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汤进,毒汤出?你听说过这种“夺命碗”吗?
这是一种仿瓷碗,看起来像陶瓷,有光泽,还轻便耐摔,深受一些家长喜欢,有的餐厅、快餐店也常用。
但其实,它的材质是塑料,不正确使用会有一定风险,而且不合格产品非常容易析出有毒物质!
早在2020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公布过一则抽查结果:在当时抽查的26批次产品中,就有5批次儿童餐具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
那么,家里的仿瓷碗还能用吗?
哪类仿瓷碗果断扔?
怎么挑选合格的仿瓷碗?
还有哪些材质能用?
玻璃、不锈钢、硅胶的可选吗?
家里的仿瓷碗还能用吗?
这3类,果断扔!
仿瓷碗,又叫密胺餐具,主要原料是高纯度密胺树脂,又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是通过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高温条件下热固化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三聚氰胺?甲醛?乍一看这两种毒物合一起做的餐具,可不就是“毒餐具”吗?
其实不然。密胺树脂在120℃以下相对稳定,只要是质检合格的餐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几乎不会析出有毒物质。
真正有毒的,是那些不合格产品!
比如,一些黑心厂家以次充好,用价格低的脲醛树脂来浑水摸鱼,代替成本较高的密胺树脂。
脲醛树脂耐温性、耐水性较差,稳定性弱,不适合制作长期暴露在较高温度和湿度环境下的产品,比如餐具等。
换言之,用脲醛树脂制作的餐具,在日常使用时,比较容易释放甲醛等有毒有害的物质。
长时间使用这种材质的餐具,可能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结肠癌、脑瘤、白血病等,严重威胁孩子健康!!!
再比如,一些小厂家,虽然用的是密胺树脂,但在生产过程中,温度、时间等参数把控不精准,也很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
所以,划重点:
如果家里的仿瓷碗是以下任意情况,果断停用,换安全材质的吧。
①单价几块钱的“处理货”;②连生产厂家、电话、生产许可都没有的三无产品;③印有“UF”或材质显示脲醛树脂的餐具。
你永远可以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别贪图小便宜。质检完全没保障的,拒绝选购。
如何挑选合格的仿瓷碗?
教你3招
✅ 看标签
合格的仿瓷碗碗底会有QS标志和编号,并且会标明产品名称、材质、生产厂商、厂商地址、使用说明等基础信息。
特别提醒:注意区分“MF”和“UF”标识。
“MF”(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即密胺)标识,只有带有“MF”的标识产品才可以作为餐具使用。
“UF”(脲醛树脂)标识的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入口的食品。
✅ 看价格
如果标签已经被洗掉了,可以回想一下当初购买时的价格,找找之前的订单或小票。
密胺树脂的成本较高,也就使得合格的仿瓷餐具售价比较贵,一般正规的仿瓷碗价格都在10元以上,而劣质及不合格产品价格都会比较低。
✅ 看性状
如果以上2种方法都无法实现,可以试试第3种:
把家里的餐具放在沸水中煮30分钟,如果出现发白、气泡、开裂,或者散发出刺鼻气味,别犹豫,赶紧扔掉吧。
特别提醒
仿瓷餐具使用条件
正如前文提到的,仿瓷餐具的材料密胺树脂,在120℃以下相对稳定,所以,我们平时在使用时也要注意下面几点:
❌ 不能放入微波炉、烤箱或者使用高温消毒;
❌ 尽量避免急冷急热,比如不能装刚炸的辣椒油(油温大约是150℃,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 不能盛装腐蚀性用品,不建议长时间盛装酸性液体,存在甲醛迁移的风险。
✅ 尽量盛装中性食品,且在常温或食物温度不高于100℃的情况下使用。同时,应注意食物接触面,尽量避开餐具上的花色图案。
一个小知识:仿瓷餐具是有使用寿命的,一般2-3年。
使用过程中,餐具一旦出现明显破损、开裂、变色(发黄、发黑)、变形、刮花等现象,建议立即停止使用。
这些材质,放心买
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材质,我们整理做成了图片,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另外,除了材质,样式也很关键,尽量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图案和款式,这样能够吸引宝宝吃饭。
总之,给孩子用的餐具,必须安全、好用!家长们在购买前一定要擦亮双眼,为孩子把好安全健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