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

公元3世纪,罗马帝王阿甫列安(Aurelian)设定12月25日为罗马的冬至节,用来庆祝密特拉神(Mitra,当时的太阳神)的诞辰。

因为从冬至节这一天开始,白天一天比一天长。后来罗马教会用这个庆祝太阳诞辰的日子来纪念耶稣,从此这一天就成了耶稣的诞日圣诞节。

太阳崇拜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几乎在古代世界各民族都曾出现过日神信仰。目前正在世博会博物馆1号临展厅展出的《见面》展展示了20组关系密切的“面孔”,其中第3分组就展示了两张太阳的脸,一张来自原始社会,一张来自现代社会。因为世博会,它们在展览中“见面”了。

《见面》展第3分组“太阳神与太阳塔”展示的两张面孔

凡是阳光照耀到的地方都有太阳神的崇拜者

宗教学家麦克斯·缪勒认为一切神话皆源于太阳,而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也在《原始文化》中论述:“凡是阳光照耀到的地方都有太阳神的崇拜者”。

古埃及在大约公元前3500年即距今五千余年前在象形文字诞生之初便有了太阳崇拜。古埃及太阳神拉(Ra,也拼作Rah、Rē)是最高神,他的形象是一只鹰,有时是一只巨猫,而最初上埃及底比斯的日神阿蒙(Amon)的动物形象为羊。

古埃及太阳神拉的众多形象之一,长着鹰首,顶着日盘

希腊文明的影响力渗透亚非欧多地,希腊神话中赫利俄斯(Helios)是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是其变化了的替代者。他被描绘为一个年轻人,其头部被绕以太阳的光环。

古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os)

吠陀印度教中有日神苏雅(Surya),是无所不见的神,能识辨善恶,驱散黑暗,清除恶梦,祛除疾病。太阳的动物象征在印度-伊朗文化中首推是马。

吠陀印度教太阳神苏雅(Surya)

整个美洲是日神信仰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古代印加帝国盛行太阳崇拜,印加人视自己为太阳的后代。玛雅文明以及阿兹特克人同样有太阳崇拜的历史。北美的印第安民族谚语说道:“别的民族崇拜各种不同的太阳,我们敬奉的是永恒的太阳”。

太阳石(阿兹特克日历)

同样,在远古中国也存在太阳崇拜。《见面》展第3分组“太阳神与太阳塔”展示了来自宁夏贺兰山岩画上的太阳神――

人类的第一块画布是岩石的表面

《见面》展第3分组“太阳神与太阳塔”中的太阳神

贺兰山位于宁夏东部,与内蒙古相接,绵亘两百多公里。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先民活动于此,在山间的岩石上刻画图像。

岩画学家埃马努埃尔·阿纳蒂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人类的第一块画布是岩石的表面”。

贺兰山岩画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太阳神岩画。它形似人脸,面朝东方。眼睛由两个同心圆构成,叫做重环双眼。头部刻有放射状的太阳芒线,共分三圈:最外面一圈有24道,中间一圈有12 道,最里面一圈是眼睫毛,每个眼睛上有6 道。这种数字排列绝非出于偶然,但究竟为何至今又无人能解。

《见面》展展品:贺兰山太阳神岩画(复制品)

捐赠方:上海世博会宁夏馆

世博会博物馆藏

世界各地岩画中不乏表现太阳的岩画,但太阳神的岩画则结合了太阳和人的特征,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太阳与人的关系,形态上颇具威严,直接唤起观者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

太阳高居天上,上古先民将万物生机的本源都归功于它。人们赋予它人的面孔和人的品格,把它想象成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感情的神灵。信仰它、崇拜它,求得它的恩赐和爱护,免除惩罚和灾难。

看完“太阳神”,再来看“太阳塔”――

《见面》展第3分组“太阳神与太阳塔”中的太阳塔

与远古的太阳神相对应的是现代的太阳塔,它是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由著名当代艺术家冈本太郎设计完成。

一张面孔就是一个宇宙

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一座长着太阳面孔的标志性建筑在庆典广场中央立起,如同一位远古时代主持祭祀的巨人展开双臂对日祈祷,象征“人类的智慧之火如同太阳从远古燃烧至今,并将照亮未来直至永恒。”

《见面》展展品:大阪世博会太阳塔纪念雕塑

世博会博物馆藏

设计者冈本太郎从古老的图腾中感悟到人类早期因自然崇拜而凝聚起的强大力量,试图帮助现代人找回生命本初的动力。他认为“世博会是人类共同的庆典活动”,而太阳塔正是人们在欢庆之时会绕着跳舞的图腾。太阳崇拜遍存于世界各地,太阳塔的形象在文化心理上易于得到全世界的认同。

1970年大阪世博会太阳塔

1970年大阪世博会和谐广场

太阳塔高达70米,外部有3张面孔:在最上端代表未来的“黄金脸”,在躯干正面代表现在的“太阳脸”,以及在背面代表过去的“黑色脸”。

黄金脸

太阳脸

黑色脸

塔的内部可参观,设有约41米高的“生命之树”,树干和枝条上安装了292个大小各异的生物模型,展现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生命进化过程。地下还有一个展示空间,展示了太阳塔的第4张面孔“地底的太阳”,象征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地底的太阳

生命之树与生物群模型

《见面》展第3分组通过展示2张跨越万年的太阳的面孔,试图探讨同一个精神图腾在人类心理上的延续和衍生。我们在太阳塔这样的当代作品中,能够发现它与太阳神这样的远古信仰和原始艺术的亲缘关系,正是因为原始先民所表现的情感在今天依然适用。现代艺术创作者把原始艺术作为灵感来源,但并不是简单模仿或复制,新的思想与观点在新的作品中被渗透和表达。

参考文献:

1、高福进.太阳神话与太阳崇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3,(05)

2、潘祖平.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解读贺兰山岩画的图形符号[J].美术大观,2012,(10)

3、万倩倩.宁夏贺兰口人面像岩画与现代艺术的隔空对话[J].大众文艺,2012,(19)

4、周贵.贺兰山岩画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5、李福顺.试谈中国岩画中的太阳神崇拜[J].民间文学论坛,1994,(01)

THE END
0.《太阳》说课稿(通用12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vynslkcuywnkcpuo0:=;3484ivvq
1.三年级语文《太阳》教学设计8篇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说一说太阳的特点以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2、朗读课文,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了解与太阳相关的更多知识,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太阳》一课,谁能与大家分享一下上节课的收获。(生自由说) jvzquC41yy}/{~|gpoo/exr1lkgpz~jujgpj1<=;58630qyon
2.《太阳》教案板书设计(精选8篇)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不必考虑发言内容是否符合课文叙述顺序;可以用课文中语句,也可以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就没有自然气候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自然也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ct07>;8834ivvq
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太阳》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科普说明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以下是®无jvzquC41yy}/7:yguv4og}4ujq}0;@<5776/j}rn
4.《太阳》的教案4篇【优秀】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jvzquC41yy}/;:880eun1sncq{{gcw|gp1pjcxfp17715::0jvsm
5.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icuzkmnnk1i64=64;0nuou
6.太阳说课稿(通用14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yiwxpgicu0:?<;324ivvq
7.《太阳》教学课件设计(通用11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二)教师技能重点训练目标 1.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技能。 2.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技能。 3.利用各种媒体教学的策略与技能。 jvzquC41okv/t~nygp4dqv4lkcuywnpglkgo1:6228730qyon
8.语文教案太阳教学设计(精选10篇)(1)提自己对本课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议太阳远、大、发光发热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提文章结构层次上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议“地球一切生命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太阳”这一课文内在联系的主线; (3)提课文写作上弄不清楚的地方,议如何运用数字说明、比较衬托、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相结合的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z{fuqjlk1;749;90jznn
9.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6篇师:在介绍太阳的特点的时候,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三、学习4———8自然段,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体会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2、默读5———7自然段,说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在哪里。 jvzquC41yy}/{~|gpoo/exr1{w}fpsnejw5lg€jp15;:;;5;0jznn
10.《太阳》教学实录及评析生3:我知道了太阳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同学们读懂了太阳离我们很远、温度很高的特点,还读懂了太阳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阳》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太阳的特点及其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写的。(板书:特点 关系) (评析:在学生初读课文,大体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后,教师及时归纳“这篇课文jvzquC41{w}fp7hjc|oekjs0eqs0zrfpizo.4@63265
11.《太阳》教学设计(精选20篇)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对太阳的有关知识的科学道理的了解 教具准备 计算机、录像 课时分配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繁殖”的意思;“蒸汽”与“蒸气”的区别。 jvzquC41okv/t~nygp4dqv4lkcuywnxjglo06;>4878/j}rn
12.最新《太阳》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 2、说一说: 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 jvzquC41okv/t~nygp4dqv4lkcuywnxjglo03@>486;/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