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地处中原腹地,生态宜人,是北方花木重要的种植和销售枢纽,也是国内重要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鄢陵县自古以来就有培育花木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至今,在各届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花木经济迎来大发展,成为鄢陵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鄢陵花木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对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鄢陵县依托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禀赋,统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花木为载体,积极向产业链条的上下游拓展,大力发展旅游、康养等第三产业,在推动全域花海项目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规划引导
在政府扶持和引导下,鄢陵县的花木产业在规模化、集约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鄢陵县委县政府在建立花卉生产基地、推进花卉规模化种植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为鄢陵县花木经济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进一步推动花木产业转型发展,鄢陵县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了花卉办公室,在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鄢陵花木产业进人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吸引花木企业集聚发展。鄢陵花木行业的繁荣与企业的运营和园区的建设紧密相关。以花木企业为主体,出台一系列奖补激励措施,推进花木产业集约化生产经营。为实现花卉园艺业高效集约发展,鄢陵县还专门设立了120平方公里的花木产业园区,覆盖多个乡镇和村庄,在资金融通、土地指标倾斜、基础设施保障、科技研发支持等方面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在鄢陵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2012年,鄢陵花木成为省内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试点。随着鄢陵花木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扩大,名优花木园区于2015年正式成为省级“花木产业集聚区”。
(二)强化金融支撑
在直接支持花木产业发展的同时,鄢陵县积极打出金融“组合拳”,优先给予重点花木项目政策支持和财政补助,贴息扶持花木龙头企业,用于加强花木科研、安全监测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花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花木产业集聚区企业的支持,并以城镇银行、农村合作社为载体,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机构对花木产业的帮扶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花木产业集群。建立健全花木产业保险机制,将花木列入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名单,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花木行业壮大发展,为花农和花木企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三)推进产研结合
鄢陵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在发展花木产业过程中,注重依靠科技力量助推产业向高端迈进,挖掘区域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是与研究机构合作推进花木研发。鄢陵先后与30多家国内一流名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实施“11122”工程,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联动的创新体系,为花木产业持续发展提供科研支撑,开创了校地协同的“鄢陵模式”。
二是鼓励企业自主开发花木新品种。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企业不断培育花卉新品种,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四季春园林公司为例,公司现有1.08万亩圃地栽植各个品种的紫荆,作为国内最完整的紫荆种质资源圃,种植的紫荆花品种有8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三是确立花木行业标准。为保障花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鄢陵县相继组织制定了20多项花木生产及相关技术标准,其中包括3项已上升到省级层面的标准。鄢陵县花木产业集聚区作为国家级的苗木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在国内花木市场占有重要地位。“鄢陵蜡梅”荣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
四是推进花术科研成果转化。依托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力量,鄢陵积极引入近20个科研团队的国家、省部等各级项目部分研发试验,研究对象覆盖梅花、紫薇等20多种花木,已获得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项目总金额400万元:成功申请市级重点实验室1项:累计培训当地花木产业高端人才3000余人。作为花木产业“产研用”的典型,鄢陵积极引进建业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业务涵盖产品研发、冷藏储备、加工生产与观光农业等众多模块。目前,基地已培育近30个红掌新品种,每年盆花(切花)产量将近百万盆(支),累计解决了近5万人次的就业问题。
(四)建设专业交易市场
鄢陵县立足区域禀赋,挖掘花木产业发展潜力,拓展花木产业链条,打造以花木集散为主导,覆盖旅游、商业、养生等领域的现代花木产业生态圈,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是建设花木交易市场。在河南省委省政府、许昌市委市政府扶持帮助下,鄢陵依托花木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各类花木专业交易市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大力发展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新模式,逐步形成规划合理、设备齐全、统筹线上和线下销售的花木产品流通网络和市场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体验式采购。鄢陵不仅是全国重要的花木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花木销售集散地。鄢陵县因花木品种门类齐全、物美价廉,备受客户信赖,逐步形成一站式采购中心。良好的采购体验吸引了大量采购商,进一步扩大了鄢陵花卉的影响力,提升了口碑,进而推进鄢陵花木交易范围不断向全国扩展。探索鲜花切花流通过程中有关包装和保鲜的技术,加快实施鲜花冷藏项目,完善物流交通,使鄢陵成为全国新兴鲜切花生产销售基地。
三是定期举办交易会和推介会。为持续扩大鄢陵花卉知名度,广泛吸引客商采购,鄢陵花木市场每年定期举办花木新产品推介会及交易会,汇聚各地苗木专家和企业,共同探究研讨苗木行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通过会展吸引众多展销商和消费者前来参观、购买花木,成为推进苗木创新发展的重要渠道。交易会和推介会已经成为花木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不但可以更好地为商户服务,而且可以提升鄢陵花木市场知名度。
四是大力发展“互联网+”。鄢陵坚持实体销售和网上销售有机结合,为花木供求双方提供电商交易平台,通过门户网站等线上平台,可以查询产品的详细信息及实时报价,确保消费者可以是不出户掌握市场行情。此外,依托实体交易建立了鄢陵花木市场官方门户网与花木中国网两大电商信息平台,稳步推进花木行业全面信息化、交易便捷化,方便买卖双方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有效地提高了鄢陵花木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发展花木产品精深加工
鄢陵县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支持花木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发展,培养了一批从事鲜切花生产的科研人才和熟练工人,提升了种植技术水平,保证了鲜切花产品品质。积极拓展花木产业链,推进花木产品提档升级,形成新的特色产业。依托鄢陵产业集聚区,建设花木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基地,加快发展食药用和工业用途花木,积极引进花木食品、色素香料、保健品、药品等深加工企业,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体系,不断深化产城融合,荣获“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荣誊称号,成为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六)大力发展花木旅游”
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鄢陵县全民动员,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延伸花卉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推动“花木+旅游+文化+健康+休闲”一体化发展。鄢陵县坚持“以花木为载体打造绿色生态,以旅游为媒介带动三产振兴”的发展思路,以曹魏三国文化、健康养生文化为基点,推动种植、加工、休闲等业态相互融合,不断推动花木产业向纵深发展。鄢陵相继建成唐韵樱花园、金雨玫瑰庄园、鹤鸣湖等20多个景区景点。2018年鄢陵县接待游客的数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总收入将近50亿元。以花木产业集聚区为平台,鄢陵县推动花木、旅游、康养产业有序融合发展,被誉为生态宜居之城、森林康养基地、中药材改革先行区,成为鄢陵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
二、取得的成效
(一)花木产业价值不断提升
1999年,鄢陵成功举办首届“花博会”,自2013年起,“花博会”正式上升为国家级的节会活动,经过20多年发展,“花木”逐渐成为鄢陵享誉海内外的重要名片。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更高层次休闲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花卉产品的购买量逐年增加,花卉逐渐大众化、平民化,鄢陵县花木总产值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全县花木种植面积达到53.8万亩,总产值达340725万元,是2014年的1.19倍;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2.2%,比2014年提高了11.4个百分点(见表1)。
表12014~2019年鄢陵县花木总产值状况
单位:万元,%
年份
花木总产值
花木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比例
2014
285163
30.8
2015
262471
28.9
2016
282580
35.6
2017
346025
40.6
2018
335401
41.4
2019
340725
42.2
(二)花木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截至2019年底,鄢陵县花木涵盖20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为77亿元,花木主产区农民人均收入达3万多元;全县有花木网店1500余家,销售各类花卉苗木类产品共计20多亿元。花卉种植逐步从点向面进行扩展,从最开始4个乡镇发展到全县所有乡镇,而专业村数量则从最初的4个增加到100多个,花卉种植品种也从最初的400个增加到上千个。花卉企业从“一家独秀”变成“百花齐放”,其中近40家企业已经取得了二级、三级园林绿化资质证书。
(三)促进了脱贫攻坚
截至2019年底,全县花木产业带动3320人脱贫,其中切花基地每年就可吸纳周边贫困人员务工4000余人次,人均每天收入80元,日结日清,灵活满足贫困户日常生活需求;通过开展花木电子商务进农村活动,设立400个左右服务站,从业人员2000余名,其中贫困人员占近1/4。
三、启示借鉴
充分发挥花木林业生态功能,不断推进花木业与文化、旅游、康养、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旅游乡镇、健康养老园区、休闲旅游景观,探索出花木功能拓展融合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新路子。
(一)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依托当地特色资源
鄢陵县立足本地实际,以花木种植为载体,在谋划花木发展的过程中,自觉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敢于提出创新的思路并投入实践,增强谋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鄢陵把区域优势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振兴推动产业扶贫,通过产业扶贫促进强县富民。基于花木种植用地面积大、生长周期长、劳动力需求大等特征,鼓励和引导农户参与花木种植、盆景制作、绿化养护,积极探索“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扶持,花木企业助力,贫困户就业”“政府支持,花木企业参与,构建扶贫基地,创造就业岗位”“依托花木,借助科技平台,帮助贫困户脱贫”“依托花木行业,发展生态旅游,帮助农户脱贫”等多种“花木+”绿色扶贫模式,妥善地解决了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过程中缺资金、缺技术、无信心、缺带动的问题,谱写了特色鲜明的县域治理“三起来”篇章。
(二)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统筹进行规划
鄢陵县花木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为提升鄢陵花木竞争力和影响力,鄢陵县委县政府提前谋划,制定和实施花木产业专项规划,积极出台和实施优惠政策,给予税收、技术、搭建信息平台等支持。鄢陵县在名优花木生产园区发展过程中,政府科学谋划,统筹协调好土地流转、服务管理等各个程序。此外,政府积极筹办花博会、实施规模流转土地,以花木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拓展花木行业产业链条,有力地推动了花木产业持续发展。
(三)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推动鄢陵花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鄢陵县解放思想,主动接受先进理念,积极与全国各地区对接,拓展对外交流范围,增强对外合作力度,依托花博会、花事活动、外出招商引资等平台,积极探索花木行业发展经验,主动研发新品种,打造出-批花木产业项目,为花木经济繁荣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四)乡村产业发展需要一以贯之坚持推进
鄢陵县以花木规划为指导,尽管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不断变化,但以花木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定位没有发生变化。鄢陵县始终坚持把花木作为县域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共同描绘花木经济繁荣发展蓝图,使花木经济在稳定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
编辑:河南省乡村振兴网 张艺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1262号
主办:河南省推进乡村与振兴农业服务中心 河南省智库文化研究院乡村振兴委员会 河南省乡村运营网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技术支持:微视河南
联系电话:0371-5626625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经八路14号附19号省建设厅汇元大厦609室