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苔藓调查团队
在北京市房山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进行科学考察时
在公园的岩壁上发现了
一种会发光的植物
——光苔
别看它长得不是特别显眼
但是光听名字就能知道
它是有独特技能傍身的
没错它真的会发光
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光苔属的苔藓植物常生长在光线较暗的洞穴中,自然状态下能发出荧光,“光苔”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其主要鉴别特征是:植物体总苞外无刺毛,雌雄同株,孢子表面具短棒状疣。它属于新热带植物区系,以前记录分布在东南亚、印度半岛、中东、非洲、澳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国内记录于青藏高原以东的四川、云南、广西和贵州,多生在潮湿阴凉处,在潮湿墙壁、岩壁或旧墙的缝隙上常见。
上方山地区发现光苔属植物的意义?
光苔属隶属于苔类植物门地钱纲地钱目光苔科,主要产地是热带地区的丘陵和平原,分布的最高海拔可达2400米。该属植物本身结构非常简单,但由于其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会产生较多的变异和生态型,所以属内物种的分类和鉴定需要从叶状体大小、中肋的有无、气孔、芽胞、孢子以及弹丝的形态结构等分类特征来综合考虑。本属对研究叶状体苔类的多样性、系统发育和适应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记录,我国的光苔属植物中仅芽胞光苔Cyathodium tuberosum Kashyap被评估为易危(VU)等级,而其余种类都处于数据缺乏(DD)的状态。本次发现对苔藓植物红色名录的评估完善提供了新的数据信息。
上方山光苔将光苔属的分布范围扩大到了北温带地区,也是该种目前在世界地理分布的最北端。
目前在上方山发现的光苔生长状态良好,数量丰富,在树基、岩壁、湿土等不同生境中都发现大片植株生长点位。
为什么上方山地区会有光苔属植物分布?
初步判断与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房山西部,地处太行山北缘,是中国北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我国曾记录的5种光苔属植物,都分布在西南山地的石灰岩地貌。岩溶地貌形成的峰、谷、洞、坑、崖、崮等地质资源是光苔属植物重要的栖息生境。另外上方山地区原始天然林覆盖率95% 以上,这也为苔藓植物多样性丰富所需的温度、湿度和空气净度提供了良好的小环境条件。
正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使得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物种丰富,生物多样。为了让上方山森林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房山区将其作为政府重点林木建设、保护单位,通过古树保护小区试点建设、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四季常绿植物资源调查等多种手段,争取中科院等权威部门支持,进一步明确生物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分布状况。据考察统计,上方山现有植物652种,陆生脊椎动物149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1种,北京市级保护植物20种,上方山特有植物19种。
我们房山上方山不仅有会发光的光苔
还有“四大树王”、上方山“三宝”等植物
就连全北京仅有三株的蜡梅古树
上方山就有两株
上方山“四大树王”
柏树王
柏树王位于上方山回龙峰下、海拔500米的吕祖阁院内。树高24米,干围达6米,相传种植于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号称北京郊区最粗大的一株大柏树。上方山有2000年的佛教文化历史,而吕祖阁相传始建于元代,是山里唯一一处道教场所。建吕祖阁前,此树便已存在。远远望去,红墙灰瓦的道观中,古柏苍劲挺拔,树冠大如伞盖,阴蔽了大半个院落。道观周边也生长着很多柏树,与院中的古柏交相辉映,更显出古柏傲视群雄的帝王气概。有人为其作诗云:“天尊驾前通灵草,偷得浮生堕凡轮。吕祖阁中经寒暑,风流千载定乾坤。”
松树王
千年苍翠在仙家,一松直上问九华。这株生长在上方山松棚痷东侧的古松王,树体挺拔,直插云霄,不乏大将风范,它是上方山古油松中的佼佼者,一级古树,树龄1050多年,树高28米,胸径1.01米,胸围3.2米,平均冠幅14米。近观松枝苍劲,郁郁葱葱,树皮宛若龙鳞,站在树下,看松树王昂首苍穹,气度从容,那临风峥嵘的英姿,使人肃然起敬。
上方山寺庙松棚痷的建造是由这棵古油松而来,松棚痷始建于明代,相传,明代上方山的僧人看到松树王西侧,地势平坦,适合建造寺庙,于是就在古油松西侧建造了寺庙,寺庙建完后发现这棵古油松的树冠遮盖了大半个寺庙,于是僧人就将建完的寺庙起名为“松棚痷”。清代,皇宫多次派人对此树进行测量,建议砍伐为紫禁城宫殿做栋梁,后因道路险峻,难以运输,便放弃砍伐,上方山松树王从此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槐树王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禅”,这株立于兴隆庵旁的槐树王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挺拔俊秀,是目前上方山发现海拔最高,树干最长,胸径最粗的古槐,树高31米,胸径1.24米,胸围4米,为一级古树,树龄1100年。远远望去,槐树王粗壮的枝杈高高耸立在群山中历经多个世纪轮回,饱经风霜,依然枝繁叶茂,树冠如云。
据记载兴隆庵始建于明代初期,而槐树王在唐代时期就存在了,由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代僧人对古树进行了很好的养护,使得这株古槐在上方山20余株古槐中卓然而出,傲视群雄。
银杏王
银杏王是上方山的活化石,位于上方山观音殿西南侧,它见证了上方山超过1050年的繁盛和兴衰。银杏王属一级古树,树高32米,胸围1.21米,平均冠幅达14米,是生长在上方山海拔最高、树干最高、地围最粗、树冠最大的一棵古银杏树。夏季枝丫漫展,荫蔽天日,立于树下,会有虽夏尤寒凉的感觉;秋季叶片金黄,硕果累累,和周边庙宇交相辉映,唯美至极。
银杏王附近有古井一口,由于僧人常从井中取水浇灌此树,后人在此井上方建了一块石碑取名“深源活水”。清泉灌溉,日益葱茏,如今被后人精心地护养的银杏王已超过1050岁,依然高大挺拔,雍容华贵,成为上方山一道绮丽的风景。
上方山“三宝”
黄精、拐枣、香椿
为上方山三大特产
称为“三宝”
其中“香椿”最为出名
曾经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蜡梅古树
上方山共有两丛古蜡梅,树龄约为350年,分别位于文殊殿和藏经阁。目前全北京蜡梅古树仅有3株,其中2株就在上方山。专家们一致认为上方山现存的两株古蜡梅品种珍贵稀有,是反映北京地区自然及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植物资源。
下一步
房山区园林绿化局将
继续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研究工作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为房山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区
贡献更多更大力量
■说明:本文由家住房山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看房山大事小情,搜身边吃喝玩乐!
======= 房山邻友圈!=======
商务微信:jiasupao2014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