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无花果高产新技术:这种栽培方式大受欢迎!
李卓玺等
无花果( Ficus carica L. ) 又叫映日果、奶浆果,属桑科无花果属亚热带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富含多种氨基酸、糖、维生素、蛋白质、矿质元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无花果性平、味甘,有健脾、滋养、润肠等功效,有治喉疾、主开胃、止泻疾、治五痣等作用,尤其是果实中含有多种抗肿瘤的药用活性成分,如呋喃香豆素内酯、佛手柑内酯、补骨酯素等,属于药食兼用型水果。无花果经济效益高、用途广泛,除鲜食外,可以加工成果干片、蜜饯、纤维素棒、酵素、果酒、果茶等休闲饮料产品。无花果“Y”型栽培是威远县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高效生产模式,不仅省工省时、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可有效化解“非粮化”问题和显著提高园地综合利用率。2023 年 8 月,威远县将举办国际第七届无花果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无花果大会,威远无花果将作为“川果”的一张名片走向世界。
1 苗木选择
选用一年生的扦插苗或嫁接苗,要求苗木新鲜、品种纯正、枝条充实、苗木粗壮、根系发达完整、侧芽饱满、无检疫性病虫害,符合 DB 5110 /T 21( 威远无花果栽培技术规程) 规定。
2 土地整理
宜选择土层厚度大于 50cm,坡度小于 15°的土地作为无花果种植园地,因地制宜选择全面深翻或带状深翻整治园地。结合深翻整治园地,可满园施或带状撒施商品有机肥 1000 ~ 2000kg /667m2或腐熟畜禽粪 2 ~ 3m3/667m2、复合肥 25 ~ 50kg/667m2,同时针对碱性土施入过磷酸钙 25kg /667m2,酸性土施石灰 25kg /667m2。无花果为喜光果树,日照强度是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宜采用南北行宽厢( 9 ~ 10m) 开沟( 40cm × 50cm) 起陇( 100cm× 20cm) 栽培,土地较小或坡地可采用起背沟( 40cm× 50cm) ,然后按照起厢宽( 8 ~ 9m) 开副沟( 30cm ×30cm) 或起宽行( 4 ~ 5m) 栽培。按照( 1 ~ 1. 5) m ×( 4 ~ 5) m 的株行距,提前挖定植穴。
3 苗木栽植
无花果发根温度在 10℃ 左右,落叶后( 威远地区 11 月中旬) 至发根前( 2 月底) 均可栽植,以元旦前栽植完成为宜。栽植前,疏剪无花果苗,剪除烂根、病根后,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或阿维菌素等药剂做好病虫消杀处理。栽植时做到根伸苗正,分层垒土并踩实,回土高度略高于苗木土痕或嫁接口,及时浇足定根水,覆盖地膜或秸秆以加强保温保墒。
4 田间管理
4. 1 水分管理
无花果属于浅根植物,生长速度快,在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同时,若土壤含水量过高,根系将因无氧呼吸导致无花果树生长势变弱,引起落叶、落果和病害加重发生,严重时导致根系腐烂出现死树现象,因此无花果园地应做到能灌能排,保持合理的土壤含水量。为防裂果,果实成熟期要严格控制单次浇水量和土壤湿度。
4. 2 施肥管理
为满足无花果对养分的需求,以“有机肥为主,适氮,重磷、钾、钙”的施肥原则,通过有机肥与无机化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采用穴施、沟施、冲施等方法,进行施肥管理。穴施或沟施,以树冠滴水为界,挖 2 ~ 4 个施肥穴或施肥沟( 深 15 ~ 30cm,宽 20 ~30cm) 。冲施,将肥料溶于水中并稀释到合适浓度,结合无花果生长期和浇水,进行根部滴灌、喷灌、浇灌。不同园区应根据园地土壤中的有机质、N、P、K等营养物质含量,作具体研判并及时调整施肥方案。同一园内要根据树龄、树势、产量和管护水平等,科学合理地确定肥料施用量和施肥方法。推荐使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科学用肥。
4. 2. 1 幼树施肥无花果幼树期施肥宜采用“少吃多餐”即勤施肥、薄施肥方式,一般分 5 次施肥。新栽植树在嫩梢长至 10cm 左右时,追施第 1 次肥,株施尿素 50 g、磷酸二氢钾 25 g。第 2 次在 5 月下旬,株施尿素 25 g、磷酸二氢钾 25 g。第 3 次在 7 月中旬,株施尿素 25 g、磷酸二氢钾 25 g,喷施 1 次钙肥。第 4 次在 9 月中旬,株施尿素 25 g、磷酸二氢钾50 g。第 5 次在 10 月中旬,株施腐熟油枯、粪肥或商品有机肥 1 ~ 2. 5kg。如有水肥一体化设备,在生长季节,每月根据生长情况施肥 1 ~ 2 次。
4. 2. 2 结果树施肥结果树 1 年施肥 4 ~ 5 次,施肥次数和时间需根据当年气候、土壤肥力、树龄长势和结果状况等因素,科学确定施肥量和种类,部分钙、锌、硼、镁等中微量元素可以通过叶面喷施来补充。
4. 2. 2. 1 提苗肥。一般 3 月中下旬,以薄施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可施高氮三元复合肥 6 ~ 12kg /667m2,占全年施肥量的 5% ~ 10% 。
4. 2. 2. 2 坐果肥。5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为无花果坐果期高峰期,也是需肥量高峰期,坐果肥以含量51% ( 17 - 17 - 17 ) 的三元复合肥 ( 以下简称复合肥) 为主,同时补充钙肥,可施 10 ~ 15kg /667m2三元复合肥,施肥时间宜早不宜迟,可分 2 次,占全年施肥量的 15% ~ 20% 。
4. 2. 2. 3 壮果肥。7 月中旬 ~ 8 月下旬为无花果集中膨大期,此次施肥以钾肥为主,磷肥、氮肥为辅,并适当施入钙肥、镁肥,可施硫酸钾 5 ~ 10kg /667m2、复合肥 10 ~ 15kg /667m2、钙镁磷肥 5 ~10kg/667m2,占全年施肥量的 15% ~ 20%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1 ~ 2 次、钙肥 1 ~ 2 次。
4. 2. 2. 4 月子肥。9 ~ 10 月为无花果结果后期,也是秋根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此时追肥有利树势恢复,提高叶片同化作用,增加树体养分积累。月子肥以复合肥为主,适当多施 磷 钾 肥,施 用 复 合肥 6 ~12kg /667m2,占全年施肥量的 5% ~ 10% 。
4. 2. 2. 5 基肥。施用时间 11 月至次年 2 月上旬,以自然落叶前( 11 月上旬) 为最适宜,有利有机肥进一步腐熟、分解和渗透。基肥以施有机肥或腐熟的畜禽厩肥( 堆肥、菜籽饼等) 为主,结合施用复合肥、钙镁磷肥。每 667m2施用商品有机肥 500 ~ 1000kg或腐熟畜禽厩肥 1 ~ 2m3、复合肥 5 ~10kg、钙镁磷肥10 ~ 20kg,约占全年施肥量的 50% 。
4. 3 整形修剪
4. 3. 1 幼树整形“Y”型树形栽培要实现高产,需控制好树形。栽植后,定干 40 ~ 50cm,3 月份萌芽后,沿行向左右各留 1 根枝条,其余枝条抹除,形成2 个二级主干枝。当长至 20cm 左右后摘心,每个二级主干枝沿行向前后各留 2 个芽,形成 4 个结果母枝,落叶后留 3 ~ 4 芽剪除。
4. 3. 2 结果树整形春季每结果母枝各选留 2 ~ 3个芽,留作当年结果枝,其余芽抹除。冬季每个结果母枝留 1 个结果枝,并留 3 ~ 4 芽短剪,作为来年结果枝。
5 病虫害防治
5. 1 病害防治
无花果病害较少,主要是疫腐病、炭疽病和锈病,可用丙森锌、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治。
5. 1. 1 疫腐病疫腐病主要为害无花果果实、根颈,叶片、枝条也易发生。一般离地面近的果实先感病并向上传染,其病斑呈不规则状,后期裂口或伤口处有白色菌丝体,易脱落。苗木及大树根颈部受害时,皮层变褐腐烂,并扩展成环状腐烂,导致植株萎蔫死亡。疫腐病防治方法: 一是合理抬高主干,使主干高度大于 40cm,结果枝及结果部位高于 50cm,树冠下覆盖地膜或秸秆,减少因雨水飞溅传播。二是加强果园管理,防止枝条徒长和果园郁闭,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降低果园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做到能排能灌; 及时科学处理病果。三是科学用药,发病前对树冠下部和叶片喷施 80% 可湿性粉剂波尔多液 500~ 6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悬浮剂 600 ~ 800 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 发病后用 80% 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4000 ~ 5000 倍液或 80% 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500 ~ 600 倍液或全络合态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等杀菌剂喷施 2 ~ 3 次。
5. 1. 2 炭疽病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侵染叶片等部位,是无花果主要病害。为害果实的病斑呈同心轮纹状,果实部位成圆锥状下陷,病斑小颗粒由褐变黑,在生长季中均可发生,炎热、雨季发病更严重。炭疽病防治方法: 应防治结合,以防为主。一是发芽后发病前,用 80% 可湿性粉剂波尔多液 500 ~ 600倍液或 80% 代森锰锌全络合态可湿性粉剂 800 ~1000 倍液或 25%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2000 ~ 2500 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喷施 1 ~ 2 次,间隔 15d 左右喷 1次。二是幼果期用 450g /L 咪鲜胺水乳剂 1200 ~1500 倍液或 250g / L 吡唑醚菌酯乳油 1500 ~ 2000倍液或 50% 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2000 ~ 3000 倍液等喷施 1 ~ 2 次,间隔 15d 左右喷 1 次,起到预防保护作用。三是发病后用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 ~ 2000 倍液或 50% 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2000 ~30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 8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0 ~ 800 倍液等喷施治疗,间隔 10d 左右 1 次,连续 2 ~ 3 次。四是做好冬季清园工作,清除病源,主干涂白,减轻来年炭疽病的发生率和防治压力。
5. 1. 3 锈病锈病主要为害无花果叶片。侵染初期叶片正面出现 1mm 左右黄绿色斑点,之后斑点变成圆形橙黄色病斑,病斑后期着生小粒点并变黑,叶背面隆起并着生锈色粉状物,导致病叶干枯或早落。锈病防治: 一是发病前做好预防,6 ~ 9 月,用 70% 可湿性粉剂丙森锌 600 ~ 8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 700 倍液或 80% 代森锰锌全络合态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或 80% 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 500 ~ 600 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交替喷施。二是发病后可用 250g /L 苯醚甲环唑乳油 3000 ~ 4000倍液或 250g /L 嘧菌酯悬浮剂 1000 ~ 1200 倍液或25%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2000 ~ 2500 倍液等杀菌剂交替喷施 2 ~ 3 次。三是做好清园工作,清除病落叶,减少锈病在园区病叶上越冬。
5. 2 虫害防治
5. 2. 1 桑天牛桑天牛是无花果树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枝干。成虫啃食嫩枝皮,并在在枝干上啃出“U”产卵孔,造成结果枝易折断枯死。卵孵化后,幼虫在枝干内向下蛀食至根部,导致树体营养传导不畅,植株生长不良、早衰,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防治方法: 一是农业防治,桑天牛有喜食桑树、构树等特性,在无花果园区外栽植桑树或构树等诱集树种,在桑天牛发生期间,对诱集树种进行集中、及时、彻底的化学药剂防治,形成无花果树的隔离保护带,以减少对无花果树的危害和防治压力。二是人工防治,在 6 月中旬桑天牛开始羽化啃食无花果新梢皮时,通过早晚巡园人工捕杀成虫。在枝干上产卵危害时,每隔 5 ~ 7d 查看一次产卵“U”形孔及排粪孔,用刀挖出树干上“U”形产卵孔的卵粒、用铁丝从“U”形产卵孔穿入树干,钩杀清理初孵幼虫。三药剂防治,在虫卵未孵化前,用高效氯氰菊酯喷洒“U”形产卵处。幼虫发生期,发现有新鲜排粪孔时,用铁丝将虫粪掏出,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的 5% 啶虫脒乳油 1000 ~ 1200 倍液后用泥土封孔或蘸有药剂的棉花堵住虫孔; 冬季修剪后,在有新鲜虫粪的树干孔处注射适量的 5% 啶虫脒乳油 1000 ~ 1200 倍液或 20% 甲氰菊酯乳剂 800 ~ 1000 倍液,并进行树干、大枝涂白。
5. 2. 2 象甲虫防治象鼻虫是危害无花果主要害虫,其产卵隐蔽、数目多、速度快,孵化后,就开始啃食无花果树干基部,因有表土覆盖,不易发现,当发现时,树干基部、树根已危害严重。成虫在夜里啃食无花果树的嫩叶、嫩芽、嫩枝、嫩果。防治象鼻虫分3 个时期防治: 在 3 月底 4 月初成虫大量出土时,运用象甲虫有假死性,可采取在傍晚人工捕捉或用化学药剂 20% 甲 氰 菊 酯 乳 油 1500 ~ 2000 倍 液 或2. 5%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800 ~ 1000 倍液喷施全树,重点喷树干基部。在 5 月底 6 月初产卵孵化时和果实采摘完后,用 5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4000 ~5000 倍液或溴氰菊酯 25g / L 乳油 1500 ~ 2000 倍液或高效氯氟氰菊酯 10% 可湿性粉剂 2500 ~ 3000 倍液灌根颈部。
6 采摘
无花果结果枝叶腋理论上均可挂果,因其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几乎通步,导致挂果时间、成熟时间不一致,果实须分批采收,并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因充分成熟的果实较软、不耐运输,所以需根据销售距离和运输时间来确定采果成熟度。同时,为保持无花果的新鲜,建议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采摘,并轻拿轻放。
7 清园
冬季修剪时,清除全园枯枝叶、病虫枝叶、杂草并科学销毁。用石硫合剂、松脂合剂喷洒全树和树盘之后,用石硫合剂与生石灰、植物油、食盐、面粉调成糊状,进行刷干涂白。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