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土壤有机碳密度指土壤单位面积的有机碳储量。某实验小组在庐山对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深度为0——10cm,10—20cm,20——30cm和30——40cm的土层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分别检测。下图为庐山北坡和南坡土壤有机碳密度沿海拔和土坡深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庐山的主要植被是( )
A.温带落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常绿阔叶林 D.山地草原草甸
【2】关于庐山土壤有机碳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沿海拔梯度的变异不均匀
B.北坡呈现土壤有机碳含量大致沿海拔上升而增加的规律,南坡则此规律不明显
C.在海拔670米的高度,0—30cm的土壤深度内有机碳含量南坡小于北坡
D.不同海拔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量等于深层土壤的变化量
【答案】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庐山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C项正确;北方地区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故A项错误;亚寒带地区是针叶林分布,故B项错误。
【2】据图可知,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沿海拔梯度的变异不均匀;北坡呈现土壤有机碳含量大致沿海拔上升而增加的规律,南坡则此规律不明显;在海拔670米的高度,0—30cm的土壤深度内有机碳含量南坡小于北坡,表述正确;不同海拔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量小于深层土壤的变化量,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题目】铜陵市郊区有大量草莓种植园,为了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某草莓种植园计划采取玻璃温室的形式,在冬季种植草莓。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这一做法可行之处在于( )
A. 会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
B. 会增强地面辐射的吸收
C. 会增强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D. 会增强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
【题目】在深圳工作的小王计划7月份利用年假前往某岛旅游,为此还请武汉的爸妈快递了棉衣和毛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王前往的岛屿最有可能是如图所示四个岛屿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岛中,岛上居民在晴朗的夜晚能看到北极星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四岛中,东部和西部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四岛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题目】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经济因素 B. 战争因素 C. 气候因素 D. 土地因素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人口为13.39亿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7 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而1990年到200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1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09%,死亡率为0.68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528%。
材料二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示意图(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人口流动
地区构成
流出
流入
四川16.8%、安徽11.3%、湖南11.0%、江西8.60%、河南7.4%、湖北6.3%,其余38.6%
广东36.7%、浙江9.0%、上海7.6%、江苏6.4%、北京6.6%、福建5.1%,其余28.6%
流动人口
城乡构成
乡村
75.6%
22.80%
城市
24.4%
77.2%
(1)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 、 、 。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 ,简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题目】绿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完全与水源有关。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下列能充分有效利用绿洲的土地,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是( )
A. 开垦草原,尽可能扩大耕地,多种粮食
B. 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
C. 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且适量放牧
D. 在内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建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
【题目】目前,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下图为“我国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