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碳】陆地上,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则称为“绿碳”。
渔业实现碳汇的具体途径
【海洋初级生产力】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
碳汇渔业可不止在海洋,陆地上也可以有,比如水库生态渔业,其固碳方式也大同小异。
地表径流带入大量有机物 → 经微生物分解为氮、磷等无机物 → 被藻类和水生植物吸收利用 → 鱼类通过摄食各种动植物将氮、磷等营养盐类富集到体内 → 人们通过捕鱼带走。
这种生态渔业不仅能进行碳汇,对水库水质也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发展碳汇渔业的积极意义
我国发展碳汇渔业的优势
作为海洋大国和海水养殖第一大国,我国发展海洋渔业碳汇潜力巨大。
海洋自然条件优越,空间资源优渥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约1240万公顷,20—40米水深的海域面积约3700万公顷,但目前我国海水养殖面积仅为204万公顷,所以未来海水养殖的空间潜力巨大。
图源网络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我国海水养殖种类丰富、营养层次多样,而且随着良种培育技术的提高,每年不断有新品种问世。预计到2023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将能达到2500万吨,渔业碳汇从水体中移出的碳量到3500吨/年。
2014-2020年中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
海水养殖技术成熟
我国海洋相关行业部门有20多个,科研场所和高校达260多家,具有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我国海水养殖技术也较为成熟,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已形成了新品种培育—苗种繁育—增养殖技术—收获加工整个产业链。
作为世界海水养殖大国,碳汇渔业不仅能提供大量优质蓝色海洋食物,还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实现低碳转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绿色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未来有望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可产业化的蓝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