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野生中药材濒危

为了摸清四川野生中药材资源的 “家底”,今年9月,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和他大约50人的团队,分成5个组轮流到四川省内的乐山、雅安等20多个中药材原产地进行摸底调查后发现,该省的冬虫夏草、川贝母、大黄、秦艽、重楼、红景天、金龟莲等几十个珍稀野生中药材品种萎缩严重,“比如重楼,上世纪90年代全省年产量可达300吨,但去年不足100吨,全国也就300吨不到;七八年前,金龟莲全省年产量上千吨,去年产量仅为过去的1/10”。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付永德表示,重楼、川贝母等野生中药材确实濒危。

蒋尔国透露,作为云南白药(000538,股吧)和抗病毒冲剂的主要原料,我国野生重楼5年前的产量在300~400吨,而目前产量仅100吨。由于价格高、产量低,掺杂假药的情况也出现了。

根据天地网资源调研,在四川省乐山地区和甘孜州地区,发现当地一种叫地蛛香的植物,每年产量达30吨以上,价格在22元上下,因为外形极像重楼,便有人采购回去加工后作为重楼销售。

价量恶性圈

“川贝母是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等蛇胆川贝系列产品的主要原料,是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目前产量逐步萎缩。今年由于价格的刺激,产量有所增加,目前四川全省产量在200吨左右,最好的松贝价格在2400~2500元/公斤。”蒋尔国称,川贝母去年上半年的价格在1500~1600元/公斤,最高曾到3200元/公斤。

蒋尔国称,葵花胃康灵和白及止咳冲剂的原料白及,国内需求量在800~1000吨,但国内目前只有200~300吨的供给量。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多是用我国云南、缅甸、越南所产外形相仿的水白及冒充。近几年白及的价格也是一直在涨,2008年左右,每公斤白及60元左右,目前的市价为180~200元/公斤。

据悉,东北长白山野山人参、蒙药香青兰濒危。与此同时,产自西南的野生中药材诸如川贝母、重楼、金龟莲、红景天、白及、乌灵参、羌活、秦艽等品种均出现产量减少、价格上涨等现象。

涸泽而渔

“很多野生中药材价格高了之后滥采滥挖,造成了野生中药濒危灭绝。”蒋尔国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比如重楼和白及都是要等秋后采挖根茎入药,但是现在价格高了,采药的人四五月就来采挖,这时候药物的种子还没有成熟,不能繁衍,此时连根拔起,自然也就加剧了这些品种的濒危。”

由于有些中药材人工种植的技术很难攻克,只能依靠野生资源的供给。譬如白及是兰科植物,人工种植技术至今没有攻克,目前只能依靠块茎进行繁殖。块茎的资源很少,所以价格很高,经济效益不能体现,企业很难有积极性。同时,白及的生产周期在3~5年,这种长期风险也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蒋尔国称,重楼的人工种植虽然一直在推进,但总体上看没有从根本上攻克重楼的人工种植难题,主要原因在于重楼生产周期过长,一般为7~9年。目前的种植面积还小,不能供给市场。目前的种植方法是,把一个野生重楼块根分成几部分进行培养,让块根膨胀。但是这种方法也只能增加一部分产量,目前仍然主要依靠野生重楼供给市场。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由于盲目采挖,野生甘草资源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比50年代减少了60%,麝香减少了70%,天麻、黄芪、麻黄等近百种野生中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野生人参、霍山石斛等目前已很难找到。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

梳理我国有关中药资源的调查和普查,可以发现,最近的普查也是20多年前进行的。行业人士担心,很多数据已经不能反映中药资源的实际情况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市场经济发展,中药需求量不断增加,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面临巨大挑战。

呼吁农企平台

今年3月,曾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全面了解中药资源现状。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建立严格的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保护法。以市场为导向,对中药资源进行有计划的采挖、修复和引种驯化。此外,要因地制宜加强中药材尤其是道地药材的GAP(良好农业规范)基地建设。

要解决野生中药材濒危问题,最重要的是发展人工种植。目前的问题主要是人工种植不规范。

“中药材种植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企业和药农签订订单协议,保证中药材收购的价格”,蒋尔国说,“这需要第三方服务平台牵线搭桥,引入风险资金进行担保,政府加强监管,才能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使得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满足市场需求。”

THE END
0.濒危中药材目录.docx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濒危中药材目录 中文 学名 猫科动物虎 猫科动物豹 Panthera tigris Llinnaeus Panthera pardus Linnaeus 牛科动物赛加羚羊 Saiga tatarica Linnaeus 鹿科动物梅花鹿 Cerus nippon Temminck 鹿科动物马鹿 鹿科动物林麝 鹿科动物马麝 鹿科动物原麝 熊科动物黑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83B4734:4695242655:60ujzn
1.濒危中药材目录.pdf濒危中药材目录.pdf,护理学经营创新管理学资料中医养生内科咨询培训物流与供应链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93@4:36816=5432643<:0ujzn
2.濒危药用植物有哪些?濒危药用植物有甘草、肉苁蓉、石斛、刺五加等,甘草为豆科植物,入药有清热、解毒、祛痰的功效。肉苁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入药有补肾、益血的功效;石斛为兰科植物,入药有疏松、清虚热的功效;刺五加入药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四种濒危药用植物 1、甘草 jvzquC41{{€x0qmve0kew7hp1ktgq86253523?80jvs
3.超200种中药材濒危,国家药监局支持替代品研发据新华社7月3日报道,6月30日,国家药监局宣布成立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监管政策与技术要求研究专家工作组,旨在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9年10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就已经提出“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jvzq<84jgcruj7~eyd4dqv44249.2@4281ipp}jpva;32><3;94ivv
4.省林业厅:浙江100余种中药材濒危省林业厅最近开展的浙江省林业中药材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有2758种中药资源,但其中100多种中药植物资源已陷入濒危境地。 胡庆余堂曾选“笕麦冬”为上品 “十多年前,就没有‘笕麦冬’了。”今年70多岁、原笕桥镇管药材的农技推广员金中法,9月1日这样对记者说。 jvzq<84|l0iot7hp1lp{z8olzy5329<2;1z329<2;28`799778=457mvon
5.国家Ⅱ级濒危珍稀物种著名中药材——马蹄香马蹄香属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物种,仅仅有1种,即马蹄香,分布于于江西、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及贵州等地区,生于海拔600-1600米山谷林下和沟边草丛中。 马蹄香名字来历源自叶片和根茎,马蹄香的叶片心形,犹如马蹄,而其地下根茎具有芳香气味,因而得名“马蹄香”。马蹄香的根茎是著名的中药材,具有消风散气解jvzq<84yyy4orjicvc4dp8xhaEL27:;45DH45=;8F;:75A5HE6K19L7H6a918hH287;6HK7:80nuou
6.濒危中药材目录[专题]word文档在线阅读与下载濒危中药材目录 中文学名 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ris Llinnaeus 猫科动物豹Panthera pardus Linnaeus 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 鹿科动物梅花鹿Cerus nippon Temminck 鹿科动物马鹿Cerus elaohus Linnaeus 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rov jvzquC41yy}/ynsfcpmxcwl0eqs0fxh17fi9d=fg2h;36;5:32j2;j8933g1:B8468jggm62
7.西安新闻网丨略阳发现大片濒危物种“独蒜兰”种群8月7日,记者从略阳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中药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对略阳中药材兰科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国家濒危物种——野生独蒜兰种群。 独蒜兰别名冰球子,是药用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的统称,亦是中药材山慈姑的一类药材,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 jvzquC41yy}/uwsw0gjv0ls1kplp1:7551=66=90jvs
8.濒危野生动物类药材濒危野生动物类药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疾病种类的多样化,中药标本兼治的效果逐渐被世人所接受,中药材需求缺口逐年扩大,野生动物药材也会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这类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药厂需求超过供应,产区禁挖禁运,市场库存薄弱,恢复生长缓慢,如麝香、穿山甲等一些濒临灭绝的珍惜野生动物类药材。目前这类jvzquC41yy}/{}6;;:4dqv4fvOoow}j//6712==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