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有害藻类甲藻蓝藻裸藻之一:甲藻

近年来,养殖水体发红的现象愈来愈多,虽然还有其它因素导致水体发红,但很大程度上是养殖水体富含有机质(养殖前期出现甲藻主要是施肥过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后期主要是投料多有机污染积累多),适宜水环境条件下,刺激赤潮甲藻类如夜光藻、祼甲藻等大量繁殖造成的。

甲藻是天然水体主要的浮游藻类之一,其分布范围很广,淡水、半咸水、海水中都有。海生种类很多,尤以热带海洋最多,在寒带海洋中种类较少但数量较多。甲藻趋光性强,只生存于养殖水体的中上层,甲藻的色素体呈绿色或棕色,所以甲藻生长的水色也是绿色与棕褐色。生活于淡水中的种类,多喜在酸性水域中,即当水中含有机质多和酸性时常有甲藻生存。某些甲藻为寄生种,寄主在鱼虾的体表或鳃部。

多年的高密度养殖造成养殖周边的水体累积的有机质过多或水体悬浮有机物过多,水体富营养化(养殖前期出现甲藻主要是施肥不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后期主要是排换水量不够或管理不当)导致甲藻爆发式的增长繁殖,致使水分层,并发出腥臭味,并且致使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导致呼吸器官鳃负担过重或直接附着在鳃丝上发生病变——出现黄鳃、肿鳃等现象,甲藻暴长老化后产生甲藻毒素直接危害肝脏,对鱼、虾、蟹的健康危害极大。

所以一旦甲藻暴长就会出现鳃黄、肠道弯曲、减料这三大应激现象,时间久了还会出现红身肠炎、瘦身、软壳等病症现象,严重时导致鱼虾发病死亡(对虾大多是因为体质弱耗氧多加水体亚缺氧共同造成虾无法脱壳而死,死虾体色泛棕黄肝萎缩)。

甲藻的生物学特性

甲藻是水中常见的单细胞浮游植物。分布范围很广,海水、半咸水、淡水中都有,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量存在于淡水中,也有极少数种寄生于鱼类、桡足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体内。

甲藻趋光性强,光照充足时集中存在于养殖水体的中上层,光照减弱时甲藻下沉。色素体呈蓝绿色或红棕色,所以甲藻过量繁殖时的水色呈蓝绿色与红棕色。

少量甲藻爆发,下风口呈红色带状分布

甲藻是重要的浮游藻类,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生动物主要饵料之一。但是由于多年的高密度养殖及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造成养殖池塘水体有机质过多,水体富营养化,水中藻类比例失衡。海水中甲藻过量繁殖时,常形成“赤潮”,淡水中形成“水华”,发生腥臭气味。由于甲藻密度过大,藻体死亡后滋生大量腐生细菌,由于细菌的分解作用,使水中的溶氧量急剧下降,并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同时有的甲藻也分泌毒素,因此,赤潮或水华发生后,易造成鱼虾贝类大量死亡对渔业危害很大。

甲藻的特征

常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有些甲藻的活动是有害的,它们的生存会带有一些特殊的气味。有的则可以形成“红潮”和“藻花”,使局部海水呈现红色、黄色或棕色。

甲藻爆发时,水色发红,少量时下风口呈红色带状分布。甲藻本身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死亡后沉积到塘底,毒害虾蟹贝。甲藻爆发的塘口,容易引起缺氧。

甲藻产生的原因

1、池塘底部未分解的有机质过多,水体富营养化是产生甲藻的主要原因。

2、甲藻喜欢生长的PH略高,水体盐度高的水体中。

3、增氧机配套不合理,甲藻喜欢生长在静止的水体中。

4、池塘消毒不当,用量过大,大量使用消毒剂致使有益藻类大量死亡,而甲藻对消毒剂的耐受能力较强。

甲藻的危害

甲藻大量繁殖使水分层,并发出腥臭味,并且使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导致养殖动物鳃负担过重或直接附着在鳃丝上出现黄鳃肿鳃等现象;甲藻老化后产生甲藻毒素直接危害肝脏,严重影响到养殖动物的健康。在对虾养殖中一旦甲藻暴发就会出现黄鳃、肠道弯曲、减料等应激现象,时间久了还会出现红体、肠炎、软壳等,严重时导致死亡(对虾大多是因为体质弱耗氧多加水体亚缺氧共同造成虾无法脱壳而死,死虾体色泛棕黄、肝萎缩)。所以一旦发现甲藻生长,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甲藻的处理

1、用微生态制剂抑制甲藻的繁殖:“聚能菌素”、“活水益生素”等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可以有效抑制甲藻。

原理:通过生物竞争,平衡氮磷比例,从根本上防止甲藻的爆发;微生物通过大量繁殖,与甲藻争夺氧气和营养元素,抑制其光合作用,减缓甲藻繁殖速度,同时稳定水体的pH值。

建议先用“藻毒分解片”+“藻毒分解素”解毒,再用"底改酵素"吸附水中有机质与无机盐,降低水体肥度,创造不利于甲藻生长的养殖环境,2~3小时后排水20~30公分(可分2~3次排)。隔天上午使用“红益生”+“噬菌肽”净水。

2、排上层水同时注入优质的外源水,换掉部分甲藻水。一定要注意加水时间,如果上午大量的加水,往往水会更浓,就跟没换过一样!这是因为甲藻生长繁殖得很快了,特别是高温有太阳的时候,我们把水体降低了,水温容易升高更促进了甲藻的繁殖,往往导致我们换水的速度赶不上甲藻繁殖的速度!

所以甲藻水一般选择晚上换水。隔天早上先用“底改酵素”抑制甲藻生长,使用“底改酵素”是因为它可以黏附在藻细胞表面,阻断光合作用,加速藻类死亡或降低水体透明度不利于甲藻生长。2小时后再用“红螺壮”/“红益生”泼洒,竞争抑制甲藻生长,因为这么多菌类当中只有光合细菌“红螺壮”/ “红益生”的营养需求是最接近藻类的,都是自养营养方式的。

3、加大肥水力度:无论在预防还是治疗甲藻上,在施用微生态制剂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大肥水力度,平衡水体营养元素,从而加快有益藻的繁殖,使其尽快成为优势种。实践证明在养殖期间定期使用“安进肥霸”、“安进肥源”、“安进菌霸”平衡水体的营养元素,以增加有益藻的繁殖,平衡藻相,有效预防甲藻的爆发。

4、套养滤食性鱼类,比如白鲢、花鲢、罗非鱼,大部分甲藻都能够滤食性鱼类消化食用,从而预防甲藻的爆发。

5、科学投饵,养殖期间投喂饵料按照七到八成饱原则投饵,投饵还需根据天气、水质、溶氧等变化灵活增减。还可在饲料中定期添加“乳酸菌群”、“铂富肽-上料旺”等微生态制剂,“转肝灵”、“优食”等中草药制剂,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减少残饵对水质、底质的污染。

甲藻(裸甲藻)爆发一例,水色黑红

甲藻的预防

由于甲藻分泌毒素,特别是死亡甲藻,在养殖池通过药物杀死它来解决问题是个非常无奈的选择。从长远来说,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果虾塘条件合适,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1、水色不浓的甲藻问题。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养殖前期,藻类浓度不高,黄褐色偏暗水色,可以考虑从隔壁较浓绿色水调水过塘,调整池塘营养比例中硝酸盐的浓度,增加水体镁含量来提高水体绿藻比例,使之形成优势种群来压制甲藻、降解甲藻毒素,达成动态平衡,最终无害化。

2、水色不浓的甲藻问题。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添加淡水解决。

3、水色很浓的甲藻问题。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养殖中后期,可以通过大量排水,减低池塘甲藻总量(要达到60%以上换水量),再调动隔壁浓绿色水过塘(10-20公分水)及外来新水解决,但使用过程中在加水前必须做好pH缓冲体系、虾体渗透压的保护,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天内解决甲藻引起的问题,但虾体受损肝胰腺需要通过喂食5天“红法夫酵母”+“酶益添”+“复合免疫多糖”来恢复。

来源 | 综合整理 整理人 | 安进水产企划部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THE END
0.水产动物疾病学.pdf求医问药b. 电镜检查: 电镜检查: c. 试 剂盒等快速诊断:PCR、DNA探针、酶标抗体等 试剂盒等快速诊断:PCR、DNA 针 探针、 牙鲆淋巴囊肿病毒病 包涵体 病毒粒子 对虾杆状病毒的包涵体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二、疾病的综合预防 水产疾病的防治原则: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则:无病早防、有病早治、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41714B4536::6B3ujvs
1.根据颜色的不同.藻类可以分为绿藻.褐藻.红藻等类群.如水绵和衣藻13.根据颜色的不同.藻类可以分为绿藻.褐藻.红藻等类群.如水绵和衣藻属于绿藻.海带和鹿角菜等属于褐藻.紫菜和石花菜属于红藻.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1ujoukhnfac:gfm9ec695enk:4cj8f><;g7l45@f76
2.防控对虾早期综合死亡症(EMS)大学生村官之家施生物肥应遵循少量多次、定期不断的原则,经常保持透明度在30公分~40公分,水色以茶褐色和黄绿色、黄褐色为佳。南方地区普遍的养虾模式是单独养虾,从不配养滤食鱼类,这种模式最大的缺陷是所培育的藻类没有良性转化的渠道,残饵、代谢产物分解后培育的藻类如果不向外界排放,就只有死亡,造成二次污染养殖水体,而污染jvzquC41ewthwjs0{q{uj7hp1z~kn8s{ml532:8331z32:83337`6:=557:/j}r
3.七年级生物单元练习1、下列藻类植物中,属于单细胞的是()A.紫菜B.海带C.水绵D.衣藻 2、地球上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 A.种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 3、苔藓植物有了分化的器官是() A.根、茎、叶B.果实、种子C.茎、叶D.花、种子 4、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jvzquC41yy}/qq6220ipo8xjgpmxw868449157mvon
4.【郝景芳科幻作品】祖母家的夏天&谷神的飞翔除了最后一条让我有点恐慌以外,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不喜欢哭天喊地。 妈妈很赞同,她说找个地方好好整理心情,重振旗鼓。她以为我很痛苦,但其实不是。只是我没办法向她解释清楚。 祖母家在山脚下,下一座二层小别墅,红色屋顶藏进浓密的树丛。 木门上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一行字:“战战,我去买些东西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33@88795
5.多日游攻略解锁西澳,让我们从少女系粉红湖开始~粉红湖为什么是粉色的呢? 粉红湖之所以呈现粉色,是因为湖泊中含有大量盐分,滋生了大量【嗜盐藻类】,这些藻类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β-胡萝卜素】,因此让湖水泛出一层淡淡的粉色。 因此,北粉湖并不时刻呈现为粉色。旱季雨季时湖水中的盐度变化,以及不同的藻类和细菌的密度,都会改变湖水的色彩,将其调出粉红,深jvzquC41o0sbhnsiyq4dp8lqpirwg8k{q{ykwl14;91893jvor
6.海带是褐色的.紫菜是红色的.水绵是绿色的.但它们的细胞内都含有19.海带是褐色的,紫菜是红色的,水绵是绿色的,但它们的细胞内都含有( ) A.叶绿素B.褐色素C.藻红素D.藻黄素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解答解:海带的载色体中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以及叶黄素.其中有一种墨角藻黄素,这种叶黄素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1ujoukhnf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