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1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磷高累积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 蒸发量小 B. 降水量大 C. 生物量大 D. 径流量大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地表径流量较小 D. 土壤含水量较低
【答案】
【1】A
【2】D
【解析】
【1】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由图可以看出磷高累积区在海拔4000米处,该地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水分含量较高。选A正确。
【2】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由图可以看出磷高累积区在海拔4000米处,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土壤含水量较低。选D正确。
【题目】青海省有“三面孔”之称,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柴达木盆地有黄、白、黑三原色。读青海三大自然区图(左图)和青海省某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青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青海“三面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山脉是唐古拉山
B.青藏高原有万山之宗、万水之源的称号,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C.柴达木盆地三原色中的白色指盐和钾肥,黑色指石油,黄色指该地区的黄土地
D.湟水谷地是该地区的重要农业区,主导因素是光照充足
【2】有关右图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持续增加是草场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B.人均草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C.草甸草原区可持续发展方向是实施轮流打草、轮牧,提高草场载畜量
D.荒漠草原区耕地面积最小
【题目】“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 ℃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空气对流增强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2】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记述了徐霞客在旅行中的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了卓有价值的贡献。 图15为徐霞客西行路线示意图。
(1)从徐霞客西行路线中选择一项世界遗产,说出该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突出的游览价值。
(2)“世界那么大,你该去看看”。请从徐霞客西行路线所经地区中选择目的地,为你所在的学校设计一条5日地理实践考察线路。要求:旅游主题明确,旅游活动安排合理,有地理特色。
【题目】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B. 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 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东南
【2】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区。其通航的最佳时间是
A. 全年 B. 1—6月 C. 5—10月 D. 22月—次年4月
【3】湄公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
A. 产品商品率高 B. 机械化水平高
C. 科技水平高 D. 劳动力生产率低
【题目】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不覆盖地膜,沟内种植作物。下图示意“垄覆沟播”栽培方式,据此完成问题。
【1】宁夏南部山区种植马铃薯采用“垄覆沟播”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A. 阻隔水分下渗,汇集雨水 B. 利于增强光照,提高产量
C. 增大昼夜温差,提高品质 D. 减弱土壤侵蚀,保持水土
【2】南方旱地作物主要种植于垄上,与宁夏“沟播”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水分 D. 热量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 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 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 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2】上图中b代表的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A. 哈尔滨 B. 北京 C. 海口 D. 济南
【题目】成昆铁路是上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下图为老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起伏 B.城镇分布 C.耕地分布 D.河流走向
【2】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题目】每年的5月31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4°W)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下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月31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 智利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B. 巴黎埃菲尔铁塔一天中影子最短
C. 天安门广场正举行升旗仪式 D. 全球6月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
【2】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
A. 1月8日前后 B. 9月10日前后 C. 12月5日前后 D. 7月12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