳原子开始氧化,氧化产物是D-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3. 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断裂,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 和比原来少2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4. 脂肪酸-氧化:-氧化是C5、C6、C10、C12脂肪酸在远离羧基的烷基末端碳原子被氧化成羟基,再进一步氧化而成为羧基,生成,-二羧酸的过程。酮(tng)体(ketone body):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4生物固氮

15、:利用微生物中固氮酶的作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大气中的氮还原为氨的过程(N2 + 3H2 2 NH3)6氨的同化:由生物固氮和硝酸还原作用产生的氨,进入生物体后被转变为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过程。9生糖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丙酮酸、-酮戊二酸乙、琥珀酰辅酶A、延胡索酸和草酰乙酸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10生酮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乙酰辅酶A 和乙酰乙酰辅酶A 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14一碳单位:仅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CH)、甲酰基(O=CH-)、亚氨甲基(HN=CH-)等,一碳单位可来源于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一碳单位的载体

16、主要是四氢叶酸,功能是参与生物分子的修饰。转氨基作用与谷氨酸脱氢作用的结合被称作转氨脱氢作用,又称联合脱氨基作用。1半保留复制: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3逆转录:Temin 和Baltimore 各自发现在RNA 肿瘤病毒中含有RNA 指导的DNA 聚合酶,才证明发生逆向转录,即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4冈崎片段:一组短的DNA 片段,是在DNA 复制的起始阶段产生的,随后又被连接酶连接形成较长的片段。在大肠杆菌生长期间,将细胞短时间地暴露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中,就可证明冈崎片段的存在。冈崎片段的发现为DNA 复制的科恩伯

17、格机理提供了依据。6领头链:DNA 的双股链是反向平行的,一条链是5/3/方向,另一条是3/5/方向,上述的起点处合成的领头链,沿着亲代DNA 单链的3/5/方向(亦即新合成的DNA沿5/3/方向)不断延长。所以领头链是连续的。7随后链:已知的DNA 聚合酶不能催化DNA 链朝3/5/方向延长,在两条亲代链起点的3/ 端一侧的DNA 链复制是不连续的,而分为多个片段,每段是朝5/3/方向进行,所以随后链是不连续的。8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这个过程是通过名为半保留复制的机

18、制来得以顺利完成的。9 基因转录是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10 复制子(replicon):是DNA复制是从一个DNA复制起点开始,最终由这个起点起始的复制叉完成的片段。DNA 中发生复制的独立单位称为复制子。11 半不连续复制是指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的最主要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另外,它还是半不连续复制(Semi-ondisctinuousreplication)。半不连续模型是DNA复制的基本过程。转换:嘌呤和嘌呤之间的替换,或嘧啶和嘧啶之间的替换。

19、颠换: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替换。12 启动子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13 终止子(terminator T)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在一个操纵元中至少在构基因群最后一个基因的后面有一个终止子。14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15 Klenow片段,又名DNA聚合酶

21、终止密码子。2同义密码子(synonym codon):为同一种氨基酸编码的几个密码子之一,例如密码子UUU 和UUC 二者都为苯丙氨酸编码。11多核糖体(polysome):在信使核糖核酸链上附着两个或更多的核糖体。15 遗传密码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核苷酸顺序 ,12 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编码的现象叫做密码子的简并性。其中的密码就叫做简并密码子。13 氨基酸活化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各种氨基酸在参入肽链之前必须先经活化,然后再由其特异的tRNA携带至核糖体上,才能以mRNA为模板缩合成肽链。氨基酸活化后与相应的tRNA结合的反应,均是由特异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amino

22、 acyl-tRNA synthetase,简写为aaRS)催化完成的。14 信号肽 是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向分泌通路转移的短(长度5-30个氨基酸)肽链。15 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mRNA中用于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序列。SD序列在细菌mRNA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碱基序列,能与细菌16SrRNA3端识别,帮助从起始AUG处开始翻译。2. 标兵酶:在多酶促系列反应中,受控制的部位通常是系列反应开头的酶,这个酶一般是变构酶,也称标兵酶。3. 操纵子: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包括启动子(P)、操纵基因(O)和在功能上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4. 衰减子:位于结构基因上游前导区调节基因表达的功能单位,前导区转录的前导RNA通过构象变化终止或减弱转录。11. 反馈抑制:在代谢反应中,反应产物对反应过程中起作用的酶产生的抑制作用。13. 前馈激活:在反应序列中,前身物质对后面的酶起激活作用,使反应向前进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遗传学名词解释遗传学---名词解释1、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统称为常染色体 3、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构成一个细胞周期 4、二价体:减数分裂偶线期,每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 5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g46@>599;/j}rn
1.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指与性别决定直接有关的染色体,与之相对应的,与性别决定无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用A表示。? 2、XY型性决定:凡雄性是两个异型性染色体,雌性是两个同型性染色体的性决定称XY型性决定。??? 3、ZW型性决定:凡雌性具有两个异型性染色体,而雄性具有两个同型性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351682B4241>99:945a8::@59:48/uqyon
2.遗传学名词解释朱军《遗传学名词解释朱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7、共显性(co-dominance):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如人类的ABO血型和MN血型。 38、显性转换(reversal of dominance):显性性状在不同条件下发生转换的现象叫做显性转换。 jvzquC41o0ui3950eqs0cqxtuv5b1;5392:04?;876e40qyon
3.(完整版)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名词解释: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群体。 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稳定性,Stability ),同时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一致性,Uniformity),并在这些性状上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有所jvzquC41yy}/5?5fqey/pny1fqi0d:76829677mvon
4.2018年自考《营养学》章节复习题:第8章备考指导自考一、名词解释 1、食品营养价值 A: 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2、乳糖不耐受 : 乳糖不耐受症,又称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是指人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的状态。它是多发在亚洲地区的一种先天的遗传性疾病。由于患者的肠道中不能分泌分解乳糖的酶,而使乳糖消化、吸收,为人体jvzquC41o0€jmjt0gqr/ew4c1964:A3jvor
5.药学相关专业名词解释药学相关专业名词解释第一部分生物名词 白喉杆菌: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是引起小儿白喉的病原菌,属于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棒状杆菌种类较多,包括白喉杆菌和类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为非致病菌,常见的有假白喉杆菌,结膜干燥杆菌、溃疡杆菌和痤疮杆菌等。斑丘疹:斑丘疹(maculopapule)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jvzquC41yy}/5?5fqey/pny1fqi0;o74:7?867mvon
6.物理药剂学知识点总结名词解释:构型多晶型11、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原料药(性状、溶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根据品种性质所选择的考察项目)片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溶出度、释放度)胶囊剂(片剂+水分、软胶囊需检查内容物有无沉淀)注射剂(性状,含量、PH值、可见异物、有关物质、应考察无菌) jvzquC41dnuh0lxfp0tfv8pkpi74lth1ctzjeuj1fgzbkux13673;;875
7.染整工艺原理复习题(补充版)一、名词解释 浴比:浸染时染液质量与被染物质量之比。由于染色介质一般为水,则习惯上将染液体积(L)与被染物质量(kg)之比称为浴比。 轧液率:浸轧后织物上的带液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 泳移:指织物在浸轧染液以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移动而向受热面迁移的现象。 上染:指染料舍染液(或其他介质)而向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g83;6467920qyon
8.口腔中性区是什么颜色,中性石蕊试纸是什么颜色5、 中性区名词解释 中性(1)通常人们把洁白的牙齿视为健康的牙齿,视为美丽的象征。很多人会故意漂白牙齿或者去口腔诊所和医院要求医生给牙齿涂上一层“白膜”。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美丽的牙齿并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是白色的,而是淡黄色的。为什么?因为牙齿表面覆盖着一层珐琅质,呈透明或半透明状,其深层为jvzq<84yyy4ec‚f{k0ipo8okcq€igwl1l|pz1:8833;/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