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认证主体:郑**(实名认证)

IP属地:重庆

下载本文档

2025-202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B.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C.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D.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2.在新形成的火山岛上最先能成功地生长的生物是()A.松 B.地衣 C.绿藻 D.苔藓3.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通过三种调节方式即可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是以红松为主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外貌雄伟壮丽,不仅物种种类繁多,而且营养结构复杂。某科研团队以其中的乔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胡桃楸(高达20余米)白桦(高达25米)红松(高达40米)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树种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密度(株/公顷)占比(%)密度(株/公顷)占比(%)密度(株/公顷)占比(%)胡桃揪9492.1687.8400白桦13834.2412531.0214034.74红松604.2230721.57105674.21A.该生态系统中胡桃楸种群、白桦种群和红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衰退型、稳定型和增长型B.由于红松个体数量多、体积较大,所以红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1423株/公顷C.在自然演替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中的白桦树种群密度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D.在长白山地区,针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增多,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减少,这说明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与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有关5.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与作用效应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燕麦胚芽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甲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器官可以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B.由图甲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0-8mol/L时,对根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C.图乙中根b侧的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图丙A段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B段进行极性运输6.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能产生4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不一定为9∶3∶3∶1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1)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________(激素)相关性最大。(2)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器官脱落的调节中,生长素作用的特性是具有________。(3)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4)图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________的结果。8.(10分)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下图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内外两侧电极的电位差变化。请回答:(1)图中a段(-70mV)形成的原因是_____。c点时该处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_____;若用针刺激脊蛙(除去大脑的青蛙)的腓肠肌,脊蛙会发生屈腿反射,说明腓肠肌中存在屈腿反射弧的_____。(2)神经—肌肉突触利用乙酰胆碱在运动神经元和骨骼肌之间传递兴奋信号。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响尾蛇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结合,却不能使其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做为肌肉松弛剂的有_____。(3)在动物和人体内,_____是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特化细胞,它的形成除了需要接受抗原刺激外,还需要T细胞分泌的_____的刺激。重症肌无力患者因自身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受损,这是一种_____病,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细胞发育,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免疫的应答。9.(10分)下图表示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尖细胞组织培养后可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__________。(2)下图是换上高倍镜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①观察到的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之后着丝粒分裂,__________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②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__________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其结构异常导致的。10.(10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1)经过科学家的努力,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鉴定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2)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__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此例子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顶芽对侧芽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而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__________(加强、缓解)这种作用。11.(15分)三角洲生态公园是宿州市城市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集生态、自然、文化、休闲为一体,包容了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和旅游功能。这里有绿有水,有大群白鸽在蓝天翱翔,空气清新,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如今三角洲生态公园俨然已经成为宿州市的一张名片。三角洲生态公园陆地和水域中还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野生生物资源。(1)在公园陆地上发现了两个鼠群,如何判别这两个鼠群是否为同一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公园有水域的浅水区中生长的某种芦苇,有明显的高矮之别,__________(填是或否)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虹鳟为国外入侵的肉食性鱼类,若有人将N只虹鳟放入该生态系统后快速繁殖,每月以λ倍数增长,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理论上t月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种群短时间内能按该模型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该数学模型相比,曲线图数学模型表现形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园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________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其中内脏运动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A错误;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B错误;C、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和脑神经的传出神经的一部分,C错误;D、当人体处于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考生要识记和掌握相应的知识,结合各个选项的信息进行准确判断。2、B【解析】地衣被列为植物界的开路先锋,他会分泌地衣酸来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成为土壤,为其它植物的生长提供条件。【详解】地衣被列为植物界的开路先锋,他会分泌地衣酸来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成为土壤,为其它植物的生长提供条件;地衣对很多不良环境有超高的抵抗力,比如高温、干旱、严寒等等;因此,地衣可以生长在很多植物无法生长的地方,最先能成功生长于新形成的火山岛上,B正确。故选B。3、B【解析】1、据图分析:A表示体液调节(或免疫调节),B表示免疫调节(或体液调节),C表示温度(或渗透压),D表示渗透压(或温度)。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会遭到破坏。【详解】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故A、B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了酸碱度,还有温度和渗透压,故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A正确;B、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B错误;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它器官或系统也有关,如酸碱度与呼吸系统有关,C正确;D、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会遭到破坏,D正确。故选B。4、D【解析】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中胡桃楸种群中的老年树比例较大、幼年树比例为0,故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而白桦种群中的老年树、成年树和幼年树所占比例相当,故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红松种群中的老年树比例较小、幼年树比例较大,故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正确;B、由于红松个体数量多、体积较大,竞争阳光的能力更强,所以红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1056+307+60=1423株/公顷,B正确;C、由于红松较高大,与白桦树竞争阳光的能力更强,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所以在自然演替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中的白桦树种群密度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C正确;D、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分布不同,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故选D。5、C【解析】1、分析甲图:甲图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对生长素更敏感;曲线图中横线以上都表示促进作用,横向以下都表示抑制作用,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2、分析乙图: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原因,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3、分析丙图:A是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是感光部位;B是尖端下面的伸长区。【详解】A、根据图甲,生长素对植物器官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器官发挥作用可能相同,A正确;B、生长素在10-8mol/L时,对根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芽起促进作用,B正确;C、图乙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b侧生长素起促进作用,a侧起抑制作用,根的向地性体现了两重性,C错误;D、丙中A段产生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B段促进伸长区的生长,D正确。故选C。6、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A和B、a和b基因连锁,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与D、d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据此答题。【详解】A、图中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连锁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基因A、a与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1:1)×(3:1)=3:1:3:1,B正确;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能产生AB和ab共2种配子,C错误;D、图中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不考虑交叉互换,AaBb的个体只能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当AaBb自交时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脱落酸(2).生长素(3).细胞分裂素(4).赤霉素(5).两重性(6).去除顶芽(7).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8).共同调节【解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就是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详解】(1)为防止种子在发芽前发生细胞分裂而消耗过多的有机物,进而影响种子的萌发,脱落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萌发前,农民洗种子,是为了降低脱落酸的浓度,使种子开始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进而萌发。(2)分析题图可知,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果实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在促进果实生长方面,三者是协同关系。在器官脱落的调节中,生长素作用的特性是具有两重性。(3)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去除顶芽,②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4)图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①.钾离子外流,使膜内侧电位降低②.一致③.感受器和效应器④.响尾蛇毒素、箭毒⑤.浆细胞⑥.淋巴因子⑦.自身免疫⑧.T⑨.体液【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也称为神经冲动。(2)传导过程:(细胞内K+浓度比较高,细胞外Na+浓度比较高)①静息电位的形成: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强,K+外流,膜电位为内负外正,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②动作电位的形成: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Na+内流,膜电位为内正外负,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③局部电流的形成: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产生同样的动作电位,兴奋向两侧传导。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膜外则相反。2、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发挥作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灭活。3、体液免疫【详解】(1)图中a段(-70mV)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依赖钾离子外流,使膜内侧电位降低,表现为外正内负。c点为动作点位,膜内为正点位,相邻未兴奋部位的膜内为负电位,此时该处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一致;若用针刺激脊蛙(除去大脑的青蛙)的腓肠肌,脊蛙会发生屈腿反射,说明腓肠肌既可以感受刺激又可以做出规律应答,说明腓肠肌中存在感受器和效应器。(2)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发挥作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灭活。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导致乙酰胆碱无法分解灭活,则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肌肉持续收缩;响尾蛇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没有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会松弛;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结合,却不能使其开放,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突触后膜不兴奋,则肌肉会松弛;所以,可做为肌肉松弛剂的有响尾蛇毒素、箭毒。(3)在动物和人体内,B细胞通过T细胞和抗原双重刺激,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分裂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抗体。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自身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受损,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临床上可切除胸腺抑制T细胞发育,从而阻断淋巴因子的产生,进而抑制体液免疫的应答。【点睛】本题考察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机制、兴奋在神经纤维之间的传递和体液免疫。其中,动作电位的形成和静息电位的恢复、兴奋在神经纤维之间传递过程的分析是本题的难点,也是易错点。9、(1)①.全能②.分化(2)①.a②.姐妹染色单体③.纺锤丝【解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分析题图,A液是解离液,B液是清水,C液是染色剂。图a细胞中的染色体集中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图b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小问1详解】能由根尖细胞发育为完整的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小问2详解】①图a细胞中的染色体集中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有丝分裂实验,熟悉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1)吲哚乙酸(2)①.Ⅱ②.d③.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3)①.抑制②.缓解【解析】据图乙分析: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项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小问1详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小问2详解】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对于生长素的敏感性低,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可选用图中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此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或者两重性)。【小问3详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C.生物不依赖环境,但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jvzquC41o0pw}nmg0ipo8vwguzjqw4592>:6:3jvor
1.地衣和地衣酸与岩石矿物风化及其机制研究进展对地衣及地衣真菌分泌的地衣酸类物质(简称地衣酸)在岩石矿物风化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合述评,从而为科学评价地衣和地衣酸在森林(特别是寒温带)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地衣通过物理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TKNb723;652;80jvs
2.苔衣有哪些功效和作用专家文章苔衣一般是指地衣类植物,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功效,常用于辅助治疗湿热黄疸、疮疡肿毒等症状。地衣类植物主要含有地衣酸、多糖等活性成分,其功效与作用主要有调节免疫、抗菌消炎、抗氧化、保护肝脏、改善消化功能等。 1、调节免疫 苔衣中的多糖成分可刺激巨噬细胞活性,帮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研究表明地衣多糖能促进淋jvzquC41yy}/dxmg0et0c{ykenk0xrjy14?3cvi36qc8<}f0jznn
3.地衣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分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解: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1ujoukhnfa9jb8m86fe74ckk485<33Bi87:hc9jg45
4.昆明植物所在地衣暗亚玲孢相关微生物的研究中取得进展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物种濒危机制与种群遗传学研究团队,以地衣暗亚玲孢(Heterodermia obscurata)(图1)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对经表面灭菌后的暗亚玲孢地衣体进行高通量测序,解析了其内部真菌、细菌和藻类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鉴别其核心菌群,并关注微生物之间的互作。研究结果发现,暗亚玲孢地衣体内jvzq<84yyy4lok3ecu4dp8p{l|532;7291z32;7294>`8=>692
5.松萝酸地衣酸1254627562610原料价格(+)地衣酸;D-地衣酸;D-松罗酸;D-2,6-二乙酰基-7,9-二羟基-8,9b-二甲基-1,3(2H,9bH)-二苯并呋喃二酮;右旋地衣酸;(+)-松萝酸;+地衣酸,地衣酸 英文名称: (+)-Usniacin CAS号: 7562-61-0 125-46-2分子式: C18H16O7 分子量: 344.32 EINECS号: 231-456-0 性状:淡黄色粉末用途:植物提取jvzquC41ejooc7lwkfkdjnr0eqs0v{ffg1veg}fkn7;4;>84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