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小专题——土壤的形成

典型例题一:(2019·广西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形成的肥沃土壤。下图示意某优质黑土区。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20世纪60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现象明显减少。

(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2)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

(3)说明滴灌对减轻该地区黑土侵蚀的作用。

(4)简述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的生态效益。

参考答案:

(1)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物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

(2)种植面积扩大,森林、草地遭破坏,加剧黑土退化;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3)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土壤过于干燥,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

(4)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改善水质,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森林的关键在于营造接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是北京核心区首个城市森林公园,园中共种植79种木本植物、32种草本植物,其中乡土树种(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且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占80%以上。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中从40米高的树木到膝盖高的花草,层层叠叠,丰富多彩(如图甲)。公园内禁扫落叶,禁喷农药,并用碎石子铺路,使得雨水全部回灌利用,既滋养了土地,又给鸟兽提供了水源(如图乙)。

甲              乙

材料二下图为有机质分解与合成示意图。

(1)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特点有    、    。以下四种树木属于北京市乡土树种的有哪些    ?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

泡桐:喜光、耐旱,在土壤肥沃、深厚、湿润但不积水的阳坡山地或平原、丘陵、山区均能生长良好。

榕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不耐旱,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沙质土中也能生长。

樟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在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或中性黄壤、红壤中生长良好。

紫丁香:喜光,喜温暖、湿润,有一定的耐寒力和较强的耐旱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

(2)《北京城市森林建设指导书》中明确提出,城市森林在树种的选择上乡土树种应占80%以上。请你分析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因。

(3)结合图乙,说出用碎石子铺路给水循环各环节带来的变化。

(4)(探究题)结合图丙,简析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的修建对当地土壤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植物种类丰富     以乡土树种为主,垂直分层结构明显     属于北京市乡土树种的有泡桐、紫丁香。     理由:北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泡桐的习性是喜光、耐旱;紫丁香的习性是喜光,喜温暖、湿润,有一定耐寒力和较强耐旱力,二者的生长习性均符合北京市的气候特点。

(2)乡土树种更容易适应本地的气候环境,成活率高;维护费用相对较低;更容易为乡土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3)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蒸发。

(4)公园禁扫落叶,残根落叶可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质;禁喷农药有利于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促进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成腐殖质。

典型例题三: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不同的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乃至人类活动。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据图描述土壤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希施金是俄国绘画题材较为单一的艺术家,其作品以反映森林为主。希施金以一种学者的态度来研究和描绘大自然,他的绘画原则是“临摹画不应当加上想象”。有人对希施金作品的评价是:土壤学家看到他的风景画,不但可以判断土壤本身的性质,而且能够判断土壤下面岩石的性质。这种评价有道理吗?试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谈一谈你的看法,以及你会如何欣赏希施金的作品。

参考答案:

(1)土壤处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地带。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会受到其他圈层的影响。气候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也可以通过影响植被、水源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土壤圈与大气圈在近地表进行频繁的水分、热量等的迁移和交换,对地区气候产生直接影响。土壤圈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大气降水通过土壤进入水圈。土壤是直接在岩石圈表层的风化产物上发育形成的,这些风化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土壤覆盖于岩石上,能够减少外力对母质的破坏。土壤圈是陆地生物圈的载体,土壤支撑绿色植物,为其供应水分、养分;而植被是土壤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

(2)有道理。土壤的分布具有地带性的规律。希施金的风景画真实地反映了森林景观。而通过真实的森林景观,科学家们能够判断森林植物群落类型,进而推断当地的气候类型。同时,结合绘画中的地形、水文等条件,人们能够判断当地土壤的性质,最后根据土壤与岩石圈的关系,推断出土壤下方岩石的性质。

典型例题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简析砒砂岩易被侵蚀的原因,

(2)说明砒砂岩风化物对当地土壤形成的影响。

(3)推测砒砂岩区各类侵蚀作用的主要季节分布规律。

(4)指出砒砂岩复合型坡面与黄土高原地区天然坡面覆土层厚度的主要差异,并简述砒砂岩复合型坡面的形成过程。

(5)分析冻融侵蚀过程主要发生在基岩大面积出露的侵蚀沟内的主要原因,并说出冻融侵蚀对其他类型侵蚀的主要作用。

参考答案:

(1)成岩程度较低,结构较为松散,砒砂岩区气候干旱,地形破碎,岩石易被侵蚀等。

(3)春冬季,砒砂岩区风蚀盛行;夏末秋初时期,砒砂岩区水蚀盛行;春冬交替时期,风力与冻融、重力构成复合侵蚀;春末夏初时期,风力与水力、重力交互侵蚀。

(4)差异:砒砂岩复合型坡面不同地区覆土层厚度差异较大,黄土高原地区天然坡面不同地区覆土层厚度差异较小。

形成过程:由于长期的侵蚀搬运作用,使浅薄的土壤向低洼地形搬运沉积,因而同一坡面土层厚度相差较大,形成了裸露基岩与土壤在山坡表面呈交错分布的复合型坡面。

(5)主要原因:侵蚀沟基岩大面积出露,常发育裂隙,利于水分渗入;冬季裂隙中的水分结冰后冻胀作用破坏岩体的孔隙结构,使基岩结构疏松甚至破碎;消融作用使疏松岩体剥落,导致其顺层面的差异滑落,因此冻融侵蚀过程主要发生在基岩大面积出露的侵蚀沟内。

主要作用:创造易侵蚀环境;提供侵蚀的物质基础等。

典型例题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图中甲土层的土壤类型名称,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简述玛曲附近风成黄土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

(3)比较图中黄土层与甲土层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名称:草甸土。原因:该地海拔高,气温低;位于黄河河谷,地势相对低平,地下水位高,多草甸分布,形成草甸土。

(2)气候寒冷干燥;风力强盛。

(3)差异:甲土层有机质含量大于黄土层。理由:甲土层为草甸土,形成时期寒冷,利于草甸的生长,草甸茂盛;有机残体分解慢,形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高。

典型例题六:【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土壤的形成

课题资料: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颜色是土壤物质及其性质的反映,由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即成土因素)决定。我国自然环境各异,不同地方形成不同土壤。中华五色土(如下图)是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这意味着中华疆域地大物博、多姿多彩。

课题思考:

(1)说出五色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2)概括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

(3)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简述东北黑土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2)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生物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生物吸收营养元素,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使土壤具有肥力特征等。

(3)夏季温暖湿润,植被生长茂盛,植物死亡后形成大量腐殖质;冬季寒冷干燥,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形成了肥沃的黑土地。

THE END
0.河北省乡土树种资源的浅析教育论文把乡土树种的应用,按区域划分,分别制定出不同区域乡土园林树种,乡土地被植物应用比例等硬性指标,在评选园林城市,园林单位,园林住宅区时,乡土树种达不到一定比例,不授予园林城市,园林单位等相关称号等措施。 2.3 重视并加强乡土园林苗圃建设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固然重要,但目前现有的、可利用的优良乡土树种苗源规模小jvzq<84yyy4vpsx0eqs0n~sygp5g1;53:3823;82:3:`3@>:556/j}rn
1.下列树种中,具备生理后熟特性的树种是()单项选择题 下列树种中,具备生理后熟特性的树种是() A.柳树 B.水曲柳 C.檫树 D.杨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被子植物种子的胚乳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 A.1n染色体 B.2n染色体 C.3n染色体 D.4n染色体 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同类型的果实中,成熟后果皮肉质化的是() jvzquC41yy}/rypcq0ipo8ykmw5tjryk1;>8;B>60jznn
2.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加大乡土树种草种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2021年以来,国家林草局审定林木良种47个,全部为乡土树种。目前,全国建成保障性苗圃670个,重点培育乡土阔叶树种、灌木树种和优质经济林品种的良种壮苗,新增苗木生产能力近1亿株,保障了国土绿化对乡土树种苗木的需求。 在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中,国家林草局要求以乡土树种为主,城区乡土树种使用率应达到80%以上,加大乡土树种jvzquC41pg}t0lwk0et0yrkkjg€vq87245683<4542>e2;j/;7ig/;>56/96d92g25?:f>=585>/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