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以下是苔藓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应用现状的一些方面:
大气监测方面:
区域分布: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西南及青藏高原地区 。在一些工业集中、城市发达的区域应用较多以监测大气污染状况。
方法应用:
生态调查法:通过对特定区域苔藓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等生态现状进行调查,评估大气环境质量对其影响。
症状指示法:苔藓植物由于没有蜡质角质层等,对大气污染物敏感,其出现的诸如叶片枯黄、细胞受损等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大气污染类型和程度。
藓袋法(苔藓植物吊球技术):将苔藓制作成统一规格的苔袋,放置在监测区域,一段时间后回收测定污染物含量,广泛应用于城市大气重金属等污染监测。
大气净度指数法:利用苔藓对大气中污染物的积累和反应,通过计算指数来反映大气清洁或者污染程度。
监测内容:
重金属:苔藓对大气中的重金属有很强的吸附和积累能力,能有效指示大气中重金属污染水平。
大气沉降物:可以反映大气沉降物的成分和数量对苔藓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等。
水环境监测方面:
国外开展相对较多,国内目前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监测。
监测水体污染物类型:如一些重金属离子、氮磷营养物质等。
应用方法:
利用水生苔藓(如在一些溪流等水体中自然生长的苔藓),通过测定其体内污染物含量等监测水环境。
把苔藓做成监测设备一部分放入水体监测特定污染物。
其他方面
技术发展:在一些地区开始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监测技术研发,如从苔藓的细胞、分子水平(基因表达变化等)研究其对环境污染的响应。
标准化进程:虽然还没有完全统一和成熟的标准化体系,但在不断发展中,如在一些研究中尝试构建标准化监测指标体系。
存在不足:
数据解读复杂性:苔藓对环境的响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如何从苔藓的变化准确判断是哪种环境因素导致并定量化有难度。
受环境本底干扰:自然环境中苔藓本身生长的土壤等环境存在背景污染值等干扰因素。
应用范围限制:对于一些特殊地形、气候区域,苔藓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苔藓样本的采集和培养存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