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旷宇凤舞旷宇sspace

回到英国以后,除了忙着处理家里面攒下来的各种事情,最先考虑的就是每天要24小时面对我家老公,应该如何打发他的空闲时间?先给他申请了一个英国历史宅园的会员(HHA,Historical House Association),交上一年的会员费,在这一年里去这组织名下的各种历史建筑、城堡、花园就不用买门票了。以前每年我都是会员,拿着会员卡和朋友周末一起去各处玩。今年给老公申请了会员,我做为他的看护可以免费陪他同游。 大部分景点也都是在夏天,英国天气最好的时节对外开放。 就连老公的德国朋友来英国为他庆生,也是被我领着去了我们郡的必打卡景点——黛妃故居和曾得奖的花园(Coton Manor Garden)。 其次,就是安排每周送他去两次日托(Day Care)。说是日托,每次只有五个小时,而且要车接车送,一天跑下这四趟1-1.5个小时就没有了。所以每次也就那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是属于自己。后来发现这三个来小时也不属于自己,把他送去日托之后,我要忙着收拾他的房间,打扫卫生,收拾他头天晚上各种作留下的烂摊子。 再有就是带他出去参加各种活动,减少他在家里的时间。只要他在家,就是各种翻腾、各种找,然后就是各种吃。明明刚吃过饭,我碗碟还没来得及洗,他就又拉开冰箱找吃的。就算我把东西藏起来,但毕竟家里空间有限。很快也会被他翻出来。茄子、土豆、蘑菇,秋葵,统统都被他翻出来生吃了。 我带他去朋友家参加烧烤派对,我在和其他人聊天,一时没注意到他,人家就把朋友腌的肉串、海鲜还没有烤,他也全都塞进嘴里,吃到肚子里去了。下面这照片就是我们忙着烧烤,我家这位就在后面忙着往嘴里塞,各种吃。 为了减少他在家里的时间,我报名参加我们郡一个给看护(Northamptonshire carer)准备的公益活动。免费不花钱,提供一些小饼干、水果、饮料。每两周活动一次。每次都有各种活动,填色、拼图、掷球、猜谜、唱歌、做操等等。 我家这位除了对吃情有独钟以外,对其他的活动都不感冒。去了基本上是从坐下来就开始吃,每次他面前的饼干、水果都是第一个光盘。刚开始我是觉得有些尴尬,不知道的人以为我是不是在家不给他吃饱?他在家吃十几顿,我几乎每个小时都在给他做饭。有时候明明是晚上9-10点钟要睡觉了,他就开始每隔三五分钟问我一次咱啥时候吃午(早)饭?(他是白天黑夜完全分不清,整晚也不睡)。 与他相反,我倒是每次在活动中都能找到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去做。最早是拼图,我在这里完成了生平第一幅拼图。以前从来没干过这事,发现和小时候玩的积木有些像,只不过积木是立体三维的,这个拼图是平面二维的。渐渐的我有点儿明白为啥有人喜欢拼图,有人能花几个月的时间,一掷千镑,沉迷其中,只为了把数千上万块拼图拼好。由于活动是给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人准备的,所以拼图都很简单,没有超过50块的拼图,我玩了几次之后就没有了新鲜感。 后来我又迷上了填色。我以前有给国内的朋友买过填色的画书,但自己从来没有做过这事儿。也是来这里参加活动后逐渐迷上的,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也注意到了我能够完全在填色里面放松自己。原本给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准备的填色的图案都比较简单。工作人员特地给我找了一个复杂的蝴蝶图案去做填色。每次工作人员都强调说这个是专门带给Ellen的,好几周过去了我也没完成。(毕竟每两周才有一次活动,每次两个小时。我也不是两个小时都坐在那里填色。)每次人家都特意把我未完成的图片带过去就是为了让我继续,还鼓励我说圣诞节前就完成了。 另外带我家老公参加的是阿尔茨海默症社群(Alzheimer’s Society)组织的一个活动,每个月才有一次。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专门为阿尔兹海默症病人做的陪伴机械狗。还有阿尔兹海默症病人到了晚期不愿意喝水,也不记得要喝水,于是便有人设计了Jelly Drops这款产品。 英国的夏天算是比较好过的,因为气温不是特别高,天气好的时候就可以领我家这位出去逛逛,哪怕去公园散散步,时间上也是比较容易打发的。就是不知道冬天的时候应该上哪儿,做些什么,可以打发时间?那天June还给我出主意,说要不冬天领你家老公去园艺中心(Garden Centre)。这个建议不错,可以考虑安排上。大家还有没有其他建议啊? 我从六月份去塞维利亚休假回来到现在已经有四个多月的时间是天天面对我家老公。三个月就已经是我的极限了,这次由于当地政府社工工作的疏漏,搞得我的假期一推再推。本来我申请九月初要把我家老公送到养老院去呆一周,然后和朋友去马德里。结果朋友都从国内来到欧洲又回了国,我这个申请也没批下来。来来回回和政府扯了好几周,今年马德里之行又和我擦肩而过。 现在就盼着十月底之前可以不带我家老公,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假期,回国从头到脚去看看病,处理一下个人的事情。

每次和朋友出行前我都会做旅游攻略,挑选酒店。但这次因为身体不适,酒店是朋友选的。酒店虽然不在塞维利亚老城区,与塞维利亚老城区隔着一条河,也就是在前文中提到的瓜达尔基维尔河(Guadalquivir)。但步行距离就可以蹓跶到老城区。因为离老城区有一段距离,所以晚上也相对比较安静,房间宽敞带空调,很适合这里炎热的天气。早餐非常丰富,有很多的选择。感谢朋友选的这家酒店,还提前订好了第二天去大皇宫的门票。这次出游我就带了个身子过去,严重缺乏睡眠,连脑子在哪儿都不知道了。😉 早餐后,我们就直奔大皇宫。塞维利亚王宫(Alcázares Reales de Sevilla)最初是一座摩尔人的堡垒。摩尔人主要指在中世纪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现葡萄牙、西班牙)的伊斯兰征服者。阿尔卡萨尔(Alcázar)来源于阿拉伯语 القصر, al-qasr,意为宫殿。这座王宫始建于1181年,持续营建时间长达500多年。是欧洲最古老的皇家宫殿。中世纪的皇宫融合了摩尔,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哥特风格。王宫历史悠久,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是西班牙王室的居住地,也用于接待外宾。 为了避开夏天中午的骄阳,我和朋友进入皇宫以后就直奔皇宫花园。塞维利亚皇宫花园是《权力的游戏》多恩的马泰尔家族的皇宫庭园拍摄地。王宫里的花园面积很大,植被超多,有鱼塘、鲜花、灌木丛、柑橘树和棕榈树,环境优美。 《权力的游戏》里皇宫花园的剧照,对照我在花园里拍到的照片。 《权力的游戏》里的剧照:喷泉和入门。 在花园一个隐秘的地方有个浴堂(Baños de Doña María de Padilla,Baths of Lady María de Padilla),橙黄色的光,能拍出对称的倒影,很漂亮。我实地拍摄的照片和《权力的游戏》的剧照。 塞维利亚做为一个炎热的城市,当你在皇宫花园里穿行时,你完全不会感到是在炎热的夏季。整个花园绿意盎然,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微风、飞鸟、流水……谱写出一曲轻柔的交响乐。注意右下角的照片墙上的孔雀。 看完皇宫花园,我们重新走进皇宫内。整个宫殿内饰纷繁复杂,色彩斑斓,所到之处都让人叹为观止。下图是大使厅(Salón de los Embajadores)。照片精度有限,实地可以看到精美的镂空图案,靠近天顶上的一圈金光璀璨的宗教壁画。 皇宫的少女庭园( Patio de las Doncellas)也充满着混血风格,带给人美丽的幽思。 从大皇宫出来,我和朋友便直接去了弗拉门戈博物馆。博物馆是由出生在塞维利亚的传奇舞蹈家克里斯蒂娜·霍约斯(Cristina Hoyos)创建。弗拉门戈舞(Flamenco Dance),作为当今世界最富感染力的流行舞种,是吉普赛文化和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民间文化的结合。弗拉明戈在早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最早的东印度舞和阿拉伯舞的影响。 男性舞者舞步比较复杂,用脚掌、脚尖、脚跟击地踏响,节奏明快。因为演出时不允许拍照,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在演出前所拍。可以看到中间的地面上都被舞者踩踏出斑驳的印迹。在博物馆看弗拉门戈舞的好处是空间有限,是观众和弗拉门戈歌手、吉他手和舞者近距离接触的独特机会。我同朋友说都能感受到女性舞者大摆裙从我们脚上滑过。男性舞者挥汗如雨,一甩头我们的脸上,身上也被甩上点点的汗水。

五月份我从国内回英不久就联系了当地政府想把我家老公送去养老院住一周,盘算着利用这一周的时间和朋友出去旅行散散心。 六月中,拿到政府批准我家这位入住养老院日期的时候,正好是我头晕症、眩晕症、失眠症各种病况纷至沓来。连续几周睡不着觉,越是睡不着,第二天越是头发晕、发沉、四肢无力,啥事儿都不想干,连基本生活都难以应付。眩晕最厉害的时候根本不能开车,朋友、邻居都帮我送过老公去日托(Day Care)。约好一起出游的朋友已经同公司请好假,临出发前几天朋友一个劲儿地问我:你这种状况还能出发吗? 去年我俩约好九月底一起去马德里,结果政府安排我家老公住养老院的事迟迟没有回复。最后朋友只好临时抓了别人一起去出游。政府直到十月中才安排我家这位住进养老院。靠政府资助,日期人家说了算,我说了不算。 这次是政府批准了养老院入住日期以后,朋友才开始请假、订酒店,可又赶上这期间我身体出现各种状况。我心想要是这次不去把朋友再放了鸽子,人家好该把我直接给拉黑了。 不就是失眠嘛,反正在家里也睡不着觉,或许出门休假,没有老公在身边,每天走累了,玩得开心或许晚上就能睡好觉呢?最坏的情况也就是在外面也睡不着。英国家庭医生开得药没有一样吃了对症的。不明白为啥我眩晕他们开呕吐药。我失眠他们开小儿止咳药。幸好离出行前两天,收到了朋友帮我从国内带过来的药(真的要好好感谢Jun的老公Tony,不仅帮忙从国内带药过来,还帮我寄到家)。说这个假期不像假期,因为这次出行带着各种药、创可贴,我事先也没时间和精力做任何旅游攻略。 周二一大早凌晨四点就要开车去MK的大巴站。周一下午3:30我要先去日托(Day Care)接上我家老公,然后把他送到养老院去。下午急急忙忙赶到日托,突然发现方向盘上怎么有点点滴滴的血迹?仔细一查看,我去!啥时候自己的手指破了竟然完全没注意到。我赶紧又冲进日托向工作人员要了一个创可贴,胡乱贴上,着急忙慌地就往养老院赶。一边开车还一边在想自己手指到底咋破的? 半个多小时后赶到养老院,当时心里面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因为老公入住养老院是政府安排的,政府又都是通过中介联系养老院。中间来来回回的沟通全是电话联络,没有任何书面确认电邮之类的。英国人做事不靠谱,我是生怕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会造成我家老公无法入住,到那时候我就走不了了,机票、酒店可就全打水漂了。 后来我还同朋友讲,你说我这样的人不失眠,谁失眠啊?!每天都高度紧张,不停地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好在养老院检查了各法律文书,签收了老公的药以后就批准入住了。而且这次的养老院看着比去年十月份的那个好很多(这两天收到账单也比去年十月的那家贵很多,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啊!) 虽然当晚我有吃安眠药,但依然是一夜无眠,都不知道连续几晚没睡过觉了?第二天凌晨四点起床出门,旅途虽有小“惊吓”(因为在机场吃完早饭,餐馆突然说我的新银行卡不好用,瞬间石化。把钱包里的现金都掏出来,勉强付了早餐。心想这下麻烦了,这旅途还没开始,未来几天咋办?)好在后来进了机场,发现是餐馆的刷卡机有问题。还好还好,有惊无险。 小比国的朋友是出门比我晚,人家还比我早落地塞维利亚机场。说是一周的假期,第一天我要把老公送进养老院,最后一天要去养老院接他回家。飞行去一天回来一天,实际上满打满算在塞维利亚只呆了三天。 塞维利亚(Seville)是西班牙第四大城市,也是西班牙安达鲁西亚区的首府。而且是西班牙两大国粹弗拉明戈舞和斗牛的摇篮,更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启航地。 我们住的酒店离瓜达尔基维尔河(Guadalquivir)不远,从酒店去市中心必经过黄金塔(Torre del Oro)。黄金塔是一座十二边形的军事瞭望塔,始建于13世纪。目的是为了保护西班牙从美洲带回的贵金属,这可能是黄金塔名字的由来。另一种说法是因为他在水中的倒影金光灿灿,故名为黄金塔。黄金塔现在是海军博物馆。左边照片是在下雨前几分钟抓拍的,有种大雨欲来风满塔的感觉,右边的照片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拍摄的。 周二到的塞维利亚,周三出了酒店就赶上下雨。整个六月份唯一一天的雨竟然被我们赶上啦!这雨是说来就来,而且是瓢泼大雨。😅 好在这场雨把30多度的温度下到了23-4度。我虽然怕热,但仅限于新马泰那种潮湿闷热,对于欧洲这种干热的天气倒是很享受。以前6-7月份去的葡萄牙、马耳他,也是3-40度的温度。 好在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雨过天晴,碧空如洗。雨后的塞维利亚大教堂美丽的清真寺塔尖——吉拉尔达塔钟楼(La Giralda),使这座教堂拥有了一种惊世骇俗的美感。放了两张照片,下雨前后的对比照。注意塔楼顶端的雕塑,后面还会在另一个地方见到。 市中心三大著名建筑大皇宫、塞维利亚大教堂和西印度群岛综合档案馆互为比邻。出行前已经在网上订好了后面两天去大皇宫和教堂的门票。下面这照片是西印度群岛综合档案馆(Archivo General de Indias)是由胡安·德·埃雷拉(Juan de Herrera)设计,建于菲利普二世时代,1781年成为公共档案馆。是有关殖民时期美洲历史的最大、最重要的文献汇集地。馆藏文献中包括哥伦布关于发现和征服新大陆的珍贵手稿和资料,麦哲伦等人的手稿和文件。1987年,这座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第一天我俩就是吃吃喝喝,走走看看。随手拍了一些街景。大教堂旁边的圣克鲁兹街区(Santa Cruz)是塞维利亚最迷人的一部分,点缀着鲜花的蜿蜒窄街构成了一座大迷宫,等待着游人的探索和发现。连个街角边的哈根达斯冰淇淋店都开在如此有风格的建筑里。 从市中心,一路蹓跶经过圣特尔莫宫(Palacio de San Telmo),于1682年建造。建筑风格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等多种元素。现在是安达卢西亚自治区政府办公地。 转过圣特尔莫宫就可以看到塞维利亚大学了。塞维利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的学府,其著名建筑众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香烟厂改建而成的建筑,曾是欧洲第一家卷烟厂所在地,为18世纪全球最大的烟厂。这座工厂建造于1728年,在30年后,也就是1758年开始生产烟,雇佣了约1000多名工人,烟厂的规模和大批量的生产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 此外,这座建筑还是著名歌剧《卡门》的故事背景所在地,烟草女工卡门和卫兵何塞的悲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除了这幢由旧香烟厂改建的建筑,塞维利亚大学还有其他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所大学的独特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牟利罗花园(Murillo Gardens)是一座狭长的城市公园,花园中部竖立着哥伦布纪念碑。 已近黄昏,我俩本想蹓跶到西班牙广场去看日落,结果走到西班牙广场,人家当晚里面有表演不让进。其实西班牙广场旁边就是玛利亚路易莎公园(Parque de Maria Luisa),这公园是由法国景观设计师佛莱斯贴(Forestier)为1929年在此举行的伊比利亚美洲国际展览会专门设计的。一种叫做“新塞维利亚式”或“新阿拉伯式”的西班牙独有的园林建筑风格自此诞生。因为来之前没做任何攻略,所以和这个公园擦肩而过。只在公园入口处抓拍了这两张照片。

老公的签证入境国内以后可以停留120天,三月底到期。二月底得了新冠,三月份正处于恢复期,体重狂减,身体状况不适宜长途飞行。于是我便决定给他准备材料在国内办理签证延期。 为了办签证延期,高中同学Judy请了大学同学吃饭,介绍我认识。高中同学Wolf又用他公司的快递账号帮我将材料寄回英国做认证。英国这边的好友敏,Jocelyn都帮着处理回寄文件。我在“上”篇里也提到养老院管理科的小姑娘们也帮忙打印所需的翻译件。感谢所有在这个过程里出钱出力的朋友们。由于材料准备的非常齐全,只需带老公再去做一个体检就可以申请国内的永居。那时养老院又出了一些状况,我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暂时不办永居,先把签证延期到7月中旬再说。 老公得新冠期间养老院有不少老人得病,于是养老院就把得病的老人都转移到了四楼,与其他健康的老人隔离开来。因为养老院的四楼当时并没有对外开放,各种设施也不齐备。老人阳康之后也都陆续回到自己的房间。院里面找到我提出想把老公继续留在四楼,说想把四楼专门开放用于照顾失能失智的老人。我一听觉得也合情合理。楼上的老人比较少,只有四、五个。其他人同他一样也都有老年痴呆,即便他偶尔跑到别人房间,影响到其他人,别人也不会记得。免得他在楼下影响别人还会被投诉,所以我就接受了这个建议。 四楼虽然只有四、五个老人,但是护工只有一个。而且这个护工是临危受命(当时正是老人得新冠的时候)。老人再少,也架不住白天黑夜连轴转。天天就她一个人,自然体力、精力都跟不上。四楼没有对外开放,房间里面没有电视,甚至没有桌子、椅子。吃饭时老公坐在床上吃,我还得给他端着托盘。一顿饭吃下来,累得我腰痛。房间里洗澡的热水器也没安。洗澡还要再回三楼他原来的房间(我心说本来就记不住自己的房间,这楼上楼下的折腾更糊涂了。)四楼也没有开水房,就靠护工拿个热水瓶给老人房间里送水。估计一个护工,她也走不开,热水瓶里的水也不更换,水的温度经常连奶粉、咖啡都冲不开。自打老公留在四楼后,我便又开始隔一天去一趟养老院。 以前老公住在三楼的时候,每天都有小护士到他房间,帮他在后背上贴忆思能贴(一种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穿皮贴)。每天把旧贴撕去换上新的。自打他转到四楼之后,小护士也不上四楼了。忆思能贴改成让护工给他每天贴,我估计小护士也没有同护工交代这贴必须贴在前胸或者后背上。我有一次去看他的时候,发现那个忆思能贴竟然贴在他的脖子上。我心说贴那里也不管用啊。于是我找护工告诉她应该如何贴,贴在哪里才正确。护工说:你老公不让人碰,我没办法只能给他贴脖子上了。 在英国老公所有用药都是免费的。反之,国内的进口药都很贵。这忆思能贴美团上卖将近六百人民币一盒,一盒能用一个月。进口的美金刚(一种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药)也将近300块钱。所以护工把贴贴在他脖子上,完全起不到医治效果,钱也白花了。我每周都会给我家老公洗澡,发现接下来几周忆思能贴都没有出现在他身上,追问了很多次都未果。 老公刚进养老院的时候,我就交代过小护士应该如何同他交流贴这穿皮贴。我还特意用中英文写给她们。包括护工在内,我都有教给她们如何在微信下载翻译小程序(微翻译),教她们如何通过小程序与我家老公交流。做为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病人,我不可能教我家老公学中文,学翻译软件,毕竟他也学不会。他也不可能记住养老院里上上下下这么些人,在他眼里这些人统统都是陌生人。这就如同你走在马路上,突然有陌生人走近你,要与你发生肢体接触,对你上下其手,你肯定也会抗拒的吧。所以我经常告诫小护士和护工,不要以为你和他很熟,就上去扶他碰他,他可不记得你是谁。可能大家都嫌麻烦,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了我家老公这一位住客而多做一些事情。老公每天见了我还投诉她们,说小护士拿他当狗一样。后来我才发现因为小护士同他说话蹦单词,比如说:sit,stand, go,听上去的确象是在训练狗。如果我家这位不是病人,他就会体谅别人用非母语交流的难处,可现在他是一点儿也不“退让”。 我都是在我妈家吃完早餐才去养老院,所以陪我家老公吃得最多的是午饭。有一天去养老院,大家都来找我当说笑话一样同我讲,说我家老公到处找人投诉餐厅去了。原因就是养老院餐厅给别人都是早餐两个鸡蛋,给我家这位一个鸡蛋。可能一阵子下来,我家老公虽然不会说中文,但觉得自己吃亏了,于是便到处找人说理。一时之间成为养老院的“笑话”,你说他糊涂吧,人家在这种事情上还寸步不让! 有时候我觉得也不单单是语言沟通存在问题。刚入住养老院的第一个月,我曾经在网络电视上扫码支付了一个月的会员费,就为了我家老公可以看英文电影、电视剧。可后来发现护工根本不知道怎么用网络电视,好几次她还求助我给其他老人调电视。我不在意帮别人,但是护工每天都在这里上班多学一点儿可以更好地满足老人的需求,不好吗? 养老院本身活动不是很多,重要的节假日会有一些活动。刚到养老院的时候我也跟他们院长提过,我说你们养老院要是每天都有活动,我家这位就有事可做,他也不至于楼上楼下的到处窜,我也不用搞得这么辛苦每隔一天要带他出去到处逛。每次出去我也要花时间、精力、金钱。当时院长回复说,他们十二月份前也经常有活动的,后来因为出现肺炎传染病才把所有的活动给停止了。 我们家老公原先住在三楼的时候养老院里有活动,人家都会来叫他。他转到四楼之后,我发现院里有活动也不叫他了。我就问管理科的小姑娘,她们回复说:有叫你家瑞峰,但是他没兴趣参加。可是我在院里的时候,如果有活动,每次领他去,他都很愿意参加。不知道是小姑娘们与我家老公沟通上有问题?还是觉得把他留给我带就行了,人家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自打老公搬到养老院四楼之后,陆陆续续发生的这些事情都让我觉得我们家老公好像有一种被打进冷宫的感觉,像一块用完的抹布被人丢弃了(我心说这是拍完照,做完宣传了吗?)综上考虑,觉得养老院实在不能够长住下去了。但是我依然没有订机票,没有最终定下归期。 老公新冠之后,体重狂减。养老院同我说他食欲不振,问我是不是他对养老院的食物不习惯?我家这位是个肉食动物,爱吃肉。每次领他去餐馆吃饭发现他都不少吃。养老院讲究荤素搭配,经常会煮一些地瓜、玉米、南瓜、芋头之类的,我家老公都不愿意吃。我就只好从我妈家给他往养老院带肉吃,感觉照顾他的活一点一点的好像都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上。感谢这期间请我和我家老公吃饭,来养老院看望的朋友。初中同学不仅请吃了饭,还特意买了奶酪送到养老院。闺蜜送来一堆吃食,让我家这位连着吃了一两个月。 最终让我不得已定下归期是因为我老妈家周围建地铁站。就像我在“上”篇中提到的国内真的是高效率,同样高效率也是把双刃剑,附带产生了一些问题。这24小时昼夜不停地施工赶工,工地上噪音不停,我晚上躺在床上,感觉我的床、房间都跟着在震动,晚上完全睡不着觉。白天午饭后想要睡个午觉补一下,结果我妈家对面就是个小公园,每天下午2:00到5:00就有人在小公园里放声高歌。那扩音器的大喇叭仿佛对着我家窗户一般。这每天下午引吭高歌三个小时,听得我简直抓狂。我问老妈:这扩音器唱这么大声不扰民吗? 老妈看着我一脸不屑地回答:人家这叫锻炼。真让我无语。  连续几天工程噪音弄得我夜里根本睡不着觉,于是只能到处借宿。订了四晚酒店,结果一晚就被地铁弄疯了,搞得朋友笑说我和青岛地铁有仇。有几天去了朋友家,之后又搬到了我外甥女家。在别人家可以住一、两个星期,但不能住一、两个月。最终促使我下定决心买机票回英。 青岛的旅游景点都在市南区、崂山区沿海一线上。我妈家在市南区,养老院在市北区。我为了蹓跶我家老公,成天从市南跑到市北的养老院接上他,再跑到市南区、崂山区去打卡各景点。逛完再把他送回到市北的养老院,我再返回市南区我妈家。光换车每天都八次。 后来我搬去位于市北区的外甥女家住,本来离养老院坐公交6站路。但我那时候开始吃中药,老妈让我一天三次回她那里吃药。每天市南市北来回折腾,曾经最多一次一天换了12次车,真的是跑断腿的节奏。睡眠不足、体力透支,到了养老院也没心情带我家老公去景点打卡了。经常到了养老院往床上一躺,我就能睡过去。 周一的飞机,周五我还在忙着处理一些私人的事情。还跑了趟医院去看了刚做完手术的朋友。周六高中同学安排了送行宴。当时我还同Wolf说因为休息不好决定要回英国。他怼了我一句说:那你回英国就能睡得好吗?我被他问的怔了好几秒没反应过来。心说回去后住在自己熟悉的家里,不用每天这么奔波,为啥会睡不好啊?现在想想,他这乌鸦嘴真的是一语成谶,回英以后这三个月里睡囫囵觉的天数是屈指可数啊~~ ========================================================================== 昨天还在同Amy说幸好回了英国。否则以青岛今年这夏季的炎热,估计我非热晕在跑养老院的路上。好歹英国的夏天没有蚊子,10几度20几度的天气,去哪儿我也有车。不用每天打卡1万5到2万步了。

从国内回到英国后,很多朋友都陆续问了我一个相同的问题:你什么时候再带你家老公回国?感觉你在国内的时候轻松一些。这次回国的经历告诉我,其实在哪儿都不轻松。但凡选择都是有利有弊。 刚回青的头两周,为了能让我家这位在养老院安顿下来,我是每天都去养老院陪(安抚)他。我表姐家住在市北区,表姐夫每天一大早从市北区开车到市南区我妈家接上我,然后再带我返回位于市北区的养老院。一天来回奔波四趟。头两周除了忙着倒时差,就是在养老院里陪我家老公喂猫看鱼。幸好养老院那时候不知道从哪儿跑来一只狸花猫,给予我家这位爱猫人士最初最好的陪伴。 两周之后,借助腾讯地图导航,我开始自己坐公交去养老院。我妈家和养老院附近都没有地铁,中间还要转一次车。刚开始的时候,身心上的确放松了很多。毕竟过去五年多时间,都是我一个人照顾他。平日里要去超市购物,要给他做饭、洗碗、洗衣服、收拾家,忙着带他去诊所、医院、药房,还要收拾他各种作留下的烂摊子。而且我一直都是全职工作,直到去年九月底回国前才辞职。所以整天是忙得脚不沾地。 把他放进养老院后,给了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每天不用买,也不用做,更加不用跟着后面收拾了。我原本的计划是头一个月隔一天去一次养老院。第二个月可以做到隔两天去一次。第三个月可以隔三天去一次。半年后他安定下来,能在养老院长期呆下去,我可以抽几周回英国处理一下家里的事情(房子可以出租以维持我们在国内的生活费用)。结果后来发现不要说隔几周去一次养老院,就连隔三天、隔两天都极难实现。 我家这位没有时间和空间感,所以他根本记不住自己的房间,也分不清哪些东西是他自己的。白天他是满养老院楼上楼下乱窜。要么就夹着自己的包要跑路走人;(其实夹着包走人,这是阿尔兹海默症病人非常普遍的现象,几乎病人在某一阶段都会出现类似的状况。他就算在英国的家里也经常会拿着行李箱要走人,我就找个别的话题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把他的行李箱放进车库,反正不放在他眼前能看到的地方,他自然也就忘了)。要么跑到别人的房间里上厕所或者直接跑人家床上躺着;有时还去别人的房间拿人家的东西。正因为他经常在养老院里面惹出一些事情,别的住客家属也投诉他,养老院三天两头给我电话。 为了避免给养老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每次去养老院的时候,如果天气不错,我都尽量把他带出去蹓跶。幸好青岛的冬天虽然冷,但是有太阳。不像英国根本见不到太阳,下午3点天就黑了。加上青岛也大,随便去个风景点看一看,一天很快也就过去了。于是这五个月,虽然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带着他把青岛来了个深度游,但也算出国这么些年给了我一个极好的重新旅游青岛的机会。 养老院每个楼层有两个主要的护工,一人轮班一天。我因为每隔一天去一次养老院,这样一来,我每次去养老院都是见的同一个护工,另外一个就完全见不到。这样持续一个月之后,见不到面的护工就找了我好几次,要求最好她当班的时候我也能过去。 我对我家这位的情况非常有数。养老院的护工虽然不用采购,不用做饭,甚至不用做清洁打扫,但她毕竟不是照顾我家老公一人,而是要照顾全楼层上十几个人。所以我也体谅她们的辛苦,毕竟我把老公带出养老院,她们的工作量就相对减轻了一些。于是为了公平起见,我考虑之后便答应了护工的要求。决定每周一、三、五去养老院,周末两天在我妈家陪她。这样一来,我这周是见一个护工,下周就可以见到另外一个护工。 我把老公带出养老院各景点打卡,实际上也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就像我上一篇提到的,青岛马路上车让人虽然有,但比例并不高。搞不懂为什么红灯的时候,依然是车也跑,人也走,自行车、电瓶车都在跑?即便是马路两边给人走的道路上,要么是停满了车,要么因为绿化带、种树的缘故很难在上面走人(明明是给人走的地方却不能走人)。就算能走人,也经常会有送外卖的电瓶车突然间擦肩飞驰而过。第一次送外卖的车从我俩之间冲过,吓了我一跳。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车而且是以这样的车速从人行道上飞驰而过。我家这位毕竟是个四六不懂的病人,比熊孩子还难带,带这样一个人去各景点打卡真心不轻松。 每周带他出去两次,另外一次要在养老院里面给他洗澡、换衣服,于是就安排在养老院内带着他打打乒乓球,踢踢球,或者去康复中心撸撸铁,做做器械运动。(其实这些事情为啥都得我这个家属来做呢?护工如果忙,打个下手的护工就不能领着他做这些事吗?我估计还是语言沟通有困难,又不多拿薪水,人家自然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种暂时的平衡一直持续到过年以后,我家老公在养老院感染上新冠。可能是过年期间很多人休假都去养老院探亲拜年。正月十五一大早就接到养老院的电话,说我们家老公阳了。那天原本打算一家人在外面吃饭的。最后只好把他一个人搁置在养老院里了。 老公阳了之后,差不多有将近一周的时间我没有去养老院。主要是担心会把病毒带回家,毕竟我和老妈住在一起,家里面还有两个将近90岁的老人。万一带病毒回家,两边都生病,那两边要照顾,可真就累死我了。 这一周的时间里,养老院是三天两头的来电话,说我家老公情绪不稳定、精神状态不好,还出现小便失禁,也不是很有胃口。我那几天几乎天天给他点外卖,买一些他喜欢吃的食物。可是他自从入住养老院到阳过、阳康之后,掉了将近有十几斤,连走路都开始打晃,失去了平衡感。我很担心他会出现别的健康问题,毕竟他在国内没有医保。国内的医院可不会像英国的医院,在英国只要不是快死的病,也就给你验个血,很快就把你打发了。国内的医院我估计只要进去,能够把你从头查到脚。住进英国的医院家属至少不用管。要在国内住院,我24小时都得靠上。这时间、金钱、精力都不是我能扛得了的。这可能是我第一次开始动摇,觉得长期住在国内不太现实,但国内的一些私事还没处理完。我也沉溺于哪怕只有隔一天一次的安逸里不愿回英。 老公住在国内的养老院里,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刚进养老院的时候,养老院的人都会说:让你家老公学中文吧。我家这位十多年前,甚至5-6年前的时候,中文水平还是不错的。记得2018年底,2019年初《大江大河》放第一部的时候,他还能跟我一起追剧。剧中宋运萍去世那段,我家这位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搞得一晚上觉都没睡好。随着他阿尔茨海默症的病情逐年加重,2020年底上映《大江大河》第二部的时候,他就已经很难跟上电视剧的节奏了。等到2023年底第三部上映的时候,他已经完全看不懂了。估计就是全英文的他也不会看懂(看了后面的已经不记得几分钟前演的啥了)。 做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他以前如同母语的德语、葡萄牙语,也逐渐丧失殆尽。其实这是阿尔兹海默症的一个很主要的症状表现。我只能说养老院的人或许对这种病症的人缺乏了解才对他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值。 他住进养老院后,很难跟周围的人有互动和交流。哪怕是带他去参加活动,如果管理科那几个会些英文的小姑娘不在,他就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他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一句英语也不会的护工,这些护工估计这辈子是第一次同老外打交道,而且还是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外,有些事情处理上欠缺一些技巧。 年前我高中同学去养老院给我们送她亲手做的糖,正好那天我不在养老院,同学后来视频同我说,护工在吆喝你家老公。我心里明白,我曾经也说过她几次,我说我家这位不是聋听不见,他是听不懂中文。你说再大声他也是听不懂啊。 在青岛住了4-5个月后,护工不停的跟他说中文,我发现我家这位逐渐把中文当英文来听。别人对他说中文,他就从英文的单词中去寻求和所说的中文有着相似发音的英文去理解。越发加重了他头脑的混乱。到最后离青的时候我发现他说话已经很困难,每一次说话都在搜肠刮肚地去寻找躲藏在记忆深处的单词,却又迟迟想不起来。于是想要表述什么,只能蹦一、两个单词,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实际意图。这本该是阿尔茨海默症的人进入后期才会出现的问题,他却提前进入了这个阶段。 我把他带回英国后,花了将近两个半月的时间重新把他语言的功能恢复到了离开英国时的水平。至少他现在能够说完整的话,不用再蹦单词。

从国内返回英国已经有两个半月了。头两周忙着安定我家这位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由于他对时间、空间完全没有概念,刚回来的头两周找不到自己的房间,也找不到洗手间,在家里到处小便,分不清白天黑夜,整晚不睡觉,干什么都需要指(引)导,所以回来之后头两周我几乎就没有睡过整觉。两个星期后他总算可以自己找到洗手间了。但在国内养老院里被“宠”出的一些“坏”毛病,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国内养老院时,我家这位春节后得了新冠,体重减了十多斤。怕他体重继续掉秤再引发其他健康问题,所以除了养老院的一日三餐,我开始从老妈家里不断带一些肉食给他投喂。养老院里的看护每顿饭也会多夹些肉给他。再加上中国人的好客,整个养老院里就他一个老外,他几乎走哪儿吃哪儿,跑到人家房间也是零食不断。于是乎吃东西开始进入了一种无节制的状态。正因为他一直处在一种随时都在吃的状态,所以他刚回到英国之后头一周被他连吃带造的花了£2-300镑。我一看不行了,照这样下去,熊孩子还养不起了!于是开始严格控制他的饮食,特别对他各种作,各种造引发的浪费严格管控。 比如说他会把酸奶抹到面包上,我看到后就会把酸奶藏在他找不到的地方;他会把黄油放进咖啡杯里,那我就会把黄油给藏起来,抹面包的时候抹好黄油再给他;一袋切片面包一天就被他吃完了,于是我就一顿给他烤1-2片,其余的就藏起来。一瓶蜂蜜两三天他就用完一瓶,于是我每次只放他咖啡里1-2勺,乘其不备将整个蜂蜜瓶藏在他找不到的地方;一捆香蕉一天下来也就没了,于是每次给他一根儿吃,其余的还是藏起来。我早上做个姜枣茶,他趁我不注意随手扔进去一把干辣椒。我一看赶紧把一袋干辣椒藏起来。也不可能24小时时刻注意着他,毕竟不是在养老院,空间有限,东西也有限。这在家里一会儿看不住,发现他把洗手液倒杯子里喝了。我赶紧把洗手液又藏起来。这样一来二去,各种吃食、做饭的原料、日常洗涤用品被我藏在楼上楼下,房间和车库里。每次做一顿饭,我得楼上、楼下、各房间、室外车库到处跑。关键自己回英后严重睡眠不足,搞得记忆力也大不如前。东西藏到最后连自己在哪儿都不记得了。 回英之后我是昼夜颠倒地忙着照顾他,时差就一直没倒过来。再加上英国家里停摆了五个月,里里外外攒下了一堆活儿,我白天黑夜感觉自己的大脑一直处于运转状态中。五月中下旬体力精力各方面都出现了透支,健康出现了各种问题。接连两次叫了救护车,被送进急救中心。眩晕症、失眠症、头痛、头晕接踵而至。晚上睡不着,白天头晕脑胀,没有精力去处理各种事情。于是事情越积越多,越发力不从心。这一系列身体状况直到现在也没有好转迹象。 回英后一直想写一下国内这五个月的感受。出国二十多年,这是第一次回青岛呆这么长时间。特别疫情这五六年也没有回过国,这次回青还是颇有一些感触的。 1、高效。给我最深的感触是国内做事的高效率。我订的从伦敦希思罗直飞青岛的机票,首都航空延误了一天。因为提前收到航班延期通知,我便预定了酒店,等我到机场的当晚才知道航空公司也给安排了酒店,但我订的酒店已经不能取消,于是我就没去航空公司订的酒店。回国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看能不能向航空公司把费用申请报销回来?结果从打电话给航空公司受理,到费用进入我在国内的账户,前后不到48小时。 想一想九月份坐英航飞机去德国,回程也是被航空公司取消,我从9月份一直追到年底回国前,打电话、网上填报各种表格,写投诉电邮,直到我回国前一分钱也没拿到手。今年二月底我在国内的时候才收到英航的转账,赔给我的钱连我一个人的花费都不够,更不要说我两个人在机场酒店滞留两晚。 回国这五个月,发现国内不论干什么效率都非常高。去医院体检,提前在微信小程序上预约,早上7点去医院抽血,11:00各项检查完,回家的路上,手机上一看,抽血的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回家吃个午饭睡个午觉醒来一查,所有体检结果都可以看到了。 国内体检很有点儿产业化的趋势,反正英国没病从来不会给你体检。现在是有病都未必会给你检查。国内是个单位、公司都会给员工每年做一次体检。医院的体检中心设备都非常先进,我去检查血压还在那里撸袖管,被体检的工作人员喝止,估计把周围的人都给笑懵了。😅 这次回国跑了数件事,不管和哪个部门,哪个人打交道,你会发现大家态度都不错。即便有些事情需要跑好几趟,但是每一趟你都可以看到是有进展的。不像我在英国办事,同一件事来来回回跑个七八趟,会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走。 2 、友好和互助。另外一点给我很深感触的就是国内大家都很友好,至少服务态度还是有的。我以前飞青岛超级不喜欢首航,服务态度差,飞机内部环境也是脏乱差。但只有这家航空公司从伦敦直飞青岛,也没有别的选择。但这次回来感觉整个航空公司的精神面貌和5-6年前大相径庭。能明显感到服务质量的提高。包括地勤、事后我报销费用打电话给航空公司不同部门,每个接电话的态度都很好。 国内这五个月里,方方面面打交道的人不少。总的说来你能感觉大家的友善和帮助。我第一次坐公交车,不知道乘车码。司机是一边开车,一边指导我下载安装乘车码。 我的眼镜螺丝掉了,去眼镜店,工作人员态度不错,给拧好也没收费。没多久,一次带老公外出,他的眼镜片掉了下来,领他去眼镜店,也是给镜片按好,分文未取,最后还给他把镜片自动清洗了一下。 青岛乘公交还是经常看到有让座的,我给别人让过,也有人给我家老公让过。但给他让座的真是极少数,我三天两头带他在外面乘公交车,而且几乎每次都转车,给他让座的十次可能遇不上一次。那天带他上车,公交乘务给他让座,我赶紧抓拍了这一张。公交上有乘务的也不多见。国内现在公交车都有空调,冬暖夏凉。很多公交车上也都有USB充电口。 车让人,这还是我5-6年没回国后,第一次发现过马路的时候会有车让人的现象。虽然不普遍,十次中可能会有两三回,但已经是好的开端。👍 老公住的养老院管理科的小姑娘们都很给力,从给老公写材料去当地派出所办理入住报备,再到给老公办签证延期准备各种材料,也算不上人家的工作,但我提出要求,人家也都给尽力完成了,所以还是很感谢的。🙏 人家院长听说我家这位喜欢踢球,立马就吩咐买了个足球,放他屋子里,没事儿的时候我就陪他在院子里、走道上踢两脚。 3月底我把羽绒服送到干洗店去洗,4月初、4月中连着打电话过去问都说还没洗回来,被告知要等一个月。我一听就急了,我说再有两周我就回英国了,总不能到时候人回了英国,羽绒服留在青岛吧。当初要不是同我讲1-2周就可以洗好,我也不会答应让你们洗。要早知道需要一个多月我就不洗了。干洗店说我们每个连锁店每天收将近一百件羽绒服,二十几家连锁店都在同一个地方洗,我们上哪儿去给你找出来啊?我最后已经做好了人上飞机,让闺蜜去帮我跟催的安排。干洗店倒是真给力,真的在我回英前把羽绒服洗好拿了回来。但我这次也没能带回英国,因为行李箱塞得太满根本放不进去了。😅 3、干净、整洁、安全。我回英后把在国内拍的一些照片给身边的英国人看,他们都说城市很干净、漂亮。你能看到当地政府花了很多钱在城市改造上面。青岛不仅仅是沿海一线(市南区、崂山区),我也跑了市北、李沧、黄岛,到处都修得很漂亮,关键所有的公园还都免费。 且不说新建的海之恋公园,浮山森林公园,这个是我老妈家对面山坡上修的小公园,环境就挺不错。 这个是我带老公去的海泊河公园,位于青岛市北区。 公厕随处可见,都有这种扫码取纸。我试过挺好用的。 去了几家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环境也很整洁干净。这个是市北区凯德广场里的扫地机器人。 有一天理完发已经晚上6:00多了,老妈还嘱咐我冬天天黑得早,打个车回家。等我从理发店出来一看,国内6:00多,马路上到处是人,灯火通明,再加上国内高清晰度的摄像头三五步就能见到,安全系数相当高。这要在英国我住的镇上,冬天下午3:00以后就算借我10个胆,我也不敢一个人去镇中心闲逛。 国内衣食住行都相当方便。网上美团买个药可以直接送到家。我给老公买过药、点过外卖,都可以直接送到养老院。提前同管理科的小姑娘们打声招呼,人家也都会帮助收提快递、外卖。 我二十多年没在青岛长期呆过,所以去哪儿都靠高德地图。连出门取个快递都要靠导航,以前老妈家方圆3公里都熟得很,这些年疫情的缘故,好多校门都封了,再加上各种新建道路和地下通道,没有导航我在家门口都寸步难行。靠着高德地图,带着我家老公满青岛蹓跶(虽然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但也算借机把青岛来了个深度游。高德地图出门坐几路车,几点钟车到站,一清二楚,超级方便。冬天可以减少在车站上挨冻的时间,呵呵。 再有就是靠着“大众点评”,领着老妈出去看电影。带着老公各大商场闲逛,吃吃喝喝。”大众点评”上各商场各楼层有哪些店,哪些餐馆一目了然。不得不佩服这Apps做得真是太人性化了。 所以我开玩笑地同朋友说,你要是习惯了中国这种办事方式和生活方式,估计去欧洲不出几周,几个月就会抓狂。

【11月份】离职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带我家老公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也减少他在家里各种作。 阿尔茨海默症组织(Alzheimer’s Society)每个月有一次活动。此外,我们镇给阿尔兹海默症的看护每个月安排有两次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免费的,去了以后也会提供免费的茶水、咖啡和小饼干。 阿尔茨海默症组织的活动是家属和病人分开活动。所有病人在几个专人带领下做各种小游戏。所有家属和该组织的代表则坐在一起,像是开一个交流恳谈会。大家轮流介绍一下自己照顾的病人现况,最近有什么样的问题,有哪些困难。阿尔茨海默症组织的人会根据你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 我们镇给阿尔兹海默症的病人和看护每个月安排的两次活动则是病人和carer(看护)一起参加。也是有人带领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或者画画、唱歌,做各种小游戏。 几次活动参加下来,发现家属看护的经历真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听听别人的经历,觉得自己好像还不算太糟。至少我家这位不打人,不骂人,虽然很会犟嘴怼人(这个也只是针对我)。当然很多家属看护对我也是无比同情,毕竟我家这位能折腾,白天黑夜24小时不停歇。我觉得自己比大多数家属看护年轻,所以精力体力上有优势。但绝大多数病人都不是一个人照顾,全家一两个子女(或者更多亲朋)齐上阵,所以明显工作量没有我这么大。 英国阿尔兹海默症在全球高发率排名第二(第一是芬兰)。根据NHS官方数字到今年1月底,英国诊断患有阿兹海默症的人数是43.2万,估计实际数字只会比这更高。政府经费短缺,能够补贴的极有限。所以照顾病人还是靠自家人。 10月份的时候,有次活动坐我旁边的一个老爷爷非常同情我的遭遇,当时我一直在等政府安排把老公送到养老院去respite。他和老伴属于退休金高的,所以偶尔想送老伴去养老院呆一周的话,可以随时送。因为是自费,所以不用等政府安排,可以自己选养老院。 为了等政府安排,我家老公从8月份开始等了将近两个月。他去respite的养老院的服务和设施与我们今年初去看的那家有着天壤之别(下面的这个是我们今年初去看的那家养老院)。 老公去政府安排的养老院respite了六天,我接他回家当晚便查出新冠。打电话过去,养老院竟然完全不知道自己院里已经有了新冠病人。那天晚上去接老公的时候,一群老头老太围坐在大厅里看电视,咳嗽声此起彼伏。最不能让我接受的是,养老院的护士对我说,头天给院里的所有老人包括我家老公都打了流感疫苗。我当时听了就有点儿冒火,我家老公9月底打新冠疫苗的时候就已经打了流感疫苗,这相隔才两周又打一针。我家老公记不住,那你们就没想着打之前给我个电话问问吗?而且我家这位入住养老院之前,养老院特地派人来家里做了评估,我没经验,毕竟是第一次往养老院送。你们开养老院的来做评估就没想过问一句我家老公有没有打过流感疫苗?!第一次在英国养老院respite的经历似乎乏善可陈(这个我以后会做一个中英养老院的对比)。 感谢Amy为我推荐了一家青岛的养老院,我在微信上同颐养健康发展公司的副总聊了一下,觉得各方面还行。好友琳亲跑了一趟,实地考察了一番。当然颐养中心也要考察我家老公。要了他的日常生活的视频。小比国的梅子说这简直像是送娃去上学,还需要interview(面试)。我说每周带他出去参加各种活动,就跟国内带娃上各种补习班似的。 终于颐养中心同意接收我家老公,琳在自己住院手术之前,帮我拿到了房间号。感恩好友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协助。外甥女同颐养中心联系后,人家派了车去我妈家拉上了基本生活必需品。国内这效率,对我来说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啊。 【12月份】忙着准备回国的行程安排,查机票,医院、诊所、药房、购物、忙得个不亦乐乎。五年没回国,突然间看到了一丝曙光。 我带老公去参加镇上看护的活动时,坐我旁边的老奶奶听说我要带老公回国入住养老院,开玩笑地问我,能不能带上她老公一起?接着又抱怨说,英国政府每年花大量的资金安置移民,对我们这种交了一辈子税的人来说,现如今老了病了,政府却不闻不问,连养老院都住不起。其实老奶奶说的不无道理,而且她也不是第一个有这种怨言的人,最近接触了很多病人家属,疲惫不堪的家属都有类似的怨言。 临出发前48小时,突然收到航空公司的电邮说是飞行取消,改为之后的第二天。我的机票是通过Booking订的,问Booking,他们说没有收到航空公司延飞的信息。希思罗机场的Departure(起飞即时信息)也没有显示改到第二天。我有点儿懵,心说难不成是垃圾邮件?我按照希思罗机场网页上所显示的首都航空公司的电话打过去查询,接电话的说他们不是首都航空。我问知道不知道首都航空的电话?答:不知道。至此所有能试的英国的信息源都试了。最后求助外甥女让她帮我在国内打首都航空的电话问询,倒是确认说飞行改到了之后的那一天。 直到要出发的那天,希思罗机场显示的Departure(出发)日期时间依然是按计划飞行。我考虑再三,决定按计划坐出租去大巴站,然后坐大巴去希思罗机场,一切都按原计划进行。万一真的是第二天飞的话,我就在预定的酒店住一晚。我在大巴上的时候,手机不停地刷希思罗机场Departure的即时信息,一直都显示准时飞行。Booking竟然发给我值机柜台和登机口信息。这到底是要飞啊还是不飞啊?一头雾水。 我同Min说这事儿,她说我2023年不宜出行,让我回国后哪儿也别去,等把今年熬过去再出去玩吧。我知道她是笑我今年这一年去曼岛回程大巴没了影;去里加,被大巴司机检票上车,来了个南辕北辙,要去南面的机场,结果拉到北面的莱斯特;去德国飞机取消,老公走失;这次出行又是如此。 到了机场发现飞机果然被延期到了第二天,我们便入住了机场附近的酒店。这一晚上我都没有睡好,提心吊胆生怕象在德国的那次,老公半夜跑出门走失10几个小时。心想这次他要再跑丢,非得误了航班不成。 战战兢兢,一夜无眠。其实原订的飞行时间是最理想的。因为是晚上21:40起飞,这样飞机上吃完饭就可以睡觉,第二天到达青岛的时间是下午16:05,出关、提取行李,再到养老院正好可以晚上休息。 结果这一延期到第二天12:35起飞,起飞后是白天,我家这位根本不肯睡觉,他不睡也不让我睡。不停地问我,这是要去哪里呀?我们到哪里了?当听说要这样飞行10个半小时,人家立马就炸毛了。吓得我赶忙安抚他。如果睡着了,时间还会过得快一些。结果他不睡,整整折腾了11-2个小时(飞机起飞晚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等到了青岛又是早上8-9点多,他还是不睡。表姐和姐夫来机场接上我们就直奔养老院。 老妈把一应生活必需品都已送到养老院,缺的我也让外甥女买好,表姐和姐夫也带了过来。下午签了入住合同。晚饭时,颐养健康发展公司的副总亲自送来了鲜花。副总想和我家这位聊聊天,问:你知道自己是在哪儿吗?我家这位回了一句:more or less(差不多)。晕! 这入院第一天我家这位是时间、空间大混乱。第一晚满屋子、走廊到处乱窜。上个洗手间他都能蹿人家房间去。我俩一个房间,他不睡折腾的我也没法睡,一晚上下来我彻底头大(至此我已经被他闹腾的三晚上没睡了)。第二天白天,我是大白天完全睡不着,他就狂睡不醒,我叫他午饭都叫不起。幸好工作人员来叫,他倒是很配合。 他白天整整睡了一天,我一看这架势,这晚上他肯定又不能睡了。吓得我养老院也不敢呆了,连夜跑回我妈家。时差问题,我一晚上折腾睡不着,凌晨刚迷糊着,手机就狂响,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找我说:你家老公一晚上不睡觉,到处乱蹿,走廊上到处去开人家的门,推门而入,把睡得正酣的其他住客直接吓醒。 为了防止他第二天白天再睡,表姐和姐夫拉着我们在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狂转了一天,午餐后又去他们家小坐,直到晚饭才把我家这位送回养老院,不过收效甚微。我家这位晚上乱蹿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才逐渐平稳下来,但是其他问题又接踵而至。。。 说来也巧,刚回青没几天,碰上来青开会的以前一起在Cranfield读硕士的同学,现已移民加拿大。Michael趁着两个会的间隙,专程打车来养老院看我们。于是成为我们回国后在养老院接待的第一位访客。上次见面还是十年前在北京,岁月如逝水,倏忽十十秋(2013年回国记–北京)。

【8月份】老公从巴西回来之后,一直到七月底那一周多的时间,我被他折腾的几近崩溃。阿兹海默症的病人最经不起这种长途旅行,时间、空间完全错乱。即便回到英国住了10年的家,他也不知道自己身处在何方?不知道自己的卧室、客厅、洗手间在哪儿?一会儿没看住,人家就冲进我的卧房,把我衣橱里的衣服一样不落全穿到身上。没有时间概念,一天24小时几乎不睡觉,楼上楼下的窜,一晚上起来百次之多。半夜冲进我房间十几次,一会儿找钱包,一会儿找腰带,反正总是在找各种各样的东西。你也不知道半夜三更他不睡觉,总找东西干啥?要么就是摔门、撬锁,不停地按抽水马桶,完全处于失控的状态。 他白天黑夜的闹腾,我白天还要去公司上班。几天下来我就扛不住了。不得不躲出去在酒店里住了几晚上(自己一天挣的工资都不够住酒店的),然后在朋友家又借住了几晚。白天我去公司上班,把他反锁在家里,他就把我的T恤挂在窗户上向邻居求救。我不得不找公司谈:能不能不要做到9月底了?我8、9月份的薪水也不要了,只想早点儿回家(去解决这个最大的麻烦)。我那供应链经理自然不同意。说一时之间招不到接替我的人,按公司规定我必须干到9月底。我退而求其次说:我可以干到9月底,但是必须在家上班。不看着我家这位,不定他做出啥事来? 为了解决老公的问题,我给英国不同的组织打求助电话。阿尔茨海默症组织(Alzheimer’s Society)、Age UK,GP(家庭医生),111,负责老公阿兹海默症的医院,统统打了个遍。 英国这效率真把我折磨疯了。负责老公阿兹海默症的医院,需要我先打电话过去留言,然后护士(nurse)会根据我的留言然后给我回电话,问明我家老公情况,然后在每周的例会上反馈给医生,医生再根据我说的情况给开药,护士再把处方发给药店,药店通常需要好几天才准备好药。所以这样一个来回至少要10天以上(这是在中间不出任何差错,大家都及时做好本份的时候。倘若中间不定哪一环没到位,我就还得再继续打电话,10天也未必能解决)。医生开给我家老公的药剂量微小,我家这位吃上晚上几乎都没有作用,连吃几天我看没效果还在折腾,继续打电话,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多月,最后才把药的剂量稳定下来,但我已被折腾的筋疲力竭。 NHS下的CCT出面给联系了当地政府,政府派了社工(social work)到我家做评估。这个评估就是根据我家老公的情况看看政府能做些什么?最后评估结果是政府给予每年6周的respite。也就是说我家老公每年可以在政府资助下去养老院住6周。 我去年和前年都曾给政府打过电话,叫他们派人来我家做评估,但都没有来,幸好这一次CCT的人出面联系,政府社工这才上门。英国的养老院自费的话是每周£1200镑起价,每个月的费用是£4000-£6000。这6周政府会为你出一部分钱,自己出一部分钱。自己出的这部分,政府会根据我家老公的收入和支出做决定。所以整个8月份就是忙着向政府提供各种收入和消费证明。 既然老公回到英国,国庆节以后我想要回国就必须带他一起回去。他现在这种情况,我也不能把他一个人留在英国。所以还要忙着准备各种材料为他申请去中国的探亲签证。 【9月份】跑了两趟伦敦,终于把老公的中国签证搞定了。看到签证中心窗口里那位戴着眼镜的年轻女孩,不经意间我竟然想起N年前的自己,也是在这样的窗口前,看着全市因公出国的人在我面前递件。那时候的自己比窗口里的女孩还要年轻。三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我家老公有两个德国朋友,相识都在30年以上。一个是我以前在博客里提到过的老施(菲律宾之行(上)),一个是曾经来参加过我们婚礼的老瓦。我家老公确诊阿兹海默症之后,我给老施和老瓦各发了一封电邮告知了此事。自此后,老施便从我家老公生活里彻底消失了。只是我家老公并没有忘记老施,隔三岔五会提及他,说为啥老施也不来电话了?甚为想念。于是我发电邮给老施,微信留言给他,甚至最后在领英(Linkedin)都发信息给他,请求他告知电话号码,说我家老公想同他叙叙旧。但他便如同人间蒸发一样。老瓦倒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打电话给我和老公,问问我们的近况,问我有啥需要帮忙的?所谓患难见真情,大抵便是如此吧。 老瓦听说我要带老公去中国,于是便邀请我们周末去德国小住几天。毕竟疫情这些年都没有见过面,这一旦去了中国,以后想要见面就更难。这次德国之行让原本已经病情趋于稳定的老公,又开始天天玩起了失踪。最长的一次失联10几小时,再加上英航取消航班,没有回程机票,不得不逼的我订了商务舱机票,直到现在也没有从英航追回赔款。(你不付我机票全款,至少按规定酒店、食宿也得偿付吧?反正两个月过去了,钱也没影。)这假休的我是心力交瘁,经济上也重创。 我从八月份就在等英国政府安排我家老公去养老院respite。八月份说没有能收我家老公的养老院。社工同我说九月份可以去respite,于是我便安排和小比国的朋友一起去马德里休假。结果直到九月底respite也没排上。我的供应链经理嫌我去德国多请了两天假(因为飞机航班取消),所以九月底的假,经理压根儿不批,小比国的朋友于是另约了人去马德里,我的休假计划泡汤。 终于熬到了月底完成了交接,还是说 Goodbye吧,不想“再见”。其实很感谢坐在我身后的一位同事,从去年到今年很多项目,倘若没有他的全力支持,我不可能顺利完成。毕竟我们公司所有工程师集体辞职,很多问题我都无从下手,而我的这位同事本是负责品质管理的,但人家并没有象公司大多数人那样踢皮球,打太极,而是本着在公司工作多年业务精熟的情况下,硬是全力承担了很多事情。 我们公司每个季度会选优秀员工,但这活动停止了一段时间。下半年刚恢复,所以8月份的时候,我特意推荐了这位同事。9月底离开公司的时候,我看了最终得奖名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我人言甚微,我的供应链经理和他质检部的经理都不帮忙美言几句,落榜是自然的。最终得奖的人是我们公司总监推荐的。我是非常明白公司里为啥有那么多捧高踩低,那么多打太极,踢皮球不干活,不出力的人。 我这同事虽然落榜,对我倒是说了很多感谢的话。临离开公司之时,我把在公司里得的几张20多镑的奖券全部送给了他。于我而言,当我走出公司大门的那一刻,一切便与我不再有关。 【10月份】一边说着离开公司之后,一切便与我再无关系。10月中旬,突然看到Volta倒闭关门的新闻,着实让我心里五味杂陈。Volta是我们的新客户,公司两年前新上的项目,我一直跟了两年。上百个配件,我是一个个看着工程师设计出来,跟一个个供应商谈下来的,很多供应商都是为了这个项目新引进的供应商。数百个配件每个生产前全是我一个个输入到系统里去的。忙活了整整两年,随着Volta的倒闭,这两年的辛苦也都付诸东流。 以为不上班回到家里可以稍稍休息调整一下。结果整个十月份几乎都是在病床上度过。周五离职,隔了一天,周日就生病,叫了救护车。 10月份终于迎来了我家老公的respite,不承想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我周三晚上把他从养老院接回家,发现他有轻微咳嗽,赶忙给他做了个新冠测试,结果人家阳了。周四我去看牙,牙医把我半边嘴全都弄烂掉了。周五白天我还去了健身房,到了晚上就开始发高烧。躲了新冠三年半,这一时失算,想躲个懒把老公送去养老院,结果人家把病毒给我带回了家。小比国的梅子还笑说,周围的人早都得遍了新冠,有的还得了好几次。你俩口子这才第一次得,真是阳了个寂寞! 9月底我领老公去打了新冠疫苗,人家除了刚回来的那几天有轻微的咳嗽,完全没事儿。我这接下来10天卧床不起(之后那周没去健身房,再一周的周二去的,正好10天)。把所有新冠的症状全都走了个遍,高烧两天、低烧两天、刀片嗓、鼻塞、失声、流鼻涕,没了嗅觉和味觉、咳嗽,这期间我做了四次测试,每次查竟然都是神奇的一条杠。我家老公基本没有任何症状,但回家后两周里给他测了四次,每一次都是两条杠(阳性)。 我在英国病了个七荤八素,还得每天照顾老公吃喝拉撒睡。我老妈在国内也是看牙、拔牙、手术,这一家子远隔重洋闹腾的哪出啊~~ 微信上有几个朋友陆续发信息问我什么时候回国?我说什么时候回国并不取决于我,要取决于能否找到合适的地方安置我老公?找到接收他的地方,我才可以安排回程。 感谢在美国的金色小米推荐了一家位于西海岸的养老院,因为她母亲已经在那里住了N年了,我同院长在微信上聊了几次,感觉还不错,便委托晓琳同学亲去帮我实地了解一下(感谢晓琳同学特意去跑了一趟)。当时我对这家养老院还是报了很大的希望,但听了晓琳同学的反馈,我决定不能把老公送到这家养老院。因为养老院要给我老公做测试(我家这位语言、文化都不通,测试不通过,就会被送到失能失智的楼上封闭式管理)。 可能对这家养老院抱有比较大的希望,所以失望之后,一时间颇为沮丧。万般无奈之下给青岛经常保持联系的几个朋友都发了信息,问他们手头上有没有养老院的资源和信息?几圈电话、微信问下来,要么是不接受老外,要么一听说我家这位的情况,人家养老院直接就没下文了。

THE END
0.追寻风雪中,我们依依不舍的道别了年宝玉则。这一 路,我们每个人都负重跋山涉水,劈荆斩棘,尤其是我的儿子,瘦瘦的身躯,背负着沉重的行囊,穿行在灌木丛中,还时时在关心照应着我,替我们探寻可走的道路,真像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我为之自豪!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途中!!jvzquC41yy}/onnrkct/ew4;2sv{iq
1.英语重点句子(共3篇)3.gowalkabout到灌木丛中闲逛 4.breakout(指激烈事件)突然发生 5.feedon给(人或动物)食物;喂养;饲养 6.roundup使集合在一起 7.standfor代表,代替;象征,意味着 http://www.oh100.com 对……有重大影响 9.benefitfrom从……受益 10.differfrom和……不同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772@4689<:3:6692=/j}rn
2.涞水新铺地质园区旅拍近观灌木丛生。 一簇老藤绕树 两支青蔓登峰。 勇者从来无惧色, 披荆斩棘放歌声。 时而腾空跨越, 时而伏地潜行。 铁线莲亭亭玉立, 绣线菊华贵雍容。 老树长得随心所欲, 新藤生来放纵不羁。 正午时分登顶,海拔961米。山雨欲来,气温骤降。 遥望山前涞水大地, jvzquC41yy}/onnrkct/ew44{cq:e9:
3.2019中考英语复习资料:woman的意思词汇资讯在她们通话的当儿,年轻女人几乎可以闻到悬垂在父母亲后门外大灌木丛上的紫丁香醉人的芬芳。 Miss Moore was a woman of steady deportment, without the least levity of conversation or carriage 穆尔小姐是个态度稳重的女人,谈吐举止绝无半点轻浮之处。 jvzquC41o0qpqujctp4dqv4|jqthmjt142792A791;889:>0jvsm
4.精品解析: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昆承中学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可知,豪猪在被蛇邀请前尝试了树干和灌木丛两处地方。故选B。【23题详解】推理判断题。根据“A snake overheard the porcupine and felt sorry for himHowever, when the snake tried to get to sleep, she found it impossible to get into a comfortable position”和“‘I’m glad I let you injvzquC41yy}/|}m0eun1|thv1;36>83:34ivvq
5.第五部分幽谷百合巴尔扎克她同马和狗在灌木丛的另一面,擦着树丛边缘飞驰。 “她走了,您要永远失去她了。”亨利埃特对我说。 “也好,”我答道,“让她走吧!她不会有一丝遗憾。” “噢!女人真可怜,”伯爵夫人高声说,声调既同情又恐惧。“她要去哪儿呢?” “去石榴园,那是圣西尔附近的一幢小别墅。 “她孤单单一个人走了。”jvzquC41jgrmqyu0ep5nl8ucig5749f46c6::?8e45k56;: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