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门科学

神秘的大海永远是研究碳氢科学的源泉

蓝藻门科学

蓝藻门,是多数经济作物的共同祖先

蓝藻门,是多数经济作物的共同祖先

蓝藻是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绿色自养植物类群。植物体或单细胞、或多细胞丝状群体。蓝藻细胞中的原生质体不分化成细胞质和细胞核,而分化成周质( periplasm)和中央质(centroplasm),故只有原始的核,而没有真正的核(缺乏核膜),是原核生物( procaryote)。周质中没有载色体(chromatophore),但有光合片层( photosynthetic lamella),含有叶绿素a和藻监素(phycocyanobilin),故植物体常呈蓝绿色,有的还有藻红素( phycoerythrin)而呈其他色泽。中央质具染色质。蓝藻淀粉(cyanophycean starch)为储藏物质。

蓝藻门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营养繁殖和无性繁殖,无有性生殖。营养繁殖是通过细胞的随接分裂,故蓝藻又称裂殖藻( schizophyta)。群体和丝状体的种类常形成藻殖段( hormogonium)发育为新个体。藻殖段是从丝状体中某些细胞死亡处、或从异形胞处、或从2个细胞之间分泌胶质形成的隔离盘处产生,也可机械地断为许多小段。无性生殖多数产生厚壁孢子,是藻体内的营养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壁加厚,积累营养物质而成的。厚壁孢子可长期休眠,渡过不良条件,待环境适宜时再萌发形成新个体。

词 条

中文学名:蓝藻门

拉丁学名:Cyanophyta

界:原生生物界

门:蓝藻门

分布区域:含有机质较多的淡水中

形态:藻体为单细胞或群体

目 录

一、形态特征

二、结构

三、生长环境

四、分布范围

五、品种分类

六、繁殖形式

七、主要价值

八、有害蓝藻及其控制

(一)打捞

(二)絮凝除藻

(三)生物控藻

第01节  形态特征

植物体为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细胞内原生质体不分化为细胞质和细胞核,而分化成中心质(centroplasm)和周质(periplasm)两部分。

一、中心质

中心质相当于细胞核的位置,无核膜和核仁,但含有染色质,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原始核(原核)。蓝藻和细菌细胞构造相同,都没有真核,两者均属原核生物(Prokaryote)。

二、周质

周质位于中央质的四周,蓝藻细胞没有分化出载色体等细胞器。周质中有光合片层,含叶绿素a、藻蓝蛋白(phycocyanin)、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及一些黄色色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蓝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粘肽(peptidoglycan),在细胞壁的外面有由果胶酸(pectic acid)和粘多糖(mucopolysaccharide)构成的胶质鞘(gelatinous sheath)包围。有的群体为公共的胶质鞘所包被。贮藏物质为蓝藻淀粉(cyanophycean starch)。

第02节  藻体结构

蓝藻细胞壁主要由两层组成,内层为肽聚糖层,外层为脂蛋白层,两层之间为周质空间,含有脂多糖和降解酶,胞壁外往往包有多糖构成的粘质胶鞘或胶被。

胞壁内有原生质膜,膜内原生质较稠,可分为两个主要区域,即周围的有光合色素的色质区和中央的无色的中心质区。

中心质区有 DNA微丝,但无碱性蛋白(组蛋白)。核糖体在整个细胞中均有分布,但在中央区周围较为密集。原生质中常具有大小不等的强反光颗粒,如多磷酸体,多面体(羧化酶体),蓝藻体(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聚合体的结晶,又称结构颗粒),多聚糖体(又称蓝藻淀粉或糖原)等。浮游蓝藻往往有伪空胞(又称气泡),为两端呈锥形的具单层蛋白质膜的空管成束排列所组成,有遮强光和漂浮的功能。

第03节  生长环境

蓝藻门,是多数经济作物的共同祖先

藻体是单细胞的或群体,丝状体;不具鞭毛,不产游动细胞一部分丝状种类能伸缩或左右摆动。细胞壁缺乏纤维素,由黏肽(含8种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以及氨基葡萄糖等)组成,壁外常形成黏性胶质鞘。无真正的细胞核,核的组成物质染色质集中在细胞中央,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内除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外,尚含有藻蓝素,部分种类还含有藻红素。色素不包在质体内,而是分散在细胞质的边缘部分。

藻体因所含色素的种类和多寡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储藏食物为蓝藻淀粉。

繁殖方法主要是分裂生殖,少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外孢生殖,内孢生殖,后壁生殖,没有有性生殖。

主要分布在含有机质较多的淡水中,部分生活在湿土、岩石、树干上和海洋中,有的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或生活在植物体内形成内生植物。

少数种类能生活在85 ℃以上的温泉内或终年积雪的极地。

本门的项圈藻属,念珠藻属和筒孢藻属等的若干种有固氮作用,能增强土壤肥力。

葛仙米,发菜,海雹菜等可供食用,微胞藻属,项圈藻属等在夏季生长过多时,能降低水中含氧量,或死后分解产生毒质,能使鱼类致病或死亡。

第04节  分布范围

蓝藻门,是多数经济作物的共同祖先

蓝藻分布很广,在淡水和海水中、潮湿和干旱的土壤和岩石上、树干和树叶以及温泉、冰雪,甚至在盐卤池、岩石缝等处都可生存,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钙质皮壳中(如穿钙藻类)生活,具有极大的适应性。

在热带、亚热带的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生长特别旺盛。

有许多种类是普生性的,如陆生的地木耳(Nostoc commune),不仅存在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在寒带甚至南极洲亦有发现。

蓝藻的抗逆性很强,能耐干旱,有些干燥标本存贮65~106年还可保持活力。

中国的固氮鱼腥藻(Anabaena azotica)干燥保存19年后再重新培育时还能生长和固氮。有些蓝藻能在76℃温泉中生长繁殖,有的在54℃条件下还能生长固氮(如鞭枝藻Mastigocladus laminosum);有的可抗-35℃的低温(如地木耳);有一些在过饱和盐水中也可生长。

因此,蓝藻常是先锋植物。

第05节  品质分类

蓝藻门,是多数经济作物的共同祖先

1971年法国斯塔尼尔等基于蓝藻在原核、细胞壁组成,脂肪酸和DNA碱基组成等特性上与细菌相近似,提出蓝藻应命名为蓝细菌。已逐渐为微生物学家、生理生化学家等所采用。

但是,蓝藻具有能以水作为电子来源进行光合作用放氧,低的内源呼吸率,有限的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和碳源的能力等属于植物界的主要属性,为原有的“细菌”属性所不包容。

蓝藻基本上按英国藻类学家F.E.弗里奇的分类系统,分为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宽球藻目(Pleurocapsales)、管胞藻目(Chamaesiphonales)、念珠藻目(Nostocales)和真枝藻目(Stigonemales)等5个目。

常见的蓝藻有单细胞或群体的,如色球藻属(Chroococcus),常生于温室的花盆上或潮湿的岩石和树干上;微囊藻属(Microcystis),为浮游性群体,夏季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危害水生植物;丝状体的有颤藻属、念珠藻属及鱼腥藻属等(图6-1)。

色球藻属(Chroococcus)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群体。单细胞时,细胞为球形,外被固体胶质鞘。群体是由两代或多代的子细胞在一起形成的。每个细胞都有个体胶质鞘,同时还有群体胶质鞘包围着。细胞呈半球形,或四分体型。

颤藻属 (Oscillatoria) 植物体是由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不分枝,常丛生或形成团块,胶质鞘无或不明显。丝体能前后伸缩或左右摆动,因而得名。丝体中常被中空双凹形的死细胞所隔开,也产生胶化膨大、双凹形的隔离盘,两个死细胞或隔离盘之间的这一段称为藻殖段,并以藻殖段进行繁殖。多生于有机质丰富的湿地或浅水中。

蓝藻门,是多数经济作物的共同祖先

念珠藻属(Nostoc) 丝状体念珠状,有的外有公共的胶质鞘包被而形成片状体。细胞圆球形,丝体上有异形细胞和厚壁孢子。以藻殖段进行繁殖。本属的地木耳、发菜、葛仙米等可供食用。

鱼腥藻属(Anabeana) 与念珠藻属很相近。丝状体单一或成团,细胞圆形,厚壁孢子圆筒形,无公共胶质鞘。满江红鱼腥藻(A. azollae Strasb.),为一种著名的固氮蓝藻,它和一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又叫红萍或绿萍)共生在一起(叶中),为水稻田的速生绿肥植物。

蓝藻门,是多数经济作物的共同祖先

第06节  繁殖方式

细胞以直接分裂增殖。

分裂时,细胞中部的膜和内胞壁向内增生,将细胞一隔为二。细胞分裂方式,大体可分为3类:

①三向分裂,成单细胞群体,如微囊藻属,或立方形群体,如立方形藻。

②两向分裂,成平板状群体如平列藻属,或假薄膜组织状,如石囊藻属。

③单向分裂,成单细胞个体,或成丝状的蓝藻,如念珠藻目的种类。丝状蓝藻往往断裂成短的细胞列(5~15个细胞),称为段殖体(或称连锁体、藻殖段),有较大的滑动能力,可以继续分裂而成新的丝状体。某些种类则由于藻丝体中个别细胞溶解和脱水成为分离盘,藻丝在此处断裂而形成段殖体。

蓝藻门,是多数经济作物的共同祖先

蓝藻除细胞分裂增殖外,也进行无性生殖,形成内生孢子,又称小孢,如皮果藻属;有些形成外生孢子,如管孢藻属,有些丝状蓝藻则形成厚壁孢子,或称孢子,如念珠藻目。厚壁孢子有各种形状和产生的部位,为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它一般比营养细胞大,细胞壁厚,孢子内贮存大量的蓝藻体、多肽和糖原,内含物丰富,有较强的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

蓝藻门,是多数经济作物的共同祖先

第07节  主要价值

蓝藻中有160多种(大多数为念珠藻目的种类)能固定大气中的分子态氮成为结合态氮,合成蛋白质。

据估计:在热带水稻田中可固氮 1~70千克氮/公顷·年,在自然界氮素平衡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水稻田肥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中国已筛选出自己固氮蓝藻藻种,首先在湖北省数万亩的大面积晚稻田中放养试验成功,提高水稻的产量达10~15%。

蓝藻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一般为20~25%),较完备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因此,可以作为食物,如中国传统食品发菜(产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半干旱地区)、葛仙米(产华中南山区稻田湿地)、地耳(普生)等。

螺旋藻等含蛋白质高可达70%,为非洲乍得、拉丁美洲墨西哥的传统食品,已人工培养,作为商品。螺旋鱼腥藻在中国陕西利用作为鱼种的饵料。有些鱼类,如罗非鱼以蓝藻为食料。

在水环境保护中,利用蓝藻吸收工业废水中氮、磷和其他化合物,降低含量,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第08节  藻害控制

蓝藻门,是多数经济作物的共同祖先

蓝藻在水体中过量增殖,往往形成“水华”。城市的池塘、湖泊、水沟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磷,导致蓝藻的大量增殖,使水色蓝绿而浓浊;死亡分解时,散发出腐臭、腥臭气味,使水质变坏。有一些蓝藻水华的突变种甚至含有毒物质,如铜绿微囊藻的有毒突变种含有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水华鱼腥藻的有毒突变种含有鱼腥藻毒素(anabaenin);水华束丝藻的有毒突变种含有束丝藻毒素 (aphanizomenin)。人畜饮用大量繁殖这些蓝藻的水时,往往中毒,导致痉挛等,甚至死亡。有一些海产席藻,接触皮肤时,会引起皮炎。

有害蓝藻的控制包括机械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各有利弊,需因地制宜地选用:

一、打捞

在夏季高温季节,可将水面或港湾中大量堆积的水华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打捞出来,进行处置上。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打捞船,集打捞、脱水、储运于一体。如何对打捞的蓝藻进行资源化也是一大难题。

蓝藻门,是多数经济作物的共同祖先

二、絮凝除藻

可通过黏土絮凝来控制有害藻华。近年通过对黏土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制备出了高效的改性黏土,使对有害藻华的控制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粘土将蓝藻沉淀下去后,也有引发二次污染的风险,在饮用水源地附件的使用需格外谨慎。

三、生物控藻

可以通过放养滤食性(filter-feeding)鱼类——鲢、鳙来控制蓝藻水华,也称之为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non-traditional biomanipulation)。每个水体都需寻找一个合适的能有效控制藻类水华的鲢、鳙生物量的临界阀值,鲢、鳙对藻类的摄食利用率与藻类的种类组成和生理状况、其他可利用食物(如浮游动物)的相对丰度、水温等有密切关系,而藻类的增殖速率与光照、水温及水体的营养水平等有密切关系。

THE END
0.藻类与环境4.藻类在自然界的作用和经济意义 藻类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首先藻类在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藻类是海洋中唯一的植物,海洋占地球表面的十分之七,藻类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力,其光合作用在地球上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藻类具有珍贵的食用价值,向海藻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77>26h62;8958<540jznn
1.正确认识藻类家族藻类可能与真菌共生生长,形成地衣——在岩石和树木向阳的一面上的彩色粗糙物质。藻类和真菌相互依赖,因为藻类为两种植物生产食物,并通过交换从真菌那里获得水和矿物质。真菌也提供了重要的保护,防止干燥-干燥和死在阳光下。 三、藻类的价值 藻类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产生了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有机物。从最jvzq<84yyy4dpwuctm4dqv4uhaLFCK>3D97BDL9;67?44@I66899E=549Ce42?dFF5?26:=4524ivvq
2.森林资源及其价值问题探析全世界约150万种动物绝大栖息在森林中,森林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十分丰富,主要有藻类、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线形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足动物和哺乳动物等。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植物藻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其中木本植物7000多种,在木本植物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乔jvzq<84yyy4junsnkp4dp8xhaF?FDKHD55>66=KE8C=G2
3.苔藓1物种起源 2形态特征 概括性特征 多样性 3生长习性 4分布范围 5繁殖栽培 6种类介绍 主要种类 下级分类 中国种类分类 7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其他价值 8植物研究 苔藓复活 氧气来源 9词条图册 1物种起源编辑 苔藓(5)关于苔藓植物的来源问题,尚无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起源于绿藻,其理由为:含有相同jvzquC41dcolg7xqiq{/exr1ngsnc8XjqyOopnwNkpq/j}rAngsncRi?7:9::
4.红海植物 红海中有多种菌类生物及藻类等。[13]西奈半岛海岸广泛分布海草,约12个属50个种,集中在浅水区域。[14]红海北部穆罕默德国家公园红树林现有面积约2公顷;[14]南部法拉桑岛海洋保护区拥有3个濒危红树林。[16] 动物 红海拥有世界上3.8%的珊瑚礁,[12]其中埃及记录的红海珊瑚品种有209个。[58]红海两岸宽阔大陆架是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777:2:d334;96:>87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