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总是充满着神奇的力量,凝聚成许多令人赞叹的景观。在我国新疆南部,许多人对那里的印象都是骄阳似火,黄沙翻卷,然而现实中的这里,却有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地带。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在这片绿洲之中竟然找到了一棵直径三米的古柳树,有9个树冠,8根树干深深植根于地下,经过观察发现,在这棵树的周围竟然环绕着泉眼。我们感叹自然力量的同时,也存在着疑问:这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据悉,这棵古柳树距今已大约有1500年了,九个树冠庞大强壮,其主干直径都已经达到了3米,树根已经扎入地下8米深,且树枝分叉较多,相互交错缠绕,竟然能够独木成林。由于这棵树的奇特,当地人都将其看作是天神的庇佑,并称它为“九头神柳”。这棵树生长在新疆的和田地区,这个地方南靠白雪皑皑的千秋雪峰昆仑山,而北面紧依黄沙漫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正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才使得这片沙漠变得独一无二,再加上这里是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因此,曾经的那种气候干燥,土地沙化严重,极度缺水的情况已经大大改善了。
那么,“九头神柳”的出现难道只是因为这里的环境条件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柳树的生长环境需要有充足的水分,这里的空气湿度与降水量显然达不到柳树的存活标准。研究人员观察后发现,这棵千年神柳之所以能够在这沙漠腹地生长,其实是由于它周边的泉眼。
沙漠之中竟然有泉眼?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棵古柳周边的泉眼还不止一个,专家最后得出的数量是三个。其中的一洼水潭,由于每逢泉水出水大的时候,这个泉眼就像是一口倒扣着的大锅,因此,人们为它起名为“锅泉”。那么,这些泉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事实上,这些泉水有多个来源,首先,在距离“九头神柳”一百多千米的沙漠边缘,那里有拉里昆国家湿地公园,河边的芦苇密密稠稠,每逢春秋两季,就会有成群结队地候鸟在此驻足,完全不像是沙漠地带的景观。湿地的存在发挥着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对这里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除了这片湿地,还有特殊的地势也为水源的供给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拉里昆地势较为低洼,所以会通过喀拉喀什河地表的河流水进行补给,每逢迎来洪水期,那些上涨的洪水就会那片湿地之中,这不仅可以减缓洪水的侵害,而且还为湿地补充了水量。
当然,还有南边的昆仑山,当高空寒流凝聚成片片雪花,纷纷降落在昆仑山上,使得山上形成了大面积的冰川,一旦天气变暖,气温升高,那些海拔较低的冰川就会慢慢融化,这些融化后的雪水也汇入到玉和田那几十条水源之中。有了这些自然力量的保护,泉眼得以形成,守护着“九头神柳”。
柳树下的泉眼不断涌出清澈的泉水,变成长长的溪流。而关于九头柳的形成,专家推断,这与泉眼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这里种植的柳树,其根系会不断蔓延生长,而那些溪流则会不断滋养着柳树的根脉,使其生根发芽,从而长出新的枝干,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下,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九头神柳”。人们还发现,这些泉水的温度竟然会出现变化,在炎热的夏季,泉水的温度才只有十几摄氏度,而到了冬季,水温竟然是变得高起来。专家称这泉眼形成时间也比较早,属于构造裂隙泉。不得不再次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中充满了太多太多的奥秘。
在新疆发现的这棵直径3米“九头神柳”,深深植根于这片沙漠之中,而在它的身边,有古泉卧地生长,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