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的病虫害防治

认证主体:刘**(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2、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 5 5. 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圆锥花序生于新枝的叶腋内,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 花序腋出,又小又多。果球形,熟时紫黑色,果实直径约为0.5cm,花期4 6月,果期10 11月。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土壤肥沃的向阳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及西南,生长区域海拔可达 1000M尤其以四川省宜宾地区生长面积最广。【1】主根系发达,深根,抗风强。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较快,树形为伞状,能遮阴避凉。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

3、,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盐 碱土,生命力较强,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较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 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适用于城 市行道树的种植。香樟为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木材和特种经济树种。树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油。樟油 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据研究,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 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长期生活在有香樟 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香樟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还有抗癌防虫功效,过滤出洁 净的

4、空气,沁人心脾。【2】香樟枝叶浓密,树形美观,生命力顽强,非常适合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 因此,香樟成为南方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之一,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喜欢。樟树树冠圆满,枝叶浓密青翠,树干通直,树姿苍翠,适宜欣赏,是优良的庭荫树、行道树, 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适种植池畔、水边、山坡, 街道,厂区等,或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1香樟病害的防治1.1香樟白粉病防治1.1.1白粉病的形态香樟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中的白粉菌类所引起,多发生在苗圃幼苗上。在气温高,温度大,苗株过密,枝叶稠密,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最易发生。1.1.2白粉病的

5、病因发病时,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粉白 色薄膜。感病严重的苗株,嫩枝和主干上都有一层白粉覆盖,苗木受害后,表现出枯黄卷叶,生长 停滞,甚至死亡。1.1.2白粉病的防治方法苗圃地不要设在空气不易流通,湿度较大的山谷和山沟中,经常圃地环境卫生,适当疏苗。当 发现少数病株时,及时将其拔除并烧掉。发病时,用波美度0.30.5的石硫合剂,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射34次。1.2香樟的白绢病的防治1.2.1白绢病的形态白绢病由半知菌类无孢菌群小菌核菌侵染所致。白绢病菌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9 C32 °C,在适温和高湿环境下,病菌生长特快,病菌以菌丝和菌

6、核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上存活。菌丝在旱地里能 存活45年。【3】菌核萌发产生菌比, 在高温多湿时,菌丝生长特快,所以白绢病多在夏季多雨的时 候发生,一般在5月底开始,67月间最为严重,一直至10月初才停止。【3】1.2.2白绢病的病因病原菌从苗木根颈处或离地面34厘米的茎基部侵入,受害处表皮松软,与木质部脱离,并呈显暗褐色芝麻状斑点,几天后,斑点上长出白色菌丝,皮层组织逐渐下陷,并长出白色丝绢状菌丝。 在高温多雨时,菌丝扩展很快,不但能蔓延到成片的苗木茎基和根部,引起苗木根部腐烂,而且可 以蔓延到附近土壤表层。在菌丝层中逐渐由菌丝交织成白色菌核,菌核逐渐变黄,最后变褐。菌核 内部组织疏松,表面紧

7、密坚硬,外形似油菜籽,散布在根颈和附近土表。所以,白绢病也称菌核性 根腐病。病苗很快全株枯萎。有些树苗,叶片也能感染,病叶上呈现具有同心轮纹的褐色病斑,在 背面生着菌丝和菌核 1.2.3白绢病的防治方法苗木生长不良时,易得白绢病。所以应增施有机肥料,及时间苗和分床,加强中耕除草等抚育 管理工作,使苗木健壮,提高抗病力,是防治的基本措施。土壤进行消毒,肥料要充分腐熟,避免 带入病原菌。白绢病菌的菌核在旱地可存活数年,但在水中半年后即可死亡,故在发病严重的地区, 育苗地应与水稻轮作。如必须连作最好在播种前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土壤消毒药剂以千分之一的升 汞或1 %的硫酸铜,波美5度石硫合剂较好。病害发

8、生时,将病苗拔除烧掉,迹地撒上石灰,并每亩 用生石灰5075公斤,撒在健康苗木根颈处及根际土壤表面,也可用1020 %的酸性升汞水浇根保苗,抑制白绢病的扩展。取升汞50克,溶于100毫升盐酸中,然后加水 50公斤,即成10 %的酸性升汞,极毒,不可入口,使用时要注意人畜安全。不能用铝盛装升汞水,升汞对铝有强腐蚀性(形成 汞铝合金)。【4】也可用1 %硫酸铜浇灌苗木根部,或用赛力散与土混合,撒在苗床上都有一定的效果。1.3香樟的膏药病防治1.3.1膏药病的形态皮表由灰白色或棕黑色斑点,逐渐扩大、略有隆起,形如贴上了一块膏药似的。1.3.2膏药病的病因由借壳虫害引起或是因林内卫生条件差,林木生长不

9、健旺所引起。1.3.3膏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经营管理,增强林木长势。如是由虫害引起的,则用25%的水剂杀虫 酶6001000咅液喷雾防 治。3、如是由林内卫生条件不好引起的,则改善林内卫生条件,并刮去病害处的皮层,再加涂保护剂。 1.4香樟的炭疽病的防治1.4.1炭疽病的形态枝条感病多在嫩梢、幼芽或伤口等处,初时,病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斑点,病斑黑褐色, 略凹陷,以后逐渐扩大,最后枝干干枯,病部产生许多小黑点,植株生长势衰弱。142炭疽病的病因病原为樟树炭疽菌143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做到适地适树,选择土壤肥沃、湿润的林分造林。如在土质较差地方造林,应适当密植,或与 较速生的树种造混交林,或

10、林粮间种,以有利于幼林提早郁闭。【5】剪除发病枝干,并用波尔多液浆涂刷伤口。发病期间,可以 1%波尔多液喷射防治,每月 23次。1.5香樟的黄化病的防治1.5.1黄化病的形态黄化病初期,枝梢新叶的脉间失去绿色渐变为黄化,但叶脉尤其主脉仍然保持绿化,黄绿相间 现象十分明显。随着黄化病逐渐的加重,叶片由绿变黄、变薄,叶面有乳白色斑点,叶脉也失去绿 意,呈极淡的绿色。相继全叶发白,叶片局部坏死,叶缘焦枯,叶片凋落;严重时,则枝梢枯顶, 以至整株死亡。黄化病开始多发生在樟树顶端,新叶比老叶严重,冬、春季比夏季严重。1.5.2黄化病的病因土壤和水质呈碱性,樟树容易得黄化病1.5.3黄化病的发生规律樟树是

11、喜酸性苗木,若长期生长在偏碱性土壤就会影响根系对铁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 使叶片变黄变白,所以黄化病也是樟树缺铁的一个表现。同时,土壤中缺乏营养元素,根系发育不 良或化肥、农药施用不当,也能影响樟树对铁元素的吸收,加速黄化病的发生。我国北方的大部分 地区土壤和水质呈碱性,樟树容易得黄化病。【6】近些年,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旧城改造,使建筑废弃料及很多有害物质进入土壤,改变了适宜樟树生长的土壤结构,这也是樟树易得黄化病的 一个原因。1.5.4黄化病的演变过程香樟树黄化病从开始发病到最后枯死的演变过程一般表现为:发病第一年春季表现为叶片大小 正常,叶色黄绿色;第一年秋季新叶叶片为黄色,叶片

12、体积变小,叶片尖端部分枯焦;第二年新叶 抽出比正常迟,叶片为黄白色,叶片进一步萎缩,叶片数量减少,下半年部分枝条出现枯死现象; 第三年春季,新叶不能抽出,整株枯死。由于立地条件不同,病症发展也不尽相同,有少部分病株表现为急性发病,在两年内发病死亡;也有少部分病株症状表现比较缓慢,枝叶发黄34年后才表现严重症状。1.5.5轻度黄化病的防治方法黄化病是碱性土壤环境造成的,改良土壤的PH直和适量的增加土壤里的铁元素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治疗香樟黄化病的症状。由于土壤碱性环境的改良进程比较缓慢,所以防治需要时间比较长,也 许半年,也许一年或更长的时间,直到恢复正常生长。对于已引起大量枯枝、落叶,树势衰弱的黄

13、 化严重病株,最好的办法是更换种植土并且更换苗木。对于不同地域条件和发病情况的香樟,要因 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才能较好地预防和治疗香樟黄化病的发生。【7】1.5.6重度黄化病的防治方法当香樟树黄化程度比较严重,发病进入中后期时,树势已经很弱,仅通过施用酸性肥料和硫酸 亚铁,不能有效的控制住病态,必须进行综合防治:首先,除继续施酸性肥料外,对黄化比较严重 的植株加大土壤改良的频率,缩短土壤改良措施的时间间隔,次数增加,达到快速改良的效果。(注:应注意不能随意增加,否则极易导致酸性太强灼伤根系)其次,叶面施肥,补充各种营养元素,由 于黄化香樟的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植株缺乏营养,因此,通过叶面

14、施肥或树干打孔高压注射等方法 补充各种营养元素。 惠次,修剪掉部分枝条,缓解营养供给不足。【8】如大树移栽需要修剪掉部分枝条一样,黄化香樟因为根系活力下降甚至萎缩,也必须修剪掉部分根系,这样可以集中营养供应剩 下的枝条,缓解营养供给不足的局面。修剪量应根据树势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病情严重的多剪, 叶片多的少剪,叶片少的多剪。修剪最佳时间为冬季,一般结合冬季修剪进行,特殊情况需要在夏 秋季进行,要尽量保留功能叶片。因土壤改良的进程比较缓慢,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坚持,一般比较 严重的病株要坚持23年,第一年先控制病情,第二年逐渐好转,第三年基本恢复,如第二年仍未好 转,就必须换土。【9】2.香樟虫害的

15、防治2.1樟叶蜂的防治2.1.1樟叶蜂的形态为膜翅目,叶蜂科,卵长圆形,微弯曲,长 1mm左右,乳白色,有光泽,产于叶肉内。老熟 幼虫体长1518mm,头黑色,体淡绿色,全身多皱纹,胸部及第12腹节背面密生黑色小点,胸足黑色间有淡绿色斑纹。雌虫体长710mm,翅展1820mm,雄虫体长68mm,翅展1416mm。头黑色,触角丝状,共9节,基部二节极短,中胸发达,棕黄色,后缘呈三角形,上有“ X” 形凹纹。翅膜质透明,脉明晰可见。足浅黄色,腿节(大部分)、后胫和跗节黑褐色。腹部蓝黑色,有光泽。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及四川等省(区)。【10】此虫年发生代数多,成虫飞翔力强,所以为

16、害期长,为害范围广。它既为害幼苗,也为害林木。苗圃内的香樟苗,常常 被成片吃光,当年生幼苗受害重的即枯死,幼树受害则上部嫩叶被吃光,形成秃枝。林木树冠上部 嫩叶也常被食尽,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特别是高生长,使香樟分叉低,分叉多,枝条丛生。2.1.2樟叶蜂的防治虫害发生可用0.5公斤闹洋花或者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公斤制成药液喷杀。 喷洒90%敌百虫,80%敌敌畏,或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喷杀幼虫,效果均好。幼虫为害盛期可喷洒 0.51.5亿浓度的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白僵菌。2.2樟梢卷叶蛾的防治2.2.1樟梢卷叶蛾的形态成虫身体小,前翅宽。【11】初孵幼虫缀结叶尖,潜居其中取食上表

17、皮和叶肉,残留下表皮,致卷 叶呈枯黄薄膜斑,大龄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成虫雌体长10mm,翅展23 30mm,体浅棕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浅棕色,翅尖深褐色,翅面散生很多深褐色细纹,有的个体中间具一深 褐色的斜形横带,翅基内缘鳞片较厚且伸出翅外。后翅肉黄色,扇形,前缘、外缘色稍深或大部分 茶褐色。雄成虫体长 8m卷叶蛾m,翅展19 23mm,前翅黄褐色,基部中央、翅尖浓褐色,前缘中 央具一黑褐色圆形斑,前缘基部具一浓褐色近椭圆形突出,部分向后反折,盖在肩角处。后翅浅灰 褐色。卵长0 . 8 0 . 85mm,扁平椭圆形,浅黄色。末龄幼虫体长18 26mm,体黄绿色,头黄褐色,前胸背板近半

18、圆形,褐色,后缘及两侧暗褐色,两侧下方各具2个黑褐色椭圆形小角质点,胸足色暗。蛹长11 13mm,深褐色,臀棘长,有 8个钩刺。2.2.2樟梢卷叶蛾的防治卷叶蛾成虫对糖、醋有较强的趋性,成虫白天隐蔽在叶背或草丛中,夜间活动。发生少量时可 人工摘除卷叶,将虫体捏死。在幼虫发生期,可用75%辛硫磷1000倍液喷杀幼虫(最好在晚上使用)、 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喷杀。在成虫发生期,利用糖醋液进行诱杀。 用糖5份、酒5份、水80份配成,然后将糖醋液装入瓶内,挂在盆栽秋海棠周围即可。2.3樟巢螟的防治2.3.1樟巢螟的形态卵扁平圆形,直径0.6 0.8毫米,中央有不规

19、则的红斑,卵壳有点状纹。卵粒不规则堆叠一起 成卵块初孵幼虫灰黑色,2龄后渐变棕色。老熟幼虫体长 22 30毫米,褐色,头部及前胸背板红褐色,体背有1条褐色宽带,其两侧各有 2条黄褐色线,每节背面有细毛 6根。长12 14毫米,黄褐色, 椭圆形体长9 12毫米,红褐色或深棕色,腹节有刻点,腹末有钩刺6根(其中长而粗2根,短且细4根)体长8 13毫米,翅展22 30毫米,头部淡黄褐色,触角黑褐色,雄蛾微毛状基节后方混合淡白的黑褐色鳞片,下唇须外侧黑褐色,内侧白色,向上举弯曲超过头顶,末端尖锐。雄蛾胸腹部背 面淡褐色,雌蛾黑褐色,腹面淡褐色。前翅基部暗黑褐色,内横线黑褐色,前翅前缘中部有一黑点, 外

20、横线曲折波浪形,沿中脉向外突出,尖形向后收缩,翅前缘2/3处有1乳头状肿瘤,外缘黑褐色,缘毛褐色,基部有一排黑点。后翅除外缘形成褐色带外,其余灰黄色。2.3.2樟巢螟的防治方法(1)在树体高大,缺水地方,采用树干用药防治樟巢螟较好。打洞注药时,洞的直径大注药速 度快,工效高,但洞口难愈合;洞的直径小,注药速度馒,工效低,但洞口愈合快,对树体影响小。 洞的直径不宜超过 o. 8cm。以多打几个小洞为宜,这对树体影响小,且药液分布均匀。树干涂药工 效比打洞注药快。涂药的用量可为打洞注药的1 . 5倍,施药后用薄膜包扎保湿。实施中发现,少数施药部位的树皮有增生现象,但对树体生长无影响。采用输液方法,

21、只需在树体上打一小洞,浦药 速度控制到最小量,这祥工效高,对树体影响小。(2)树干用药时,上部叶片防治效果好,且药物发生作用的时间快,这可能与叶片营生的位置有关。上部枝分枝角度小,蒸腾流上升快,叶片离主 干也近,药液到达叶片快。(3) 1 2龄期,小树及大树的下部,采用工人摘除虫叶,4 5龄期虫巢已形成,可用高压喷头专喷虫巢防及附近的叶片,缺水地区可树干用药,虫巢不多时可用高技剪剪 除虫巢。三年的实践表明:综合防治能有效控治植巢螟的为害。(4)人工摘除幼虫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在树体不高时,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虽用工较多,但节省了农药费用,无农药污染, 保护了天敌和人员安全,这些对城市绿化是

22、非常有用的。樟树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由于城市人 口凋密,所以,高效,低毒,无污染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2.4樟天牛的防治2.4.1樟天牛的形态天牛幼虫淡黄或白色,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故俗名圆头钻木虫,上腭强壮,能钻入树 内生活两年以上,破坏木材。化蛹前向外钻一孔道,在树内化蛹,新羽化的成虫经此孔道而出。由 于这种钻木习性,天牛危害木材和浆材树、景观树、果树以及木本观赏植物甚巨。2.4.2樟天牛的防治方法实行检疫、抗虫树种、加强园林管理、种植诱饵树诱杀、防止产卵、人工捕杀成虫、杀卵和低 龄幼虫、钩杀幼虫、药剂防治、喷、诱杀成虫、涂药杀卵和低龄幼虫、保护和招引天敌、被害树挽 救。其中杀蛀道内

23、幼虫可分为一下几种方法:(1)塞卫生球(2)塞半夏(3)滴或注20%氨水或汽油(4)滴或注青虫菌6号液(5)塞56%磷化铝片剂(6)塞磷化锌毒签(7)注或塞杀虫剂(8)树干钻孔注药 2.5蚜虫的防治 2.5.1蚜虫的形态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包括球蚜总科和蚜总科。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 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前翅45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腹管管状的蚜虫。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蚜虫英文名为aphid ,亦作plant louse、greenfly或antcow。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

24、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 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 雌虫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 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最终产生干母。温暖地区可无卵期。蚜虫有蜡腺分泌物,所以许多蚜虫外表像白羊毛球。可用农药或天敌(瓢虫、蚜狮、草蛉等)防治。蚁保护蚜虫免受气候和天敌危害,把蚜虫从枯萎植物转移到健康植物上,并轻拍蚜虫以得到 蜜露(蚜虫分泌的甜味液体)2.5.2蚜虫的防治分为苗蚜和穗蚜两个危害阶段,应

25、采取“挑治苗蚜、主治穗蚜”的策略。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头、益害比大于1 : 500时,每亩用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或吡虫啉系列产品 15002000倍液喷 雾,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麦蚜对吡 虫啉和啶虫脒产生抗药性的麦区不宜单一使用药剂,可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2.6介壳虫的防治2.6.1介壳虫的形态介壳虫(scales )属同翅目(Homoptera),蚧亚目(Coccomorpha),全世界已知有 6000多种, 我国记载的介壳虫有 14科650多种,其中有160多种被认为是农业害虫。2.6.2介壳虫的防治

26、加强植物检疫:在自然情况下,介壳虫活动性小,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 限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花卉交换、调运频繁,人为和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机会日益增多。检疫 工作规定花卉不带危险性病虫(含各种繁殖材料)方可运输。如发现病虫,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 以消灭,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2.6.3人工防治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介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 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3、药剂防治: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 死。每隔7 10天喷1次,连续2

27、 3次。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 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保护和利用 天敌:如捕食吹绵蚧的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寄生盾蚧的金黄蚜小蜂、软蚧蚜小蜂、红点唇瓢虫等 都是有效天敌,可以用来控制介壳虫的危害,应加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11】当介壳虫发生量大、为害严重时,药剂防治仍然是必要的手段。冬季可喷施1次10一巧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消灭越冬代雌虫,或冬、春季发芽前,喷波美度3 “一 5o石硫合剂或3% 一 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代若虫;在若虫孵化盛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40%

28、速扑杀乳油或40.7%乐斯本乳油与80%敌敌畏乳油按1:l比例混合成的杀虫剂10( X)-1500倍液,连续喷药3次,交替使用,均有良好效果。【12】 2.6.4花卉的防治介壳虫的虫体被一层角质的甲壳包裹着,如用药物对它直接喷洒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 一样,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对花木造成极大的为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 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的会使植株枯萎而死亡。受为害的花卉有米兰、茉莉、山茶、含笑等。防治 的办法有:用白酒兑水,比例为1:2。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介壳虫在春季室温7 C时,便开始活动。可在4月中浇一次,此后每隔半个月左右浇一次,连续4次见效。用食醋(米醋)50毫升,将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湿后,用湿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茎、叶上轻轻的揩擦,即可将介壳虫揩掉杀 灭。此法方便、安全,既能达到除虫目的,又可使被害的叶片重新返绿发亮。用酒精轻轻地反复 擦拭病株,就能把介壳虫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净、彻底。【11】如用酒精擦拭兰花病叶时,不但能把介壳虫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虫,也都彻底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园林专家为市区3万余棵香樟、重阳木把脉体检开药方|平顶山新闻网“香樟的叶子是翠绿色的,很是悦目,而且还能散发出特殊的香味,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对蚊虫具有一定的趋避作用。”市园林绿化中心总工程师张爱玲指着其中一棵病怏怏的香樟介绍说,这类树种是从南方引入的,由于我市偏碱性土壤会影响它的根系对铁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叶片变黄变白、叶肉变薄,黄化病也是香樟树缺铁jvzquC41yy}/rmxzyy4dqv4424802<44;1?:7;665:4ivvq
1.香樟树冬天怎么保暖?农技学堂1、改善香樟树黄化现象:北方地区3-9月份属于香樟树的生长期,根系及叶片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较好,是黄化病防治的最佳时期,可在此时通过浇灌硫酸亚铁、淇林岁达等措施进行改良。 2、天气变冷之前,对叶片喷施防冻剂:在天气转凉落叶树种开始落叶的时候,可以使用防冻剂(如淇林防冻霜)对香樟树的叶片进行喷施,增强香樟jvzquC41yy}/ewmpd0ipo8}v1cxuklqg/3887?<0jvsm
2.2015年第4号标准信息查询14 45137-2015 DB41/T 1026-2015 香樟黄化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5-03-02 2015-06-01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5 45132-2015 DB41/T 1021-2015 衰老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 2015-03-02 2015-06-01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6 45136-2015 DB41/T 1025-2015 平枝栒子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2015-03-02 2015-06-01jvzquC41uvj/ujhkphu/q{l0ep5hpxhFd1wvg{~Kphu@kmB3C864EJF:7;K32?:H5FHG8M9349;27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