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木示”刘真辰的植物启示录

MOCEAN新展 | 木示:植物启示录 刘真辰(灵丹妙药)个展海报

从上海出发的《Panacea》(灵丹妙药)艺术家刘真辰系列作品难能可贵地如期抵达厦门。此次揭开封装木箱和面层无酸纸的瞬间,力透纸背、充满张力的大型“植物标本”跃然眼前。

标,以木著明事物是标之范式,拆解出来即以“木”“示”之。从刘真辰“脉络清晰”的作品可以循迹展开植物之于他的启蒙、启示,到他食用植物之后在身体里的内在生发,最终与之浑然天成地通感合体创作。

刚经历过疫情大考的上海,是刘真辰土生土长的家乡,童年在上海的宅子里有一个满庭绿意的后院,成为他埋进心里与自然连接的种子。

刘真辰早年求学于法国,横跨中西,在世界艺术之都汲取养分,跨媒介、跨文化的经验开阔了创作边界。2019年秋天他回到了上海,彼时正在读《黄帝内经》的他偶见一只口衔着药草飞过头顶的喜鹊,成了《Panacea》(灵丹妙药)系列创作的缘起。历时三年持续创作,周遭的人、事、物已然发生剧变,创作手法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折。他开始身体力行地像神农遍尝百草一样开始了药用植物的艺术实践。

(图片:《卷宗Wallpaper*》提供)

“创作期间我每天的基本工作就是采药和制作,这些都是体力活,自然和植物给了我能量,外在的一些小毛病不见了,内心也得到了平衡和安静。”他在药用植物和矿物压印在纯棉无酸纸的过程中,近似中医舂捣药材析出药性成分,在制作的过程中,留下了植物的汁水、气味、根茎叶经纬形态的印迹。之后《灵丹妙药》引入了丝网印刷技术,就像另一项古老的技艺拓印,正负阴阳显现,并且不限于取法自然,还加入了亲自油彩绘画以此绵延出层次丰富的交互感。作品的呈现即像跳出画布平面地鲜活盎然,也像退往画布深处地静止标本,干净利落的原生线条,创作过程中即有意地布局结构也在随机捕捉能量和变化,矿彩颜料以最原始的方式浸染和自由滴落。

自然秩序的规律性、可控性和数学结构在刘真辰作品《万花筒》里的花花世界得以体现,基于计算机图像技术,以一种“熵增式的结构”去完成对于“美”的重新体验,以“分形衍生”的循环往复形成有序列性的视觉体验。

地球最早出现的海生植物是大约在32亿年前的藻类,这次我们在大海边的空间里组织刘真辰作品展,以植物启示为开放式自我设问,无论是植物赋予人类有史以来繁衍生息中的果腹蔽体的生存根本、酸甜苦辣的味蕾通感还是生老病死的灵丹妙药,人类科技发展至今,人均难以寿终过百的生命力相形见拙。

在全球环疫的症候之下,我们在海边回归生命最本真的原生感,寻找重新疗《愈》自然与本我的《灵丹妙药》,寻求植物蓬勃异象中的万千启示。

【纸上作品图+作品信息】

(图片:艺术家提供)

PANACEA

药用植物和矿物,油彩,纯棉无酸纸

76.5x108 cm, 2021

从《冰碑》到《灵丹妙药》

2015年,刘真辰受巴黎“不眠夜”委托,创作了大型装置作品《冰碑》。分为七种颜色、象征世界五大洲的270块大冰块,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巴黎市政厅前,在观众面前慢慢融化。在他看来,冰块是对温度特别敏感的材料,随着气温的升高会由固态变为液态和气态,也是对气候变化最直接的一个反应。因此,他选择冰这种媒介来表达现在影响全世界的气候变化问题。

之后,这个作品在北京与上海也做过展示。不论是在巴黎市政厅前冰块被人推到、重建,最终被铲车铲掉、被水枪冲掉,还是在北京的建筑工地中一点一点融化殆尽,乃至在上海外滩于一天之内经历各种不同天气变化、让观众直接接触亲身体验自身对气候变化的关系,这个作品都像是当今环境危机的预演。通过这样一种形象化的方式,将冰川融化这一缓慢发生、难以为人所知觉的全球行为危机呈现于世人面前,进而带出另一个重要的课题——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人类如何为这个异化的、扭曲的、不断消耗且必将不可持续的社会重新找到未来的方向与位置?

【冰碑图】

(图片:巴黎市政府提供)

从这一点上看,系列《灵丹妙药》(Panacea)或许是刘真辰创作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通过这个作品,他不仅重新回归绘画,而且在创作思想与生活方式上回归中国文化的精神母题。这年秋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新场古镇找到了一个药用植物苗圃,他用这些植物作为自己作品的素材,每天采药、制作。“通过‘印’,实现正负间的转换,用到一些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以及一些药用矿物。它们在画面上留下花朵、汁水、气味和形态的印记,在抽象与具象、梦与现实之间构成协同功效”。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他逐渐体会到人所有具有的那种天然的“通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力量。于是,在《灵丹妙药》这个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那些植物生机勃勃地缠绕生长,与各种物质相互作用,形成某种生生不息的宏大循环。

【灵丹妙药图】

(图片:《卷宗Wallpaper*》提供)

《万花筒》效应

飞速发展的社会又能够制造出琳琅满目、洋洋大观的物质财富,在现实生活外部形成一层让人美轮美奂的“幸福薄膜”,制造出让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效应,进一步遮蔽精神文化层面上种种严重的现实问题与心理问题,让人安心地继续埋头于被合理化的加速状态。

在《万花筒》系列作品中,刘真辰将与社会现实问题相关的影像混杂在绚烂缤纷的装饰图像之中,让人在大量不断拼贴重组、循环重现的碎片化幻象中小心咀嚼美梦背后的哀伤与苦痛。用他的话说,“我觉得这个世界就像万花筒,线性的,循环的。历史企图不断告诉我们新的东西,如同万花筒,每一圈都会出现新的形态,但事实是,我们所看到的总是同样的元素。透过‘万花筒’这个视频装置,观众可以看到一些新闻图片,日常快照,周围发生的碎片。真实,谎言,美丽,丑陋……绚烂缤纷的装饰图像,令人着迷,眩晕,把人‘催眠’。

“‘万花筒’使一切都变得美丽融洽。”

【装置作品图】

(图片:艺术家提供)

关于艺术家

刘真辰,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法国Villa Arson 尼斯国立当代艺术学院。2005至2007年在法国的 Le Fresnoy 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艺术深造,受知名导演艺术家Jean-Luc Godard 让·吕克·戈达尔 、 Chantal Akerman 香坦·阿克曼、Jean-Marie Straub & Danièle Huillet 斯特劳布夫妇、André S. Labarthe 安德列·拉巴德等指导,并以评审团最高荣誉(Très Honorable avec les Félicitations du jury) 获得第三阶段艺术“后文凭”。

他的作品常常通过视频、装置、绘画等媒介关注全球化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作品曾在巴黎大皇宫,小皇宫,东京宫,蓬皮杜,马德里索菲亚艺术博物馆,波恩美术馆,马赛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自然博物馆,巴黎白夜,阿尔勒摄影节,柏林新媒体艺术节,林茨电子艺术节等地展出,短片曾经入围瑞士珞珈诺电影节,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德国奥伯豪森短片节等数百个国际电影节,并有三十余次在世界各艺术平台和电影节上获奖。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欧洲摄影美术馆等国家机构永久收藏。

(图片:艺术家提供)

展讯//Exhibition

《木示》植物启示录

艺术家:刘真辰

策展人:苏阳

联合发起人:郭雅婷

主办:MOCEAN瞐尚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槟城道297号(五缘湾游艇汇B3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END
0.化学物理研究所):为什么这种看不见的植物是固碳小能手?为什么许多风景名胜里的湖泊都是绿色的?是因为岸边绿树的掩映?还是因为湖底水草的摇曳呢?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这还要归功于一类我们看不见的植物——微藻。 青山绿水 (图片来源:zcool图库)   什么是微藻? 提到“藻”字,我们总会想到海带、紫菜这些美味食材。它们长着类似于青菜的外形,但不同部位吃起来感觉一样,全然不像青菜的 jvzq<84yyy4lgyz0pgz/ew4mrsll8fnn1814<44249228y424922:5a3;:83>3jvor
1.明明是艺术家,却成为藻类学宗师,这界跨的没谁了本文内容采自张晓良、徐旭东科学网博客,以及胡征宇纪念文章《我国藻类学的奠基者之一——饶钦止》。饶钦止收藏的书画和书画作品图片由饶明泰、饶蕙提供,篆刻作品图片来自《饶钦止教授九十寿辰专集》。 饶钦止《湖北省湖泊调查》,载《科学通报》1954年10月号“研究工作成果”栏目。全文12000字,分六个部分,一、湖泊调查与湖jvzq<84yyy4jjk3ecu4dp8vy|5kp{q1tcuTvxw{14632971v46329745a;62=8860nuou
2.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项目|跨媒体艺术系“综合材料绘画名师作品说明:德国科学家在 iscience 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将藻类引入蝌蚪血液中,让其掌握了植物的呼吸方法。在缺氧时藻类帮助沉默的神经元恢复活力,为大脑提供动力。我的创作实践以此为灵感,基于对未来人类与藻类的新型共存模式的思辨,将藻类作用于人类神经元这—设想图像可视化。作品保留藻类本身的纹理、质感等特征,并通过jvzquC41ogokkjt0zclb0niw0et0kwkq137538782;4ivv
3.螺旋藻的微观世界正版高清图片下载AIGC说明 本作品包含AI生成内容或全部为AI生成 素材编号 10677917 上传日期 2025-06-18 素材格式 jpeg 点击 3次 文件大小 12.1M 购买 0次 螺旋藻的微观世界绿藻生命的律动 螺旋藻绿藻微观世界藻类水生植物生物植物细胞生命科研医学健康营养保健生态环保绿色水清新自然 光厂(VJshi)图片提供螺旋藻的微观世界图片素材下jvzquC41yy}/xsxjk0ipo8ujqvut1mjvckr039;99;78
4.牟福朋:你一定想不到,达芬奇对他的苹果树做了什么作品展示就好比我们中国土地面积非常辽阔,城市和人口众多,单靠渣土路和绿皮车就不行了,得有高速公路和高铁来进行物资交流。因此,植物进化出了自己的“高速公路”和“高铁”,那就是植物的维管系统。具有维管系统的植物称为维管植物,除了藻类和苔藓之外,其它常见的植物都属于维管植物。 树干的横切面,导管就存在于木质部中 而 jvzq<84yyy4lgyz0pgz/ew4{ftnd|8~ftji{aƒu|u1etqd424604972285u49722889a==836=/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