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树脂方案ppt

认证主体:吉**(实名认证)

IP属地:贵州

下载本文档

第一章离子交换树脂第一章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一般聚合物所没有的新功能——离子交换功能,本质上属于反应性聚合物。离子交换树脂是最早出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一世纪30年代。1935年英国的Adams和Holmes发表了关于酚醛树脂和苯胺甲醛树脂的离子交换性能的工作报告,开创了离子交换树脂领域,同时也开创了功能高分子领域。1.1概述1.1.1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简史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高分子化

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使水不经过蒸馏而脱盐,既简便又节约能源。因此根据Adams和Holmes的发明,带有磺酸基和氨基的酚醛树脂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在水的脱盐中得到了应用。

1944年D’Alelio合成了具有优良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及交联聚丙烯酸树脂,奠定了现代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

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使水不经过蒸馏而脱盐,既简

此后,Dow化学公司的Bauman等人开发了苯乙烯系磺酸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并实现了工业化;Rohm&Hass公司的Kunin等人则进一步研制了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除应用于水的脱盐精制外,还用于药物提取纯化、稀土元素的分离纯化、蔗糖及葡萄糖溶液的脱盐脱色等。此后,Dow化学公司的Bauman等人开

离子交换树脂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重大成果是大孔型树脂的开发。20世纪50年代末,国内外包括我国的南开大学化学系在内的诸多单位几乎同时合成出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与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机械强度高、交换速度快和抗有机污染的优点,因此很快得到广泛的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重大成果是大孔60年代后期,离子交换树脂除了在品种和性能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为突出的是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水的脱盐、软化外,在分离、纯化、脱色、催化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以外的应用由80年代以前占离子交换树脂总用量的不足10%增加到目前的30%左右。60年代后期,离子交换树脂除了在品种和性能等

从离子交换树脂出发,还引申发展了一些很重要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如离子交换纤维、吸附树脂、螯合树脂、聚合物固载催化剂、高分子试剂、固定化酶等。这一最传统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正以崭新的姿态在21世纪发挥重要的作用。

离子交换纤维是在离子交换树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材料。其基本特点与离子交换树脂相同,但外观为纤维状,并还可以不同的织物形式出现,如中空纤维、纱线、布、无纺布、毡、纸等。从离子交换树脂出发,还引申发展了一些很重要1.2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可离子化基团的三维网状高分子材料,其外形一般为颗粒状,不溶于水和一般的酸、碱,也不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和烃类溶剂。常见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为0.3~1.2mm。一些特殊用途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可能大于或小于这一范围。

1.2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图1—1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示意图

图1—1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示意图

从图中可见,树脂由三部分组成:三维空间结构的网络骨架;骨架上连接的可离子化的功能基团;功能基团上吸附的可交换的离子。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基团是—SO3-H+,它可解离出H+,而H+可与周围的外来离子互相交换。功能基团是固定在网络骨架上的,不能自由移动。由它解离出的离子却能自由移动,并与周围的其他离子互相交换。这种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称为可交换离子。从图中可见,树脂由三部分组成:三维空间结构

通过改变浓度差、利用亲和力差别等,使可交换离子与其他同类型离子进行反复的交换,达到浓缩、分离、提纯、净化等目的。通常,将能解离出阳离子、并能与外来阳离子进行交换的树脂称作阳离子交换树脂;而将能解离出阴离子、并能与外来阴离子进行交换的树脂称作阴离子交换树脂。从无机化学的角度看,可以认为阳离子交换树脂相当于高分子多元酸,阴离子交换树脂相当于高分子多元碱。应当指出,离子交换树脂除了离子交换功能外,还具有吸附等其他功能,这与无机酸碱是截然不同的。通过改变浓度差、利用亲和力差别等,使可交换1.3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1)按交换基团的性质分类按交换基团性质的不同,可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大类。1.3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阳离子交换树脂可进一步分为强酸型、中酸型和弱酸型三种。如R—SO3H为强酸型,R—PO(OH)2为中酸型,R—COOH为弱酸型。习惯上,一般将中酸型和弱酸型统称为弱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又可分为强碱型和弱碱型两种。如R3—NCl为强碱型,R—NH2、R—NR’H和,R—NR”2为弱碱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进一步分为强酸型、中酸型和(2)按树脂的物理结构分类按其物理结构的不同,可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凝胶型、大孔型和载体型三类。图1—2是这些树脂结构的示意图。图1—2不同物理结构离子交换树脂的模型(2)按树脂的物理结构分类图1—2不同物理结构离子交换树1)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凡外观透明、具有均相高分子凝胶结构的离子交换树脂统称为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这类树脂表面光滑,球粒内部没有大的毛细孔。在水中会溶胀成凝胶状,并呈现大分子链的间隙孔。大分子链之间的间隙约为2~4nm。一般无机小分子的半径在1nm以下,因此可自由地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内大分子链的间隙。在无水状态下,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分子链紧缩,体积缩小,无机小分子无法通过。所以,这类离子交换树脂在干燥条件下或油类中将丧失离子交换功能。1)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2)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针对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缺点,研制了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外观不透明,表面粗糙,为非均相凝胶结构。即使在干燥状态,内部也存在不同尺寸的毛细孔,因此可在非水体系中起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孔径一般为几纳米至几百纳米,比表面积可达每克树脂几百平方米,因此其吸附功能十分显著。2)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3)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

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特殊用途树脂,主要用作液相色谱的固定相。一般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包覆在硅胶或玻璃珠等表面上制成。它可经受液相色谱中流动介质的高压,又具有离子交换功能。此外,为了特殊的需要,已研制成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如螯合树脂、氧化还原树脂、两性树脂等。3)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1.4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我国前石油化学工业部于1977年7月l日正式颁布了离子交换树脂的部颁标准HG2-884-886-76《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这套标准中规定,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由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团)名称和基本名称排列组成。1.4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名称为离子交换树脂。凡分类中属酸性的,在基本名称前加“阳”字;凡分类中属碱性的,在基本名称前加“阴”字。此外,为了区别离子交换树脂产品中同一类中的不同品种,在全名前必须加型号。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名称为离子交换树脂。凡分

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分类;第二位数字代表骨架结构;第三位数字为顺序号,用于区别离子交换树脂树脂中基团、交联剂、致孔剂等的不同,由各生产厂自行掌握和制定。对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往往在型号后面用“×”和一个阿拉伯数字相连,以表示树脂的交联度(质量百分数),而对大孔型树脂,则在型号前冠以字母“D”。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各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具体编号为:

001—099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100—199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200—299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300—399

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400—499

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

500—599

两性型离子交换树脂

600—699

氧化还原型离子交换树脂各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具体编号为:表1—3离子交换树脂骨架分类编号编号骨架分类0聚苯乙烯系1聚丙烯酸系2酚醛树脂系3环氧树脂系4聚乙烯吡啶系5脲醛树脂系6聚氯乙稀系表1—3离子交换树脂骨架分类编号编号骨架分类0聚苯乙

例如,D113树脂是水处理应用中用量很大的一种树脂。从命名规定可知,这是—种大孔型弱酸型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而001×10树脂则是指交联度为10%的强酸型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我国有些生产厂在部颁标准制定前已开始生产离子交换树脂,它们自己有一套编号,已经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因此,至今尚未改名。例如上海树脂厂的735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001树脂;724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110树脂;717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201树脂等等。例如,D113树脂是水处理应用中用量很大的一1.5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1.5.1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合成一种三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和连接上离子交换基团。具体方法,可先合成网状结构大分子,然后使之溶胀,通过化学反应将交换基团连接到大分子上。也可先将交换基团连接到单体上,或直接采用带有交换基团的单体聚合成网状结构大分子的方法。1.5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

(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绝大多数为聚苯乙烯系骨架,通常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树脂,然后磺化接上交换基团。由悬浮聚合法获得的球状共聚物称为“白球”。将白球洗净干燥后,即可进行连接交换基团的磺化反应。(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将干燥的白球用二氯乙烷或四氯乙烷、甲苯等有机溶剂溶胀,然后用浓硫酸或氯磺酸等磺化。通常称磺化后的球状共聚物为“黄球”。将干燥的白球用二氯乙烷或四氯乙烷、甲苯等有

含有-SO3H交换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称为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其中H+为可自由活动的离子。由于它们的贮存稳定性不好,且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常将它们与NaOH反应而转化为Na型离子交换树脂。Na型树脂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含有-SO3H交换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称为H型阳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实例:

将1gBPO溶于80g苯乙烯与20g二乙烯基苯(纯度50%)的混合单体中。搅拌下加入含有5g明胶的500mL去离子水中,分散至所预计的粒度。从70℃逐步升温至95℃,反应8~10h,得球状共聚物。过滤、水洗后于100~120℃下烘干。即成“白球”。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实例:

将100g干燥球状共聚物置于二氯乙烷中溶胀。加入500g浓硫酸(98%),于95~100℃下加热磺化5~10h。反应结束后,蒸去溶剂,过剩的硫酸用水慢慢洗去。然后用氢氧化钠处理,使之转换成Na型树脂,即得成品。这种树脂的交换容量约为5mmol/g。将100g干燥球状共聚物置于二氯乙烷中溶胀

(2)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大多为聚丙烯酸系骨架,因此可用带有功能基的单体直接聚合而成。其中,-COOH即为交换基团。(2)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其中,-CO

丙烯酸的水溶性较大,聚合不易进行,故常采用其酯类单体进行聚合后再进行水解的方法来制备。丙烯酸的水溶性较大,聚合不易进行,故常采用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实例:将1gBPO溶于90g丙烯酸甲酯和10g二乙烯基苯的混合物中。搅拌下加入含有0.05%~0.1%聚乙烯醇的500mL去离子水中,分散成所需的粒度。于60℃下保温反应5~10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水洗,于100℃下干燥。将经干燥的树脂置于2L浓度为lmol/L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约10h,然后冷却过滤,用水和稀盐酸洗涤,再用水洗涤数次,最后在100℃下干燥,即得成品。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实例:

(3)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主要以季胺基作为离子交换基团,以聚苯乙烯作骨架。制备方法是:将聚苯乙烯系白球进行氯甲基化,然后利用苯环对位上的氯甲基的活泼氯,定量地与各种胺进行胺基化反应。苯环可在路易氏酸如ZnCl2,AlCl3,SnCl4等催化下,与氯甲醚氯甲基化。(3)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所得的中间产品通常称为“氯球”。用氯球可十分容易地进行胺基化反应。所得的中间产品通常称为“氯球”。用氯球可十分第1章-离子交换树脂方案

Ⅰ型与Ⅱ型季胺类强碱树脂的性质略有不同。Ⅰ型的碱性很强,对OH-离子的亲合力小。当用NaOH再生时,效率很低,但其耐氧化性和热稳定性较好。

Ⅱ型引入了带羟基的烷基,利用羟基吸电子的特性,降低了胺基的碱性,再生效率提高。但其耐氧化性和热稳定性相对较差。由于氯甲基化毒性很大,故树脂的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保护是一重大问题。Ⅰ型与Ⅱ型季胺类强碱树脂的性质略有不同。Ⅰ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实例:将1gBPO溶于85g苯乙烯与15g二乙烯基苯的混合单体中,在搅拌下加入含有0.05%~0.1%聚乙烯醇的500mL去离子水中,分散成所需的粒度。在80℃下搅拌反应5~10h,得球粒聚合物。过滤洗涤后,于100~125℃下干燥。将所得聚合物在100g二氯乙烷中加热溶胀,冷却后加入200g氯甲醚,50g无水ZnCl2,50~55℃下加热5h。冷却后投入水中,分解过剩的氯甲醚,然后过滤、水洗,并于100℃下干燥。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实例:

取上述氯甲基化树脂100g,加入500mL20%二甲基乙醇胺水溶液中,在60℃下胺化4h。冷却后,过滤水洗数次,用稀盐酸洗涤一次,再用水洗涤数次,干燥后即得Ⅱ型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若以三甲胺水溶液代替二甲基乙醇胺水溶液进行胺化,则可得Ⅰ型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取上述氯甲基化树脂100g,加入500m

(4)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用氯球与伯胺、仲胺或叔胺类化合物进行胺化反应,可得弱碱离子交换树脂。但由于制备氯球过程的毒性较大,现在生产中已较少采用这种方法。

利用羧酸类基团与胺类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可制得含酰胺基团的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例如将交联的聚丙烯酸甲酯在二乙烯基苯或苯乙酮中溶胀,然后在130~150℃下与多乙烯多胺反应,形成多胺树脂。再用甲醛或甲酸进行甲基化反应,可获得性能良好的叔胺树脂。(4)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第1章-离子交换树脂方案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实例:

将1gBPO溶于88g丙烯酸乙酯和12g二乙烯基苯(纯度55%)的混合单体中,在搅拌下加入含有0.1%聚乙烯醇的240g去离子水中,分散成所需的粒度。加热至75~80℃,搅拌聚合4h,产物用水洗涤后,在110℃下干燥16h。将上述l00g球状树脂与300g二乙撑三胺混合,在157~182℃下反应5h。冷却后用水充分洗涤、过滤、干燥,得到交换容量为6.4mmol/g的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实例:1.5.2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特点是在树脂内部存在大量的毛细孔。无论树脂处于干态或湿态、收缩或溶胀时,这种毛细孔都不会消失。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分子间隙为2~4nm,而大孔型树脂中的毛细孔直径可达几nm至几千nm。分子间隙为2nm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比表面积约为lm2/g,而20nm孔径的大孔型树脂的比表面积高达几千m2/g。若在大孔骨架上连接上交换功能基团,就成为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1.5.2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除了有在干态和非水系统中不能使用的缺点外,还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即使用中会产生“中毒”现象。所谓的中毒是指其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失去离子交换功能现象。研究表明,这是由于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特性造成的。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除了有在干态和非水系统中

在共聚过程中,二乙烯基苯的自聚速率大于与苯乙烯共聚,因此在聚合初期,进入共聚物的二乙烯基苯单元比例较高,而聚合后期,二乙烯基苯单体已基本消耗完,反应主要为苯乙烯的自聚。结果,球状树脂内部的交联密度不同,外疏内密。在离子交换树脂使用中,体积较大的离子扩散进入树脂内部。而在再生时,由于外疏内密的结构,较大离子会卡在分子间隙中,不易与可移动离子发生交换,最终失去交换功能,造成树脂“中毒”现象。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不存在外疏内密的结构,从而克服了中毒现象。在共聚过程中,二乙烯基苯的自聚速率大于与苯

大孔型树脂的制备方法与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基本相同。重要的大孔型树脂仍以苯乙烯类为主。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制备中有两个最大的不同之处:一是二乙烯基苯含量大大增加,一般达85%以上;二是在制备中加入致孔剂。

致孔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聚合物的良溶剂,又称溶胀剂;另一类为聚合物的不良溶剂,即单体的溶剂,聚合物的沉淀剂。

大孔型树脂的制备方法与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基

良溶剂如甲苯,共聚物的链节在甲苯中伸展。随交联程度提高,共聚物逐渐固化,聚合物和良溶剂开始出现相分离。聚合完成后,抽提去除溶剂,则在聚合物骨架上留下多孔结构。不良溶剂如脂肪醇,它们是单体的溶剂,聚合物的沉淀剂。共聚物分子随聚合的进行逐渐卷缩,形成细小的分子圆球,圆球之间通过分子链相互缠结。因此,这种大孔型树脂仿佛是由一簇葡萄状小球组成。一般来说,由不良溶剂致孔的大孔型树脂比良溶剂致孔的大孔型树脂有较大的孔径和较小的比表面积。良溶剂如甲苯,共聚物的链节在甲苯中伸展。随

通过对两种致孔剂的选择和配合,可以获得各种规格的大孔型树脂。例如。将100%己烷作致孔剂,产物的比表面积为90m2/g,孔径为43nm。而改为15%甲苯和85%己烷混合物作致孔剂,孔径降至13.5nm,而产物的比表面积提高到171m2/g。如果在上述树脂中连接上各种交换基团,就得到各种规格的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对两种致孔剂的选择和配合,可以获得各种1.6其它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1.6.1氧化还原树脂氧化还原树脂也称电子交换树脂,指带有能与周围活性物质进行电子交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类树脂。在交换过程中,树脂失去电子,由原来的还原形式转变为氧化形式,而周围的物质被还原。典型例子如下:

1.6其它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第1章-离子交换树脂方案

氧化还原树脂的制备方法与其他离子交换树脂类似,可以将带有氧化还原基团的单体通过连锁聚合或逐步聚合制得,也可将一些单体先制成高分子骨架,然后通过高分子的基团反应,引入氧化还原基团来制取。当然也可通过天然高分子改性获得。重要的氧化还原树脂包括氢醌类、巯基类、吡啶类、二茂铁类、吩噻嗪类等多种类型。氧化还原树脂的制备方法与其他离子交换树脂类

(1)氢醌类

氢醌、萘醌、葸醌等都可通过与醛类化合物进行聚合而得到氧化还原树脂,也可通过本身带酚基的乙烯基化合物聚合得到氧化还原树脂。(1)氢醌类第1章-离子交换树脂方案

(2)巯基类巯基类氧化还原树脂一般是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为骨架,通过化学反应引入巯基得到的。(2)巯基类

(4)二茂铁类

二茂铁类化合物是良好的氧化还原剂。在乙烯基单体中引入二茂铁,再通过自由基聚合,即可得到氧化还原树脂。(4)二茂铁类1.6.2两性树脂将阴、阳两种离子交换树脂配合,可以除去溶液中的阴、阳离子,达到去盐的目的。但在再生时,也需要将两种树脂分别用酸、碱处理,手续较繁琐。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研制了将阴、阳交换基团连接在同一树脂骨架上的两性树脂。1.6.2两性树脂

两性树脂中的两种功能基团是以共价键连接在树脂骨架上的,互相靠得较近,呈中和状态。但遇到溶液中的离子时,却能起交换作用。树脂使用后,只需大量的水淋洗即可再生,恢复到树脂原来的形式。两性树脂不仅可用于分离溶液中的盐类和有机物,还可作为缓冲剂,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两性树脂中的两种功能基团是以共价键连接在树

现在,人们还开发了一种所谓“蛇笼树脂”。在这类树脂中,分别含有两种聚合物,一种带有阳离子交换基团,一种带有阴离子交换基团。其中一种聚合物是交联的,而另一种是线型的,恰似蛇被关在笼网中,不能漏出,故形象地称为“蛇笼树脂”。在蛇笼树脂中,可以是交联的阴离子树脂为笼,线型的阳离子树脂为蛇,也可以是交联的阳离子树脂为笼,线型的阴离子树脂为蛇。蛇笼树脂的特性与两性树脂类似,也可通过水洗而再生。现在,人们还开发了一种所谓“蛇笼树脂”。在这

两性树脂通常是通过将分别带有阴、阳离子交换基团的两种单体共聚而制得的,而蛇笼树脂则是先将一种单体进行体型聚合,然后将此体型聚合物在某种溶剂中溶胀,再将另一种单体在此溶胀聚合物中进行聚合制得的,相当于一种半互穿网络体系。两性树脂通常是通过将分别带有阴、阳离子交换1.6.3热再生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的最大不足是需要用酸碱再生。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已经发明了两性树脂。但普通的两性树脂再生时需用大量的水淋洗,仍觉不够方便。为此,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明了能用热水简单再生的热再生树脂。1.6.3热再生树脂

热再生树脂实际上也是一种两性树脂,在同一树脂骨架中带有弱酸性和弱碱性离子交换基团。这种树脂在室温下能够吸附NaCl等盐类,而在70~80℃下可以把盐重新脱附下来,从而达到脱盐和再生的目的。热再生树脂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室温下,树脂与盐溶液接触,反应向右进行,羧酸基中的H+转移到弱碱性的胺基上,形成铵盐。羧酸根离子起了阳离子交换基团的作用,弱碱性基团则与水中的Cl-及羧酸基转移来的H+构成盐。热再生树脂实际上也是一种两性树脂,在同一树

这种由弱酸和弱碱构成的盐的平衡对热十分敏感。当加热到80℃左右时,水的解离大约比在25℃时高30倍。大量生成的H+和OH-离子抑制了树脂原来的解离,使树脂中交换基团构成的盐的水解,从而平衡向左移动,好像外加了酸或碱一样,达到了再生的目的。

热再生树脂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但对树脂及有关操作要求却是很严格的。树脂的骨架结构、交换基团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离子的亲和力、体系的pH值以及使用温度等,都是成败的关键。因此,目前制备的热再生树脂交换容量较小,仅0.1~0.3mmol/g,有待于进—步研究改善。热再生树脂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但对树脂及有1.6.4螯合树脂为适应各行各业的特殊需要,发展了各种具有特殊功能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螯合树脂就是对分离重金属、贵金属应运而生的树脂。在分析化学中,常利用络合物既有离子键又有配价键的特点,来鉴定特定的金属离子。将这些络合物以基团的形式连接到高分子链上,就得到螯合树脂。1.6.4螯合树脂

从结构上分类,螯合树脂可分为侧链型和主链型两类。从原料来分类,则可分为天然的(如纤维素、海藻酸盐、甲壳素、蚕丝、羊毛、蛋白质等)和人工合成的两类。螯合树脂分离金属离子的原理如下式所示。从结构上分类,螯合树脂可分为侧链型和主链型

式中,ch为功能基团,对某些金属离子有特定的络合能力,因此能将这些金属离子与其他金属离子分离开来。式中,ch为功能基团,对某些金属离子有特定的

螯合树脂由于具有特殊的选择分离功能,很有发展前途。已研究成功的有30多种类型的产品,但目前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的产品并不多。下面介绍一些最常用的品种。

(1)胺基羧酸类(EDTA类)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分析化学中最常用的分析试剂。它能在不同条件下与不同的金属离子络合,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仿照其结构合成出来的螯合树脂也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例如,下面两种结构的树脂就是应用十分成功的螯合树脂。螯合树脂由于具有特殊的选择分离功能,很有发EDTA类螯合树脂可通过许多途径制得。图2—3是它们的主要制备方法。EDTA类螯合树脂可通过许多途径制得。图2—图1—3EDTA类螯合树脂的制备路线图1—3EDTA类螯合树脂的制备路线

这类螫合树脂在pH=5时,对Cu2+的最高吸附容量为0.62mmol/g,可用HClO4溶液解吸。在pH=1.3时,对Hg2+的最高吸附容量为1.48mmol/g。可见对特种贵金属有很好的选择分离性。这类螫合树脂在pH=5时,对Cu2+的最

(2)肟类肟类化合物能与金属镍(Ni)形成络合物。在树脂骨架中引入二肟基团形成肟类螫合树脂,对Ni等金属有特殊的吸附性。肟类螫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2)肟类

肟基近旁带有酮基、胺基、羟基时,可提高肟基的络合能力.因此,肟类螫合树脂常以酮肟、酚肟、胺肟等形式出现,吸附性能优于单纯的肟类树脂。酮肟:肟基近旁带有酮基、胺基、羟基时,可提高肟基

酚肟:

胺肟:酚肟:

肟类螯合树脂与Ni的络合反应如下式所示:肟类螯合树脂与Ni的络合反应如下式所示:

(3)8-羟基喹啉类

8-羟基喹啉是有机合成和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将其引入高分子骨架中,就形成具有特殊络合能力的8—羟基喹啉螫合树脂。

8—羟基喹啉螫合树脂能选择吸附多种贵金属离子,如对Cr2+,Ni2+,Zn2+等离子的吸附容量可高达2.39~2.99mmol/g。(3)8-羟基喹啉类

(4)聚乙烯基吡啶类高分子骨架中带有吡啶基团时,对Cu2+,Ni2+,Zn2+等金属离子有特殊的络合功能。若在氮原子附近带有羧基时,其作用更为明显。这类整合树脂的结构有以下几种类型:(4)聚乙烯基吡啶类第1章-离子交换树脂方案1.7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离子交换树脂最主要的功能是离子交换,此外,它还具有吸附、催化、脱水等功能。吸附树脂则以其巨大的表面积而具有优异的吸附性为其主要功能。1.7.1离子交换功能离子交换树脂相当于多元酸和多元碱,它们可发生下列三种类型的离子交换反应。1.7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

中和反应:中和反应: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中性盐反应:中性盐反应:

从上面的反应可见,所有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均可进行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仅由于交换功能基团的性质不同,交换能力有所不同。中性盐反应则仅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中发生。所有上述反应均是平衡可逆反应,这正是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再生的本质。只要控制溶液的pH值、离子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就可使反应向逆向进行,达到再生的目的。从上面的反应可见,所有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1.7.2吸附功能无论是凝胶型或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还是吸附树脂相对来说,均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根据表面化学的原理,表面具有吸附能力。原则上讲,任何物质均可被表面所吸附,随表面性质、表面力场的不同,吸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1.7.2吸附功能

吸附功能不同于离子交换功能,吸附量的大小和吸附的选择性,决定于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决定于表面的极性和被吸附物质的极性。吸附是范德华力的作用,因此是可逆的,可用适当的溶剂或适当的温度使之解吸。图1—4是氢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从水醇混合溶液中吸附不同种类醇的行为。由图可见,对烷基越大的醇,吸附性越好。这是由于树脂表面的非极性大分子与醇中烷基的亲和力不同所引起的。吸附功能不同于离子交换功能,吸附量的大小和图1—4离子交换树脂对醇的吸附行为树脂中醇的浓度吸附量丁醇乙醇甲醇溶液中醇的浓度树脂中醇的浓度吸附量丁醇乙醇甲醇溶液中醇的浓度

1氯仿

2苯

3三氯乙烯

利用大孔型树脂的强吸附功能,将易于分解失效的AlC13等催化剂吸附在微孔中,在反应过程中逐步释放出来以提高催化剂的效率。这也归属于树脂的催化功能。除了上述几个功能外,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吸附树脂还具有脱色、作载体等功能。利用大孔型树脂的强吸附功能,将易于分解失效的1.8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控制

(1)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树脂可交换的离子基团的数量的能力。树脂的交换容量与其实际所含的离子基团的数量并不一定一致,因为树脂上的离子基团并不一定会全部进行离子交换,可交换的基团的比例依据测试条件不同而异。根据测定方法不同,有全交换容量、湿基全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模拟实际应用条件测得的柱交换容量)等。1.8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控制

(2)强度交换树脂的强度用磨后圆球率(渗磨强度)来考核。树脂验收标准规定磨后圆球率大于等于90%为合格的指标。

(3)溶出物溶出物是指树脂中的低聚物以及残留反应物,通常是一些可溶性的有机物。在使用中,这些有机物会逐步溶出,影响水质并污染树脂。对于溶出物应力求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处理,而不应只通过使用前预处理来减少。(2)强度

(4)粒径离子交换树脂的颗粒大小可用粒径表示,也可以用“目数”来表示。我国通用工业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范围为0.315~1.2mm。除了用粒径范围表示粒度外,还常用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来描述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有效粒径为保留90%树脂样品(湿态)的筛孔孔径,以mm表示;均一系数为保留40%树脂样品(湿态)的筛孔孔径与有效粒径之比值。均一系数为表示粒径均一程度的参数,其数值愈小,则表示颗粒大小愈均匀。(4)粒径

(5)树脂的含水量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绝大部分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水分子一方面可使树脂上的离子化基团和欲交换的化合物分子离子化,以便进行交换;另一方面水使树脂溶胀,使凝胶树脂或大孔树脂的凝胶部分产生凝胶孔,以便离子能以适当的速度在其中扩散。所以离子交换树脂必须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但树脂在贮存过程的含水量不能太大,否则会降低其机械强度和体积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的含水量一般为30%~80%,随树脂的种类和用途而变。(5)树脂的含水量

(6)比表面积、孔容、孔度、孔径和孔径分布

比表面积主要指大孔树脂的内表面积。大孔树脂的比表面积常在1~1000m2/g之间。相比之下,树脂的外表面积是非常小的(约0.1m2/g),且变化不大。

孔容是指单位质量树脂的孔体积。孔度为树脂的孔容占树脂总体积的百分比。孔径是将树脂内孔穴近似看作圆柱形时的直径。(6)比表面积、孔容、孔度、孔径和孔径分布

树脂的比表面积常采用低温氮吸附—脱附等温线法(BET法)和压汞法测定。测量范围为1~1500m2/g。压汞法同时还可测定孔容、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等参数,使用较为方便。此外,孔容还可通过毛细管凝聚法、湿态树脂干燥法等测定;孔径分布还可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法、热孔计法、反相体积排阻色谱法等方法测定。树脂的比表面积常采用低温氮吸附—脱附等温线1.9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1)水处理水处理包括水质的软化、水的脱盐和高纯水的制备等。水处理是离子交换树脂最基本的用途之一。如下面是去离子水的制备装置。1.9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第1章-离子交换树脂方案

(2)冶金工业离子交换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在铀、钍等超铀元素、稀土金属、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和过渡金属的分离、提纯和回收方面,离子交换树脂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离子交换树脂还可用于选矿。在矿浆中加入离子交换树脂可改变矿浆中水的离子组成,使浮选剂更有利于吸附所需要的金属,提高浮选剂的选择性和选矿效率。(2)冶金工业

(3)原子能工业离子交换树脂在原子能工业上的应用包括核燃料的分离、提纯、精制、回收等。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高纯水,是核动力用循环、冷却、补给水供应的唯一手段。离子交换树脂还是原子能工业废水去除放射性污染处理的主要方法。(3)原子能工业

(4)海洋资源利用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可从许多海洋生物(例如海带)中提取碘、溴、镁等重要化工原料。在海洋航行和海岛上,用离子交换树脂以海水制取淡水是十分经济和方便的。(4)海洋资源利用

(5)化学工业离子交换树脂在化学实验、化工生产上已经和蒸馏、结晶、萃取和过滤一样,成为重要的单元操作,普遍用于多种无机、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浓缩和回收等。离子交换树脂用作化学反应催化剂,可大大提高催化效率,简化后处理操作,避免设备的腐蚀。(5)化学工业

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基连接上作为试剂的基团后,可以当作有机合成的试剂,成为高分子试剂,用来制备许多新的化合物。这种方法具有控制及分离容易、副产物少、纯度高等特点。目前在有机化合物的酰化、过氧化、溴化二硫化物的还原、大环化合物的合成、肽链的增长、不对称碳化合物的合成、羟基的氧化等方面都已取得显著的效果。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强烈吸水,可用作干燥剂,吸收有机溶剂或气体中的水分。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基连接上作为试剂的基团

(6)食品工业离子交换树脂在制糖、酿酒、烟草、乳品、饮料、调味品等食品加工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在酒类生产中,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改进水质、进行酒的脱色、去浑、去除酒中的酒石酸、水杨酸等杂质,提高酒的质量。酒类经过离子交换树脂的去铜、锰、铁等离子,可以增加贮存稳定性。经处理后的酒,香味纯,透明度好,稳定性可靠,是各种酒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艺步骤。(6)食品工业

用离子交换树脂可调节乳品的组成,增加乳液的稳定性,延长存放时间。此外,用离子交换树脂来调节牛奶中钙的含量,除去乳品中离子性杂质,如锶(Sr)、碘(I2)等污染物,均是很成功的。在味精生产中,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谷氨酸的选择性吸附,可除去产品中的杂质和对产品进行脱色。这一方法在国内亦已大规模地使用。用离子交换树脂可调节乳品的组成,增加乳液的

(7)医药卫生离子交换树脂在医药卫生事业中被大量应用。如在药物生产中用于药剂的脱盐、吸附分离、提纯、脱色、中和及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离子交换树脂本身可作为药剂内服,具有解毒、缓泻、去酸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胃溃疡、促进食欲、去除肠道放射物质等。对于外敷药剂,用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可配制软膏、粉剂及婴儿护肤用品,用以吸除伤口毒物和作为解毒药剂。(7)医药卫生

将各种药物吸附在离子交换树脂上,可有效地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延长药效,减少服药次数。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水后体积迅速膨胀的特点,将其与药剂混合制成药片,服后可迅速胀大崩解,更快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离子交换树脂还是医疗诊断、药物分析检定的重要药剂,如血液成分分析、胃液检定、药物成分分析等。具有检测速度快、干扰少等优点。将各种药物吸附在离子交换树脂上,可有效地控

(8)环境保护离子交换树脂在废水,废气的浓缩、处理、分离、回收及分析检测上都有重要应用,已普遍用于电镀废水、造纸废水、矿冶废水、生活污水,影片洗印废水、工业废气等的治理。例如影片洗印废水中的银是以Ag(SO3)23-等阴离子形式存在的,使用Ⅰ型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银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既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又使废水达到了排放标准。(8)环境保护

又如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金属氰化物,如Fe(CN)63-,Fe(CN)64-等,用抗有机污染力强的聚丙烯酰胺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可使金属氰化物的含量降至10ppm以下。又如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金属氰化物,如作业1、简述在水软化工艺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机理,并比较各种方法的区别。(每个人都做)2、查找资料,制作ppt,讲解离子交换树脂在各种领域当中的应用实例。全班分为7组,每组派一位代表,用1-3张PPT讲解讨论结果,限时5分钟。(下节课讲)作业1、简述在水软化工艺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机理,并比较各种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第1章-离子交换树脂方案第一章离子交换树脂第一章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一般聚合物所没有的新功能——离子交换功能,本质上属于反应性聚合物。离子交换树脂是最早出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一世纪30年代。1935年英国的Adams和Holmes发表了关于酚醛树脂和苯胺甲醛树脂的离子交换性能的工作报告,开创了离子交换树脂领域,同时也开创了功能高分子领域。1.1概述1.1.1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简史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高分子化

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使水不经过蒸馏而脱盐,既简便又节约能源。因此根据Adams和Holmes的发明,带有磺酸基和氨基的酚醛树脂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在水的脱盐中得到了应用。

1944年D’Alelio合成了具有优良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及交联聚丙烯酸树脂,奠定了现代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

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使水不经过蒸馏而脱盐,既简

此后,Dow化学公司的Bauman等人开发了苯乙烯系磺酸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并实现了工业化;Rohm&Hass公司的Kunin等人则进一步研制了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除应用于水的脱盐精制外,还用于药物提取纯化、稀土元素的分离纯化、蔗糖及葡萄糖溶液的脱盐脱色等。此后,Dow化学公司的Bauman等人开

离子交换树脂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重大成果是大孔型树脂的开发。20世纪50年代末,国内外包括我国的南开大学化学系在内的诸多单位几乎同时合成出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与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机械强度高、交换速度快和抗有机污染的优点,因此很快得到广泛的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重大成果是大孔60年代后期,离子交换树脂除了在品种和性能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为突出的是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水的脱盐、软化外,在分离、纯化、脱色、催化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以外的应用由80年代以前占离子交换树脂总用量的不足10%增加到目前的30%左右。60年代后期,离子交换树脂除了在品种和性能等

从离子交换树脂出发,还引申发展了一些很重要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如离子交换纤维、吸附树脂、螯合树脂、聚合物固载催化剂、高分子试剂、固定化酶等。这一最传统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正以崭新的姿态在21世纪发挥重要的作用。

离子交换纤维是在离子交换树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材料。其基本特点与离子交换树脂相同,但外观为纤维状,并还可以不同的织物形式出现,如中空纤维、纱线、布、无纺布、毡、纸等。从离子交换树脂出发,还引申发展了一些很重要1.2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可离子化基团的三维网状高分子材料,其外形一般为颗粒状,不溶于水和一般的酸、碱,也不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和烃类溶剂。常见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为0.3~1.2mm。一些特殊用途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可能大于或小于这一范围。

1.2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图1—1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示意图

图1—1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示意图

从图中可见,树脂由三部分组成:三维空间结构的网络骨架;骨架上连接的可离子化的功能基团;功能基团上吸附的可交换的离子。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基团是—SO3-H+,它可解离出H+,而H+可与周围的外来离子互相交换。功能基团是固定在网络骨架上的,不能自由移动。由它解离出的离子却能自由移动,并与周围的其他离子互相交换。这种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称为可交换离子。从图中可见,树脂由三部分组成:三维空间结构

通过改变浓度差、利用亲和力差别等,使可交换离子与其他同类型离子进行反复的交换,达到浓缩、分离、提纯、净化等目的。通常,将能解离出阳离子、并能与外来阳离子进行交换的树脂称作阳离子交换树脂;而将能解离出阴离子、并能与外来阴离子进行交换的树脂称作阴离子交换树脂。从无机化学的角度看,可以认为阳离子交换树脂相当于高分子多元酸,阴离子交换树脂相当于高分子多元碱。应当指出,离子交换树脂除了离子交换功能外,还具有吸附等其他功能,这与无机酸碱是截然不同的。通过改变浓度差、利用亲和力差别等,使可交换1.3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1)按交换基团的性质分类按交换基团性质的不同,可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大类。1.3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阳离子交换树脂可进一步分为强酸型、中酸型和弱酸型三种。如R—SO3H为强酸型,R—PO(OH)2为中酸型,R—COOH为弱酸型。习惯上,一般将中酸型和弱酸型统称为弱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又可分为强碱型和弱碱型两种。如R3—NCl为强碱型,R—NH2、R—NR’H和,R—NR”2为弱碱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进一步分为强酸型、中酸型和(2)按树脂的物理结构分类按其物理结构的不同,可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凝胶型、大孔型和载体型三类。图1—2是这些树脂结构的示意图。图1—2不同物理结构离子交换树脂的模型(2)按树脂的物理结构分类图1—2不同物理结构离子交换树1)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凡外观透明、具有均相高分子凝胶结构的离子交换树脂统称为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这类树脂表面光滑,球粒内部没有大的毛细孔。在水中会溶胀成凝胶状,并呈现大分子链的间隙孔。大分子链之间的间隙约为2~4nm。一般无机小分子的半径在1nm以下,因此可自由地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内大分子链的间隙。在无水状态下,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分子链紧缩,体积缩小,无机小分子无法通过。所以,这类离子交换树脂在干燥条件下或油类中将丧失离子交换功能。1)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2)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针对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缺点,研制了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外观不透明,表面粗糙,为非均相凝胶结构。即使在干燥状态,内部也存在不同尺寸的毛细孔,因此可在非水体系中起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孔径一般为几纳米至几百纳米,比表面积可达每克树脂几百平方米,因此其吸附功能十分显著。2)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3)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

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特殊用途树脂,主要用作液相色谱的固定相。一般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包覆在硅胶或玻璃珠等表面上制成。它可经受液相色谱中流动介质的高压,又具有离子交换功能。此外,为了特殊的需要,已研制成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如螯合树脂、氧化还原树脂、两性树脂等。3)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1.4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我国前石油化学工业部于1977年7月l日正式颁布了离子交换树脂的部颁标准HG2-884-886-76《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这套标准中规定,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由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团)名称和基本名称排列组成。1.4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名称为离子交换树脂。凡分类中属酸性的,在基本名称前加“阳”字;凡分类中属碱性的,在基本名称前加“阴”字。此外,为了区别离子交换树脂产品中同一类中的不同品种,在全名前必须加型号。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名称为离子交换树脂。凡分

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分类;第二位数字代表骨架结构;第三位数字为顺序号,用于区别离子交换树脂树脂中基团、交联剂、致孔剂等的不同,由各生产厂自行掌握和制定。对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往往在型号后面用“×”和一个阿拉伯数字相连,以表示树脂的交联度(质量百分数),而对大孔型树脂,则在型号前冠以字母“D”。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各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具体编号为:

001—099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100—199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200—299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300—399

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400—499

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

500—599

两性型离子交换树脂

600—699

氧化还原型离子交换树脂各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具体编号为:表1—3离子交换树脂骨架分类编号编号骨架分类0聚苯乙烯系1聚丙烯酸系2酚醛树脂系3环氧树脂系4聚乙烯吡啶系5脲醛树脂系6聚氯乙稀系表1—3离子交换树脂骨架分类编号编号骨架分类0聚苯乙

例如,D113树脂是水处理应用中用量很大的一种树脂。从命名规定可知,这是—种大孔型弱酸型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而001×10树脂则是指交联度为10%的强酸型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我国有些生产厂在部颁标准制定前已开始生产离子交换树脂,它们自己有一套编号,已经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因此,至今尚未改名。例如上海树脂厂的735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001树脂;724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110树脂;717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201树脂等等。例如,D113树脂是水处理应用中用量很大的一1.5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1.5.1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合成一种三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和连接上离子交换基团。具体方法,可先合成网状结构大分子,然后使之溶胀,通过化学反应将交换基团连接到大分子上。也可先将交换基团连接到单体上,或直接采用带有交换基团的单体聚合成网状结构大分子的方法。1.5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

(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绝大多数为聚苯乙烯系骨架,通常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树脂,然后磺化接上交换基团。由悬浮聚合法获得的球状共聚物称为“白球”。将白球洗净干燥后,即可进行连接交换基团的磺化反应。(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将干燥的白球用二氯乙烷或四氯乙烷、甲苯等有机溶剂溶胀,然后用浓硫酸或氯磺酸等磺化。通常称磺化后的球状共聚物为“黄球”。将干燥的白球用二氯乙烷或四氯乙烷、甲苯等有

含有-SO3H交换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称为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其中H+为可自由活动的离子。由于它们的贮存稳定性不好,且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常将它们与NaOH反应而转化为Na型离子交换树脂。Na型树脂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含有-SO3H交换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称为H型阳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实例:

将1gBPO溶于80g苯乙烯与20g二乙烯基苯(纯度50%)的混合单体中。搅拌下加入含有5g明胶的500mL去离子水中,分散至所预计的粒度。从70℃逐步升温至95℃,反应8~10h,得球状共聚物。过滤、水洗后于100~120℃下烘干。即成“白球”。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实例:

将100g干燥球状共聚物置于二氯乙烷中溶胀。加入500g浓硫酸(98%),于95~100℃下加热磺化5~10h。反应结束后,蒸去溶剂,过剩的硫酸用水慢慢洗去。然后用氢氧化钠处理,使之转换成Na型树脂,即得成品。这种树脂的交换容量约为5mmol/g。将100g干燥球状共聚物置于二氯乙烷中溶胀

(2)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大多为聚丙烯酸系骨架,因此可用带有功能基的单体直接聚合而成。其中,-COOH即为交换基团。(2)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其中,-CO

丙烯酸的水溶性较大,聚合不易进行,故常采用其酯类单体进行聚合后再进行水解的方法来制备。丙烯酸的水溶性较大,聚合不易进行,故常采用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实例:将1gBPO溶于90g丙烯酸甲酯和10g二乙烯基苯的混合物中。搅拌下加入含有0.05%~0.1%聚乙烯醇的500mL去离子水中,分散成所需的粒度。于60℃下保温反应5~10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水洗,于100℃下干燥。将经干燥的树脂置于2L浓度为lmol/L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约10h,然后冷却过滤,用水和稀盐酸洗涤,再用水洗涤数次,最后在100℃下干燥,即得成品。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实例:

(3)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主要以季胺基作为离子交换基团,以聚苯乙烯作骨架。制备方法是:将聚苯乙烯系白球进行氯甲基化,然后利用苯环对位上的氯甲基的活泼氯,定量地与各种胺进行胺基化反应。苯环可在路易氏酸如ZnCl2,AlCl3,SnCl4等催化下,与氯甲醚氯甲基化。(3)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所得的中间产品通常称为“氯球”。用氯球可十分容易地进行胺基化反应。所得的中间产品通常称为“氯球”。用氯球可十分第1章-离子交换树脂方案

Ⅰ型与Ⅱ型季胺类强碱树脂的性质略有不同。Ⅰ型的碱性很强,对OH-离子的亲合力小。当用NaOH再生时,效率很低,但其耐氧化性和热稳定性较好。

Ⅱ型引入了带羟基的烷基,利用羟基吸电子的特性,降低了胺基的碱性,再生效率提高。但其耐氧化性和热稳定性相对较差。由于氯甲基化毒性很大,故树脂的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保护是一重大问题。Ⅰ型与Ⅱ型季胺类强碱树脂的性质略有不同。Ⅰ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实例:将1gBPO溶于85g苯乙烯与15g二乙烯基苯的混合单体中,在搅拌下加入含有0.05%~0.1%聚乙烯醇的500mL去离子水中,分散成所需的粒度。在80℃下搅拌反应5~10h,得球粒聚合物。过滤洗涤后,于100~125℃下干燥。将所得聚合物在100g二氯乙烷中加热溶胀,冷却后加入200g氯甲醚,50g无水ZnCl2,50~55℃下加热5h。冷却后投入水中,分解过剩的氯甲醚,然后过滤、水洗,并于100℃下干燥。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实例:

取上述氯甲基化树脂100g,加入500mL20%二甲基乙醇胺水溶液中,在60℃下胺化4h。冷却后,过滤水洗数次,用稀盐酸洗涤一次,再用水洗涤数次,干燥后即得Ⅱ型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若以三甲胺水溶液代替二甲基乙醇胺水溶液进行胺化,则可得Ⅰ型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取上述氯甲基化树脂100g,加入500m

(4)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用氯球与伯胺、仲胺或叔胺类化合物进行胺化反应,可得弱碱离子交换树脂。但由于制备氯球过程的毒性较大,现在生产中已较少采用这种方法。

利用羧酸类基团与胺类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可制得含酰胺基团的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例如将交联的聚丙烯酸甲酯在二乙烯基苯或苯乙酮中溶胀,然后在130~150℃下与多乙烯多胺反应,形成多胺树脂。再用甲醛或甲酸进行甲基化反应,可获得性能良好的叔胺树脂。(4)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第1章-离子交换树脂方案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实例:

将1gBPO溶于88g丙烯酸乙酯和12g二乙烯基苯(纯度55%)的混合单体中,在搅拌下加入含有0.1%聚乙烯醇的240g去离子水中,分散成所需的粒度。加热至75~80℃,搅拌聚合4h,产物用水洗涤后,在110℃下干燥16h。将上述l00g球状树脂与300g二乙撑三胺混合,在157~182℃下反应5h。冷却后用水充分洗涤、过滤、干燥,得到交换容量为6.4mmol/g的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实例:1.5.2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特点是在树脂内部存在大量的毛细孔。无论树脂处于干态或湿态、收缩或溶胀时,这种毛细孔都不会消失。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分子间隙为2~4nm,而大孔型树脂中的毛细孔直径可达几nm至几千nm。分子间隙为2nm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比表面积约为lm2/g,而20nm孔径的大孔型树脂的比表面积高达几千m2/g。若在大孔骨架上连接上交换功能基团,就成为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1.5.2大孔型离子交换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环氧树脂胶有毒性吗39问医生环氧树脂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未完全固化之前,其毒性相对较高,应尽量避免与皮肤长时间直接接触。环氧树脂胶中的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其中固化剂属于一种致癌物质,可导致基因突变,并且还可能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急性中毒反应。此外,环氧树脂胶在固化过程中还会产生挥发性气体,如甲醛、苯等,jvzquC41ycvbut35;0tfv8vwguzjqw4335973:;50jznn
1.150℃时能转变为NH4SCN.常用于制造树脂、染料、药物,实验室可用下列硫脲[CS(NH2)2]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150℃时能转变为NH4SCN.常用于制造树脂、染料、药物,实验室可用下列方法制备.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的CaS在jvzquC41yy}/l‚jqq0ipo8xjkvo05o832693/?674/:27j2;d78.4>68c8j66=68
2.工业分析特点: (1)萃取过程为物理分配过程,没有化学反应,无需加其它的萃取剂。 (2)无机物采用此法萃取的不多,选择性高;该萃取体系特别适合于有机物的萃取。 例如: ①用CCl 4萃取OsO 4即为简单分子萃取。 原因: CCl 4从水溶液中萃取中性分子OsO 4,且OsO 4与CCl 4之间无化学结合。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ich>92g4hc8Af;:4=2hnkch94ivvq
3.最全:实验操作禁忌及技巧检测资讯6.不要以为HPLC的自动进样可以让你不看,有时仪器故障,会让柱压高过30KPa。 7.上柱一定要先和溶剂绊好,否则等硅胶或者树脂胀开,可就柱毁人亡了。 8.易挥发的溶剂,决不能放在冰箱里面,否则,就成炸弹了。 9.不要老是相信购买的试剂,尤其是国产的,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也许正是劣质的试剂让你郁闷。jvzq<84o0ctzvnxvkpm/exr1pg}t1>7669=/j}rn
4.大孔吸附树脂介绍及发现原理.docx也可用于具有肯定疏水性的电中性色素分子的吸附和脱 附。xda-7树脂对色素的选择性强,再生轻易,受到有机污染后易于 复苏。用途:xda-7广泛地使用于抗生素精制、生化产品提取、食品、化工 等产业过程中。 双氧水脱有机炭白色不透亮球状颗粒,非极性吸附剂,在双氧水中有良好的稳定性,比外表积830~850nl2/g。能够有效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9831A5852<53<:2267337xjvo
5.离子交换树脂是什么—名词解释水处理百科知识离子交换树脂是由苯乙烯、丙烯酸(酯)、交联剂二乙烯苯等成分合成的不溶性球形颗粒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内部结构类似树枝的立体网状,具有阴阳离子活性基团的功能,作用原理是其与水中的离子发生反应来实现对水中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去除,继而达到净化水质的功效,是一种用途于水处理和化学分析等领域的高分子过滤材料。 jvzquC41yy}/lrspcpjb0lto1pkxurshq1898B7950nuou
6.年产万吨环氧树脂工艺设计.pdf劳动安全、工业卫生与消防45 10 概算与技术经济 47 10.1 项目投资估算 47 10.2 产品成本估算 47 10.3 财务评估 47 总结49 参考文献 53 ⅲ 环氧树脂设计说明 1 引 言 1 引言 1.1 环氧树脂基本概述 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 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6:2<4:29<15?5252633=50ujzn
7.电镀废水主要处理方法范文也有选用非离子载体,如中性胺,常用Alanmine336(三辛胺),用2%Span80作表面活性剂,选用六氯代1,3-丁二烯(19%)和聚丁二烯(74%)的混合物作溶剂,分离过程分为:萃取、反萃等步骤[10,11].近来,微滤也有用于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可去除金属电镀等工业废水中有毒的重金属如镉、铬等[12,13].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893:/j}rn
8.基于ZIF三聚体对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l纳米颗粒进行预处理,使得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l纳米颗粒能很好地分散环氧树脂涂料本体中,克服了将zif-l应用在环氧树脂涂料中的技术难题,最终使得到的基于zif-l的环氧树脂复合涂料能够防止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以及对小球藻、三角褐指藻、舟形藻具有良好的毒杀与防贴jvzquC41yy}/zsnujw4dqv4|jwgonr44:1814;6222;7293jvor
9.食品理化检测基础知识你都了解吗?测一测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实验员!一般玻璃仪器经自来水冲刷去灰尘后,用毛刷蘸热肥皂液(洗涤剂等)仔细刷净内外表面,尤其应注意容器的磨砂部分和器口边缘处,边用水冲边刷洗至无肥皂液,再用自来水冲洗3~5次,用蒸馏水充分荡洗3次。洗净的玻璃仪器壁上应能被水均匀湿润(不挂水珠)。玻璃仪器经蒸馏水冲洗后,残留的水分应为中性。jvzquC41yy}/hxtfoczf0wjv1lobp‚fp13=:7868;2?90qyon
1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合成树脂义眼片等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二、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快速检验箱:以临床毒物分析化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化学显色反应和高效薄层层析法,对临床上常见含磷农药、安眠药、含氯农药、无机毒物、醇类化合物、有毒气体等提供完整的样品提取、分析鉴定方法,以及配套的实验器具和化学试剂。作为Ⅲ类医疗器械管理。 jvzquC41nc}/rqftopku0lto0et0nj|u1fkucrqa37?9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