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每天分钟的“无效运动”可降成死亡风险用小运动换取长寿收益

聚集全球前沿、全面、专业抗衰资讯10-17 08:10

导言

我们都知道运动能抗衰,但是什么运动方式是最抗衰、最延寿的呢?派派作为一个每天吸收抗衰小知识的选择困难症患者,当然也十分纠结:有氧还是无氧?每周练几次?每次练多久?强度应该多大?

当然,还有派派最关心的问题:「怎么用最简单的日常运动获得最好的抗衰效果?」

贪心!

今天,我们就来从各大研究中扒一扒“最适合抗衰宝宝体质的长寿运动”,整理出“最适合中国宝宝的长寿运动方案”!

增寿10年的运动,凭啥?

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运动能让你的预期寿命延长10年,你心动吗?

图注:运动类型与死亡风险、预期寿命的关系

早在2012年,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也发表了一项研究,同样发现挥拍类运动是最延寿的运动,能够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其次是游泳和室内有氧,分别为28%和27%)[2]。

挥拍运动,指的自然就是一切需要球拍的运动,比如羽毛球、网球以及乒乓球等等等等。但是,为什么是挥拍运动?凭啥它最好呢?

其实,挥拍类运动的长寿秘密并不在拍子本身,而在于这类运动共有的“复合型buff”:

球拍类运动往往都需要调动身体多个器官和多个肌肉群,眼睛需要盯着球的位置来协调手臂的动作,移动则需要慢跑,在击球的瞬间需要爆发力,还需要和同伴互动。

所以说,球拍运动胜就胜在「综合性」,既结合了有氧与无氧,也锻炼了大脑的反应、手眼的协调以及全身的肌肉群,强化了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的同时,对耐力也有要求,将多种训练模式无缝融合。

的确是老少皆宜、不挑环境,还容易上瘾的运动…

想想也是,只有综合的运动才能对抗综合性的衰老。

不过,虽然羽毛球啥的确实很让人上瘾,也不乏天生不感兴趣的朋友,那怎么办?其实,我们可以从挥拍类运动的底层逻辑下手,来自己搭配运动。

运动组合最优解?

以上恰好与现代运动科学的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没有最优的单一运动,只有最适的组合”。

也就是说,综合/多组分训练(MCT)才是得到最广泛、有效的抗衰好处的最优方案。

综合训练通常指结合了有氧、力量、平衡和灵活性中至少两种或以上的训练模式。它效果出众的原因与挥拍运动相同,那就是系统性。

最新的多项研究都发现,多组分训练能够降低体脂、提升步速,还可以提升下肢力量和改善认知功能,并且效果优于任何的单一运动[3; 4]。

那么问题来了:综合训练的每个部分中,有哪些是抗衰效果更好的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有氧代表:HIIT

HIIT可谓是高效抗衰的代表,它最擅长的就是守护心脑血管和细胞活力。研究发现,在所有运动类型中,只有HIIT能够显著延长端粒的长度[5]。不过,效率高的同时体感也确实非常累(派派表示这是抗衰该有的“代价”)。

力量代表:功率训练+离心训练

力量训练对中老年来说尤为重要,毕竟充足的肌肉可以避免跌倒,在关键时刻救命。而相较于传统的等张训练,功率训练+离心训练的组合在改善老年人功能性力量、跌倒预防、蛋白合成和抗氧化调节方面效果更优[6; 7]。

简单讲,就是在训练中的最后1-2组中,肌肉收缩时更加强调速度、肌肉拉长是更注重力量,例如“快速站起→慢速蹲下”,这样就能更好地预防跌倒啦~

平衡训练:不要忽视!

平衡力,是大家常常忽视的一环。研究发现,规律进行平衡训练2至3月就能进步超过10%,并大幅降低跌倒风险[8]。其中,最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式就是太极[9; 10]。其次,还可以进行神经-本体感觉/敏捷功率训练(如单腿站立、深蹲等)[11],瑜伽和普拉提等。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哪种运动最好?答案是:像挥拍运动那样,将有氧、力量、平衡、灵活性巧妙结合的运动模式,效果最好。

练多少才是恰到好处?

懒人有懒人的动法

明确了练什么,下一个问题自然是练多少了。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运动医学会[12]的主流推荐是:每周进行总体2.5-5小时的中强度有氧 / 75分钟-2.5小时的高强度有氧,再加上至少2次的全身主要肌群的力量训练。

图注:世卫组织的指南内容

最大5小时的有氧,想必某些不爱运动的朋友此时听完已经开始累了。

不过,派派在调研文献后发现,运动的健康效益其实是一条“L型曲线”!研究发现,每周100-25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即可获得80%的长寿好处[13],而超过500分钟就会进入平台期。也就是说,只需达到WHO推荐的下限(2.5h)即可。

而在力量训练方面,每周只需0.5-1小时,就能在降低全因死亡率方面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

并且,力量训练不是越多越好。2021年《梅奥诊所学报》上的一项研究发现[14],运动和健康之间存在特殊的“U型”联系:相比每周锻炼2.6-4.5小时的人,每周锻炼10小时的人死亡风险反而更高,也更不幸福。

图注:运动和健康之间存在特殊的“U型”联系

所以力量训练虽好,也不能太贪杯哦~

现在理论上倒是清晰了,然而现实来讲真的很难:每天上班累死累活,哪里有心情运动?又怎么爱上运动?

把运动完美地融入生活,而不是让生活去将就运动

研究发现[15],只要一周的总运动量达标,就算成为周末运动、工作日躺平的“周末勇士”,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风险的降低效果也是一样的!所以下了班只想躺着也可以理解(bushi)。

No.1

Exercise Snacks

“运动零食”,意思其实就是“碎片化运动”。在一项研究中,女性进行每天一次的10 min弹力带训练,坚持3个月后肌肉量就上涨了0.42 kg[16]。所以请不要小瞧微量的运动,它能对抗久坐带来的危害(还能摸鱼),积累起来也能增肌!

No.2

VILPA

你以为只有“正经”的运动才算运动?大漏特漏!VILPA——日常生活中短暂的剧烈运动,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动,而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将某些活动升级到剧烈强度的行为[17]。

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上下班高峰期电梯人挤人被迫爬楼、买买买过后心满意足地提着沉甸甸的东西走回家,甚至起床晚了被迫狂追公交车(bushi)。总而言之,只要心率上升到了好范围,就是好运动~

研究发现,即使是那些从不去健身房的人,每天只要进行了3次、每次仅持续1-2分钟的VILPA,其全因死亡风险和癌症死亡风险就能降低38%-40%[18]!

所以,对于忙碌的多数人来说,最可行的(实在的)抗衰运动方案其实是「每周1次的“大型”运动+每周2次的小型运动零食+每天N次的隐形锻炼」。

每周至少安排1次时长60-9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或网球;

在工作日至少安排2次十几分钟的小运动,可以是弹力带力量训练,也可以是效率超高的HIIT,对抗工作日久坐;

在生活中“能动就动、能快则快”,变得更“勤快”有活力。

降低运动的门槛、把运动融入生活,相信收获了无数微小变化的你,也会逐渐爱上运动~

最后的最后,请查收派派附送的 运动强度判断方法:

声明 - 本文内容仅用于科普知识分享与抗衰资讯传递,不构成对任何产品、技术或观点的推荐、背书或功效证明。文内提及效果仅指成分特性,非疾病治疗功能。涉及健康、医疗、科技应用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医疗相关请寻求专业医疗机构并遵医嘱,本文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如欲转载本文,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授权与转载规范。

参考文献

[2] Lee, I. M., Shiroma, E. J., Lobelo, F., Puska, P., Blair, S. N., & Katzmarzyk, P. T. (2012). Effect of physical inactivity on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orldwide: an analysis of burden of disease and life expectancy. The Lancet, 380(9838), 219-229. doi:10.1016/S0140-6736(12)61031-9

[3] Qiu, H., Zheng, W., Zhou, X., Liu, Q., & Zhao, X. (2025). Training modalities for elder sarcopenic 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Frontiers in Nutrition, Volume 12 - 2025.

[4] Ning, H., Chen, F., Li, J., Du, Y., Chen, X., Wu, S., . . . Feng, H. (2024). Effectiveness of a multicompon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Chinese people with cognitive frailty: protocol for a mixed-methods research.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Volume 16 - 2024.

[5] Sánchez-González, J. L., Sánchez-Rodríguez, J. L., Varela-Rodríguez, S., González-Sarmiento, R., Rivera-Picón, C., Juárez-Vela, R., . . . Navarro-López, V. (2024).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Telomere Length in Healthy Adults: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Meta-Regression. JMIR Public Health Surveill, 10, e46019. doi:10.2196/46019

[8] Lesinski, M., Hortobágyi, T., Muehlbauer, T., Gollhofer, A., & Granacher, U. (2015). Effects of Balance Training on Balance Performance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icine, 45(12), 1721-1738. doi:10.1007/s40279-015-0375-y

[9] Chen, Y., Qin, J., Tao, L., Liu, Z., Huang, J., Liu, W., . . . Tao, J. (2023). Effects of Tai Chi Chuan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Adults 60 Years or Older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hin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6(4), e237004.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7004

[10] Guo, X. B., & Tang, L. (2024).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 types on balance function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and Parkinson’s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Volume 16 - 2024.

[11] Rössler, R., Birrer, M., Haslbauer, A., Goldfarb, J., De Spiegeleer, A., Härdi, I., & Kressig, R. W. (2025). Efficacy of the power centering for seniors intervention on physical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older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Scientific Reports, 15(1), 28908. doi:10.1038/s41598-025-13404-6

[15] dos Santos, M., Ferrari, G., Lee, D. H., Rey-López, J. P., Aune, D., Liao, B., . . . Rezende, L. F. M. (2022). Association of the “Weekend Warrior” and Other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JAMA Internal Medicine, 182(8), 840-848.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2.2488

[16] Brandt, T., Schwandner, C. T. L., & Schmidt, A. (2024). Resistance exercise snacks improve muscle mass in female university employees: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intervention pilot-study.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Volume 12 - 2024.

[17] Koemel, N. A., Ahmadi, M. N., Biswas, R. K., Sabag, A., Cheng, S., Bauman, A., & Stamatakis, E. (2025). Device-captured incidental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risk.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79(10), 753. doi:10.1136/jech-2024-222394

[18] Stamatakis, E., Ahmadi, M. N., Gill, J. M. R., Thøgersen-Ntoumani, C., Gibala, M. J., Doherty, A., & Hamer, M. (2022). Association of wearable device-measured vigorous intermittent 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 with mortality. Nature Medicine, 28(12), 2521-2529. doi:10.1038/s41591-022-02100-x

THE END
0.@爱运动的你打球时注意这几点,身体更健康其实早在2016年,《Lancet Psychiatry》(《柳叶刀》)通过探究不同类型的运动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就提出球拍运动对于提升“身”“心”健康有显著性益处。 那球拍运动到底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我们又该如何选择正确的球拍运动呢?今天就来聊一聊。 多挥挥球拍,有什么好处? 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56:4996:7:34@>29;74
1.什么是肩袖损伤肩关节损伤介绍症状表现治疗方式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肩袖会产生磨损和撕裂,特别是反复上举肩膀的人群(如棒球、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还有一些体力劳动者。 3,肩袖损伤的症状 肩袖损伤后会出现肩膀的疼痛,严重时肩膀无法举起来。 肩袖损伤时肩膀疼痛 4,肩袖损伤的治疗 轻度的肩袖损伤可以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局部热敷理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局部jvzquC41o0nbqmk0eqs0pnntqpm0yns|jcth1B8;5575;<90jvsm
2.肩袖损伤介绍肩袖损伤是什么病有问必答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 展开全部相关推荐jvzquC415i4dn~g0z{}z0lto1ykofj43;8:54<>20jzn
3.云南丽江市古城区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球拍运动和排球等竞技运动产品的销售额也在这里增长。据报道,休闲鞋的销售额也有所增长,尽管增幅“相对温和”。本季度,该地区的净销售额为 82.17 亿日元,同比增长 8.5%,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27.5%,至 13.79 亿日元。金龙鱼上半年增利不增收日前,金龙鱼披露半年报,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94.8亿元,同比下降7.78jvzq<84cwvu/omo{z{ltjz~{0qxh0ls1ctzjeuju1;=26>=0ujznn
4.微信头像图片2021最火爆,微信用什么头像最吉利?王者荣耀玩家晒乒乓球拍运动日常 2109 浏览 7 回答 核查图片是否原始,这是什么软件? 8933 浏览 4 回答 遭遇AI换脸勒索?应对指南来了 8392 浏览 5 回答 win7自动关机命令怎样设置和取消 5189 浏览 5 回答 王者荣耀KPL九月国服讨论 3332 浏览 7 回答 ZOL问答 多功能一体机 京瓷2021 问题详情 回答详情 电jvzquC41ycv/|xq0eqs/ew4cum5eg}fknue27<;7246`3B53299`57mvon
5.乒乓球拍用哪个面好贰,乒乓球拍甩鞭式有什么练习法 1、用一只备用球拍,在拍头的侧边上缘钉上大头钉,在钉上系上一小段棉绳,练习时在球拍运动过程中让棉绳像鞭梢一样甩动,发出啪啪”的声音。 2、此时如果不放松和不加速运动是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这种方法可以帮你形成放松和加速挥拍的感觉。 jvzquC41yy}/3>ysy0ipo8sgyue85967784tj}rn
6.肩袖损伤自我治疗方法是什么有问必答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 肩袖损伤有积液 刘凤岐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友谊医院三级甲等 既然诊断明确,现在是陈旧性损伤了,手术已经错过最佳时间了,建议1.制动休息,2.局部热敷,每天三四次,每次至少半小时,3.疼痛局限可以封闭治疗。 jvzquC415i4dn~g0z{}z0lto1ykofj43;8:4;=7;0jzn
7.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达成了什么共识关税休战90天新闻频道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达成了什么共识 关税休战90天 当地时间7月29日晚,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结束。中方谈判代表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美两国达成重要共识,将已暂停的美方24%对等关税和中方相应反制措施继续展期90天。这一消息在全球经济与政治舞台上引起广泛关注。jvzquC41pg}t0lmkpc4dqv4uqeobnpi132612:;;146379<521:98@85634ivvq
8.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达成了什么共识关税休战90天新闻频道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达成了什么共识 关税休战90天 当地时间7月29日晚,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结束。中方谈判代表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美两国达成重要共识,将已暂停的美方24%对等关税和中方相应反制措施继续展期90天。这一消息在全球经济与政治舞台上引起广泛关注。jvzquC41pg}t0lmkpc4dqv4uqeobnpi132612:;;146379<521:98@8563ebnu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