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因工程中,作为基因运输工具的运载体,下列特征除哪项外,都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
B.具有1~多个限制酶切点
C.必须是细菌的质粒或噬菌体
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解析】
试题分析:作为运载体必须具有四个条件:①在宿主细胞中能保存下来并能大量复制;
②有多个限制酶切点,而且每种酶的切点最好只有一个,③有一定的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④对受体细胞无害。一般来说,天然运载体往往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对运载体进行人工改建。现今实际所使用的质粒载体几乎都是经过改建的。一类是细菌细胞质的质粒另一类运载体是噬菌体或某些病毒等。
考点:本题考查了作为支载体的必要条件。意在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8分)
Ⅰ.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组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成功地将萤火虫的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
(1)在基因工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的工具酶包括 。
(2)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需要运载体的帮助。作为运载体需具备的条件有 。
A.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保存
B.具有特定的限制酶切点
C.具有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碱基片断
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Ⅱ.动物细胞融合的主要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单克隆抗体,使用的融合细胞是 ,所需的融合细胞的特点是 。
(18分) pBR322质粒是基因工程中经常选用的工具,如图Ⅰ所示。
I.目的基因如果插入质粒的某抗性基因中,将使该基因失活。为了检查运载体是否导入原本无Ampr 和Tetr的大肠杆菌,将大肠杆菌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Ⅱ的菌落。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Ⅲ的结果(空圈表示与Ⅱ对照无菌落的位置)。
(1).pBR322质粒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是 。
(2).下图是pBR322质粒上被某种酶识别的一段特定序列。a处被切割后,产生的暴露出来的单链碱基序列是 。如果要从生物细胞中分离目的基因,首先需要进行基因定位,然后再用上述酶切割。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起来的酶作用于图中的 处。
(3)与图Ⅲ空圈相对应的图Ⅱ中的菌落表现型是 ,由此说明目的基因插入了 中。
II.下面是pBR322质粒的部分碱基序列,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AUG也是起始密码子)。
则:①、②两单链作为转录模板链的是 (填序号),该链转录产生的mRNA顺序是AUG ;如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该基因相应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 4分)。
35. 回答有关“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共10分)
I.请分析下面一项专利:
申请专利号
03109739.1
专利申请日
名称
利用转基因番茄生产胰岛素的方法
公开号
1458161
公开日
申请(专利权)
林忠平
地址
北京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发明(设计)人
林忠平、倪挻、陈溪、胡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利用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所用的人胰岛素基因是依据植物偏爱密码子的原则来设计所含的密码子,通过人工合成若干DNA片段,拼接而成,并且在C端加上KDEL的内质网滞留序列,避免胰岛素在植物细胞中的降解。将该基因置于CaMV35S启动子和果实专一性启动子2A12的驱动之下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番茄中,在番茄的果实中表达人胰岛素。
(1)此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 。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存在目的基因,方法有 。这项专利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 。
(2)重组时,在C端加上KDEL的内质网滞留序列的目的是 。
(3)为了防止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其他植物,应该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
中。
II.下图描述的是上述利用转基因番茄获得产品的过程。已知限制酶a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限制酶b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1)图中①的过程是______过程。
(2)图中②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
(3)目的基因与农杆菌质粒重组过程中,对符合设计要求的质粒进行酶切。请画出农杆菌质粒被限制酶a切割后所形成的两个DNA片段末端碱基序列______________。
(4)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后要成功表达,需经历______和______两个过程。
(08湘潭市一模)(10分)在生产生活中,长期大量使用药物,许多细菌、害虫、植物等产生了抗药性,抗药性在群体中迅速蔓延。我国科学家已经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抗棉铃虫的毒蛋白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从而使棉花植株的细胞内能合成这种毒蛋白。害虫吞食该叶片后会中毒死亡。
(1)从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看,细菌产生抗药性的方式是 。控制细菌抗药性的基因位于 上,其化学本质是 。在基因工程中,通常作为 。
(3)毒蛋白基因能在棉花体内表达,说明不同生物 。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虫棉,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