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流转皆是人生大事,生死事之必然如一。且说到历代达官显贵生前普涨而死后仍要哀荣,不惜巨资来修造豪华墓葬,墓中更是随葬有奢华无比的珍宝,穷奢极欲。至于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就只能寒酸的制备棺椁,草率而已。但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入土为安,死后躺进的棺材也是大有讲究,不同的漆色代表着不同含义,其中:黑色、红色、黄色、白色、金色是棺木最常见的涂色。
1. 黑棺,黑主肃杀刚绝,最初是给自杀、早丧以及死于战乱中的人使用,刻薄死魂灵,避免丧气。日后无人讲究,就普遍使用了。沉重、肃穆、庄严的氛围,尤其适合老人去世后殡葬去世的悲伤气氛,亲友也更深恸。但时至今日,令人不解的是越来越少的人使用黑棺。
2. 红棺,红色本主吉祥喜庆,结婚、办喜事、过年灯笼、对联等等都是主用红色。但是人死不能再生,这明明是悲哀的“坏事”,怎么也用红色?其实红棺是适用于年过八旬、寿终正寝的老者,而世间的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必然结局,那么得以善终自然也是福气。喜丧习俗就是这样,老者安详逝去,子孙也不必伤心,确属于喜事一桩。
3. 黄棺,即用原木木材拼接的棺木,这种原木棺材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古代时,大多数贫苦百姓去世后,一般家中没有多余钱财买来漆给棺材刷,就只好用最朴素廉价的黄色原木棺材。还有另一种说法,当家中有人去世而还有留有年长老人,这家人就就必须用黄棺,以此祈祷、护佑在世的老人能长命百岁。
4. 白棺,多见于外国葬礼,中国普通人家、寻常时节却也很少选用白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在闭塞的古代社会里,白棺只适用于还未出阁便去世的女子和还未来得及娶妻便早夭的男子。至于那些刚刚生下不久便早夭的孩童是一般不使用棺材的。至于现在,一般的白色棺材也基本无人再问津甚至使用。
5. 金棺,最早是用于帝王之家、皇室贵戚之族的。因其雍容华贵、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金色就成了帝王和皇室贵族的专用。那么这些位高权重、富裕华贵的帝王将相、王公大臣都在棺木表面涂一层金粉,棺和椁之间还多有金彩绘图。自然,平民百姓的卑贱地位是禁用的。
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为节省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火葬开始兴起,而传统的棺木则成了现代卫生、简洁的骨灰盒。现在,最传统的土葬基本上只存在于偏僻的农村,淘汰也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