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真正的根: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很弱。而阴暗偏冷的潮湿环境能提供充足的水分,满足其对水的需求,使其不至于因缺水而干枯。
茎和叶没有输导组织:苔藓植物的茎和叶没有输导组织,无法将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在潮湿环境中,其体表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以维持生命活动。同时,潮湿环境能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因水分不足对其造成的伤害。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苔藓植物的生殖过程需要借助水来完成。其精子具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动,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在阴暗偏冷的潮湿环境中,水分较多,能为精子的游动提供介质,有利于生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特征:有根、茎、叶的分化 。出现由初生结构构成的维管组织,维管组织聚集成中柱 。木质部含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胞,韧皮部含运输养料的筛胞 。
形态结构:除少数原始种类具假根外,大多为吸收能力较好的不定根,多为根状茎,横卧地下;少数为直立地上茎 。分小型叶和大型叶。小型叶无叶隙和叶柄,仅有单一不分枝叶脉,只进行光合作用;大型叶有叶柄、叶脉分支,有的具叶隙 。还分营养叶(不育叶)和孢子叶(能育叶 ),前者只进行光合作用,后者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 。
生长环境:多生长在温暖、潮湿、阴暗环境,如林下、溪边等 ,对水分要求高,喜富含有机质土壤 。
生活史: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原叶体) 。原始配子体辐射对称,块状或圆柱状,部分或全部埋土中,靠菌根获取营养;多数配子体绿色、具背腹分化,有假根和叶绿体,能独立生活,腹面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 。精子借助水游向卵细胞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发育成孢子体 。生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虽微小但能独立生活,受精离不开水 。
繁殖方式:
①(孢子繁殖)孢子囊产生孢子,孢子散发后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配子体,进而完成受精发育成新个体 。
②(营养繁殖)可通过根状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如根状茎分枝形成新植株,部分蕨类叶上产生芽孢发育成新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